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RTK道路放样
- 格式:ppt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29
第六章道路设计和放样道路设计以及放样也是我们比较常用的功能,本章主要介绍道路设计的步骤和道路放样。
§6.1 道路设计“道路设计”功能是道路图形设计的简单工具,标准道路一般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综合曲线组合而成,修建公路之前,首先设计单位需要设计出公路的《直曲表》,就是该条公路的参数数据,然后勘测方会根据该《直曲表》进行勘察放样工作,勘察放样前就需要使用道路设计,将设计方提供的《直曲表》在软件中输入生成道路设计文件,使用该道路设计文件进行勘测放样作业。
道路设计菜单包括两种道路设计模式:元素模式和交点模式。
图6-1 道路设计§6.1.1 道路基本要素以及特殊类型说明在介绍设计的两种方法之前,我们先对道路的一些基础的东西做一下介绍,《直曲表》中的主要项目:坐标和桩号:起始点和各交点的里程和坐标计算方位角:直线的方位角曲线间直线长:直线长度转角:Z表示左偏,Y表示右偏;元素法设计中,转角左偏时,半径需要输入负值。
半径:圆曲的半径曲线长度:一般包含第一缓曲长、圆曲长和第二缓曲长。
曲线总长:第一缓曲长+圆曲长+第二缓曲长(某些直曲表中,只有第一、第二缓曲长和曲线总长,那么圆曲长就要通过计算的到了)断链:因局部改线、分段测量或量距中发生错误等等均会造成里程桩号与实际距离不相符,这种在里程中间不连续(桩号不相连接)的情况叫“断链”长链:桩号重叠的称长链短链:桩号间断的称短链。
对于断链的处理,一定要使用分段处理,生成两个道路设计文件。
卵形曲线:是指在两半径不等的同向圆曲线间插入一段缓和曲线。
即圆缓圆的情况;也就是说:卵形曲线本身是缓和曲线的一段,只是在插入的时候去掉了靠近半径无穷大方向的一段,而非是一条完整的缓和曲线。
我们简单的理解,出现圆缓圆的情况,即是卵形曲线,必须使用元素法设计。
一般高速公路的匝道都是卵形曲线。
回头曲线:曲线总转向角大于或接近180°的曲线称为回头曲线,也称套线。
回头曲线也必须使用元素法设计,回头曲线在山区的公路建设中比较常见。
南方RTK在公路曲线放样中的应用(元素法)RTK采集软件2009-08-31 14:50:18 阅读599 评论1 字号:大中小南方测绘技术部朱代军相关资料:利用南方NTS660系列全站仪进行公路曲线测设一、软件南方RTK针对于公路方面,提供了单个曲线放样功能和公路线路放样功能,前者主要是为单个的(如缓和曲线)曲线,按间距计算出坐标逐一放点;而现在大多的施测单位都会将整条线路的参数输入得到线路上的点,在实际施测时,可以按点或者线路来进行放样,这样有助于在放样线上的任意一点,不必按点坐标来进行放样,线路放样主要就是解决这个功能。
南方RTK标配软件《工程之星》中,先进行线路的设计,在进行放样。
二、操作说明1、软件版本:200907072、设计线路3、(元素法)线路参数输入规则[点] START 桩号,E,N[直线] STRAIGHT 方位角,距离[缓曲] SPIRAL 半径,缓和曲线长[圆曲] ARC 半径,弧长[缓曲] SPIRAL 半径,缓和曲线长[直线] STRAIGHT 方位角,距离[缓曲] SPIRAL 半径,缓和曲线长[圆曲] ARC 半径,弧长[缓曲] SPIRAL 半径,缓和曲线长------------------------曲线参数如下-------------------------[点] START 17398.224,2480.221,6662.114[距离] STRAIGHT 253.2119,84.370[缓曲] SPIRAL 250,40[圆曲] ARC 250,133.006[缓曲] SPIRAL 250,30[直线] STRAIGHT 291.5134,36.463[缓曲] SPIRAL -200,35[圆曲] ARC -200,136.446[缓曲] SPIRAL -200,35---------------------------说明--------------------------------------------- A.选择ZD为起始点,JD20直线段的数据为:STRAIGHT 253.2119,84.370选择ZH20为起始点,JD20直线段的数据为:STRAIGHT 253.2119,0 (此距度取较小的值) B.以后交点的直线段数据与起始点的选择无关,如JD21直线段的数据为:STRAIGHT 291.5134,36.463C.SPIRAL 后的数据为与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与缓和曲线长。
rtk道路放样操作流程RTK道路放样操作流程是指利用RTK技术进行道路放样的过程。
RTK(Real-Time Kinematic)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全球定位系统,能够实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
