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食品微生物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11
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探讨【摘要】食品发酵是利用微生物进行的一种生物化学过程,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滋味和品质。
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包括酵母菌、乳酸菌、酵母菌等。
本文分析了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的作用,并对未来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食品发酵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是本文关注的焦点之一,包括越来越多的食品在发酵过程中应用微生物,并介绍了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本文总结了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强调了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食品发酵、微生物、应用现状、发展方向、探讨、前景展望、食品工业1. 引言1.1 食品发酵的定义食品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如细菌、酵母、霉菌等)对食品原料进行代谢作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会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得食品中的营养物质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改善食品口感、延长保质期、增加营养价值等效果。
食品发酵是一种古老而又重要的食品加工方式,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
通过食品发酵,人类可以将原本不易保存或口感较差的食材转化为具有更好口感和更高营养价值的食品,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
食品发酵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面包、酸奶、酱油、葡萄酒等多个领域,对于人类的饮食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食品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来改善食品品质的技术,通过不同微生物的作用,可以使得食品具有更好的口感、更高的营养价值和更长的保质期,对于人类的饮食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1.2 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的作用在食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微生物可以通过发酵过程将食材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转化为更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酶可以促进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释放和吸收,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微生物还可以产生有益于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益生菌和维生素等。
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探讨食品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包括细菌、酵母菌和真菌)进行生物化学反应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口感和风味,同时也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食品发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餐桌,也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本文将从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食品发酵的历史食品发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人类最早是通过自然发酵的方式制作食品,比如面包、酸奶、蔬菜酱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运用纯种培养技术和生化工程技术对微生物进行选育和改良,使得食品发酵工艺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
2. 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的应用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分解食品中的复杂有机物并且释放出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使得食品的口感更加丰富且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在面包、酸奶、干酪、酱料、酿造食品等制作过程中,微生物发酵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3. 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在食品发酵中,微生物主要包括酵母、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
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酵母主要用于面包、啤酒、面条等食品的发酵工艺;乳酸菌主要用于酸奶、干酪、酸奶饮料等乳制品的发酵工艺;枯草芽孢杆菌主要用于泡菜、酱油、味精等发酵食品的生产。
4. 食品发酵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食品发酵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口感,还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满足人们对于食品多样性和便捷性的需求。
食品发酵技术已经成为食品工业中最重要的生产技术之一。
1. 创新发酵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发酵技术被应用于食品工业中,比如包埋法发酵、固定化酶法发酵、超声波辅助发酵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食品发酵工艺更加高效、环保和节约能源。
2. 发展功能性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于食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人们追求更加健康和功能性的食品。
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探讨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天然、营养、健康的饮食方式。
食品发酵是一种传统的食品加工方式,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使食品的味道、质地和营养价值发生改变。
本文将探讨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1. 酸奶菌酸奶菌是指产生酸奶的乳酸菌。
酸奶是乳酸菌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牛奶变酸。
酸奶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制作酸奶、酸牛奶,还可以制作豆奶、果汁等发酵食品。
2. 青霉菌青霉菌是一种产生毒素的真菌,但在食品工业中,其种类之一的“青霉菌属于发酵工业中最常用的微生物之一。
青霉菌被广泛用于蓝纹奶酪、罗勒酱、柿饼、榨菜酱等食品中,其主要作用是产生香气和口感。
3. 酵母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其主要作用是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酵母菌在酿酒、面包、饼干等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
其中,酿酒是酵母菌在食品工业中最为重要的应用之一。
乳酸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天然环境中的乳酸发酵菌,其在食品工业中也被广泛应用。
乳酸菌多被用于制作酱油、酸菜、泡菜、味噌等食品中,其主要作用是产生发酵味道和提高营养价值。
1. 发酵剂的筛选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和应用也在不断深入。
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对发酵剂实行精准筛选,寻找更为适合食品加工的菌株,同时通过基因技术的手段改良发酵剂,提高发酵效率和产品品质。
2. 发酵产品的绿色化在精神食品和健康食品成为市场潮流的今天,发酵产品的绿色化也成为了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调整发酵剂,选择不含重金属和农药等环境污染物的菌株,生产健康绿色食品。
3. 发酵品种的多样性当前,常见的发酵食品主要有酸奶、腐乳、豆腐、味噌等。
而在发展的方向上,应该着手推广更多种类的发酵食品,包括鲜奶发酵制品、乳酸菌饮料、发酵果蔬、海藻发酵制品等等。
结语食品发酵是一种传统的食品加工方式,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对食品发酵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深入。
