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墙防渗补漏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地下室外墙漏水堵漏方案1.预防措施:首先,提前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地下室外墙漏水的发生。
比如,在地下室建造之前,应进行足够的水密性测试,确保基础完好无缺,卫生环境良好,以减少漏水的风险。
另外,应在地下室外墙表面做好防水工程,增加外墙的水密性。
2.确定漏水源:如果地下室外墙已经出现漏水问题,首先需要确定漏水源,以便进行后续的堵漏处理。
可以通过观察地下室外墙表面是否有渗水痕迹,以及听墙体是否有漏水声音来确定漏水源。
3.外墙防水处理:一种常用的堵漏方案是进行外墙防水处理。
首先,将地下室外墙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然后进行清洗和修补。
接下来,可以使用防水涂料、防水膜、防水胶等防水材料进行涂抹和覆盖。
防水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建议进行。
在涂抹防水材料之前,应先将外墙表面进行处理,保证其平整且无杂物。
4.围护结构修复:如果地下室外墙已经出现损坏或破裂,导致漏水问题,那么需要进行围护结构修复。
修复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应根据漏水的具体原因和损坏情况而定。
一般修复的步骤包括:清理和修复损坏部位、填补裂缝、加固墙体等。
修复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工艺,以保证修复效果。
5.脱水降水处理:如果地下室周围的土壤含水量较高,导致大量的地下水渗入地下室,就需要进行脱水降水处理。
一种方法是进行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将地下室周围的地下水引导到其他地方,以减少地下水压力,降低地下室外墙渗水的风险。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改变周围地面的坡度和排水沟的布置,将地表雨水远离地下室。
6.内墙防水处理:除了外墙,地下室内墙也需要进行防水处理,以防止从内部渗水。
可以使用防水涂料、防水膜、防水胶等防水材料,对地下室内墙进行涂抹和覆盖。
地下室顶板外墙渗漏处理方案1.检查和修补顶板和外墙的裂缝:首先,需要对地下室顶板和外墙进行彻底的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裂缝。
如果有裂缝,就需要将它们修补好,可以使用建筑密封胶或专用的修补材料进行填补。
确保裂缝周围的区域干燥,才能确保修补物能够粘贴牢固。
2.进行防水处理:对于地下室顶板和外墙来说,防水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可以使用防水涂料或防水胶水进行涂覆,确保地下室内外墙表面都能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涂覆时要确保涂层均匀、完整,不要有任何的空隙或漏涂部分。
3.避免堆放大量湿气的物品:在地下室内,要尽量避免堆放大量湿气的物品,因为它们会增加地下室潮湿的可能性。
如果必须存放湿气物品,可以考虑使用防潮箱或其他防潮措施来减少湿气对地下室的影响。
4.改善排水系统:如果地下室顶板和外墙渗漏与排水系统有关,就需要考虑改善排水系统。
可以增加排水沟或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来引导雨水远离地下室,减少水流靠近地下室的机会。
5.加强通风设备:通风设备的作用是保持地下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减少潮湿的机会。
可以安装排气扇或其他通风设备来提高地下室的通风效果,确保地下室内空气的干燥。
6.考虑外墙保温:外墙保温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度差异,减少外墙的渗漏机会。
可以选择适合的外墙保温材料,如挤塑板、聚苯板等进行施工,提高外墙的保温效果,并减少渗漏问题的发生。
7.定期检查和维护:最后,要定期对地下室顶板和外墙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没有渗漏问题。
可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问题恶化。
综上所述,地下室顶板和外墙渗漏处理方案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考虑,包括检查和修补裂缝、防水处理、改善排水系统、加强通风设备等。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地下室顶板和外墙渗漏问题,并保持地下室的干燥环境。
高层建筑外墙防漏工程技术高层建筑外墙防漏工程技术是指对外墙进行处理,防止墙体出现漏水现象的技术。
