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23
九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班级 姓名 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地球是一个大磁体。
如果设想,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环形电流形成的,那么这一环形电 流的方向应该是 ( ) A .由东向西 B .由西向东 C .由南向北 D .由北向南2.假设体积相同的小球在空中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运动的速度成正比。
两个体积 相同、重力分别为 2 牛和 3 牛的小球之间用短细线相连,细线强度足够大。
现将这两个小 球从漂浮在空中的气球上由静止开始自由释放,当两球匀速下降时,细线上的拉力为( )(A)0 牛 (B)0.5 牛 (C)1 牛 (D)2.5 牛3.某容器中装有盐水若干,老师让小强再倒入质量分数为 1%的盐水 80 克以配成质量分数为 2%的盐水.但小强却错误的倒入了 80 克水.老师发现后说,不要紧,你再将第三种盐水 40 克倒入容器,就可得到 2%的盐水了.那么,第三种盐水的质量分数为:(A .3% B. 4% C. 5% D .6%4.摄影工作者在水面上拍摄水下物体,刚好得到清晰的像,若将水抽干再拍摄,为了得到 ) 清晰的像,他应该 ( ) A .把照相机的镜头往前伸 C .增大照相机与物体的距离 B .增大暗箱的长度 D .换用焦距较大的透镜的镜头35.如图所示,锥形瓶内装有水,置于水平桌面上,此时水对瓶底的压力为F ,锥形瓶对桌1面的压力为 F 。
若向瓶内放入一个重为 0.3N 的小木球,木球浮在水面上。
放入球后,上述 2所说的压力 F 、F 将有怎样的变化?( )1 2A、F 、F 增加的值都是 0.3N B、F 、F 增加的值都大于 0.3N 1 2 1C、F 增加的值小于 0.3N ,F 增加的值等于 0.3N2 1 2D、F 增加的值大于 0.3N ,F 增加的值等于 0.3N1 26. 在相同条件下,密闭容器中气体分子数与表现出来的压强成正比例关系。
若将 m 克焦炭 和 n 克O同时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测得压强为 。
初三科学竞赛试题(1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Na :23 Al :27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右图示出的是将铁、锌、铝、银分别插入足量的CuSO 4溶液后,金属溶解的质量与析出金属的质量关系。
图中直线a 表示( )A.锌B.铁C.铝D.银2.密闭容器内有A 、B 、C 、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9.7 8.7 31.6 O.4 反应后质量(g)待测17.4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c 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 可能是单质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 的质量为19.7gC.反应过程中,物质B 与物质D 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D.物质A 与物质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3163.一个N 2O 3分子的质量为a 千克,一个N 2O 5分子的质量为 b 千克;若以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标准,则NO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由C 2H 2和C 2H 4O 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经测定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2%,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32%B.22.65%C.19.56%D.2.14%5.以下验证“盐酸中哪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6.小芳做探究性实验:用称量法测定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
发现5.6g 铁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得到7.82g 固体。
小芳排除其它因素可能产生的误差,则实验中得到的固体产物可能是 A.Fe 3O 4和Fe 的混合物 B.Fe 3O 4和FeO 的混合物 ( ) C.Fe 3O 4和Fe 2O 3的混合物 D.Fe 3O 4、FeO 和Fe 的混合物 7.将阻值相等的电阻R 1和R 2串联后接在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两端。
初三科学竞赛试卷答案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Cl :35.5 Ca :40 Fe :56 Zn :65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大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
两次比较发现A .第一次费燃料但省时间B .第二次比第一次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C .第一次比第二次省燃料又省时间D .第二次比第一次费燃料又省时间2.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利用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的是A .莴苣在适宜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B .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C .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D .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3.将25克甲物质和5克乙物质混合,加热后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反应后的混合物含10克甲和11克丙,同时还含有一种新物质。
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并用A 、B 、C 、D 表示其化学式,则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是A .A+B →C+D B .A+2B →2C+DC .2A+B →C+2D D . 2A+B →2C+D4.在制造精密电阻时.常常采用双线绕法.即把电阻丝从螺线管一端绕到另一端,再从另一端绕回来。
如果电流方向如图所示,那么螺线管A .比用单线绕法磁性强一倍B .左、右两端都没有磁极C .左端为S 极.右端为N 极D .左端为N 极,右端为S 极。
