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福利和动物保健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福利和动物保健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摘要:

近些年,部分畜禽养殖业以牺牲动物福利和动物保健换来了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但是福利恶化对生产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引起关注。研究发现改善动物福利对降低应激水平,提高动物保健来增强动物机体免疫机能,满足动物行为需求,提高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及提高动物产品品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探讨了动物福利与生产力之间、动物保健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关键词: 动物福利动物健康生产力

1.动物保健的科学内涵

动物保健指的是保护动物的健康,指人类为了确保动物健康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包括机构设施、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科学研究以及与动物保健有关的日常事务。首先,是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只有处于健康状态的动物才能正常发挥各种生理行为,才能正常地生长和繁衍后代。其次是动物精神愉快,冰女正常地玩耍和嬉戏等。

2.动物福利的科学内涵

动物福利定义中的伦理道德因素一直是科学界争论的焦点,一些科学家认为动物福利能够客观的评价,不需要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容,反面观点认为,动物福利应该同时考虑科学和伦理价值。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动物福定义为动物的一种生存状态,良好的动物福利状态包括健康、舒适、安全的生存环境,充足的营养,免受疼痛、恐惧和压力,表达动物的天性,良好兽医诊治,疾病预防和人道的屠宰方法。世界保护动物协会强调动物是有感知的,动物福利就是反对虐待动物。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强调拯救动物,防止残酷虐待动物的行为。动物实验替代方法“3R”原则为科研中动物的使用提供有用的指导,分别是减少实验动物数、改进动物实验方法、替代实验动物。英国政府在 1965 年成立了Brambell委员会,提出动物福利“五项自由基本原则”,也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动物福利评价准则,分别为:提供新鲜饮水和日粮,以确保动物的健康和活力,使它们免受饥渴;提供适当的环境,包括庇护处和和安逸的栖息场所,使动物免受不适;做好疾病

预防,并及时诊治患病动物,使它们免受疼痛、伤害和病痛;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和同种伙伴,使动物自由地表达正常行为;确保提供的条件和处置方式能避免动物的精神痛苦,使其免受恐惧和苦难。

迄今为止各国的学者或组织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保障动物健康、反对虐待动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动物福利应是个综合的概念,即包括伦理道德上的主观价值,又包括科学评价上的客观价值,要科学的评价和定义动物福利,需要根据试验获得各种必要的参数来推测动物的主观体验,并使这个过程程序化,从而形成动物福利具有可操作性的定义,这一定义应同时涉及道德价值和科学价值,需要自然科学和伦理领域的科学家共同努力。

就我国而言,动物福利应与人自身情况和社会发展程度息息相关,因此,笔者认为,满足动物的基本需求应是提高动物福利的首要原则,动物福利是指动物的一种良好生存状态,包括充足的食物、舒适的饲养环境、疾病的预防和诊疗和适当的行为表达。

3 动物福利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

3.1 降低应激水平,提高免疫力

随着动物营养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动物最基本的营养需求已越来越清楚的被饲养者所把握,但随着对动物产品总量的片面追求,人工饲养环境与动物天性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这种加剧扩大的差异所产生的应激直接反映了动物福利的不断恶化。伴随动物生产体系的巨大变化所出现的畜禽瘁死症、流行病爆发及环境疾病等“人造病”都是动物福利恶化的最直接表达。“人造病”的产生在很大程度是由于人类不仅改变了动物的食物和生存环境,而且改变了动物彼此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动物天性与养殖环境的差异对动物而言就是应激源。环境对动物的应激通过两种途径间接作用于动物的免疫系统,当应激达到一定阀值的时候,将对动物免疫系统产生破坏作用。

直接有害于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应激性状况如包括地面不良、圈栏设计不合理、卫生状况恶劣、缺乏特定的养分(如缺乏食盐)、过分拥挤、不良的管理等。此外,饲养管理人员对动物而言也是一个应激源,其对动物的态度和技术的熟练程度决定这种人为应激的强弱。应激往往是由环境中多种不良因子综合作用而引起。

3.2 满足动物行为需求

动物福利可简单的划分为生理福利和精神福利两大类,生理福利包括营养和疾病防治,精神福利主要体现为心理需求在行为上的满足程度。动物营养和疾病对生产性能的影响毋庸质疑,动物心理需求在行为上的满足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也逐渐得到研究者关注。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能在某种程度反映动物的生理福利的优劣,而动物的行为反应则是鉴别动物精神福利好坏的重要途径。成年动物的行为是个体与其有机、无机环境维持动态平衡的手段,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复合起来的,一个特定物种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是其在长期的生存进化过程中发展形成的。它同器官的形成一样,是由系统发育的惰性与环境压力相互作用决定的。动物适应环境主要有三条途径:遗传变异、生理变化和行为反应。其中,行为反应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表现最多而且是最快速的初始应变办法。生产中出现的异常行为、陈规行为、自残、相残都是动物对环境适应的一种行为反应。

集约化生产方式把动物限制起来可以有效地控制它们的繁殖和营养,从而提高了生产力。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集约化生产方式下的限制饲养会给动物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家畜异常行为和陈规行为的出现与动物行为需求得不到满足密切相关,一般认为异常行为的出现意味着动物的福利状况恶化。

考虑到在散养的条件下极少出现行为异常的问题,因此异常行为的出现可以认为是由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压抑了动物正常的行为需求所致。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动物行为需求和环境之间矛盾的认识。

3.3 提高畜禽产品质量

目前消费者对动物性产品质量的要求主要集中在药物残留问题和产品品质上。国内在药物残留问题已经加大了控制和管理力度。在过去生产实践中,习惯于单纯追求动物最大的生产力,而忽视了畜产品的质量和动物的福利,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及高铜高锌制剂,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而且牺牲了动物的福利。如猪在长期口服“瘦肉精”后,心跳加速,四肢颤抖,站立不稳,骨质变脆,是对猪的一种残忍迫害。随着市场压力和行政压力的加大,此类添加剂的使用得到一定程度的收敛,但最终解决此类问题仍有待于一种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