在高层建筑中,墙体作为建筑的外立面,不仅要承受日晒雨淋、大气污染等自然环境的侵蚀,还需要承受建筑内外温差的影响而不出现渗漏现象,因此,外墙防漏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本文将深入探究高层建筑外墙防漏工程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外墙防漏工程的重要性高层建筑一般是由混凝土、钢筋、钢材等材料所构成,这些材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腐蚀、老化。
其次,高层建筑的形式多样,例如弧形壁面、斜面、立面等。
这种形式的墙体处理起来难度较大,也更容易出现渗漏现象。
再者,高层建筑的风速及降雨量较大,雨水渗透进入墙体,侵蚀钢筋会加速墙体的老化,从而出现漏水的情况。
这些因素均会影响高层建筑的使用寿命,因此,外墙防漏工程变得极为重要,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范。
二、外墙防漏工程原因分析外墙防漏防水的原因分析主要是考虑到外墙上可能会因为凹凸不平被雨水积聚,在雨水渗透的时候因为无法及时排出而有可能导致漏水现象的出现,这是因为外墙防水处理不当或者是本来这种墙体就比较难以阻止水的渗透所致。
另外,一些高层建筑在建筑过程中,因为处理不当,后续施工过程中出现漏水情况,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整治,就会造成外墙的渗漏,从而危及到建筑的使用寿命。
三、外墙防漏的解决方法1、材料选择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选用高质量、大品牌的建材。
对于墙体材料来说,最好选用防水性能好、抗老化、耐腐蚀、施工方便的材料。
例如,防水涂料、防水卷材、专业防水涂料等,这些材料耐候性强,涂刷后可有效保护墙体,降低漏水几率。
2、施工措施施工时应注意工程质量、施工规范,按照国家规定使用红线、水准等工具进行测量、调整。
同时,施工人员应加强领导,确保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
并且,还要在施工前进行材料、设备的检查、安装,以确保施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择优设备选择较好的设备,例如,先进的外门式脚手架和高空吊篮,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从而保障劳动者的建设安全,同时还可以保证施工质量。
地下室渗漏修补方案地下室渗漏问题是居住者常常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修补,可能会导致地下室内湿气增加,产生霉菌和腐烂等问题。
因此,对地下室进行渗漏修补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些常用的地下室渗漏修补方案。
1.外墙渗漏:外墙的渗漏可能来自裂缝、破损的砖瓦或缺乏防水层等。
修补措施可采用外墙水泥砂浆进行抹灰和涂刷防水涂料。
2.地基排水问题:如果地基排水系统不完善,地下室就会受到地下水的渗透。
修补措施包括修复排水系统和增加地下室防水层。
3.管道渗漏:地下室内的管道渗漏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修补措施可包括更换破损的管道和安装密封胶带。
接下来,根据不同的渗漏原因,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常用的地下室渗漏修补方案:1.补漏涂料:补漏涂料是常用的地下室渗漏修补材料。
使用前先将渗漏部位清洁干燥,然后涂刷补漏涂料。
补漏涂料有一定的防水功能,可以修复少量裂缝,并减少水分渗入。
2.防水涂料:防水涂料是一种耐水性能较高的涂料,可用于整个地下室的墙壁和地板。
使用前先清洁墙壁或地板表面,然后涂刷防水涂料。
防水涂料能有效阻止水分渗入地下室。
3.砌筑防水墙:如果地下室存在严重渗漏问题,可以考虑砌筑防水墙。
防水墙一般采用水泥砖或混凝土材料砌筑,然后表面涂刷防水涂料。
防水墙可起到持久防水效果,但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施工。
4.排水系统修复:如果地基排水系统存在问题,需要进行修复。
这可能包括修复排水管道、修补排水口和清理堵塞物等。
确保排水系统畅通可以有效减少地下室渗漏问题。
5.管道修复:地下室内的管道渗漏需要进行修复。
修复方法可能包括更换破损的管道、用密封胶带包裹管道等。
确保管道完整无漏可以阻止水分渗入地下室。
需要注意的是,地下室渗漏修补工作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尤其是对于较大范围的渗漏问题和复杂的施工方式。
此外,在修补地下室渗漏问题之前,一定要彻底清理地下室,处理掉已经受损的部分,以实现更好的修补效果。
总而言之,地下室渗漏问题需要及时修补,以保持地下室的干燥和健康。
地下室墙体渗漏修补方案
一、设计方面的预防措施
(1)防水设计应正确完整,对应外墙后浇带/施工缝、外墙与底板的施工缝、穿墙螺栓和套管等部位应有可靠防水构造详图确定附加防水措施、止水措施。
(2)按实际水头情况合理确定混凝土抗渗等级。
(3)设计应做好各专业的综合留洞,严禁事后开凿。
二、材料方面的预防措施
(1)严格选用并按规定标准验收防水材料,严禁采用无法鉴定证明和无出厂合格证、无工艺要求、无性能指标、无质量标准、无现场取样试验要求及记录的或试验不合格的(新型)防水材料。