在道路建设中,RTK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精确测量和放样道路,确保道路建设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首先,进行RTK设备的设置和校准。
在进行道路放样之前,需要确保RTK设备的正常工作。
首先要对RTK设备进行设置,包括设置基准站、接收机和天线等参数。
然后进行设备的校准,确保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接着,进行道路放样的准备工作。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提前准备好道路放样的相关资料和工具,包括道路设计图纸、测量工具、标志杆等。
同时,还需要对道路进行勘测和清理,确保道路放样的顺利进行。
然后,进行道路放样的实际操作。
在进行道路放样时,首先要确定放样的起点和终点,然后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进行放样。
通过RTK技术,可以实时获取道路的坐标和高程信息,确保放样的准确性和精度。
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误差和偏差,确保道路放样的质量和准确性。
最后,进行道路放样的检查和调整。
在完成道路放样后,需要对放样结果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道路的平整度和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对放样数据进行记录和保存,以备后续的施工和验收。
总的来说,RTK道路放样操作流程包括设备设置和校准、准备工作、实际操作和检查调整等步骤。
通过RTK技术,可以实现道路放样的高精度和高效率,提高道路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第六章道路设计和放样道路设计以及放样也是我们比较常用的功能,本章主要介绍道路设计的步骤和道路放样。
§6.1 道路设计“道路设计”功能是道路图形设计的简单工具,标准道路一般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综合曲线组合而成,修建公路之前,首先设计单位需要设计出公路的《直曲表》,就是该条公路的参数数据,然后勘测方会根据该《直曲表》进行勘察放样工作,勘察放样前就需要使用道路设计,将设计方提供的《直曲表》在软件中输入生成道路设计文件,使用该道路设计文件进行勘测放样作业。
道路设计菜单包括两种道路设计模式:元素模式和交点模式。
图6-1 道路设计§6.1.1 道路基本要素以及特殊类型说明在介绍设计的两种方法之前,我们先对道路的一些基础的东西做一下介绍,《直曲表》中的主要项目:坐标和桩号:起始点和各交点的里程和坐标计算方位角:直线的方位角曲线间直线长:直线长度转角:Z表示左偏,Y表示右偏;元素法设计中,转角左偏时,半径需要输入负值。
半径:圆曲的半径曲线长度:一般包含第一缓曲长、圆曲长和第二缓曲长。
曲线总长:第一缓曲长+圆曲长+第二缓曲长(某些直曲表中,只有第一、第二缓曲长和曲线总长,那么圆曲长就要通过计算的到了)断链:因局部改线、分段测量或量距中发生错误等等均会造成里程桩号与实际距离不相符,这种在里程中间不连续(桩号不相连接)的情况叫“断链”长链:桩号重叠的称长链短链:桩号间断的称短链。
对于断链的处理,一定要使用分段处理,生成两个道路设计文件。
卵形曲线:是指在两半径不等的同向圆曲线间插入一段缓和曲线。
即圆缓圆的情况;也就是说:卵形曲线本身是缓和曲线的一段,只是在插入的时候去掉了靠近半径无穷大方向的一段,而非是一条完整的缓和曲线。
我们简单的理解,出现圆缓圆的情况,即是卵形曲线,必须使用元素法设计。
一般高速公路的匝道都是卵形曲线。
回头曲线:曲线总转向角大于或接近180°的曲线称为回头曲线,也称套线。
回头曲线也必须使用元素法设计,回头曲线在山区的公路建设中比较常见。
GPS-RTK在道桥施工测量放样中的应用摘要:在现代道路桥梁施工中,测量放样的关键地位不言而喻,如何有效运用GPS-RTK技术全面提升测量放样的整体效果,成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重要课题。
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GPS-RTK技术的原理,分析了道桥施工测量放样中GPS-RTK技术的多方面优势,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测量控制、绘制大比例地形图以及道路初勘测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探讨了GPS-RTK在道桥施工测量放样中的应用方法,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浅见。
关键词:GPS-RTK;道桥施工;测量放样;应用方法引言:随着现代道路桥梁施工要求的不断提高,GPS-RTK技术的应用同样面临着崭新局面。
