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单元检测题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3
- 格式:docx
- 大小:146.25 KB
- 文档页数:12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历史上最早应用的还原性染料是靛蓝,其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靛蓝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靛蓝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 它的分子式是C16H10N2O2
C. 该物质属于芳香化合物
D. 它含有碳碳双键和酯基
2.下列属于分离、提纯固态有机物的操作的是( )
A. 蒸馏
B. 萃取
C. 重结晶
D. 分液
3.有机物分子中最多有多少个原子共面( )
A. 12
B. 16
C. 20
D. 24
4.环六次甲基四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环六次甲基四胺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所有的N,C原子共面
B. 结构式中打*的N原子处于分子的中心
C. 分子中含有3个相同的C,N交替排列的六元环 D. 连接分子中的4个N原子可构成一个正四面体
5.化学工作者从有机反应RH+Cl2(g)RCl(l)+HCl(g)受到启发,提出的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可获得副产品HCl的设想已成为现实,试指出由上述反应产物分离得到盐酸的最佳方法是( )
A. 水洗分液法
B. 蒸馏法
C. 升华法
D. 有机溶剂萃取法
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CH2OH,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
B. 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 能发生银镜反应
D. 在浓H2SO4催化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7.下列关于CH3—CH===CH—C≡C—CF3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B. 有5个碳原子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C. 6个碳原子一定都在同一平面上
D. 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8.对羟基肉桂酸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羟基肉桂酸的分子式为C9H8O3
B. 对羟基肉硅酸可以发生氧化.取代.酯化.加聚.缩聚反应
C. 对羟基肉桂酸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对羟基肉桂酸分子中最少有4个碳原子共线,最多所有原子都可能共面
9.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表示正确的是( )
A. 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A B. H2O2的结构式:H-O-O-H
C.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 CCl4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B
10.实下面是生产生活中的常见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或名称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①①①①CH3CH2OH ①C6H12O6①CH3COOH ①硬脂酸甘油酯 ①蛋白质 ①聚乙烯
A. 能跟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并使之褪色的有①①①①
B. 投入钠能产生H2的是①①①①
C. 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是①①①
D. 含碳量最高、有毒、常温下为液体且点燃时有浓烟的是①
11.在有机物的研究过程中,能测出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仪器是( )
A. 红外光谱仪
B. 元素分析仪
C. 质谱仪
D. 核磁共振仪
12.下列有机物属于芳香烃的是(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13.青霉素是一种良效广谱抗生素,经酸性水解后得到青霉素氨基酸分子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属于α-氨基酸
B. 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多肽
C. 核磁共振氢谱上共有5个峰
D. 青霉素过敏严重者会导致死亡,用药前一定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14.除去乙烷中乙烯的办法是( )
A. 点燃
B. 通过溴水
C. 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 通过石灰水
15.烷烃是由某单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考虑烯烃的顺反异构,则这种单烯烃的结构可能有( )
A. 4种
B. 5种
C. 7种
D. 9种
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1)将一定量的有机物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5.4 g H2O和8.8 g CO2,消耗氧气6.72 L(标准状况下),则该物质的实验式是。
(2)用质谱仪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得到如图所示的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该物质的分子式是。
(3)根据价键理论,预测A的可能结构并写出结构简式:。
(4)核磁共振氢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甲基氯甲基醚(Cl—CH2—O—CH3,有2种氢原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1所示:
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2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
17.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的实验装置有如图甲、乙两种装置可供选用。
制备乙酸丁酯所涉及的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下表:
(1)制取乙酸丁酯的装置应选用 _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不选另一种装置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生成物中除了主产物乙酸丁酯外,还可能生成的有机副产物有(写出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为提高1-丁醇的利用率,写出两种可行的方法: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制备乙酸丁酯所得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乙酸丁酯时,需要经过多步操作,下列图示的操作中,肯定需要的化学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答案编号)。
(5)有机物的分离操作中,经常需要使用分液漏斗等仪器.使用分液漏斗前必须 _______
,某同学在进行分液操作时,若发现液体流不下来,其可能原因除分液漏斗活塞堵塞外,还有
___________。
18.如图是用于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分离、提纯常见的简易装置。请根据该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C3H8O(醇)与乙酸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则在烧瓶A中加入C3H8O(醇)与乙酸外,还应加入的试剂是 ___________,试管B中应加入 ____________,饱和碳酸钠溶液虚线框中的导管作用是 ______________
(2)分子式为C3H8O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生成的有机物可能有 ________种;
(3)若用该装置分离乙酸和1-丙醇,则在烧瓶A中加入1-丙醇与乙酸外,还应先加入适量的试剂
____(填化学式),加热到一定温度,试管B中收集到的是(填写结构简式) _____,
冷却后,再向烧瓶中加入试剂 ______ (填名称),再加热到一定温度,试管B中收集到的是 _____(填写分子式)。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9.三聚氰胺最早被李比希于1834年合成,它有毒,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剂。经李比希法分析得知,三聚氰胺分子中,氮元素的含量高达66.67%,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76%,其余为碳元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但小于150。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式中原子个数比N(C)①N(H)①N(N)=。
(2)三聚氰胺分子中碳原子数为,理由是(写出计算式)。
(3)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
(4)若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1个吸收峰,红外光谱表征有1个由碳氮两种元素组成的六元杂环。则三聚氰胺的结构简式为。
20.请按要求填空: (1)气态直链烷烃的碳原子数≤ _____________;
(2)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_______________种;
21.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写出其中带支链最多的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 观察靛蓝的结构简式,可知它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其分子式为C16H10N2O2;其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羰基、苯环等,但不含酯基,该有机物属于芳香化合物。
2.【答案】C
【解析】蒸馏、萃取以及分液常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而重结晶是利用物质的溶解度的不同,在溶液中析出晶体进行分离,故选C。
3.【答案】C
【解析】在分子中,甲基中C原子处于苯中H原子的位置,甲基通过旋转碳碳单键会有1个H原子处在苯环平面内,苯环平面与碳碳双键形成的平面通过旋转碳碳单键可以处于同一平面,乙炔是直线型结构,所以最多有12个C原子(苯环上6个.甲基中2个.碳碳双键上2个.碳碳三键上2个)共面.在甲基上可能还有1个氢原子共平面,则两个甲基有2个氢原子可能共平面,苯环上4个氢原子共平面,双键上2个氢原子共平面,总计得到可能共平面的原子有20个,故选C。
4.【答案】D
5.【答案】A
【解析】本题关键是选最佳方法。因HCl极易溶于水,有机物一般不溶于水,故用水洗分液法分离得到盐酸最简便。
6.【答案】C
【解析】A.含-OH,则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故A正确;
B.含C=C键,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
C.不含-CHO,则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错误;
D.含-OH,则在浓H2SO4催化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故D正确。
7.【答案】C
【解析】根据(1)乙烯分子中的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120°;(2)乙炔分子中的4个原子共直线,键角180°,可推知题给有机物的碳链骨架结构如下:
由上面的碳链骨架结构很容易看出:题给有机物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