(2)事先制定满足要求的抗渗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进场抗渗混凝土的质量,按规定制作抗渗取样试块并送交试验;若抗渗试块试验不合格,应及时查明原因、影响范围,并采取可靠补救措施。
(3)钢筋保护层垫块要用防水砂浆制作,并确保厚薄一致,不得漏放。
三、施工工序方面的预防措施
(1)底板交界面应凿毛,彻底清理并润湿;检查、固定止水带位置,确保外墙浇筑时不跑位,止水带不得被油、
泥污染。
(2)外墙浇筑前应在与底板交界面处铺与混凝土同配比水泥砂浆,铺浆均匀;外墙应连续、分层浇筑,严格按照设计规定位置留施工缝、后浇带;及时、彻底清理钢板网封堵溢入后浇带内的水泥浆,防止后浇带根部遗留素浆层。
(3)外墙防水层施工前,严格清理基层浮砂浮尘,确保基层平整度、光洁度;严格按照规定工艺施工防水层。
(4)监控外侧保护墙、土方回填施工过程,严禁损伤防水层。
一、地下室堵漏方法1、墙体堵漏1.1、渗水不明显部位对于地下二层渗水不明显的墙体裂缝采用水不漏进行堵漏。
在裂缝处凿开20~30mm宽、30mm深得“V”型槽,清理干净后将修补材料均匀压入槽内进行堵漏。
修补所用材料为高效防潮、抗渗、堵漏材料,也是极好的粘结材料。
分“缓凝型”、“速凝型”和“超速凝型”三种,均为单组份灰色粉料。
“缓凝型”主要用于防潮、防渗;“速凝型”和“超速凝型”主要用于抗渗、堵漏。
本次修补采用“速凝型”。
所用水不漏主要技术指标:①凝固时间:1~90分钟;②抗压强度:30~40MPa;③粘结强度:>1.5MPa;④不透水性:>0.7MPa;⑤耐高低温:100℃,-40℃。
堵漏特点:①防潮防渗、快速带水堵漏;②迎背水面均可使用,施工简便;③无毒无害,可用于饮用水工程;④凝固时间可隔,防水粘贴均可。
1.2、渗水明显部位对于地下二层的墙体冷缝渗水处,采用注浆堵漏。
注浆材料:单组份水溶性聚氨酯。
㈠、注浆施工步骤:寻找裂缝:先用清水清洗干净,待基面全部清理干净,表面稍干时,仔细寻找裂缝。
沿裂缝钻好孔,孔距300mm左右,埋好灌浆咀。
灌浆咀埋设时应用工具紧固并保证咀头的橡胶部分及孔壁在未使用前干燥,否则在紧固时容易引起打滑。
进行水溶性聚氨脂灌浆液回灌引流管洞使之止水密实。
㈡、注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寻找裂缝前,首先应对裂缝进行分析,并按裂缝宽度、长度的不同分别取蕊,以确定裂缝深度发展规律。
如非贯穿裂缝且深度较浅,可以作表面处理。
寻找裂缝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如表面不易干燥,可以用喷灯烘干,用角磨机磨光周边,裂缝处因含有水份,立即可以发现,此办法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可确保每一分区无遗漏。
裂缝修补:灌浆液应从每一枚针头开始(结构立面由下往上灌注),当浆液从微孔处冒出时,应立即停止,移入第二枚继续灌注,依次向前进行。
在灌注过程中,如果浆液已灌满相邻的针头位置,可以跳开不注;如注浆后发现裂缝两端仍有继续延伸、或有裂缝与其相交叉,应在该位置补孔,重新注浆。
2024年地下室外墙漏水堵漏方案模板____年地下室外墙漏水堵漏方案模板一、问题分析地下室外墙漏水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地下室内部受潮、霉变,甚至影响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因此,对于地下室外墙漏水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问题分析,确定漏水的原因以及漏水的程度。
1. 地下室外墙漏水原因的调查(1) 室外地下水位的影响:由于地下室外墙下方的地下水位过高,导致水分渗入地下室墙体内部。
(2) 室外降雨的影响:降雨过程中,雨水进入地下室墙体内部,导致漏水。
(3) 地下室外墙材料老化: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地下室外墙的材料老化,导致渗水。
2. 漏水程度的评估(1) 漏水的位置:确定漏水的具体位置,包括墙体上、中、下部的漏水情况。
(2) 漏水的程度:评估漏水的程度,包括轻微渗水、渗水严重等情况。
二、堵漏方案经过问题分析,我们可以针对地下室外墙漏水问题,制定以下堵漏方案:1. 预防措施(1) 排水系统优化:对周围的排水系统进行优化,确保地下室外墙周围的排水系统畅通。
(2) 防水材料选择:选择高质量的防水材料,进行外墙的防水处理,提高地下室外墙的抗渗性能。
2. 漏水堵漏措施(1) 漏点修复:对于已发现的漏水点,进行及时修复,使用防水材料进行填补。
(2) 渗水处处理:对于有渗水问题的地下室外墙,进行全面处理,包括清洗墙面、堵漏处理,使用专业的防水材料进行加固。
(3) 墙体修复:对于漏水点附近的墙体进行修复,确保墙体的完整性。
(4) 外墙抗渗性增强:对于地下室外墙抗渗性能较差的地方,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地下室外墙的抗渗性能。
三、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1) 安全防护:在施工前,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 清理现场:清理地下室周围的杂物,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漏点修复施工(1) 发现漏点:使用专业工具仔细寻找地下室外墙的漏点,确定需要修复的位置。