5. 下列物质分离方法错误..的是 A .除去CO 2中混有少量的CO :导出点燃B .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 .除去H 2中混有的HCl :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 溶液的洗气瓶D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CuO :用足量的稀硫酸浸泡后过滤、洗涤6.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A B C D7.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甲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乙放在水平地面上。
九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考生须知:1 •本卷共4大题,35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 •试卷分为试题卷(共8页)和答题卷(共4页)。
请在答题卷上写上考生姓名、学校、考号。
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 65 Zn 35 . 5 Mg24 S 32 C1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01 16Na-23 C-12 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得零分。
将选出的答案选项字母填在答题卷的相应空格内)1•同学甲的居住地位于北回归线上,同学乙的居住地位于南回归线上,且两地恰好位于同一经线。
下列有关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同学早上上学之时,正是乙同学下午放学之时B •某天晚上甲同学看到上弦月,乙同学看到的也是上弦月C •某日甲同学看到日食现象,而乙同学在那日晚上看到月食现象D•甲同学居住地处于夏季时,乙同学居住地也处于夏季2 •右图是血液流经某器官的示意图,下列表述哪项是确切的?(生偏转,这就是温差发电现象。
下列有关温差发电现▲ )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铜丝该实验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A.热冷水水1c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 b表示心脏,则A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表示肺,则.是动脉血b表示胎盘,则cC •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表示肾小球,和3•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与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生成气的质量分数可能24且测得反应后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bcB血管里流的贝U cD • b,COCO2%,则其中氮D.70 %% C.5 O % B.30 A.1O % •用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一个回路,触点41插在热水金铜镍合2插在冷水中,如图所示,电流表指针会发中,触点?B. 该实验中有部分热能转化为电路的电能C. 该实验中热水的温度不变化,冷水的温度升高D. 该实验中热水的温度降低,冷水的温度不变化5 •已知1个NaO 的分子质量为 mg, 1个NaO 的分子质量为ng ,若以氧原子质量的1/16 523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
初三竞赛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蒸馏水C. 矿泉水D. 铁矿石2. 光合作用中,植物吸收的主要光是:A. 红光B. 蓝光C. 绿光D. 黄光3.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A. 2H2 + O2 → 2H2OB. 2H2 + O2 → 2H2O2C. H2 + O2 → H2OD. 2H2 + O2 → 2HO4.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物理变化?A. 铁生锈B. 木材燃烧C. 冰融化D. 食物腐烂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生物分类?A. 界、门、纲、目、科、属、种B. 门、纲、目、科、属、种C. 纲、目、科、属、种D. 界、门、科、属、种6.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生态系统?A. 森林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 城市生态系统D. 所有选项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能量转换?A. 电能转换为热能B. 热能转换为电能C. 电能转换为光能D. 光能转换为电能8.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遗传物质?A. 蛋白质B. 核酸C. 脂质D. 糖类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细胞结构?A.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C. 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核糖体D.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高尔基体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化学反应类型?A. 置换反应B. 合成反应C. 分解反应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______和______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2.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______或______状态。
3. 人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______。
4. 地球的大气层由外到内依次是______层、______层和______层。
5.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换形式通常包括______能、______能和______能。
