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佳能Digital-Photo-Professional-教程

佳能Digital-Photo-Professional-教程

佳能Digital-Photo-Professional-教程
佳能Digital-Photo-Professional-教程

佳能Digital-Photo-Professional-教程

佳能Digital Photo专业RAW处理软件使用入门

每当朋友问及拍摄什么格式的照片能输出高质量画面时,我都会告诉他们——RAW格式。

在数码相机“易用←→专业”消费两极分化日益明显的今天,普及数字影像记录知识显得越发重要。另一方面,过去我们也发现,即便用户手中已经拥有拍摄RAW格式影像文件的相机,也很少去使用这一格式,原因有二,其一是RAW文件体积较大“浪费”存储空间,其二是无法直接浏览编辑,比较麻烦。问题一现在早已被低价存储卡解决,问题二则是本文要讨论的主要内容,由于各个厂商的RAW文件都有自己的编码方式,所以本文适用对象限于佳能用户。

上面已经提到各个厂商的RAW文件编码方式不尽相同,需要不同的软件进行处理,有些厂商出于商业利益考虑,对其专业RAW处理软件的使用收取费用,如尼康的Nikon Capture系列、富士的HS-V2系列,佳能则完全开放其专业RAW处理软件,也就是本文的主角——佳能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这不仅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实际上也扩大了佳能在专业图像处理领域的势力范围,谁不喜欢功能强大的免费软件呢?

一.RAW格式的优越性

要了解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首先要关注RAW格式的优越性,而要了解其优越性则要知道什么是RAW格式。RAW格式文件记录的不是最终成像(TIFF、JPG、BMP……等都是对像素点的记录),而是来自光学传感器(CCD、CMOS)的原始信息。什么原始信息?简单明了的说,就是一个灰度记录,因为光学传感器只能感知光子的能量,通过一系列光电信号转换最终给相机一个具体的电荷值,而我们最终看到的彩色图像,则是通过一系列运算生成的。

马赛克型CCD/CMOS前面的三原色滤镜就是这样过滤光线的,CCD/CMOS记录下通过它们后的色光的信息

马赛克型CCD/CMOS 三原色排列

原始信息,也就是RAW格式文件,有什么好处呢?我们知道数码影像的要素除了灰度(亮度值)外,还有色彩空间、白平衡等,而它们都是附加于灰度信息上的“额外产品”,打个比喻,RAW格式文件就像一个刚挖出来的土豆,其他信息则类似一个菜谱,告诉我们如何削皮、切丝、加料、炒法……,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那盘土豆实际已经是经过这个菜谱指导加工以后的产物。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更改菜谱得到不同味道的菜。更加神奇的是,只要保留RAW格式文件,我们可以随时从头来过,这张“菜谱”只是附加上去的,随时可以更换,它绝对不会影像“土豆”的品质,而经过相机“加工”直接输出的“JPG/TIFF牌土豆丝”则无法再改变“口味”了。可调整性和可逆转性是RAW格式的绝对优势。

RAW格式还有一个优越性在于它的16位输出。虽然绝大多数家用数码相机的输出都不会超过12位(4096级灰度),但RAW格式可以提供16位输出,远高于JPG的8位记录能力,色彩过渡更加自然、细腻,这对专业用户来说异常重要。

二.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的界面及前期设置

在了解乐RAW格式的优越性以后,让我们正式开始走进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我们所使用的版本为2.2.0.1,是佳能EOS 400D随机附赠的版本,可以对400D及之前所有EOS数码单反相机所生成的RAW格式文件(不同相机拍摄的RAW格式文件后缀名会有所不同)进行处理。

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可以单独安装,插入软件光盘,自动运行后选择“自定义安装”,在下一个界面选择“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即可。

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的安装

可单独选择

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的启动相当迅速,和其他几款RAW处理软件相比优势明显。缺省状态下,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采用“文件树(左)+缩略图(右)”的组织结构,顶部是工具按键栏和菜单栏。

我们可以通过“查看”菜单的“在编辑图像窗口进行编辑”切换到“缩略图+编辑图”状态,一般情况下笔者更喜欢缺省界面,其效率最高。

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组织结构

在编辑图像窗口进行编辑”状态切换

新的编辑方式

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中文版有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其工具键的字体异常难看,不知为何佳能不对此进行一下修正。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其菜单栏里几个重要成员。