(2) 清理漏点:对漏点的周围区域进行清洗,确保修复工作的质量。
地下室外墙漏水堵漏方案漏水是地下室常见的问题之一,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导致房屋结构受损和居住环境恶劣。
因此,解决地下室外墙漏水问题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地下室外墙漏水堵漏方案:1. 检查与维修外墙缝隙:外墙缝隙是导致地下室漏水的常见原因之一。
首先,仔细检查外墙的缝隙和裂缝,特别是接缝处和角落。
然后,使用耐候胶或密封胶封闭缝隙和裂缝。
对于较大的裂缝,可以使用修补剂进行修复。
确保缝隙和裂缝均匀填充,并且封闭牢固,以防止水分渗透。
2. 安装排水系统:地下室外墙漏水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雨水无法有效排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安装一个有效的排水系统。
首先,确保屋顶和地面的排水系统正常运作,确保雨水不会堆积在地下室外墙周围。
其次,安装地下室外墙附近的排水沟和排水管道,以将雨水迅速排出。
这样可以减少外墙受到的水压,减少漏水的可能性。
3. 加强外墙防水层:如果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层老化或破损,可能会导致漏水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增强外墙的防水层。
首先,清洁外墙,确保防水层施工之前的表面干净。
然后,使用专门的外墙防水涂料或涂层进行处理。
这些涂料和涂层具有防水和防霉的功能,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渗透。
确保涂料或涂层均匀涂抹,并按照制造商的说明进行处理。
4. 使用地下室防水板:地下室外墙防水板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解决地下室外墙漏水问题的产品。
这种板材可以有效地阻挡水分渗透,并提供额外的保护层。
安装地下室防水板需要专业的施工技术和工具,因此推荐找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安装。
地下室防水板安装后,还需要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防水效果长期有效。
5. 加固外墙结构:如果地下室外墙的结构不牢固,也可能导致漏水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措施加固外墙结构,防止墙体开裂和变形。
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墙体加固、外墙加厚或添加支撑结构等方式增加外墙的承重能力,从而减少漏水的风险。
除了上述几种方案,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解决地下室外墙漏水问题,如挖掘排水渠道、使用防潮剂、安装防水膜等。
高层建筑外墙防漏工程技术高层建筑在现代城市中越来越普遍,而其外墙防漏工程是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外墙防漏工程技术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本文将就高层建筑外墙防漏工程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一、常见的外墙防漏材料在高层建筑外墙防漏工程中,常用的外墙防漏材料主要有聚氨酯、聚合物水泥、液体橡胶和聚合物防水涂料等。
这些材料各具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应用。
1. 聚氨酯聚氨酯具有优良的粘结性和耐水性,在外墙防漏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
它可以形成一层坚固的保护膜,有效阻止雨水渗入建筑物内部。
而且聚氨酯材料施工方便,可以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外墙。
2. 聚合物水泥聚合物水泥是一种环保型水泥,具有良好的抗裂性和耐水性。
它适用于外墙渗水问题严重的地区,可以在外墙表面形成一层坚固的防水层,有效防止雨水的渗透。
3. 液体橡胶液体橡胶材料具有优良的黏附性和伸缩性,可以适应外墙材料的变化而不开裂。
它能够形成一层灵活的防水层,有效抵御外部的水压,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以上材料各有其特点,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使用环境进行选择和应用。
二、外墙防漏工程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外墙防漏工程中,施工技术十分重要。
一般而言,外墙防漏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表面处理在进行外墙防漏施工前,需要对外墙表面进行处理。