当前形势下,有必要从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客观实际出发,细化完善技术的应用流程与规则,强化GPS-RTK技术应用的过程控制,不断提升道路桥梁施工测量实效性。
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1 GPS-RTK技术简述道路桥梁工程是现代经济社会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改进优化道路交通条件,密切区域性经济贸易往来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为充分做好道路桥梁工程规划建设,应首先做好工程测量放样,为后续各项施工环节的顺利有序推进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GPS-RTK技术充分整合了全球定位系统和动态定位系统的双重优势,可通过控制点动态监测目标区域与对象的地理位置信息,生成高精度的立体三维图。
在现代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GPS-RTK技术的关键优势极为突出,其突破了传统测量放样技术方法在时间与空间等方面的局限性,可完成特定环境下的长线程测量任务,具有高效、精准、快速等优势特点,有助于全面满足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现代化发展需求。
GPS-RTK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运用,为该行业高质量发展赋予了崭新活力,推动着道桥工程建设事业的现代化发展。
在GPS-RTK技术的支持作用下,道路桥梁施工可全面获取有价值的空间位置信息,为道桥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性依据,有效解决施工规划等方面的难点问题。
浅谈使用GPS-RTK对公路放样及优点苏磊辽宁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辽宁沈阳110034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摘要由于GPS-RTK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沈阳康平到法库公路网项目为例,概略叙述GPS-RTK在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确定放样精度也是本文的研究内容,正因为RTK能快速放样,高精度点的位置和高程,它在公路放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引言近几年,随着我国各等级公路网的基本形成,高速公路也逐渐向山区发展。
公路定线放样是公路建设的重要工作。
GPS RTK以其高精度、高效率、易操作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公路放样测量中。
关键词:GPS-RTK公路放样精度分析一GPS-RTK技术的工作原理GPS RTK技术的基本原理实时动态RTK技术是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Real Time Kinematic)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
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载波相位观测值)和测站三维坐标信息(如基准站坐标和天线高度)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在完成初始化后,一方面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另外自身也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再经过坐标转换和投影改正,即可给出实时的厘米级定位结果。
GPS测得的高程是该点在WGS-84椭球上的大地高,因此必须采用高程拟合的方法,来求得正常高。
而高程拟合的精度取决由GPS大地高程转换为正常高的精度(其中关键是高程异常的精度),也就是说,参与拟合的水准点的个数及分布的均匀控制程度和地形起伏状况。
对于公路放样来讲,路线两侧布设的水准点足以保证中桩高程的拟合精度。
二GPS-RTK放样的高程精度分析下面以康平到法库新建高速公路为例。
在康平到法库属于平原丘林区,在测设中采用寻找国家3等水准点及已知点水准引测方法,共获得6个分布均匀,精度适中的已知高程点。
中海达Hi-Survey Road软件的实施应用一、选题背景传统施工测量人工计算量非常大,整体效率偏低,且容易出现人为误差。
通常使用全站仪或其他设备,根据设计文件,提取一些特征点进行点坐标放样。
