宝石鉴定技术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一、前言随着我国珠宝市场的蓬勃发展,宝玉石鉴定作为珠宝行业的重要环节,其专业性和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宝玉石鉴定实训。
在此期间,我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对宝玉石的鉴定方法、技巧和行业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此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1. 提高宝玉石鉴定理论水平,掌握宝玉石的基本特征、鉴定方法和鉴别技巧。
2. 增强宝玉石鉴定实践操作能力,熟练运用各种鉴定工具和设备。
3. 了解宝玉石市场行情,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实训内容1. 宝玉石基础知识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宝玉石的基本概念、分类、命名、产地和主要特征。
通过学习,我对宝玉石的种类、颜色、透明度、硬度等基本特征有了深入了解。
2. 宝玉石鉴定方法实训重点讲解了宝玉石鉴定方法,包括外观鉴定、硬度测试、折射率测试、密度测试、光谱分析、化学分析等。
通过对各种鉴定方法的实践操作,我掌握了宝玉石鉴定技巧。
3. 宝玉石市场行情实训期间,我们参观了珠宝市场,了解了宝玉石的市场行情。
通过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我认识到宝玉石市场的竞争激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4. 案例分析实训过程中,我们分析了多个宝玉石鉴定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我对宝玉石鉴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四、实训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此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我能够更好地掌握宝玉石鉴定方法,提高鉴定准确率。
2.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实训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宝玉石鉴定,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在团队协作中,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宝玉石鉴定水平。
3. 提高专业素养通过此次实训,我认识到宝玉石鉴定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4. 关注市场动态实训期间,我了解到宝玉石市场行情的变化,认识到关注市场动态的重要性。
十大类宝石的一般鉴定方法汇总钻石的鉴定钻石是天然物质中最坚硬的物质,钻石可刻划任何其他宝石,但其他任何宝石却都刻划不动钻石。
也可以用“标准硬度计”刻划,凡硬度小于9度,均是假钻石。
钻石还具有亲油性,如以钢笔在钻石表面划一条线,则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直线,而其他宝石则呈断断续续的间断线。
上述方法在鉴定钻石中都有一定参考价值。
还可以通过10倍放大镜观察,在10倍放大镜下,多数钻石可见霞疵,有三角形的生长纹,钻石的表面有“红、橙、蓝”等色的“火”光。
光芒四射。
红宝石的鉴定天然宝石“十红九裂”,没有一点瑕疵及裂纹的天然红宝石极为罕见。
而人造红宝石颜色一致,内部缺陷或结晶质包裹体少、洁净,块体较大。
作为珍贵宝石,市场上超过3克拉以上的天然红宝石十分少见,如碰到较大块体的红宝石,就要引起注意。
天然红宝石有较强的“二色性”,所谓二色性,即从不同方向看有红色和橙红色二种色调,如只有一种颜色,则可能是红色尖晶石、石榴石或红色玻璃等。
红色尖晶石与天然红宝石十分相似,两者最易混淆,所以必须特别慎重。
蓝宝石的鉴定天然蓝宝石的颜色往往不均匀,大多数具有平直的生长纹。
人造蓝宝石颜色一致,其生长纹为弧形带,往往可见体内有面包屑状或珠状的气泡。
天然蓝宝石也具有明显的二色性,从一个方向看为蓝色,从另一个方向看则为蓝绿色。
其他宝石的呈色性与天然蓝宝石不同,据此可以区分。
另外,最简便的方法可用硬度测定法,天然蓝宝石可在黄玉上刻划出痕迹,而其他蓝色宝石难以在黄玉上刻划出痕迹。