6.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初三科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混合物?A. 纯水B. 空气C. 氧气D. 氢气答案:B2. 光年是什么单位?A. 时间单位B. 长度单位C. 质量单位D. 速度单位答案:B3.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A. 2H2 + O2 → 2H2OB. 2H2 + O2 → H2OC. H2 + O2 → H2OD. 2H2O → 2H2 + O2答案:A4. 下列哪种植物属于被子植物?A. 松树B. 银杏C. 玉米D. 蕨类植物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物理公式?A. 速度 = 距离 / 时间B. 速度 = 距离 ×时间C. 距离 = 速度 ×时间D. 距离 = 速度 / 时间答案:C6.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生物分类单位?A. 种B. 属C. 科D. 界答案:D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能量转换?A. 电能→ 化学能B. 化学能→ 电能C. 机械能→ 热能D. 热能→ 机械能答案:B8. 下列哪种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钙B. 铁C. 钠D. 钾答案:B9.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生态系统?A. 一片森林B. 一条河流C. 一个湖泊D. 一个城市答案:A10. 下列哪种物质是晶体?A. 玻璃B. 橡胶C. 食盐D. 沥青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小时。
答案:241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米/秒。
答案:3×10^813.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__。
答案:肝脏14.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作为原料。
答案:二氧化碳和水15.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________。
答案:物体的运动状态16.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
答案:氧17.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电阻大小和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称为________定律。
育英九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试卷科学试题卷1.3千克/米3。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C:12 O:16 S:32 Cl:35.5 F:19卷Ⅰ一.选择题〔此题有20小题,每一小题4分,一共8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项选择、错选均不给分〕1〔1〕.2008年3月24日下午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的赫拉伸庙前举行。
圣火点燃后,以“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口号的“祥云〞火炬传递在全球进展。
圣火的点燃利用了太阳能,以下属于能量单位的是( ▲ )〔2〕.8月8日〔农历七月初八〕晚上8点8分,第29届奥运会将在开幕。
这天晚上的月相是月亮应该运行在哪个位置(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3〕.在这次被奥委会主席罗格称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上,用到了大型遥控飞艇作为宣传工具以渲染活动气氛。
为了飞艇在空中飞行平安而有效。
你想飞艇内最有可能是充入以下哪种气体? ( ▲ )A.氢气 B.氦气 C.甲烷 D.氮气2.食品受潮后更易变质,因此许多食品包装中常放置枯燥剂。
其中生石灰(CaO)和硅胶是常用的枯燥剂,生石灰和硅胶都属于同一种物质类别,那么硅胶的化学式可能是( ▲ )A. SiO2 B.Na2SiO4 C.S i H4 D.Na2S i O33、〔1〕9月1日起相继有媒体报道赞许多婴儿因吃同一品牌奶粉而患肾结石,11日某品牌奶粉直指三鹿奶粉,三鹿公司于当天晚上成认三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
为什么商家会在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呢?原来奶制品厂在收买牛奶时,通过测定含氮量来确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等级,请问这里的“氮〞是指…………………………………………………………(▲ )A、氮原子B、二氧化氮C、氮元素D、硝酸〔2〕三聚氰胺性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分子式C3N6H6,无味,密度1.573 g/cm3 (16 ℃)。
常压熔点354 ℃〔分解〕;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300 ℃。
初三竞赛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碳酸钙答案:C2.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A. 2H2 + O2 → 2H2OB. 2H2 + O2 → 2H2O2C. 2H2O + O2 → 2H2O2D. 2H2O → 2H2 + O2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表示的是溶液的饱和状态?()A. 溶液中不能再溶解更多的溶质B. 溶液中还能溶解更多的溶质C. 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很低D. 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很高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物理量单位?()A. 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B. 力的单位是牛顿(N)C.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D. 以上都是答案:D5. 下列哪种物质是半导体材料?()A. 铜B. 硅C. 铁D. 银答案:B6.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能量转换?()A. 电能→ 机械能B. 机械能→ 电能C. 化学能→ 热能D. 以上都是答案:D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生物分类单位?()A. 界、门、纲、目、科、属、种B. 界、门、纲、目、科、种、属C. 种、属、科、目、纲、门、界D. 门、纲、目、科、属、种、界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A.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 生产者、消费者、非生物部分C.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D. 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答案:C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遗传物质?()A. DNAB. RNAC. 蛋白质D. 脂肪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化学反应类型?()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______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中生成______和氧气的过程。