同时,由于现场环境导致部分特征点无法放样、需要更改里程等,人员外出测量常携带图纸、计算器等多样辅助物品,给户外作业带来不便。
本文在传统测绘作业理论的基础上,应用中海达最新桌面端软件Survey Mate与移动端软件Hi-Survey Road V1.4.2相结合,进行一轮高效、便捷的测量放样,以供参考交流。
二、目的在保证工程精度的前提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施工放样作业,无需专业测量人员,熟悉施工图纸的普通施工员也可以进行施工放样。
三、成果思路使用中海达道路编辑软件Survey Mate(电脑端),可直接编辑道路设计的平曲线、竖曲线、标准横断面、超高、加宽、边坡等参数,同步兼容导入手簿软件Hi-Survey Road V1.4.2。
相当于把整个道路设计数据导入手簿,外业中软件可根据RTK流动站位置实时显示当前里程、横坡、填挖值等,基本避免了对图纸和计算器的依赖,外业放样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四、操作过程及示意图1、内业编辑①道路数据内业编辑:采用中海达自主研发的Survey Mate道路编辑办公软件,可采用Excel复制粘贴或依次手动输入断链、平曲线、竖曲线、标准横断面、超高、加宽、边坡、结构物等数据,建立好道路数据库。
根据道路编辑添加提示把对应的道路元素输入即可②道路编辑完成之后的检查工作必不可少,确保测量的精确性和严谨性道路全部输入完成后,点击“预览”,根据里程抽样检查逐桩坐标和竖曲线高程,全部检查无误后,点击“保存”。
③把手簿和数据线连接到电脑,,把道路文件拷贝到手簿内存,打开Hi-Survey,进入“道路放样”界面,导入选择的道路文件。
2、道路放样外业操作使用iHand30手簿,通过Hi-Survey Road V1.4.2最新手簿软件进行外业道路放样,根据需求选择放样中边桩、横断面或边坡,找出辅助施工的点位并进行定桩放样。
第六章道路设计和放样道路设计以及放样也是我们比较常用的功能,本章主要介绍道路设计的步骤和道路放样。
▪ 道路设计“道路设计”功能是道路图形设计的简单工具,标准道路一般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综合曲线组合而成,修建公路之前,首先设计单位需要设计出公路的《直曲表》,就是该条公路的参数数据,然后勘测方会根据该《直曲表》进行勘察放样工作,勘察放样前就需要使用道路设计,将设计方提供的《直曲表》在软件中输入生成道路设计文件,使用该道路设计文件进行勘测放样作业。
道路设计菜单包括两种道路设计模式:元素模式和交点模式。
图6-1 道路设计▪ 道路基本要素以及特殊类型说明在介绍设计的两种方法之前,我们先对道路的一些基础的东西做一下介绍,《直曲表》中的主要项目:坐标和桩号:起始点和各交点的里程和坐标计算方位角:直线的方位角曲线间直线长:直线长度转角:☪表示左偏,✡表示右偏;元素法设计中,转角左偏时,半径需要输入负值。
半径:圆曲的半径曲线长度:一般包含第一缓曲长、圆曲长和第二缓曲长。
曲线总长:第一缓曲长 圆曲长 第二缓曲长(某些直曲表中,只有第一、第二缓曲长和曲线总长,那么圆曲长就要通过计算的到了)断链:因局部改线、分段测量或量距中发生错误等等均会造成里程桩号与实际距离不相符,这种在里程中间不连续(桩号不相连接)的情况叫“断链”长链:桩号重叠的称长链短链:桩号间断的称短链。
对于断链的处理,一定要使用分段处理,生成两个道路设计文件。
卵形曲线:是指在两半径不等的同向圆曲线间插入一段缓和曲线。
即圆缓圆的情况;也就是说:卵形曲线本身是缓和曲线的一段,只是在插入的时候去掉了靠近半径无穷大方向的一段,而非是一条完整的缓和曲线。
我们简单的理解,出现圆缓圆的情况,即是卵形曲线,必须使用元素法设计。
一般高速公路的匝道都是卵形曲线。
回头曲线:曲线总转向角大于或接近 °的曲线称为回头曲线,也称套线。
回头曲线也必须使用元素法设计,回头曲线在山区的公路建设中比较常见。
第六章道路设计与放样道路设计以及放样也就是我们比较常用的功能,本章主要介绍道路设计的步骤与道路放样。
§6、1 道路设计“道路设计”功能就是道路图形设计的简单工具,标准道路一般就是由直线、圆曲线与综合曲线组合而成,修建公路之前,首先设计单位需要设计出公路的《直曲表》,就就是该条公路的参数数据,然后勘测方会根据该《直曲表》进行勘察放样工作,勘察放样前就需要使用道路设计,将设计方提供的《直曲表》在软件中输入生成道路设计文件,使用该道路设计文件进行勘测放样作业。
道路设计菜单包括两种道路设计模式:元素模式与交点模式。
图6-1 道路设计§6、1、1 道路基本要素以及特殊类型说明在介绍设计的两种方法之前,我们先对道路的一些基础的东西做一下介绍,《直曲表》中的主要项目:坐标与桩号:起始点与各交点的里程与坐标计算方位角:直线的方位角曲线间直线长:直线长度转角:Z表示左偏,Y表示右偏;元素法设计中,转角左偏时,半径需要输入负值。
半径:圆曲的半径曲线长度:一般包含第一缓曲长、圆曲长与第二缓曲长。
曲线总长:第一缓曲长+圆曲长+第二缓曲长(某些直曲表中,只有第一、第二缓曲长与曲线总长,那么圆曲长就要通过计算的到了)断链:因局部改线、分段测量或量距中发生错误等等均会造成里程桩号与实际距离不相符,这种在里程中间不连续(桩号不相连接)的情况叫“断链”长链:桩号重叠的称长链短链:桩号间断的称短链。