祖母绿的鉴定在自然界,和祖母绿相似的绿色透明宝石种类不少,较常见的有翡翠、碧玺、萤石、橄榄石、石榴石和锆石等,其中外观酷似祖母绿而容易混淆的是碧玺、萤石和翡翠。
以肉眼观察,绿色翡翠一般都呈半透明状,往往有交织纤维斑状结构,而优质祖母绿透明晶莹。
祖母绿的硬度7.5-8,而萤石硬度低,仅为4。
祖母绿比重较小,而萤石、碧玺、翡翠的比重都较大。
锆石则色散强并具有明显的双影。
此外,还有与天然祖母绿相似的人工祖母绿、绿色玻璃等,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之处是天然祖母绿绝大多数有瑕疵或包体,并可见二色性。
宝石鉴赏课总结宝石鉴赏课总结宝石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自古以来宝石备受欢迎。
宝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宝石则专指可用于制作贵重首饰的石料。
一般认为它应具有瑰丽、稀罕和耐久三个特性。
当今首饰市场上使用的宝石材料可按人工介入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六种:真正的天然宝石,经人工改良的天然宝石,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模拟宝石和粘合宝石。
而作为宝石的矿物,一般颜色鲜艳柔和,光泽和花纹美观,结构均匀,折光率强,硬度较大,化学成分稳定。
在生活中宝石市场鱼目混珠,我们大众购买宝石或者翡翠都会对于所看中的宝石进行真假判别。
甄别宝石真假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从宝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方面来判断宝石的真假。
一般来讲,大部分的宝石硬度相对来讲较大。
在鉴别宝石真假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刀子在宝石上划刻,以有无划痕来判断宝石的真假,真的宝石不会留下任何划痕。
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一些合成物的硬度可以宝石的硬度相比,单从硬度来判断宝石的真假以不能准确做出判断。
为了使得判断更加准确,我们可以选择用20倍放大镜去观察宝石的细致的纹路,真的宝石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规则的气泡;反之,人造宝石可以看到规则的气泡。
我们还可以从触觉上来判断宝石的真假,真的宝石会给我们一种冬暖夏凉的感觉,假的宝石则没有这种效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理是真的宝石的传导性很慢。
宝石之所以在市场上如此受欢迎,其中原因包括它外观的美丽,吉祥的寓意和珍贵的收藏价值。
宝石各种各样,在市场上,宝石分为刚玉、石英、黄玉、玉石等。
其中,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毛绿眼有五大珍贵宝石之称。
看到散发魅力的宝石,我们是否曾经思考过宝石的出处。
在世界上,南亚、南美和非洲是宝石的主要产地,尤其是缅甸、巴西、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俄罗斯等国拥有顶级宝石的矿藏,是在令人羡慕。
南非和南美是彩色宝石的产地;巴西是全世界最大的宝石生产国;缅甸地区,鸽血红和皇家蓝是其宝石的代表;斯里兰卡则被形容为形如吊坠的宝石岛;马达加斯加则是世界上宝石种类最齐全的国家。
珠宝鉴定知识点总结一、宝石的鉴定1.1 宝石的种类宝石根据其成分,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可以分为天然宝石,人造宝石和合成宝石。
天然宝石包括蓝宝石,翡翠,绿松石,红宝石等。
人造宝石是在实验室中根据天然宝石的性质来合成的宝石。
合成宝石则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获得的人造宝石,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与天然宝石几乎一致。
1.2 宝石的颜色宝石的颜色对于鉴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一种宝石的颜色越纯净,其价格就越高。
颜色鲜艳且没有杂色的宝石往往价格更高。
在颜色鉴定中,需要考虑颜色的深浅,明度和均匀性等因素。
1.3 宝石的净度宝石的净度是指宝石中的内含物和裂纹。
内含物是宝石内部自然形成的物质,对于宝石的净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裂纹是指宝石内部的裂缝或者断裂。
