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轴类零件
- 格式:ppt
- 大小:8.69 MB
- 文档页数:98
阶梯轴类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基础知识阶梯轴是一种用于传递动力的机械零件,通常由两个或更多的阶梯组成。
阶梯轴类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基础知识对于制造高精度、高强度的机械零件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阶梯轴类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的介绍。
一、材料的选择和准备阶梯轴类机械零件通常由高强度材料制成,如钢、铝、铜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到零件的应用场合、性能要求等。
同时,应提前对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材和检测,以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机械性能。
二、制作工艺流程1.铣削工艺:阶梯轴类机械零件通常需要进行铣削加工。
铣削加工是通过将铣削刀具沿着工件表面移动,切削出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艺。
在铣削加工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工刀具和加工工艺参数,并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进行不同的加工方式。
2.车削工艺:阶梯轴类机械零件的表面通常需要进行车削加工,以提高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车削是通过将车床刀具沿着工件轴向移动,实现工件表面的加工。
在车削加工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车床刀具和加工工艺参数,并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进行不同的加工方式。
3.磨削工艺:阶梯轴类机械零件通常需要进行磨削加工,以提高零件的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
磨削是通过磨削刀具在工件表面进行摩擦和切削,实现工件表面的加工。
在磨削加工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磨削刀具和加工工艺参数,并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进行不同的加工方式。
三、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阶梯轴类机械零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精度,并防止因加工误差导致零件出现失配或故障等情况。
1.使用高精度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如长度计、卡尺等,以确保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精度。
2.使用高质量的加工设备和工具,如铣床、车床、磨床等,以确保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3.进行各项加工参数的分析和调整,如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以优化加工效果和确保加工质量。
4.进行零件的表面处理,如磨光、抛光等,以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并保证零件的防腐性和耐蚀性。
第一篇:《机械基础》第三章轴系零部件《机械基础》教案第三章轴系零部件一、教案【教学要求】1、了解轴的分类、结构和用途;2、掌握轴上零件轴向固定与周向固定的目的及常用方法;3、了解转轴上常见的工艺结构;4、了解键连接的功用和分类;5、熟悉键连接、销连接的结构与分类;6、了解各种键与销的类型、特点及应用;7、了解轴承的结构、类型、特点、代号及应用,轴承的安装、密封和润滑;8、了解联轴器、离合器的功用、类型、特点及应用。
【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轴向和周向固定,掌握其目的和常用的方法,了解轴的分类、结构和用途;了解轴承的结构、类型、特点、代号及应用,轴承的安装、密封和润滑;熟悉键连接的结构与分类。
【学习概要】1、轴的用途和分类。
2、转轴的结构。
3、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与周向固定。
4、熟悉键连接、销连接的结构与分类。
5、了解轴承的结构、类型、特点、代号及应用,轴承的安装、密封和润滑。
6、了解联轴器、离合器的功用、类型、特点及应用。
第一节轴【教学重难点】1、掌握轴上零件轴向固定与周向固定的目的及常用方法。
