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era主观测试经验分享
- 格式:ppt
- 大小:9.42 MB
- 文档页数:33
照相机测试技巧在测试照相机时,我们首先得有个测试框架形成在脑海中(就是拿到case后,我该怎样去测试,如何测试才能暴露出相机中的问题,一定要有明确的测试思路)相机最常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效果类、功能性、压力、交互、性能、模块衔接等方面,其中效果类的问题发生的最多。
效果类又分测试点和常见pr问题两方面测试点:在测试的时候对着光源、明暗交接处、明暗处移动时白平衡的调节、对着物体边缘或直线物体、物体阴影、阳光/日光灯或逆光、各种特效下的预览,拍照后成像是否与实景无太大的区别;各种色卡下的色差;手机与pc端查看成像的效果有无差别常见的pr问题:有无曝光、泛红、水渍、噪点、锯齿、白平衡的调节慢、线状物体模糊边缘不清晰、花屏、水波纹、成像有拉伸、断层、拖拽、色差、拍摄后的图片范围与预览时的不一致等问题功能性分为基本功能和界面操作基本功能:功能缺失、功能未实现或功能实现错误如:a)相机中有闪光灯图标,事实上没有闪光灯功能这就是功能缺失的问题b)开启自动场景检测,在不同的场景下,都显示为室内图标这就是功能未实现的问题c)拍照时选择全景相片,点击进入后的界面是多视角拍摄界面这就是功能实现错误的问题界面操作:按键的规律操作和非规律操作(拍照或摄像中按无关键或触屏浮动菜单)压力不停地按拍照键、空间储存满、反复进退照相机、长时间使用或摄像、反复改变相机中的每一项、反复切换相机摄像机、反复切换摄像头、反复横屏或竖屏、后台播放音乐或FM时反复进入退出交互来短信彩信、来语音电话、来日程、来闹钟、拔电池、卸载sd卡、u盘模式下、开关机、插拔充电器、背光时间到、定时关机时间到、后台播放音乐或FM;设置高速连拍时的交互,查看成像有无损坏或呈灰显压力与交互最常见的问题有:1.反复操作有没有导致相机强行关闭或运行停止2.是否会有进入相机,提示无法连接到相机的情况3.进入相机后相机拍照功能或设置功能不能使用4.拍照后不能保存5.相机可操作的悬浮菜单消失或缺失了6.相机在摄像时摄像界面很卡性能拍照时的反应速度、切换前后摄像头、切换照相机和摄像机、取景速度、拍照时成像的速度、保存速度、开机后立刻进入拍照、修改参数后返回预览界面的速度、移动镜头界面刷新的速度、切换图库与相机或摄像机、不插SD卡时进入相机时的速度模块衔接从彩信添加附件进入相机拍照、电话本编辑或新建联系人添加大头贴进入拍照、接触一些内置第三方模块进入相机拍照会不会出现定屏、重启、黑屏、死机、强行关闭、停止运行等问题测试注意事项在测试相机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用到对比机,有时我们可能还需要找几个不同品牌的对比机做对比,看看它们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还有就是在出现问题时,我们要学会排除外在的因素,找出该现象的必现的路径,同时也便于开发解决问题比如:当摄像时长设置为30分钟时,摄像中自动停止摄像首先,1.我们要确定是不是由来闹钟提醒、日历pop框提醒、来电话等外在的因素导致的,2.确定是否是因为不小心触碰到了摄像按钮才停止的,排除人为导致的因素3.要确定是否是SD卡内存满导致的,我们可以插入另一张不同品牌的SD卡再来摄像观察是否会出现该现象,要排除是SD卡性能不好引起的★提交BUG的注意事项详细描述问题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如:1.出现问题时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拍摄的(例:在室外或比较暗的时候拍摄复现概率要高一点)2.拍摄时对手机有没有做过特殊操作(例:连接着USB或充电器、在蓝牙传输文件过程中、在通话过程中或是在后台播放音乐、FM等情况下进入相机)3.要注明当时使用的前摄还是后摄4.在预置条件栏内标注清楚相机的配置信息,一般拔电池后在测试机背后可以看到的,如果没有配置信息的,可以安装“读取硬件信息”的APK到手机上,然后进入相机操作,再附上硬件读取信息中camera的信息5.如果是效果类的问题则要附上原图片或视频、对比机的品牌以及对比信息(对比机的拍摄原图片)6.当图片上效果问题不明显时,可以用圈圈出来,这样能使人一目了然,并且可以减少在复现和解决问题时用的时间7.当和SD卡有关时,要提供SD卡的存储信息和品牌信息8.出现问题时的预置条件(例:对着日光灯拍照、对着人脸拍照、对着某颜色拍照、对着方格子拍照等)9.当提BUG时,一定要用比较专业的词语来形容出现的现象(例:噪点、残影、花屏、拖拽、泛红、水渍、色差等)10.如在第三方或从其他模块进入的相机,也要标注清楚★最常见效果类问题现象分享噪点本来不该出现的颜色(杂色)出现了。
测试目的性文档
测试任务类型:照相机测试
相机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效果类、功能性、压力、交互、性能、模块衔接等方面,其中效果类的问题发生的最多。
在测试照相机时,我人首先得有个测试框架在脑海中(就是拿到casec以后,我该怎样去测试,如何测试才能暴露出相机中的问题,一定要有明确的测试思路)
测试目的性:除多关注效果类问题外,还为了保证各个功能点都能实现,不会出现乱报点、重启、死机现象等问题的出现
测试注意点:在测试相机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用到对比机,有时我们可能还需要找几个不同品牌的对比机做对比,看看它们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还有就是在出现问题时,我们要学会排除外在的因素,找出该现象的必现的路径,同时也便于开发解决问题。