净度越高的宝石,价格也越高。
1.4 宝石的切割宝石的切割对于宝石的光线折射,折射率,色彩以及光泽都有很大的影响。
宝石的切割应该符合其种类的特性,所以对于不同种类的宝石,需要进行不同的切割处理。
1.5 宝石的特殊性质宝石的特殊性质包括折射率,双折射,荧光,光线折射等。
这些特殊性质可以通过专业的测试设备和方法来进行测定,从而帮助我们对宝石进行鉴定。
二、珠宝的鉴定2.1 珠宝的材质珠宝的材质包括黄金,白金,铂金,银等。
不同的材质有着不同的密度,硬度和化学性质。
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和工具,我们可以对珠宝的材质进行初步鉴定。
2.2 珠宝的工艺珠宝的工艺包括手工艺和机械工艺。
手工艺珠宝在制作过程中会有很多细微的痕迹和特征,通过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对手工艺珠宝进行鉴定。
而机械工艺珠宝则需要通过专业的测试设备和方法来进行鉴定。
2.3 珠宝的纯度珠宝的纯度是指其成色和纯度。
成色越高,珠宝中的其他杂质就越少,成色越低,珠宝中的杂质就越多。
纯度对于珠宝的价值有着直接的影响。
2.4 珠宝的品牌有些珠宝是由知名品牌出品的,这些珠宝通常都有着品牌标识和证书。
通过这些标识和证书我们可以对珠宝的真伪和价值进行初步的鉴定。
宝石鉴定知识点总结1. 宝石的种类宝石的种类有非常之多,常见的宝石有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翡翠、蓝晶石等。
每一种宝石都有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因此在鉴定时需要对不同种类的宝石有一定的了解。
2. 宝石的成分宝石的成分是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不同的宝石有着不同的成分组成。
例如,钻石主要成分是碳元素,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蓝宝石的主要成分也是氧化铝,但其中含有铬的铬铝石和含有铁的铁铝石成分不同。
3. 宝石的外观特征宝石的外观特征是鉴定的直接依据,通常包括色泽、透明度、硬度、密度、折射率等。
宝石的色泽可以分为颜色、清澈度和光泽度等方面,透明度主要是看宝石内部是否有明显的杂质和裂纹,硬度是宝石的抗刮擦性能,密度是宝石的重量和体积的比值,折射率是宝石对光线的折射程度。
4. 宝石的莫氏硬度莫氏硬度是宝石鉴定中常用的一个指标,是指宝石在硬度测试中的相对硬度。
莫氏硬度共有10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硬度级别,通过用一个硬度大于宝石的物质来做测试,来确定宝石的硬度级别。
5. 宝石的鉴定技术宝石的鉴定技术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有放大镜鉴定、折射仪鉴定、显微镜鉴定、穿透光鉴定、拉曼光谱仪鉴定、X射线荧光光谱仪鉴定等。
不同的鉴定技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宝石进行鉴定,保证鉴定的准确性。
6. 宝石的真伪鉴别在宝石鉴定中,真伪鉴别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它主要是指对宝石进行真假鉴别。
通常可以通过色泽、透明度、硬度、密度、折射率等多个方面来进行真伪鉴别,同时也可以借助于专业仪器来提高鉴别的准确性。
7. 宝石的鉴定流程宝石鉴定的流程通常包括样品接收、外观特征观察、物理性质测试、化学性质测试、真伪鉴别、报告出具等多个步骤。
通过严格的鉴定流程,可以保证鉴定的客观和准确性。
在宝石鉴定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对宝石进行准确鉴定。
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鉴定技术,以适应不同宝石鉴定的需求。
希望上述的宝石鉴定知识点总结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对宝石鉴定有更深入的了解。
学习宝石鉴定心得与反思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常见的宝玉石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对它们的鉴定和保养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自己也有了些心得体会,借着个机会总结一下:首先,我懂得了宝玉是的真正含义,其次,懂得了宝玉石的用途:宝玉石学是研究宝玉石以及其他具有工艺价值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各种宝石和玉石的特征,用途和加工途径,宝玉石的分类及矿物学特征,产出状态和矿床成因从而达到识别,加工,利用,寻找宝玉石来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
