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组加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64例效果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457.38 KB
- 文档页数:3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已成为我国成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为了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风险,我们社区于去年成立高血压自管小组。
现将本年度活动总结如下:二、活动内容1. 开展高血压知识讲座本年度,我们邀请了专业的医生和营养师为小组成员开展了多场高血压知识讲座。
内容包括高血压的病因、症状、治疗、饮食、运动等方面,使小组成员对高血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 定期血压测量为确保小组成员血压稳定,我们每周组织一次血压测量活动。
通过血压监测,小组成员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调整治疗方案。
3. 饮食指导针对高血压患者的饮食问题,我们邀请了营养师为小组成员提供个性化饮食指导。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小组成员的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
4. 运动指导为提高小组成员的身体素质,我们邀请健身教练为小组成员提供运动指导。
根据小组成员的身体状况,制定了合理的运动方案,使他们在运动中享受健康。
5. 心理疏导高血压患者往往存在心理压力,我们邀请心理咨询师为小组成员提供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减轻心理负担。
三、活动成果1. 小组成员血压控制率明显提高通过本年度的各项活动,小组成员的血压控制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据统计,血压控制率从活动前的60%提高到了90%。
2. 生活方式得到改善小组成员在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3. 社区高血压防控意识增强通过高血压自管小组的活动,社区高血压防控意识得到了增强,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四、活动展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小组成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1. 深入开展高血压知识普及,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
2. 加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降低并发症风险。
3. 与社区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合作,共同推进高血压防控工作。
总之,高血压自管小组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为社区居民的健康贡献力量。
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工作心得冯海莲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成立后,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指导高血压人群充分认识高血压的危害,加强高血压人群自我管理本领,确保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工作有序有效推进和加大对慢性病预防和控制力度,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首先制订了工作计划,根据计划开展工作。
在六月份对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人员进行了第一次次培训,在小组会上,门诊组长于兆龙对高血压的危害和如何预防控制高血压做了辅导,我和李红做好了高血压小组人员初次血压的测量。
通过培训使高血压小组人员进一步认识了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做好预防控制高血压对身体的重要,大家感悟到预防控制高血压不能只在纸上谈兵,最重要的是落实与行动。
我们组织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人员到卫生院进行体检,使他们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了一个了解,从而对自己的身体作适当的锻炼调整。
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人员制订了个人行动计划。
为了加深小组成员对预防控制高血压知识的印象,并在生活中熟练的运用和掌握好,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搞了一次有奖问答活动来提高大家的兴趣,谁答得好就奖励一本中医养生知识手册,小组成员积极踊跃的参与了抢答。
在八月份组织“高血压管理小组”人员,学习“高血压饮食及运动”的材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为了让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人员为了缓解小组人员的疲劳,愉悦他们的心情,在每次活动后,我们还有才艺表演。
通过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一系列的培训和活动,小组人员对预防控制高血压意识有了加强和提高,对高血压人群做好预防控制高血压起到了普及作用。
参加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心得范淑兰我叫范淑兰,今年68岁,是一名退休的教师,去年到大城子镇卫生院参加了农民体检,发现血压偏高,而后经多次测量血压被诊断为高血压病,血压一直在180/90上下,平时饮食嗜咸,不爱锻炼,爱发脾气,还非常喜欢吃油腻的食物,服用高血压药物不算规律。
7月底通过乡医通知,要我参加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起初我还嫌麻烦,没时间来。
自我管理教育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择100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
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同事观察组给予自我管理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血压的波动及出院2年后并发症影响。
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血压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对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具有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中青年;自我管理教育在我国40岁以上死亡病例中,死于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分别位列第一名及第三名,而总的死亡因素排名第一的是高血压病。
中青年作为高血压病的新的发病群体,在社会及家庭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2002年,全国高血压普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到18.8%。
2005年有关我国高血压并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中年(45~49岁)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达29.7%。
了解中青年高血压群体的自我管理,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我管理在慢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
自我管理教育不仅给患者提供信息,更重要的是促进其行为改变。
笔者对我院100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分别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自我管理教育,以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影响及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100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II型高血压,文化程度均为小学毕业以上的住院患者。
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3~48岁,平均45.3岁;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5~49岁,平均44.4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病、文化程度以及吸烟、饮酒、血脂、血糖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自我管理教育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自我管理教育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自我管理教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以及自我效能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BP以及DBP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干预后SBP以及DB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干预后日常生活、健康行为、遵医行为以及自我效能总分均明显升高,且干预组干预后上述评分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有效的稳定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自我管理教育;中青年;高血压;应用效果Effect of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on th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middle and you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 of middle and young people. Methods 92 youngand middle-aged hypertension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une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of 46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implemented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measures. The changes of blood pressure and self-efficacy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verage SBP and DBP wate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SBP and DBP level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total score of daily life, healthy behavior, doctor-following behavior and self-efficac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two groups, and the above sco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stabilize the blood pressure level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hypertension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self-management ability. It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ying.Keywords: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Young and middle-aged; Hypertension; Application Effect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近年来逐年增加,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高血压等慢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记录高血压等慢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记录自我管理小组是一种针对慢性病患者的有效管理方式。