文件菜单主要提供文件的编辑保存以及输出方式

编辑菜单主要提供文件选择方式以及(附着在RAW格式文件上的)配方信息操作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配方”一词,它正是我们上文比喻的那个“菜谱”,它包括了色彩空间信息、色温调节信息、亮度(“曝光”)调整信息、对比度等调整信息、效果器调整信息……等,随后我们将针对重要项目做详细讲解。

调节菜单主要提供RAW调节支持

双击某RAW格式文件的缩略图,该图片立刻放大进入编辑状态,其右侧会出现该图的调节窗口,这是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的功能核心。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的图像调节窗口分为“RAW 图像调节”和“RGB图像调节”两大部分,如果不进行RGB分色调整,我们建议以RAW图像调整为主。

进入编辑状态的图片

RAW图像调节窗口

色彩空间对于输入输出都有重大意义,我们这里提醒用户不要忘记对它进行设置,进入“工具”菜单的“参数设置”,在“色彩管理”里面可以看到色彩相关的控制选项。对于普通用户,我们建议相机内的色彩空间和这里的“工作色彩空间的默认设置”都统一为sRGB,下方的色彩匹配设置也可以设置为sRGB,有应用经验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另行选择,这里不过多讲解相关知识,我们会在未来对此进行专

文详细论述。

“参数设置”里的“一般设置”更多是一些习惯设定,“操作模式”建议选择“标准”或者“质量优先”。

工具菜单

重要的色彩控制

设置图像的工作色彩空间

一般设置

三.重要RAW图像调整功能之

亮度控制

RAW格式文件记录的数据实际上是各个像素点的灰度值,再加上其位数通常是12位,所以信息量远大于8位的JPG格式,当我们在后期调整画面亮度时,RAW格式文件往往可以尽量避免亮度值左右溢出,保护图像细节,我们通过直方图能够直观地看到这一特性。正是因为RAW格式文件具备这样的优点,摄影者往往可以在后期(一定范围内)精细地对画面亮度进行调整,有时候人们通俗地把这类调整称为“后期曝光”,当然它和真正的曝光完全是两码事,只是结果有些类似。

刚才我们其实已经看到一张未调整亮度之前的图片,下面让我们看看调整亮度之后的图片,请注意RAW 图像调节窗口上部,亮度调整栏位置可以左右移动拨杆,向左为降低亮度,向右为提高亮度,为了更加直观,它的单位为“EV”,也就是曝光指数,有点增减曝光值的意味,不过我们上面提到这只是为了更直观,并非它真的可以控制曝光。

降低“1个EV”的亮度

增加“1个EV”的亮度

让我们放大局部到100%尺寸,看看增减亮度的画面效果。

调整前,麻雀身上几乎看不到什么细节

增加“1个EV”的亮度后,已经能看到麻雀身上的一些细节了,但天空变得一片白

降低“1个EV”的亮度,画面呈现剪影效果

我们可以看到,在一定范围内,对亮度的调整即可以“救回”暗部细节,也容易让亮部溢出,因此它并

非万能药,如何把握则是使用者的技巧问题了。

四.重要RAW图像调整功能之

白平衡控制

不同的光源产生不同的色温,多光源下情况更为复杂,人体的视觉系统会自行动态调整,告诉大脑我们眼前“什么东西是白色”,而对于相机而言,这个问题就是考验其制造商对色温的正确把握了,遗憾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要通过自动白平衡得到一张色温完全正确的照片,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JPG、TIFF文件是相机处理后的图像,白平衡作为已经“固化”的信息最终呈现出来,后期修正不得不永久性地破坏图像的色彩构成,而RAW格式文件则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它记录的只是像素点的灰度值,色彩问题则留给了软件和用户,无论用户如何对其白平衡进行设置,都不会影响到画质(像素点的灰度值并不发生变化),这无疑是RAW格式文件最闪光的优点之一。

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提供了强大而易用的白平衡调整功能,如图所示,它位于RAW图像调节窗口中上位置。

白平衡调整栏

我们选择“钨丝灯”(色温在3000K左右)作为图像的色温参数,画面呈现冷调(低色温环境偏暖调,色温设置会反相调整以得到正确的“白”平衡)。

钨丝灯设置

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也允许用户自行设定色温值,非常方便,

对于大多数图像来说,笔者都会通过设定这个数值来得到需要的色温效果。

手动色温设置

点击进入“调谐”则是更细致的色调调整,我们赋予范例图片紫红色调,画面看上去有点诡异。

“调谐”工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