再次,从宝玉石的学习中,了解了很多关于宝玉是的历史背景:例如,田黄的价值连城与朱元璋当皇帝时做的一个梦有密切地关系;清朝官员的帽顶就分为红宝石,珊瑚,蓝宝石,青金,水晶等,分别表示出官的不同等级。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宝石和玉石视为吉祥,富贵的象征。
在古代,就有以玉祭祀天地,用玉圭来表明官品的做法,也有许多人佩戴玉器当作护身符。
曾有佩玉可以“驱灾避邪”,戴琥珀可以“镇惊防邪”,戴松石可以“万事如意”之说。
过去,人们对宝玉石带有崇敬之情,具有神秘色彩。
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宝玉石早已脱去了神秘的面纱,左近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的结婚信物,生日礼品和服装的配饰。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把书本知识和实物联系起来,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合起来,特别是加强了我们对珠宝市场的了解。
我通过实习获得了种种收获,虽然对宝玉石的认识比较浅薄,我们对许多问题还有很多疑惑,但是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得到满意的答案。
学一行,最好专一行。
如果浪费了读大学的时间和金钱,将来会无法立足于社会中,将会被社会所淘汰。
一定程度上,珠宝鉴定就业面窄,学宝石鉴定的,从业最终是跟珠宝相关的,宝石鉴定职业是很讲究经验的,除了理论基础,更多的是自己的实践和学习。
坚持自己的兴趣没错的,这门职业正成为社会的热门。
学历教育出身的,选择从事珠宝鉴定,除了自己的理论基础底子,更要紧的是对珠宝市场的了解,对珠宝商品的认识熟悉,经验是积累的,是不断学习实践而来的。
珠宝鉴定行业工作总结辨别宝石真伪的珠宝鉴定师珠宝鉴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和艺术,对于考究宝石品质和真伪有着极高的要求。
作为一名珠宝鉴定师,我在这个行业中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并分享我个人的工作经验以及辨别宝石真伪的技巧。
首先,作为珠宝鉴定师,我们需要掌握宝石的基本知识。
了解宝石的种类、性质、产地、加工工艺以及市场价格是进行鉴定的基础。
我们需要学习并熟悉各种宝石的特征,如切割工艺、颜色、折射率、光泽等等。
这样才能辨别宝石真伪时有依据。
其次,正确认识并运用鉴别工具在鉴定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宝石内部的包裹物和裂纹,进一步判断宝石的真假;光谱仪可以分析宝石的光谱特征,以确认其种类和来源。
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这些鉴别工具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定期进行校准和保养。
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和使用工具,珠宝鉴定师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宝石的仿制品和伪装品也越来越难以辨别。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关注宝石鉴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同时,参加行业内的培训和研讨会,与其他专业人士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和提高。
在实际工作中,珠宝鉴定师需要细致入微并保持严谨的态度。
每一颗宝石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特征,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对每一个细节都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中立和客观的态度,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偏见的影响。