在小组中,患者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分享知识,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次高血压等慢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记录。
时间:2022年5月1日地点: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人员: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患者共计10人活动内容:1. 健康教育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饮食与健康”。
由社区医生为大家讲解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应该注意的饮食原则,包括低盐、低脂、低糖等。
医生还为大家演示了一些简单易学的健康食谱,让大家了解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 经验分享在活动中,患者们互相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一位高血压患者分享了自己如何通过坚持运动和控制饮食来控制血压的经验,另一位糖尿病患者则分享了自己如何通过自我监测血糖和合理饮食来控制病情的经验。
这些经验对其他患者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3. 互动游戏为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我们还设计了一些互动游戏。
比如,我们设置了一个“健康知识问答”环节,让大家通过竞赛的方式来学习健康知识。
此外,我们还设置了一个“健康小达人”环节,让大家通过模拟生活中的健康场景来锻炼自己的健康管理能力。
4. 总结与展望在活动结束时,我们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他们学到了很多有关健康管理的知识,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同时,大家也希望能够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不断学习和进步。
结语: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慢性病管理方式。
通过这样的活动,患者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样的活动将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受到患者们的欢迎。
现代实用医学2019年3月第31卷第3期• 359 •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实施效果观察屠双姊【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措施和效果,为高血压自我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形式干预,比较干预前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及血压控制等。
结果两组血压临界值、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率、血压控制率及服药依从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戶< 0.05)。
结论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效果doi:10.3969/j.issn.1671 -0800.2019.03.034【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800(2019)03-0359-02目前,高血压发病呈现高发病率、高 致解和高病死率,且发病早期容易被忽视,控制率和治疗率低,且高血压会引发多 种并发症的产生,对患者的器官、组织等造 成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需要加强对该病的治疗,本研究针对高血 压患者細自我管理小组綱,观察其效 果,为社区管理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6年3月至 2018年6月在宁波市海曙区南门街道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并治疗的高血压患 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舰用常规管理措施,观察舰用自我小组管理,在分析高血压患者状况后,进行健康教育,学会自我管理,指导患者 及时正确的服药和治疗。
所有病例均通 过《中国高血压诊断与治疗标准》确诊为 高血压疾病,排除了其他脏器官受损、肝 功能障碍及精神因素等,均为自愿参加本研究。
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50 〜72岁,平均(62.8±1.6)岁;平均血压 (134±12.6)/(80±11.9) mmHg(1 mmHg〜0.133 kPa);病程> 5年;平均体质量指数(BMD(23_36±l_86)kg/m2;文化 程度:小学3例,初中26例,髙中及中专 13例,大专以上8例。
论著·防保康复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15年第31卷第13期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不容乐观。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
研究表明,广泛开展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从而促进健康和群体预防,有效遏制高血压的患病和死亡[1]。
本文通过对社区的高血压患者采取自我管理小组形式实施行为干预并观察血压和健康行为习惯等指标的变化,旨在评价社区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在高血压管理中的效果,使全科医生能够更好的指导患者掌握和控制慢病的方法和技能。
资料与方法马坊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家医服务团队,每团队组成1个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每小组10例,共110例。
其中男45例,女65例,年龄43~65岁,平均(57.28.3)岁。
文化水平小学至高中,能正常交流。
生活能完全自理且自愿全程参加小组活动。
符合2010年修订的《中国高血压指南》中诊断标准[2],确诊为原发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程≥5年。
无明显心脑血管并发症。
健康管理方法:①活动方式:1名全科医生为组长,副组长由小组成员组织沟通能力强者担任,负责高血压管理小组每次活动。
由全科医生听从组员建议,制定学习、讨论内容及活动方案。
本次活动后制定出下一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预期达到的目标,下一次活动反馈上一次活动执行的情况,由副组长督导。
②活动形式和内容:以授课,有奖问答、分组讨论、室外活动等的形式进行。
从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运动干预、饮食干预到心里疏导等内容进行综合干预。
③活动时间:前6周每周活动1次,以后每月活动1次,每次约1.5小时。
共16次活动。
每次活动时都要监测血压、体重、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控制情况的问卷调查。
④结果评估:活动开展1年后将入组成员的健康行为习惯、血压、体重等指标控制情况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对照分析。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系统软件,计量资料用(x ±s )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
社区高血压患者建立自我管理小组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社区高血压患者开展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后自我管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中心签约家庭医生规范化管理的高血压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每月中旬进行一次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共计6次,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高血压知识调查问卷得分、健康生活方式、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情况等指标。
结果: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情况干预后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干预前65.8±8.47,干预后88.38±6.37);血压控制进一步改善(收缩压干预前149±16.85,干预后119±16.85;舒张压干预前94.03±20.05,干预后74.67±5.33);体质指数明显改善(干预前25.45±3.59,干预后22.84±2.13),血脂较前改善,生活方式提高。
结论:高血压患者通过自我管理小组活动自我管理效能明显提高。
【关键词】高血压;丁家庄社区;自我管理小组;效果【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4-0250-02高血压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并发症如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均会导致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1],而调查发现高血压的知晓率、控制率均较低。
患者的管理仍是被动式,依从性差,自我管理技能低,因而如何才能更好地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在高血压管理中寻找出一条更好的管理方式,能让患者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管理自己的血压,我们探索成立了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对象为丁家庄社区参加家庭医生签约,建立高血压慢病规范化管理的患者30例,其中男13名,女17名,年龄48~74岁,高血压病程3~20年。
纳入标准:(1)年龄在40~75岁的患者,在丁家庄社区长期居住的患者,(2)参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和我中心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纳入高血压慢病规范化管理,服从性依从性好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