答案:光能;有机物12.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在______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即物体会保持______或匀速直线运动。
初三竞赛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年是指:A. 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B. 光在一年内传播的时间C. 光在一年内传播的速度D. 光在一年内传播的光年答案:A2. 原子核由以下哪些粒子组成?A. 电子B. 质子和中子C. 质子和电子D. 中子和电子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A. 煤B. 天然气C. 石油D. 太阳能答案:D4.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A. 24小时B. 365天C. 1年D. 1个月答案:A5.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影子的形成B. 彩虹的形成C. 镜子中的反射D. 光的直线传播答案:B6.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晶体?A. 玻璃B. 橡胶C. 食盐D. 沥青答案:C7.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绝缘体?A. 铜B. 铝C. 橡胶D. 铁答案:C8.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半导体?A. 硅B. 金C. 银D. 铜答案:A9.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导体?A. 塑料B. 陶瓷C. 石墨D. 玻璃答案:C10.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影子的形成B. 镜子中的反射C. 彩虹的形成D. 光的直线传播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________年。
答案:1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米/秒。
答案:299,792,4583. 原子由原子核和________组成。
答案:电子4.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
答案:天然气5.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________向西。
答案:西6. 光的折射现象可以通过________来观察。
答案:水中的筷子7.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在于晶体具有固定的________。
答案:熔点8. 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介于________和绝缘体之间。
答案:导体9. 绝缘体是指电阻率非常高的________。
答案:材料10. 导体是指电阻率非常低的________。
答案:材料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光年的定义及其在天文学中的意义。
九年级科学竞赛模拟试卷学校________班级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少选、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现今动物界中,分布最广泛,功能最完善的动物是()A 节肢动物B 爬行动物C 鸟类D 哺乳动物2.下列关于动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猎豹被称为短跑冠军,是因为它的速度可达到28米/秒B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听不到蝴蝶的声音,是因为蝴蝶没有发声器官C 啄木鸟被称为森林医生,是因为它有个细长而坚硬的嘴D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是因为它的脚掌面积比马大得多3.在江河中游泳的人上岸时,他由深水处走向浅水处的过程中,如果水底布满石头,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A 脚越来越不痛,因为人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小B 脚越来越痛,因为人越来越重C 脚越来越痛,因为河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D 脚越来越痛,因为人对水底的压力越来越大`4.有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其主要成分是聚乳酸,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自然分解。
使用这种塑料制品主要可以减少()A 土壤污染B 大气污染C 水污染D 生物污染5.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OH、K2CO3、Na2CO3、Ba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水充分溶解后,仍有沉淀;(2)另取白色粉末13.8克,加足量的稀盐酸后,收集到4.4克气体。
则白色粉末中()A 可能含有BaCO3B 一定含有Na2CO3C 一定含有NaClD 一定含有NaOH6.有甲、乙和丙三个不溶于水的固体,其质量和体积如下表;将它们投入水中,受到浮力)A 甲最大B 乙最小C 丙最小D 三者一样大7.设在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宣布:天文学家观测“百武”慧星因受到越来越多的阳光照射而产生喷气现象,喷出气体包括了水蒸气、甲醇(CH3OH)、一氧化碳、甲醛(CH2O)、氢氰酸(HCN)等混合气体根据报道可以推测,“百武”慧星中至少含有的元素有(A )A C、H、O、N B C、H、O、P C C、H、O、S D C、H、O、Fe 8.我国最近发射的神舟5号飞船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