与此同时,珠宝鉴定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解释能力。
在向客户解释和报告鉴定结果时,我们应该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提供科学的依据和解释。
这样可以增加客户对鉴定结果的信任,并使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宝石。
最后,我们还需要时刻保持谦虚和勤奋的态度。
宝石鉴定领域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领域,没有人能够掌握所有的知识和技巧。
我们应该虚心向他人请教、学习,并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总结起来,珠宝鉴定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精密的工作,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宝石学与鉴定实习总结在宝石学与鉴定实习中,我有幸接触到了各种珍贵而美丽的宝石。
这次实习经历不仅让我对宝石的产地、特性和市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提高了我在宝石鉴定方面的技能和经验。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总结和心得体会。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本次实习是在一家知名的珠宝公司进行的,旨在提升我们宝石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参与珠宝设计、制作、销售等全流程的实践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宝石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学到真实的宝石鉴定技巧。
同时,通过与专业人士的交流和合作,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实习过程与收获1. 学习宝石学基础知识在实习开始之前,我们参加了一系列的宝石学基础知识培训。
通过学习宝石的种类、形成过程、物理特性和化学组成等基础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宝石的本质和价值。
这对我们进行宝石鉴定和评估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 参与宝石鉴定与评估在实习期间,我们有机会亲手进行宝石的鉴定与评估。
通过使用显微镜、折射仪、比重仪等鉴定工具,我们能够观察和测量宝石的光学性质,并通过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确定宝石的真伪和品质。
这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观察和判断能力,还培养了我们的细致和耐心。
3. 参观宝石市场与交流活动在实习期间,我们还有机会参观了当地的宝石市场,并与业内知名企业和专家进行了交流。
这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宝石市场的运作机制和行业动态,还拓宽了我们的眼界,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实习心得与建议1. 热爱和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只有对宝石学深入了解和对宝石鉴定具有浓厚兴趣的同学,才能更好地把握实习机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我建议在选择实习岗位时,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做出合理的选择。
2.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宝石学与鉴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只是基础,真正的能力需要在实践中磨砺。
因此,在实习期间,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亲自操作和感受,才能真正掌握宝石鉴定的技巧和方法。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珠宝饰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市场上珠宝品种繁多,品质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购时往往难以辨别真伪。