对于断链的处理,一定要使用分段处理,生成两个道路设计文件。
卵形曲线:就是指在两半径不等的同向圆曲线间插入一段缓与曲线。
即圆缓圆的情况;也就就是说:卵形曲线本身就是缓与曲线的一段,只就是在插入的时候去掉了靠近半径无穷大方向的一段,而非就是一条完整的缓与曲线。
我们简单的理解,出现圆缓圆的情况,即就是卵形曲线,必须使用元素法设计。
一般高速公路的匝道都就是卵形曲线。
回头曲线:曲线总转向角大于或接近180°的曲线称为回头曲线,也称套线。
利用GPS(RTK)进行工程放样、界址点测量及其精度分析1、工作效率高:在一般的地形地势下,高质量的RTK设站一次即可测完4km半径的测区,大大减少了传统测量所需的控制点数量和测量仪器的设站次数,移动站一人操作即可,劳动强度低,作业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2、定位精度高:只要满足RTK的基木工作条件,在一定的作业半径范围内(一般为4km )RTK的平而精度和高程精度都能达到厘米级。
3、全天候作业:RTK测量不要求基准站、移动站间光学通视,只要求满足电磁波通视,因此和传统测量相比,RTK测量受通视条件、能见度、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较小,在传统测量看来难于开展作业的地区,只要满足RTK的基木工作条件,它也能进行快速的高精度定位,使测量工作变得史容易史轻松。
4、RTK测量自动化、集成化程度高,数据处理能力强:RTK可进行多种测量内、外业工作。
移动站利用软件控制系统,无需人工干预便可自动实现多种测绘功能,减少了辅助测量工作和人为误差,保证了作业精度。
5、操作简单,易于使用:现在的仪器一般都提供中文菜单,只要在设站时进行简单的设置,就可方便地获得二维坐标。
数据输入、存储、处理、转换和输出能力强,能方便地与计算机、其他测量仪器通信。
2.1.4 RTK的局限性和精度保障当然RTK也有其局限性,会影响到执行上述测量任务的能力。
了解其局限性可确保RTK测量成功。
最主要的局限性其实不在于RTK 本身,而是源于整个GPS系统。
如前所述,GPS依靠的是接收两万多公里高空的卫星发射来的无线电信号。
相对而言,这些信号频率高、信号弱,不易穿透可能阻挡卫星和GPS 接收机之间视线的障碍物。
事实上,存在于GPS接收机和卫星之间路径上的任何物体都会对系统的操作产生不良影响。
有些物体如房屋,会完全屏蔽卫星信号。
因此, GPS不能在室内使用。
同样原因, GPS也不能在隧道内或水下使用。
有些物体如树木会部分阻挡、反射或折射信号。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RTK放样方法(交点法)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在平面模式下选择工具下的roadlink,开始
会出现roadlink平面视图,文件菜单下选择新建道路
在出现菜单下输入道路名称和起始桩号
点击确认
会出现水平定线菜单,用交点法PI,选择插入,按顺序输入交点坐标,每插入一次点击应用,直到输完所有坐标,点击
关闭;
输入完毕后,选择PI1,根据曲线、螺旋线曲线螺旋线,螺旋线螺旋线,输入各种参数
如上所示,曲线只是输入半径,曲线长度会自动算出,如果和实际参数有出如,改过来就行了。
如果是螺旋线曲线螺旋线,只是输入半径和出入螺旋线的长度即可(一般出入螺旋线的长度一定一样)。
最后输入完毕,点击应用,关闭;会出现如下图形。
在道路菜单下的选项中可以设置起始桩号和桩号间距
最后把数据上传到手簿中。
在文件中选择导出
选择道路定义到测量设备
点击确定
选择survey controller on com1,手簿上选择连接PC机,即可,然后在手簿中可以查到道路名称,在放样中选择放样道路就可以了,这只是中桩放样,边线放样是在中桩的基础上有一个偏移测量,输入偏移量即可,按只是放样测量。
简析CORS RTK技术在公路用地界桩放样测量1 引言随着信息化和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测量方式正被涌现出新仪器、新技术和新方法所取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GPS RTK定位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的CORS RTK技术的理论越来越成熟及其高效率、高精度、效益明显的优势,使得各省市纷纷建立本地的CORS系统。
该系统建立于现代GNSS 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化实时定位服务技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之上的大型城市定位与导航综合服务网络,是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数字城市多种空间数据采集的基准参考框架,是现代化城市获取和采集各类空间信息的位置、时间和与此相关的动态变化的一种基础设施[3]。