九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卷共4大题,35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试卷分为试题卷(共8页)和答题卷(共4页)。
请在答题卷上写上考生姓名、学校、考号。
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1 16 24 32 C1-35.5 65-23 C12 64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得零分。
将选出的答案选项字母填在答题卷的相应空格内)1.同学甲的居住地位于北回归线上,同学乙的居住地位于南回归线上,且两地恰好位于同一经线。
下列有关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同学早上上学之时,正是乙同学下午放学之时B .某天晚上甲同学看到上弦月,乙同学看到的也是上弦月C .某日甲同学看到日食现象,而乙同学在那日晚上看到月食现象D .甲同学居住地处于夏季时,乙同学居住地也处于夏季2.右图是血液流经某器官的示意图,下列表述哪项是确切的?( ▲ )A .b 表示心脏,则c 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B .b 表示肺,则c 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C .b 表示胎盘,则c 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D .b 表示肾小球,则c 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3.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与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和2,且测得反应后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 )A.1O %B.30%C.5 O %D.70%4.用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一个回路,触点1插在热水中,触点2插在冷水中,如图所示,电流 1热 冷 铜镍合铜丝表指针会发生偏转,这就是温差发电现象。
下列有关温差发电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B.该实验中有部分热能转化为电路的电能C.该实验中热水的温度不变化,冷水的温度升高D.该实验中热水的温度降低,冷水的温度不变化5.已知1个2O3的分子质量为,1 个2O5的分子质量为,若以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
则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8( )/ B.16( )/C.8( )/ D.16( )/6.2006年我国铁路将实施第六次大提速,提速后运行速度可达200,铁路提速要解决许多具体的技术问题,其中提高机车牵引力功率是一个重要问题。
已知匀速行驶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2,列车要提速,就必须研制出更大功率的机车,那么当列车分别以180 和60 的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时,机车的牵引力功率之比为(▲)A.3 :1 B.9 :1 C.27 :1 D.81 :17.当人体的皮肤被烧伤时,关于烧伤部位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烧伤部分化脓,这是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在起作用B.烧伤部位对外界刺激变得迟钝,因为皮肤的神经系统遭到了破坏C.夏天时,烧伤病人更怕热,因为烧伤部位汗腺遭到了破坏D.为了保护烧伤部分,应用多层纱布包扎以免透气8.实验室实验时也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右图中装置的气密性。
当向外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能观察到(▲)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实验水分2+ 2+条件溶液培养大麦。
实验分两组,一组在光下,一组在黑暗中,48h后测定几种离子的浓度。
下表中各种离子的数据为实验结束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占实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蒸腾作用是根吸收水的主要动力B.大麦在光下吸收钙离子比吸收水分快C.光照促进大麦的蒸腾作用和对钙离子、镁离子的吸收D.大麦吸水和吸收矿质离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10.一只小猫,跳起来抓住悬在天花板上的竖直木杆,当小猫抓住木杆的瞬间,悬挂木杆的细绳断了。
设木杆足够长,小猫不断地顺杆向上爬,则小猫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是(▲)A.静止 B.向下运动 C.向上运动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1.向足量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3.2g无水硫酸铜,保持条件不变(该条件下硫酸铜的溶解度为20 g),放置一段时间后,析出固体质量为: (▲)A.3.2g B.4.5g C.5.0g D.5.6g12.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下面挂两个质量相同、形状不同的实心铁块,其中甲是立方体,乙是球体。
现将两个铁块完全浸没在某盐水溶液中,该溶液的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均匀增加。
待两铁块静止后,甲、乙两铁块受到的弹簧的拉力相比较(▲)A.甲比较大B.乙比较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13.分析表中的数据,以下看法不.正确..的是(▲)溶液种类生理盐水人体血液30亿年前原始海水含盐质量分数0.9% 0.9% 0.9%A. 生理盐水是依据人体血液的特点配制的B. 表中三种溶液的含盐质量分数均为0.9%纯属巧合C. 人类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逐渐进化到陆地上的D. 人体血液与原始海水之间可能有某些尚未认识的关系14.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ΔI、ΔU1、ΔU2和ΔU3表示.下列比值不正确的是(▲)A. U1不变,ΔU1/ΔI不变.2变大,ΔU2/ΔI变大.C. U2变大,ΔU2/ΔI不变.D. U3变大,ΔU3/ΔI不变.15.如图所示,在一个有水的容器内,在水中有一个小试管开口向下竖起浮于水面上,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差为H,当将容器封闭并向外抽气时(▲)A.h不变,H增大B.h和H都增大C.h增大,H不变 D.h增大,H减小16.某商场安装了一台倾角为30°的自动扶梯,该扶梯在电压为380V的电动机带动下以0.4m/s的恒定速度向斜上方移动,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4.9。