本报告旨在总结珠宝鉴别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消费者对珠宝真伪的识别能力,为珠宝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二、珠宝鉴别基础知识1. 珠宝种类:珠宝主要包括宝石、玉石、贵金属等。
宝石包括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等;玉石包括翡翠、和田玉、岫玉等;贵金属包括金、银、铂金等。
2. 珠宝鉴定标准:珠宝鉴定主要从颜色、透明度、净度、重量等方面进行。
其中,颜色是指珠宝的颜色、色调、饱和度等;透明度是指珠宝的透明程度;净度是指珠宝内部的瑕疵、裂纹等;重量是指珠宝的重量。
3. 珠宝鉴定方法:珠宝鉴定方法主要包括视觉鉴定、仪器鉴定、化学鉴定等。
三、珠宝鉴别技巧1. 视觉鉴定:- 颜色:观察珠宝的颜色是否均匀,有无色差。
如翡翠,颜色越均匀、鲜艳、纯正,价值越高。
- 透明度:观察珠宝的透明度,透明度越高,价值越高。
如钻石,透明度高、无色、无瑕的钻石价值最高。
- 净度:观察珠宝内部的瑕疵、裂纹等。
瑕疵、裂纹越少,价值越高。
2. 仪器鉴定:- 放大镜:使用放大镜观察珠宝表面的瑕疵、裂纹等。
- 折射仪:测量珠宝的折射率,不同种类的珠宝折射率不同。
- 分光镜:观察珠宝的光谱特征,不同种类的珠宝光谱特征不同。
3. 化学鉴定:- 酸测试:将珠宝放入酸液中,观察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如钻石在酸液中不会发生反应,而仿制品会发生反应。
- 火烧测试:将珠宝加热,观察是否发生颜色变化。
如翡翠在加热后颜色会变深,而仿制品则不会。
四、珠宝鉴别案例分析1. 案例一:翡翠鉴别- 真翡翠:颜色鲜艳、均匀,透明度高,无瑕疵、裂纹。
- 仿翡翠:颜色暗淡、不均匀,透明度低,有瑕疵、裂纹。
2. 案例二:钻石鉴别- 真钻石:透明度高、无色、无瑕,折射率高。
- 仿钻石:透明度低、有色、有瑕,折射率低。
五、珠宝鉴别注意事项1. 了解珠宝知识:消费者应了解珠宝的基本知识,如种类、鉴定标准、鉴别方法等。
宝石鉴赏作业期末总结一、序言宝石鉴赏课是我在大学期间选修的一门课程,也是我在整个学期中最喜欢的一门课。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宝石鉴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鉴赏能力。
本篇文章将对我在宝石鉴赏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
二、课程内容宝石鉴赏课程主要包括宝石的基本知识、宝石的产地与种类、宝石的切割与打磨、宝石的鉴别与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在这门课上,我们学习了宝石的成因和分类,宝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宝石的切割和打磨技术。
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实践操作,如使用显微镜观察宝石的内部结构,使用光学仪器和化学试剂进行宝石的鉴别等等。
三、宝石的基本知识在课程的初期,我们先学习了宝石的基本知识。
宝石是一种稀有的矿物质,具有独特的色彩和光泽。
宝石的产地和种类很多,常见的宝石有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等。
不同的宝石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硬度、密度、折射率等。
这些性质可以用来鉴别和评估宝石的真伪和价值。
四、宝石的产地与种类宝石的产地与种类是宝石鉴赏的重要内容。
不同的地质环境和地质过程会影响宝石的形成和质量。
比如,蓝宝石主要产自缅甸、斯里兰卡和泰国等地,而红宝石主要产自缅甸、斯里兰卡和泰国等地。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不同宝石的产地和产量,了解了不同产地宝石的特点和价值。
五、宝石的切割与打磨宝石的切割与打磨是宝石鉴赏的重要环节。
宝石的切割和打磨技术会影响宝石的形状、光泽和透明度。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宝石的切割和打磨工艺,了解了不同形状和切割方式的宝石的特点。
比如,椭圆形切割的钻石更具光泽和透明度,而方形切割的红宝石更具鲜艳的色彩。
