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将两套培养皿置于37℃恒温箱中,每隔10小时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 共观察3次。 实验现象:甲培养皿中的菌落多,乙培养皿中的菌落少。 得出结论:洗手前与洗手后相比,洗手前手上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多。 注意事项:①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要严格高温灭菌,在实验前不要盲目打 开培养皿,防止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落到培养基上。 ②实验中设有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其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除变 量外,进行微生物培养的条件如温度等要保持一致。
2.教材p69的提示第3条提示相当于细菌、真 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接种
3.汇总全班各组的探究结果,你认为细菌 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怎样?
细菌和真菌几乎无处不在。
4.什么环境条件下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在这 个探究中,不可能有的情况是哪一种?为什么?
经过严格的高温灭菌并密封的环境中不可能有 细菌和真菌。在这个探究中,经高温灭菌后一直 密封的培养皿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因为灭菌 后一直处在密封状态。
细菌
真菌
大小 较小
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3.菌落的培养 特别提示 牛肉汁中富含有机物,可以为细菌、真菌的生长提供营养;高温
例1 下列对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B.真菌的菌落比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等 C.真菌的菌落有时还会呈现出红、褐等颜色 D.细菌的菌落肉眼看不到 解析 菌落是指由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 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 燥,多为白色;真菌菌落特征:菌落一般较大、菌落疏松,呈绒毛状、絮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细菌菌落 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真菌菌落 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有时还能能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 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