PS:可以参照CASE,在理解透的基础上做分析,可以相互请教,寻求上海端支援,务必在下周六前完成初稿(分条描述)。
摄像头测试个人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有幸参与了公司新款摄像头的测试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摄像头的性能和功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并且总结了一些个人的工作心得。
首先,在测试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设置摄像头的参数,比如曝光时间、白平衡、对焦等。
这些参数的调整可以对图像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和调试这些参数,让摄像头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其次,在测试中,我也发现了摄像头在不同光线下的表现差异。
我特意安排了不同时间和不同环境下的测试,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摄像头的性能。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摄像头在弱光条件下的表现较差,因此我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提高摄像头在弱光条件下的表现。
最后,在测试工作的总结中,我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以及对摄像头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整理。
我认为,这些改进建议和问题分析可以为公司的产品改进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帮助公司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摄像头测试工作,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摄像头的知识和技能,还提高了自己在测试和分析方面的能力。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收获将对我的工作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感谢公司给我这次宝贵的机会,我将继续努力,为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客户体验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有幸参与了公司新款摄像头的测试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摄像头的性能和功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并且总结了一些个人的工作心得。
首先,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了摄像头的规格书和技术文档,以便更好地了解摄像头的技术特点和功能。
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摄像头的传感器、镜头、图像处理芯片等都对最终的图像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设置摄像头的参数,比如曝光时间、白平衡、对焦等。
这些参数的调整可以对图像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和调试这些参数,让摄像头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其次,在测试中,我也发现了摄像头在不同光线下的表现差异。
我特意安排了不同时间和不同环境下的测试,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摄像头的性能。
Camera图像效果测试指导书本规范规定的手机拍照效果相关测试项目:1)解析度Resolution2)色彩还原Color Accuracy3)均一性Lens Shading And Color Shading4)白平衡AWB5)灰阶\动态范围Gray Scale/Dynamic Range6)几何失真TV-Distortion7)信噪比SNR8)视场角FOV完成以上测试项目需要的测试设备及软件:1硬件设备:多光源测试灯箱(可提供D65,TL84,CWF,A光等多种光源),色温照度测试计,均匀光源(DNP灯箱,亮度可调),各种测试Chart(包括24色色卡,ISO12233 Chart,21阶灰卡,动态范围测试Chart, EIAJ Chart等);2软件:Imatest, Photoshop等。