一般采用打磨、清洗和修补的方法,将外墙表面的杂质和损坏部位清理干净,以利于后续的防漏材料附着。
2. 基层处理在外墙防漏施工中,基层处理非常重要。
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外墙的材质和状况选择合适的基层处理方法,以确保防漏材料与外墙基层的牢固粘结。
3. 防漏材料施工选择合适的防漏材料对外墙防漏工程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外墙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漏材料,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防漏材料的均匀涂布和牢固附着。
4. 防水层加固外墙防漏工程中,防水层的加固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一般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对防水层进行加固处理,以增强其抗水性和耐久性。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建筑物防渗措施及补漏技术(新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建筑物防渗措施及补漏技术(新版)摘要:本文介绍了建筑物渗漏的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渗措施和补漏技术。
关键词:建筑物;防渗措施;补漏技术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屋面、墙身、地下室渗漏现象。
渗漏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设计、施工、构造、材料等方面的原因,本文提出地下室、外墙防渗措施及补漏技术,以供参考。
1.地下室地下室的渗漏是地下水沿着施工冷接缝,墙体蜂窝通道、墙体预埋件、结构伸缩缝等缝隙渗淌。
1.1防漏措施1.1.1严格按配合比拌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地下室度板、四壁砼的浇注,避免出现冷接缝;浇捣过程,注意不漏振、不过振,避免墙体出现蜂窝、漏浆、泛浆等质量缺陷。
1.1.2底板底面、四壁外侧增设防水层。
1.1.3墙体预埋件(模板拉杆、预埋套管等)须满焊止水环片。
1.1.4没有后浇带的,后浇带应设地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其砼浇灌两个月后进行,并最好用膨胀水泥配制,以防止新老砼之间出现裂缝。
1.2补漏技术地下室常见的渗漏现象一般为慢渗、快渗、急流、高压急流等。
修堵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无论是孔洞漏水、裂缝漏水、还是大面积渗漏水,修堵时要把渗漏面积尽量缩小,使漏水集中于一点或数点,为最后堵塞漏水点创造条件。
1.2.1孔洞漏水堵补1.2.1.1直接堵塞法,适用于水压不大(水压制N以下)孔洞较小的漏水点,以漏水点为圆心剔凹槽,槽壁尽量与基层面垂直,用水将凹槽洗干净,用配合比为1:0.6的水泥胶浆捻成凹槽直径相近的圆锥体,待胶浆开始凝固时,迅速将胶浆填塞凹槽并四周挤压严密,等胶浆与凹槽壁紧密丫合并凝固即可。
略谈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墙防渗补漏技术
摘要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墙裂缝的原因,多是因为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太大,或采用了含泥量大的细粉砂,以及混凝土中外加剂计量不准且搅拌时间和坍落度控制不当所造成。
因此,在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施工后,应定期派专人检查。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墙防渗补漏技术措施
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墙采用防水混凝土,但由于材料、施工或结构变形等因素,地下室渗漏现象仍然存在。
下面。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的实践经验,对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墙渗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其防渗补漏技术做了总结、阐述,同时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及修补方法。
一、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墙渗漏原因
1.高层建筑地下室自防水钢筋混凝土外墙裂缝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太大,或采用了含泥量大的细粉砂。