六、宝石的鉴别与评估宝石的鉴别与评估是宝石鉴赏的核心内容。
宝石的鉴别主要包括宝石的真伪鉴定和宝石种类的确定。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宝石的鉴别方法和技巧,学会了如何通过宝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鉴别宝石的真伪。
宝石的评估主要包括宝石的品质评估和宝石的市场价值评估。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宝石的品质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了解了宝石的价值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红宝石红区吸收线与Gr有关
堇青石有三色性
折射仪由目镜,透镜,偏光片,标尺,棱镜五部分构成
宝石放大镜由三部分组成并校正了球像差,色像差
荧光紫外灯特质滤光片只允许365nm和253.7nm紫外灯光通过
锆石653.5nm吸收线有鉴定意义
钻石特征吸收线415nm
可见光范围380-760nm
二轴晶:斜方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
折射率:光在空气或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在宝石中的传播速度的比值
临界角:使折射角等于90度的入射角
多色性:光波在晶体中振动方向不同而使彩色宝石呈现不同颜色的现象
相对密度:在4摄氏度温度及标准大气压条件下宝石在空气中的质量与在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
干涉图:双折射率宝石与聚合偏光相互作用下的一种光学效应
平面偏振光:仅在垂直光波传播方向的某一固定方向振动的光波
自然光:一切实际光源直接发出的光
亮域照明法:光源由宝石的底部直接照射,穿过宝石直接进入物镜。
暗域照明法:来自底光源的光不直接射向宝石而使经过半球状反射器反射后再射向宝石
顶部照明法:关掉底光源打开顶光源使光线经宝石表明反射进入视域
全内反射: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全部被反射回光密介质的现象
一轴晶:指只有一个光轴的晶体。
二轴晶:具有两个光轴的晶体。
异常消光:许多均质体宝石在正交偏光镜下,并不出现全暗的现象,而使随着宝石的转动出现不规则的明暗变化
全消光:均质体宝石正交偏光镜下,转动360度,消光现象不变
磷光:宝石矿物受外界能量激发发光,当激发光源停止后,发光现象持续存在
荧光:宝石矿物接受外界能量激发是发光,撤去激发源发光停止
光率体:晶体中光波振动方向与相应折射率之间关系的一种光性指示体。
光轴:光束(光柱)的中心线,或光学系统的对称轴。
光束绕此轴转动,不应有任何光学特性的变化
1)双筒立体变焦显微镜由目镜,物镜,变焦调节圈,调教旋钮,镜柱,顶灯,底灯,宝石
镊子,载物台。
2)显微镜的用途:①检查宝石表明特征②观察宝石内部特征③观察宝石的后刻面棱重影
④近似的折射率测定⑤吸收光谱的观察干涉图⑥显微照相
3)显微镜注意事项:①注意宝石内部和外部特征的辨别,方法有:改变光源性质法,焦平
面发,摆动法。
②为了减小表面反射光的干扰,有时可采用油浸法观察。
③调整物镜焦距时,要避免大幅度下降镜筒,以防物镜被宝石刮伤或压破。
④保持显微镜清洁,镜头不要用指触摸。
⑤暂时不用试,将灯源关闭。
⑥使用完毕后要盖上显微镜罩
4)观察钻石内部和外部特征的顺序是冠部—亭部—腰部
5)放大镜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清洁放大镜与宝石样品2一手放大镜一手用镊子拿取宝
石,将放大镜靠近眼睛,距离约为2.5cm,样品靠近放大镜为2.5cm左右3用顶侧光源照射在样品上最好选择无反光的暗背景4观察中必须转动宝石从各方向观察其特点5观察顺序:台面冠部边缘亭部腰棱然后再把焦点集中到宝石的内部去寻找包裹
体,重影等
6)应用:1、宝石表面特征的观察①宝石的光泽②刻面棱的尖锐程度③原始晶面解理断
口特征④切磨质量和抛光质量⑤表面瑕疵 2 、宝石内部特征的观察①色带生长纹②后刻面棱重影③包裹体
7)折射仪的用途:1测定宝石的折射率2测定宝石的双折射率3测定宝石的光性符号和
轴性4测定宝石的近似折射率。
注意事项:1玻璃棱镜硬度低2清洁测试台面3适量接触液4正确的测试姿势
8)折射仪的注意事项:1 折射仪法测折射率有其局限性,下限1.35 上限取决于接触液的