2、了解轴的分类、结构和用途- 1《机械基础》教案4、结构工艺性——轴的结构形式应便于加工、便于轴上零件的装配和便于使用维修,并且能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有关轴的工艺结构应注意问题:轴的结构和形状应便于加工、装配和维修。
阶梯轴的直径应该是中间大,两端小,以便于轴上零件的装拆。
轴端、轴颈与轴肩(或轴环)的过渡部位应有倒角或过渡圆角,并应尽可能使倒角大小一致和圆角半径相同,以便于加工。
轴上需要切制螺纹或进行磨削时,应有螺纹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
当轴上有两个以上键槽时,槽宽应尽可能统一,并布置在同一直线上,以利加工。
【小结】1.轴的用途和分类。
2.转轴的结构要求。
3.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与周向固定。
4.轴的结构工艺性。
- 3《机械基础》教案键长L根据轮毂长度按标准查取(比轮毂长度短5~10mm)C、普通平键的标记:键型键宽×键长标准号例:键16100 GB/T 1096-2003 表示键宽为16mm,键长为100mm的A型普通平键。
一、轴的功能和分类轴是组成机器的重要零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支持作回转运动的传动零件(如齿轮、蜗轮等),并传递运动和动力。
1、按受载情况分根据轴的受载情况的不同轴可分为转轴、传动轴和心轴三类。
a_1 a_2转轴 b传动轴 c 心轴轴的分类转轴:既受弯矩又受转矩的轴(图a_1、图a_2);传动轴:主要受转矩,不受弯矩或弯矩很小的轴;心轴:只受弯矩而不受转矩的轴;根据轴工作时是否转动,心轴又可分为转动心轴和固定心轴。
转动心轴:工作时轴承受弯矩,且轴转动;固定心轴:工作时轴承受弯矩,且轴固定2、按轴线形状分根据轴线形状的不同轴又可分为曲轴、直轴和钢丝软轴。
曲轴曲轴:各轴段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主要用于有往复式运动的机械中,如内燃机中的曲轴(图7-2)。
直轴直轴:各轴段轴线为同一直线。
直轴按外形不同又可分为:光轴:形状简单,应力集中少,易加工,但轴上零件不易装配和定位。
常用于心轴和传动轴(左图)。
阶梯轴:特点与光轴相反,常用于转轴(右图)。
钢丝软轴:由多组钢丝分层卷绕而成,具有良好挠性,可将回转运动灵活地传到不开敞的空间位置。
钢丝软轴二、轴设计的主要内容轴的设计包括结构设计和工作能力验算两方面的内容。
(1)根据轴上零件的安装、定位以及轴的制造工艺等方面的要求,合理地确定轴的结构形式和尺寸。
(2)轴的承载能力验算指的是轴的强度、刚度和振动稳定性等方面的验算。
三、轴的材料及选择轴的材料种类很多,选择时应主要考虑如下因素:1、轴的强度、刚度及耐磨性要求;2、轴的热处理方法及机加工工艺性的要求;3、轴的材料来源和经济性等。
轴的常用材料是碳钢和合金钢。
碳钢比合金钢价格低廉,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低,可通过热处理改善其综合性能,加工工艺性好,故应用最广,一般用途的轴,多用含碳量为0.25~0.5%的中碳钢。
尤其是45号钢,对于不重要或受力较小的轴也可用Q235A等普通碳素钢。
合金钢具有比碳钢更好的机械性能和淬火性能,但对应力集中比较敏感,且价格较贵,多用于对强度和耐磨性有特殊要求的轴。
轴套类零件1、结构设计特点轴类零件主要用于支承齿轮、蜗轮、链轮、皮带轮等传动件,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套筒类零件则更为简单,主要起到定距和隔离作用。
基本构成:数段共轴回转体,轴类零件的特征之一是细长即具有较大的长径比。
材料:一般为钢棒或锻件。
加工:车削为主,同时还加工键槽、螺纹、销孔、退刀槽、倒角、中心孔等常见结构:轴肩 螺纹退刀槽 砂轮越程槽 键槽 圆角 倒角 轴端螺孔 中心孔轴肩:由于轴上各段的直径不同,因而形成台阶,其台阶面称为轴肩,如图所示。
通常轴上零件是以轴肩来定位的。
在加工时,便于测量工具靠着轴肩来测量轴段尺寸;在装配时,当零件紧靠轴肩时,零件的轴向位置就己确定下来:而当轴运转时可以避免轴上零件的轴向窜动。
螺纹退刀槽:为了使轴上零件得以紧固,常在轴上设计出螺纹结构。
在车削螺纹时需要事先留有螺纹退刀槽,以便于车制或装配砂轮越程槽:为了使轴上某些有较高配合要求的表面达到所需要的粗糙度和精度,即保证全长的加工质量,常需进行磨削加工,因此须预先留有砂轮越程槽键槽:轴是通过键与传动件的连接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因此轴上常开有键槽,显然,键槽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圆角:轴肩面的根部应设计成圆角结构,目的是减少应力集中,增大轴肩根部的强度,如图所示,实际上圆角是加工工艺的必然结果倒角:为了装配方便和操作安全,轴上各段的端部需加工出倒角轴端螺孔:为了防止位于轴上端部传动件的窜动,常需在轴端加工出内螺纹,以便上紧紧固件中心孔:轴的两端面常需加工出中心孔,以便在车床、磨床、铣床上加工时,以中心孔定位加工轴上各段外圆或键槽等结构2、常用视图轴套类零件的视图常采用一个基本视图即主视图,外加若干其它视图如断面图、局部放大图以及剖视图、局部视图来表达。
盘盖类零件1、盘盖类零件的结构设计特点轮盘类零件在机器与设备上使用较多,例如齿轮、蜗轮、皮带轮、链轮以及手轮、端盖、透盖和法兰盘等都属于轮盘类零件。
基本构成;主体为回转体,轮盘类零件的特征之一是扁平即具有较小的长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