不载人时测得电动机中的电流为5A,若载人时扶梯的移动速度和不载人时相同,则这台自动扶梯可同时乘载的最多人数为(▲)(设人的平均质量为60,10N/)A.12人B.14人C.20人D.25人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题,18个空格,每空2分,共36分。
)17.(4分) 有些毒物在自然界难以分解,可在动植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
在沿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能量呈金字塔式递减,毒物则越来越集中。
甲、乙、丙为同一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三个种群,在达到生态平衡的环境中,三个种群所含的总能量和残留农药的平均浓度如下表:质量分数 3.4×10-6 3.5×10-74×10-8这三个种群中属于生产者的是▲,写出三个种群的能量流动渠道▲。
18.如图为一注水的玻璃装置。
C、D、E为三段玻璃管,A、B为两个玻璃球。
利用C管使A、B两球液面上部相连通,C、D、E三管与两球接口紧密封闭,E、D两管上端与大气相接,各管水位高度差如图所示,求E管内水相对B中水面的高度是▲米。
19.(6分)如图所示,将电阻为R的均匀裸导线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半径为r的导体圆环,环上放着两根电阻不计的足够长的平行直导线a、b,相距等于圆半径r。
现让直导线a、b 在环面上移动,移动过程中a、b导线始终保持相互平行且距离为r,并始终与导体环有很好的接触,则在a、b移动的过程中两直导线间电阻的最大值▲,最小值▲。
20.血红蛋白是个大分子,它的式量约为68000,已知其中含铁元素0.33%,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的铁原子个数约为▲。
21.右图表示光照强度对A、B两种C3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据图回答:(1)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对光能利用的差异是▲。
(2)在农业生产中,与B植物相比,A植物应种植在▲条件下22.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排出2等气体。
但人体排出的2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
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某同学采用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是:人吸气时,活塞A打开,活塞B关闭,乙瓶中澄清石灰水没有出现浑浊;人呼气时,活塞A关闭,活塞B打开。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2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终产物,请回答:(1)甲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丙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2)请写出甲瓶或丙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现有A、B、C、D四个烧杯,分别盛有50克水,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依次加入27克、9克、36克、18克的食盐固体,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图所示。
经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1) _▲中盛有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假定其中有一杯溶液恰好饱和,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4.将电阻丝制成半径大小不同的两个圆环和一个正方形框按下图所示的方法连接。
若各接触点都导电良好,大圆环的总电阻等于160欧.现用导线在a、b两点间连接6伏的电源.此时电路中的电功率等于1.8瓦.则a、b两点间的电阻等于▲欧;若用导线截面直径为原电阻丝两倍的电阻丝替换大圆环上a、b间的1/4圆环电阻丝,则电路中的电功率将变为▲瓦。
25.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请回答以下问题:(1)若用同一显微镜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准焦螺旋,观察同一标本4次,分别得到如图所示的四幅图。
则A、B、C、D中视野最暗的是▲。
(2)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在装片内有一物体作顺时针运动,则该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为▲(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6.有四条完全相同的刚性长条薄片(i =1,2,3,4),其两端下方各有一个小突起,薄片及突起的重力均不计。
现将四薄片架在一只水平的碗口上,使每条薄片一端的小突起搭在碗口上,另一小突起位于其下方薄片的正中,由正上方俯视如图所示。
现将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放在薄片A4B4上的一点,这一点与A3,A4的距离相等,则薄片A4B4中点受A3的压力是▲牛。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5题,每空2分,共30分。
)27.过碳酸钠(24)是一种常见的漂白杀菌剂,工业用的过碳酸钠往往含有少量的碳酸钠。
为了测定过碳酸钠的纯度,某同学在资料中获悉:224+4=422↑2↑+2H2O。
他们进行了下列研究,请完成有关问题:(1)取2.8g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只要测定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就可推算出过碳酸钠的纯度。
(2)请选取需要的装置,并写出这些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填字母)28.咸菜,佐餐的小菜,烹饪的调料,家家都会做。
自制咸菜,原料随意挑,卫生有保障,原料配比随已意。
但也有人尽人意之处,即保存时间稍长,味道变酸,刺激肠胃。
那么酸味何来,可有解法?【原料准备】:新鲜的红辣椒、大蒜头、生姜等,洗净,晒干表面水分,切成块或片。
【制作】:将原料与适量的食盐、白糖、白酒等混合均匀,装入泡菜坛,盖上坛盖,再向荷口倒适量水,这一过程叫腌制。
【问题】:腌好的咸菜时间一长,味道就逐渐变酸。
这酸味哪来?怎么控制?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经过分析判断,该酸味物质可能是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