折射率2 要在镜头上滴些酒精,用平行拖洗的方法清洗工作台,并且要用手小心得拿放工作台上的样品,不可以用镊子3折射仪的的读数应精确到千分位(还取决于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因素)4具双折射的单晶宝石可以通过偏光镜的干涉图进一步验证5弧面型的宝石样品底部若有抛光的平面,可以采用测定刻面宝石折射率的方法(准确)6折射率超过接触液极限的宝石样品,在1.80和1.81附近可以见到阴影或光谱色造成误判(也可能是接触液过多和宝石的刻面不平整,上部光源的散射)7对石榴石与玻璃二层石样品,白光不放大情况下测定可以看到宝石所反射的红光称为红光效应8接触液具有毒性和腐蚀性测试完后要立即清洗长期使用应在工作台上涂一层凡士林以防生锈。
9)折射油:①二碘甲烷1.742 ②二碘甲烷与溶解硫1.78 ③二碘甲烷与溶解硫与四碘乙
烯1.81
10)远视法:测定小刻面和大刻面宝石的折射率,即侧面直径比物台窄。
选用最大且抛光良
好的刻面,使样品的长轴方向平行于工作台的长轴方向。
点测法:测定弧面型宝石的折射率。
有三种方法读数:①1/2法②明暗法③均值法
11)分光镜有光栅式,棱镜式。
12)棱镜式光栅式分光镜的特点和主要用途:棱镜式:光谱的蓝紫区相对扩宽,红区相对压
缩,透光性好可以产生一段明亮光谱不足是红区分辨率比蓝区差
光栅式:所产生的光谱各区大致相同,红区分辨率比棱镜式高、不足、透光性差、需要强光源照射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有色宝石,无色宝石除去锆石,钻石、顽火辉石外无明显的吸收光谱。
鉴定中仅适用于具有典型光谱的宝石,显铬谱的宝石,显铁谱,钴谱的宝石,其他宝石
吸收光谱:700 红630 橙580 黄550 绿490 蓝440 紫400
13)分光镜的使用方法:①透射法②表面反射光法③内反射法
14)分光镜的注意事项:①分光镜使用的光源必须是强聚光的白色光源(白炽灯),不能使用
太阳光②光源和分光镜的位置要适宜,使用手持式分光镜时,使样品和分光镜的距离为2—3cm ③样品不要久放在光源下照射,以免宝石过热而影响光谱④宝石不要用手握着观察,因为血液会产生592nm的吸收线。
⑤某些具有多色性的宝石在不同方向上吸收光谱会有所不同,必须在各个方向上自习观察⑥对于拼合宝石要在不同的方向仔细观察⑧鉴定宝石时应与其他鉴定仪器同时使用⑨应在暗环境下使用分光镜,排除某些荧光线的影响
15)偏光镜工作原理:利用滤色片只允许入射光,从一个振动方向通过,来获取平面偏振光
偏光镜的主要那个用途和局限性:主要用途:1、可区分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宝石2可区分多晶质或隐晶质和单晶质宝石3、正光偏光行下利用干涉球下出现的干涉图可区分一轴晶和二轴晶宝石适用范围:1、不适用于不透明宝石和暗色宝石2、不适用于裂隙和瑕疵过多的宝石注意事项:1、各向异性的宝石中,沿光轴旋转现象不变时,
多测几个方向2、聚片双晶在宝石中全亮,并不是多晶质现象3、裂隙太多的透明宝石视域也全亮4、异常双折射应注意观察,有时也可配合其他仪器
16)二色镜的用途:1,帮助鉴定区别有强多色性的宝石(堇青石)2 ,区分各项同性与各
项异性宝石(红宝石与红色尖晶石) 3,指导加工
17)查尔斯滤色镜的组成由能够吸收特定波长光的两片滤色片组成,深红色和黄绿光查尔斯
滤色镜可以区分颜色相似的宝石。
其原理是:有色宝石的颜色是宝石对白光选择性吸收后的残余色,它是由不同波长的光混合组成的。
18)紫外荧光灯提供长波(365nm)和短波(253.7nm)
19)一轴晶宝石有两个主折射率。
二轴晶宝石有三个主折射率,与其对应可产生三种颜色或
三种色调,称为三色性。
二色性:宝石的差异选择性吸收使透过宝石的两束光线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颜色或两种不同色调。
20)反射仪:只有宝石的折射率大于1.80,即反射率高于8%的时候适合用反射仪
21)注意事项:①对于折射率低于1.80的宝石,不宜使用反射仪,尽量用折射仪来完成。
②所测样品必须具有抛光良好的平面且大于测试孔,否则会接受不到仪器信号或导致读
数过低。
③样品内部包体的反光课导致读数出现偏差。
④每个样品应该应从多个方向进行测量,保证正确性⑤样品表面要求洁净无污物⑥可以将热导仪和反射仪结合使用22)热导仪由热探针、电源、放大器和读数表四部分组成。
热导仪的测试方法:①待测宝石
必须干燥和干净,测试应在室温下进行②打开仪器开关预热,手握探测器,以之交对准测试宝石,若探头接触了金属托,仪器则会自动发出警报声③施加一定的压力,仪器显示出光和声信号,便得到测试结果
23)荧光仪与滤色镜在鉴定中的应用:1辅助鉴定宝石品种2帮助区别某些天然宝石和人工
处理宝石3帮助去呗某些天然宝石与合成宝石另外荧光仪还可以帮助鉴定钻石及仿制品
24)折射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原理:建立在全反射的基础上测量宝石的临界角值并
将读数直接转换成折射率
适用范围:1 所测宝石要有抛光面2所测宝石的折射率要在1.35与1.81之间3不能区分某些人工处理的宝石4不能区别某些合成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