Camera图像效果测试规范正文1 解析度测试Resolution1.1 测试目的:测试手机拍照系统的清晰度,包含中心解析度和边角解析度;1.2 测试设备:12233 Chart ,色温照度计;1.3 测试软件:Imatest;1.4 测试环境:光线照度为600Lux+/- 200 Lux;保证ISO12233 整个Chart表面的亮度值相差小于20%;测试步骤:1.5Camera)调节1的驱支参数到最佳,将下载最佳效果参数的手机打开,将拍照相关的参数设备为自动模式(如自动曝光,自动白平衡等),拍照分辩率设备为最大;2)将12233 Chart 垂直固定在墙上;注间:本规范规定30万以下像素选用1X的Chart,130万和200万像素的选用2 X的Chart,300万及以上像素的项目选用3 X的Chart;3)中心解析度的测试:移动手机的位置,保证手机摄像头的光轴与ISO12233 Chart平面垂直,且使ISO12233 Chart中的4:3区域正好落在手机的预览画面中,如下图红线框所示:图14)固定手机,在画面稳定时拍照;5)分析解析度蓝线区域图像,得出中心解析度值;6)边角解析度的测试:方法同步骤3,4,5,不同的是调节手机预览ISO12233 Chart 的区域,以达到测试各个角落解析度的目的,具体拍照区域见图2,图3的红色线框区域:图23 图4图测试标准1.7解析度值(LW/像素Sensor 中心四角120CIF200(前摄像头)VGA200250(后摄像头)VGA300400130万像素500600万像素200700800万像素3009001100500万像素11001400万像素800 2色彩还原测试ColorCamer荧光2cmColorCamerChar,步7.3测试软件:Imatest;7.4测试环境:。
调试camera经验总结。
一个好的camera效果,需要多方面保证,1.senor,镜头,马达要好,这是源,如果源头不好,后面怎么优化都没有用。
2.ISP要好,ISP是否有硬件滤波器?3A算法是否先进,iphone好也是其3A的算法很厉害。
对于我们来说,首先是争取选择更好的物理,是否是背照式是sensor?如果需要夜景好是否是大pixel的sensor 或者是否是RGBW的sensor?镜头的光圈是否足够大,是5P,还是6P的,是否带有蓝光玻璃等?选定好了一款sensor,怎么开始我们调试工作。
1.找模组厂要到golden模组,如AWB,shading和AF的golden,后续我们的调试都是基于这个模组,只有使用这种模组调试的才能cover尽可能多的模组。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向厂家要到一些corner模组,用来验证我们后续调试的效果怎么样?2.点亮我们的sensor,检查出图是否正常?如色彩是否正常,powernoise是否很明显?马达是否能正常工作,闪光灯是否能正常工作?3.Sensor是否烧入了OTP,如果烧入了OTP,需要导入OTP,验证OTP工作是否正常?4.以上都准备好了的话,我们就可以进入camera的调试。
对于调试一个camera的模组,我们首先要评估这个模组的能力怎么样?确定我们帧率和gain策略,特别是对于帧率一旦修改,理论上整个效果都需要重新开始调试。
确定好了曝光表之后,我们就可以用golden模组拍raw图了,拍好raw图,按照高通的文档一步步进行调试。
调试完成之后,测一下客观指标,分辨率,AWB,饱和度,色彩误差,灰阶,亮度均匀性,色彩均匀性,noise等,需要保证各个客观指标不能有大问题,每一项由问题,都说明我们的那一方面调试或者是我们raw图片拍出问题,需要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满足客观指标之后,再去测试各个主观测试场景,如室内人物,室内花草,室内文字,夜景照片,室外人物,室外花草,室外建筑物,室外汽车等各个场景,根据各个场景的问题再解决。
Camera Test Report目录一.Came ra 测试级别 (2)二.Camera 画面Issue (2)三.Camera FW Issue (2)四.其他Camera及CyberLinkYouCam Issue (4)五.CyberLinkYouCam新功能 (4)六.The Way to Flash Camera FW (5)七.Camera 测试总结 (7)一.Camera 测试级别Camera测试的本质就是图像质量,抓好图像质量就等于Camera测试基本完成,所以一般把Camera Issue的图像问题HP都会设为P1,只有某些轻微的图像现象会降为P2 ,由于FW的原因导致图像设置Button出现问题,往往会设为P2 ,因为Button 的问题通常容易去解,并且通常这些Button是自动调节的,只是用户不可手动调节而已,并不影响客户使用。
二.Camera 画面IssueCamera显示Issue分为光线显示Issue 及暗态Issue。
1.光线显示Issue此测试是Camera测试的核心,大部分的Camera 均在该环境下进行。
其实画面的问题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而且也是Camera Vendor容易复制和有Solution的Issue,目前我们发现的画面issue主要有画面模糊、肤色苍白、颜色失真、显示非录入画面、动画延迟、图像过渡曝光、图像某一颜色过重等等。
2.暗态Issue暗态即在无明显光源下进行测试,其显示与否或质量好坏也是HP concern的一部分,因为在此环境下Camera感受的光源极少,仅有电脑桌面供光,所以尽量不要将桌面调成黑色或其他较深的颜色,也不要将CyberLinkYouCam最大化,试想,无任何光源导致Camera 无显而发Issue,Vendor 就会哭笑不得了。
目前HP在Dark环境下也有规范:要求Camera在10Lux(一种照明单位)下可以显示即可,而在10Lux下测试需要硬件支持,这也是我们缺少的。
IP Camera摄像头图像质量常用指标的测试方法1 解析度测试测试目的:测试IP Camera的解析度,包含中心解析度和边角解析度;测试设备灯箱,12233 Chart(1x,2x,4x),色温照度计(精度1K、0.01Lux)。
测试软件Imatest;测试环境D65光源,且保证光线照度为600 Lux±100Lux;保证ISO12233整个Chart表面的亮度值相差小于20%,测试使用的镜头像素不低于IP Camera 的像素。
