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按客观规律办事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18.61 KB
- 文档页数:6
高二政治第二课第三节第一框第二框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二课第三节:按客观规律办事第一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第二框:按客观规律办事二. 重点、难点(一)重点第一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这个问题不仅是本框的中心内容,而且也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前提,也是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的基础。
第二框: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这是本框的主题,也是教学最后的落脚点。
同时,实事求是又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所以,是教学中的重点。
(二)难点第一框:规律的概念第二框:规律的客观性,特别是思维规律的客观性三. 具体内容(一)学习目标第一框:理解规律概念的含义,达到掌握的程度。
懂得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认识各类事物发展规律的具体内容虽不相同,但作为规律具有共同的特性。
要明确规律与规律的表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关系。
能理解规律与规则之间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关系。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认识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能力,锻炼学生的比较能力。
第二框:了解解放思想的含义,深刻理解实事求是的内容。
懂得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知道人们应该也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明确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理解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是统一的。
(二)学习提纲第三节:按客观规律办事一.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1.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2.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1)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联系(2)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发展中的本质联系(3)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联系3. 规律与规则的关系(1)区别:含义不同;性质不同(2)联系:一个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二)按客观规律办事1. 规律具有客观性(1)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规律是客观的,意味着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高二政治上册知识总结高二政治上册知识总结高二政治上册知识总结(人教版)发布时间:202*-12-0316:01来源:中学生学习库作者:佚名唯物论原理: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内容: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所以说,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正确的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内容: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辩证法原理:原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原理:因果联系的辩证关系原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内容: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
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二课2.3.2、按客观规律办事〖重点〗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难点〗规律的客观性,特别是思维规律的客观性。
〖素质要求〗知识方面:识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含义。
理解:①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②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是统一的。
③蔑视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运用:①运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事例,说明规律的客观性。
②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人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能力方面:⑴通过交流个人遵循学习规律搞好学习的体会,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⑵通过“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相统一原理的学习,分析改革开放中的典型事例,从而培养和提高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觉悟方面:⑴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思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⑵认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精髓和根本点,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我们党的科学态度、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
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重点解决办法】1、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既是本框题的主题,也是教学最后的落脚点,同时,实事求是又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分析这个问题可以从二个方面人手:(1)认识客观规律是前提和基础,利用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改造客观世界才是目的。
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成功,反之,必然遭到失败。
(2)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实事求是。
首先,要明确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其次要明确实事求是的历史观点。
再次,要理解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难点解决办法】1、规律的客观性,特别是思维规律的客观性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不难解释,人类社会和思维规律就不同了,、人类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而人是有意识,有目的,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人的活动进行的,说社会规律是客观的就较难理解。
复习指导!高二政治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人教版】复习指导!高二政治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人教版第二单元知识点第二章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第一节坚持联系的观点1.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联系的普遍性⑴任何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
⑵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条件地相互联系着。
⑶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联系的客观性⑴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属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不是外加给事物的或主观臆想的。
⑵任何联系都是具体的、现实的,而不是任意的虚构的和抽象的。
⑶联系的根本原因在于客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不是思维的结果和某种神秘力量的产物。
⑷总之: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人们强加的,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既无法割断横向的邻右舍的联系,也无法割断纵向的古往今来的联系。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人教版高二政治坚持联系的观点知识点梳理第二节坚持发展的观点在近几年的考题中,出现了大量的诗词名句、名人名言等。
必须首先弄清材料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意图,猜测命题人引用材料的意图,才能正确解答有关问题。
解答这类题目一般分三步:一是弄清材料的本意,明白原作者的意图是什么;二是明白我们一般引用此言的用意是什么,这有时候会与原作者的意图有一定的出路,我们解答问题以引用者(或说命题人)的意图为准。
最后是提炼出哲学思想。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人教版高二政治坚持发展的观点常考知识点第三节按客观规律办事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3.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高二政治按客观规律办事知识点整理同步练习题1.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 )A.画饼充饥B.唇亡齿寒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解析:选D。
[键入文字]
高二政治按客观规律办事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高中阶段是我们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
这一个学期的时间对同学们尤其重要。
下文为大家准备了高二政治按客观规律办事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按客观规律办事知识点】
(1)规律及其客观性
①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意创造或者消灭物质,也就不可能创造或消灭规律,只能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关系
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自然和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活动实现的。
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条件就可以反复出现;而社会规律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是不会重复出现的,即历史事件不可重复。
(3)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③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