(2)混凝土中外加剂计量不准,搅拌时间和坍落度控制不当。
(3)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良,致使表面水分散失过快。
(4)混凝土由于内外温差、徐变、不均匀沉降或膨胀等变形产生应力。
2.除裂缝渗漏外,以下因素也可导致高层建筑地下室渗漏。
(1)防水混凝土施工缝、后浇缝留设位置不当,处理措施不好。
(2)防止水螺栓失效,外界水沿螺栓渗入。
(3)地下室过深,墙壁水压高,使得地下水挤入混凝土内,造成局部水灰比过大,造成抗渗性能减弱。
二、预防措施
我们在地下室施工中,主要以控制钢筋混凝土裂缝来预防混凝土渗漏的产生,并针对工程实际情况,采取了如下防裂防渗措施。
1.保证原材料质量,砂的含泥量不大于3%,碎石或卵石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的石子,以减小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水化热,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2.掺加减水剂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了硬化后的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提高了防水抗渗性能。
3.选用合理的配合比,控制水泥用量。
选择水泥用量小的混凝土配合比,以避免水化热过高而引起混凝土开裂。
4.严格按照配合比,对混凝土原料准确计量。
5.加强养护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由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差使混凝土产生早期急剧收缩变形的结果。
在养护期内,要注意保温保湿同时进行,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6.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应尽量一次连续浇筑完毕,不留施工缝和后浇缝。
当必须留设施工缝时,应做如下处理。
(1)防水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按常规用BW膨胀橡胶止水条或钢板止水带作隔水处理。
(2)防水混凝土后浇缝处理:后浇缝主要考虑的是大面积防水混凝土因收缩变形或不均匀沉降等原因,引起建筑物开裂而造成渗漏水的问题,其留设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缝内的结构钢筋不可断开,仅在混凝土浇筑时预留断缝,缝宽应符合设计要求;第二,待防水混凝土施工完毕且收缩变形基本完成后,再浇筑具有膨胀性能和强度较高的膨胀水泥混凝土;第三,后浇带膨胀水泥混凝土前,必须将预留后浇缝中两侧混凝土的表面凿毛,并彻底清理干净,保证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互相黏结牢固,不出现缝隙,使其起到结构和防水合二为一的作用;第四,施工缝和后浇缝混凝土所用模板拆除后,缝外表面常会露出砂石的明显接缝,这是最易渗水的地方。
预防渗漏的常用方法是用UEA防水砂浆处理,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接槎处两边各50mm内沿缝凿毛,用水清洗干净。
接着,用UEA水泥净浆在缝表面涂刷(厚
1mm~2mm)。
然后,待净浆层稍干后,再抹上4mm~5mm厚的UEA水泥砂浆,其参考配合比为(水泥+UEA):砂:水=(0.90+0.10):2:0.36。
这时,将UEA水泥砂浆压实、收光,再在抹面后8h~lOh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期不得少于7d。
其次,固定模板用的铁丝和螺栓不应穿过混凝土结构;如必须穿过时,应按常规在固定模板的螺栓中央焊接止水环。
再者,底层地下室外墙外易积水量水,在浇筑后浇缝混凝土时,为了预防外界水渗入混凝土中,可采用导水法。
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先于后浇缝下部埋入导水钢管,使可能出现的少量积水暂时先沿此管流入室内积水坑,待后浇缝混凝土性能稳定后,再沿管凿开混凝土,割去外露部分,管内用防水砂浆分层填实,最后作后浇缝防渗处理。
三、修补方法
我们在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施工后,定期派专人检查。
若发现裂缝渗漏,会及时采取修补措施。
修补方法如下:
1.沿裂缝两侧20mm凿开混凝土,使其成槽形,深度为40mm左右,清除松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且使槽内充分润湿。
2.用快速堵漏剂堵漏,然后在槽内抹Imm~2mm后UEA水泥净浆,参考配合比为(水泥+UEA):水=(0.90+0.10):0.26~0.28。
3.待净浆稍干后,用UEA水泥砂浆嵌缝并充分压实、收光。
水泥砂浆的参考配合比为(水泥+UEA):砂:水=(0.88+0.12):2:0.38。
4.修补完毕后12h左右,进行洒水养护,且养护期不得小于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