测试步骤(1)调节IP Camera的驱动参数调试到最佳(一般采用默认参数),IP Camera 相关的参数设置为普通模式,如曝光设为自动等;(2)调节灯箱光源为指定光源环境,将I2233 Chart置于灯箱中;注意:本标准规定130万和200万的IP Camera选用1X的Chart,300万以上的IP Camera 选用4X的Chart;(3)中心解析度的测试:将ISO12233 Chart置于灯箱中,调节IP Camera的位置,保证其光轴与ISO12233 Chart平面垂直,且使ISO12233 Chart的16:9或者4:3区域(根据IP Camera的分辨率长宽比决定)正好落在IP Camera 的预览画面中,下面以分辨率是4:3的IP Camera为例,如图1红线框所示:图1(4)固定IP Camera,在画面稳定的条件下拍照;(5)分析解析度蓝线区域图像,得出解析度值为中心解析度;(6)边角解析度的测试:方法同步骤(3)(4)(5),不同的是调节IPCamera 的预览区域,以达到测试各个角落解析度的目的,具体拍照区域见图2、图3;图2解析度读取方法(1)从低频楔形线对(可以很容易的辨别为5条线)开始往高频率开始读,当不能再辨别为5条线对的时候,就认为该处的值为此处的解析度值;(2)使用Imatest软件亦可分析出解析度值(MTF值),拍照区域为红色区域,见图4。
目录1.实习工作概述 (1)2.培训总结与基础知识学习 (1)2.1培训项目 (1)2.1.1实验室规章制度与仪器操作 (1)2.1.2常用电路和芯片应用 (2)2.1.3开关电源培训 (2)2.2基础知识学习 (2)2.2.1研发软件的学习 (2)2.2.2信号完整性分析 (2)3.项目硬件设计 (3)3.1项目方案简介 (3)3.2芯片功能研究 (4)3.3电源方案选型设计 (5)3.3.1参考样机功耗测试 (5)3.3.2电源方案改动与功耗计算 (6)3.3.3DC-DC芯片选用 (7)3.4原理图设计 (8)3.4.1芯片接口设计 (8)3.4.2电源参数设计 (9)3.4.3红外LED电路设计 (11)4.样机制作调试 (12)4.1上电检测 (12)4.2焊接故障排查 (13)4.3FLASH芯片调试 (13)4.4电源纹波调试 (14)4.5无线功能调试 (15)5.物料和样机测试 (15)5.1系统复位时间测试 (15)5.2红外LED测试 (16)5.3图像质量测试 (17)5.3.1Color check (17)5.3.2SFR测试 (19)5.3.3畸变测试 (21)5.3.4Dynamic range (22)6.总结与感想 (22)致谢 (23)1. 实习工作概述实习阶段开始于7月18号,到现在已过去四个月时间了。
回顾这段历程可把实习期间的工作分为三个阶段来描述:(1)入职培训与基础学习:入职培训时间主要集中在7月和8月份,主要包括公司规章制度和员工守则培训,然后是实验室制度与仪器操作、常用电路设计和硬件开发相关软件的学习与使用。
(2)原理图与PCB设计阶段:这段时间主要是对项目电路方案的理论学习并参照Demo进行具体设计的阶段,此时对嵌入式网络产品的基本电路模块及模块电路的芯片等构成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同时学习《信号完整性分析》一书,对PDB要点的设计和后续的电路调试打下理论基础。
camera测试标准
在进行相机测试标准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包括相机的性能、拍摄效果、耐用性等。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相机测试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相机的性能是我们需要测试的重点之一。
在性能测试中,我们需要考虑到相机的分辨率、对焦速度、曝光控制、白平衡等方面。
分辨率是相机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能力,对焦速度则关系到相机的拍摄响应速度,曝光控制和白平衡则决定了相机在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效果。
通过对这些性能指标的测试,我们可以评估相机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
其次,拍摄效果也是相机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拍摄效果测试中,我们需要考虑到相机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包括人像拍摄、风景拍摄、运动拍摄等。
同时,我们也需要测试相机的色彩表现、对比度、锐度等参数,以评估相机的图像质量。
通过对这些拍摄效果的测试,我们可以了解相机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为消费者提供参考。
另外,相机的耐用性也是我们需要测试的内容之一。
在耐用性测试中,我们需要考虑到相机的机身材质、快门寿命、防水防尘性能等方面。
相机作为一种高价值的电子产品,其耐用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产品的寿命。
因此,通过对相机的耐用性进行测试,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产品信息。
综上所述,相机测试标准涉及到相机的性能、拍摄效果、耐用性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测试,我们可以全面了解相机的表现,为用户提供参考。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相机测试标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