CORS 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与移动网络技术融合,为测绘行业技术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从而产生了不同工作方式和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本文结合生产实践经验介绍了GDCORS系统在广澳高速公路广珠段公路用地界桩埋设工程的应用,供读者参考。
2 工程概述广澳高速公路广珠段位于京珠高速公路最南端,起点为广州市南沙区塘坑,终点为珠海香洲区金鼎,穿过中山市的三角镇、民众镇、港口镇、南朗镇以及火炬开发区五个行政区,全程62.4公里。
本路段原有界桩是建设期(1995-1999)修建,大部分已经损坏或遗失,为了加强京珠高速公路用地管理,方便巡查监控,及时掌握公路沿线建设项目占用高速公路用地状况,实施本工程对用地界桩进行重新修建并绘制详细勘测定桩图。
项目要求广州段采用西安坐标80坐标系,中山段、珠海段采用中山统一坐标系;界桩的设置要求为公路用地界重要界址点、拐角点、直线段或弧线段距离20-30米处设置界桩,界桩中心点的平面精度不得低于10cm的精度。
3 作业方法本工程项目用地界线跨度大,界址点分布零散、数量多,用地界桩点位地形环境复杂,作业难度较大。
若采用常规测量技术,则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完成测量工作,而GDCORS RTK具有效率高、实时性与灵活性强、点位误差分布均匀等优点,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
rtk道路放样里挖土方标高控制RTK道路放样里挖土方标高控制一、引言在道路建设中,土方工程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
挖土方施工需要进行标高控制,以确保挖土的深度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本文将从RTK道路放样、挖土方施工和标高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RTK道路放样RTK道路放样是道路建设中常用的一种放样方法。
RTK(Real-Time Kinematic)是一种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可提供高精度的位置信息。
在道路放样中,RTK技术可以实时提供放样点的坐标,以便工程人员准确确定挖土的位置和范围。
三、挖土方施工挖土施工是指根据设计要求,在道路建设中将表层土壤进行挖掘和清理的工作。
挖土方施工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放样结果进行操作。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挖土深度控制: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挖土的深度。
通过RTK道路放样获得放样点的坐标,工程人员可以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确保挖土深度准确无误。
2. 挖土范围控制: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挖土的范围。
通过RTK道路放样获得放样点的坐标,工程人员可以在挖土施工中按照放样点的位置进行操作,确保挖土范围正确无误。
3. 挖土平整度控制:挖土施工后,需要对挖土面进行平整处理。
通过RTK道路放样获得放样点的坐标,工程人员可以使用水平仪等测量工具进行实时检测和调整,确保挖土面的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四、标高控制标高控制是指在挖土施工过程中,对挖土面的高程进行控制。
标高控制的目的是确保挖土的深度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在标高控制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标高测量:通过使用测量仪器,对挖土面的高程进行测量。
可以使用水平仪、激光测距仪等工具进行测量,以获得准确的挖土面高程信息。
2. 标高调整:根据标高测量结果,对挖土面的高程进行调整。
可以使用挖掘机等施工机械进行调整,以确保挖土面的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3. 标高监控:在挖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挖土面的高程进行实时监控。
可以使用RTK技术和测量仪器进行实时监测,以及时发现并纠正高程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