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探讨摘要: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大环境中,食品工业得到长足发展,食品加工过程日趋复杂。
传统的加工工艺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存在很多问题。
而通过将生物技术与食品行业进行结合,可以有效地降低相关的成本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微生物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很多商业化食品生产过程中均存在发酵这一要素,而微生物对其起到了必不可少的影响。
就全行业而言,利用微生物于食品发酵已取得显著成效,并有望获得进一步的重大进展。
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对食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应用状况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其今后发展的方向,从而加速食品工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食品发酵;微生物;应用现状;发展方向、引言:发酵食品由微生物加工配制而成,已有悠久的历史。
日积月累,越来越多的人在食品发酵方面进行了学习,研究和积累了相关知识与经验。
发酵食品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谷类、豆类、蔬菜及水果等。
目前,世界上已有200多个国家生产各种形式的发酵食品,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其中许多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
以微生物为原料生产的发酵食品,不仅具有良好的色、香、味,同时含有有益于人类健康的重要养分。
所以,我们要对食品发酵进行深入研究,使其具有更加丰富的原料,增加人类营养价值。
1微生物在食品加工的作用将微生物应用于食品加工,其依据在于微生物所释放出的酶能分解细胞壁,改变食品内部结构,所以发酵过程使得面包变得更加蓬松、口感与质地更佳、增加了面包商业价值。
酵母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及维生素,有研究证明发酵食品非常适合于补充人类对蛋白质的需要,发酵过程也会消耗掉食品中部分碳水化合物,即食品中脂肪较低,研究显示2斤酵母中蛋白质含量相当于10斤大米或者5斤肉。
这就决定了百吉饼比糍粑、面条蛋白质含量高2倍多,成为绿色蔬菜、健康食品。
另外,通过发酵时对食物的操控,微生物能够生产出植物及动物自身所不具备的维生素,并且酵母具有抗氧化等特点,因此其能够从某种程度上排毒,成为肝脏强有力的保护者[1]。
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探讨食品发酵是利用微生物(细菌、酵母、霉菌等)在合适的条件下对食品中的成分进行代谢作用,产生有益的物质的一种工艺。
食品发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食品改良、食品保鲜等领域,成为食品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代谢产生的酶和代谢产物,改变了食品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赋予食品更好的口感、味道和营养价值。
本文将就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一、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应用现状(一)传统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应用许多传统食品如酸奶、豆腐、酱油、酒类等,都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的。
这些传统食品的生产工艺由来已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改良,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
酸奶是利用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等乳酸菌发酵牛奶而成,经过发酵后的牛奶具有更好的口感和更高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传统食品发酵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为食品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积累。
(二)新型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应用随着食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微生物被应用于食品发酵中,为食品工艺的改良和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些具有益生菌功能的新型乳酸菌被广泛用于乳制品的发酵中,如嗜益生菌酪乳、益生菌酸奶等,这些乳制品在维持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
一些菌种还可以发酵生产天然风味调味料、植物蛋白等新型食品原料,满足人们对健康、天然、美味食品的需求。
二、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发展方向(一)微生物多样性的应用目前,人们对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发现了大量具有潜力的新型微生物资源。
这些微生物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更强的代谢功能,可以用于更多种类的食品发酵。
未来食品发酵工艺将更加注重微生物多样性的应用,挖掘和利用更多的微生物资源,实现食品发酵的多样化和特色化。
(二)功能微生物的应用功能微生物是指具有一定生理功能或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如益生菌、致益菌、功能性酵母等。
2024年微生物发酵市场分析现状引言微生物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生长代谢活动进行有目的、可控的生物过程的技术,其在食品、饲料、医药、生物燃料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微生物发酵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微生物发酵市场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微生物发酵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市场驱动因素微生物发酵市场的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驱动。
首先,食品和饮料行业对天然、有机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具有抗氧化、增加营养价值等特点的天然产品,迎合了消费者对健康、绿色产品的追求。
其次,生物燃料市场的发展也推动了微生物发酵市场的增长。
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将油脂、废弃物等转化为生物燃料,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性。
此外,医药行业对微生物发酵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微生物发酵可以生产用于制药的活性物质。
这些市场驱动因素将为微生物发酵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
市场细分微生物发酵市场可以根据应用领域进行细分。
食品和饮料行业是微生物发酵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乳制品、面包、啤酒等。
医药行业也是微生物发酵市场的一个重要领域,生产的活性物质广泛应用于药物制造。
此外,农业、生物燃料等领域也是微生物发酵市场的重要应用领域。
市场竞争格局微生物发酵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家知名的微生物发酵企业,它们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提升来保持竞争优势。
这些企业不仅在研发上投入大量资源,还注重产品质量和市场营销能力的提升。
与此同时,一些新兴企业也不断涌现,它们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市场竞争的加剧将推动微生物发酵市场的发展。
市场挑战和机遇微生物发酵市场在面临一些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首先,技术瓶颈是一个挑战。
微生物发酵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经费,同时也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技术问题。
其次,法规和监管环境也是一个挑战。
一、发酵食品微生物及发酵方式利用微生物的作用而制得的食品都可称之为发酵食品。
我国传统发酵食品历史悠久,曾影响着日本、朝鲜等国家。
近年来,我国发酵食品工业化水平逐年提高,白酒、啤酒、葡萄酒、酸奶等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发展迅速,其它产品如腐乳、豆豉、酱油、发酵肠等,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
因此必须提高我国传统发酵食品工业化水平,参与国际竞争。
1 发酵食品生产中使用的微生物用于传统发酵食品的微生物有酵母菌、霉菌、细菌等。
如中国的著名大曲酒一茅台酒,其发酵所用的大曲由大麦、小麦等粮食原料保温培菌制得。
曲中的微生物由曲霉、红曲霉、根霉等霉菌,假丝酵母、汉逊酵母等酵母菌,以及乳酸菌、丁酸菌、耐高温芽抱杆菌等细菌组成;酸奶及发酵乳饮料是由乳酸杆菌、乳酸球菌、双歧杆菌等发酵制得;啤酒发酵是利用酵母菌;发酵肉制品主要的微生物有乳酸菌、片球菌、霉菌等。
黄酒发酵利用毛霉、根霉、酵母;酱油生产则利用米曲霉、酵母菌、乳酸菌;醋的生产主要是醋酸菌的作用。
为提高发酵水平,很多发酵食品应用现代生物技术选育优良菌株进行纯种发酵。
如英用转基因啤酒酵母进行啤酒的生产,可直接利用淀粉和糊精,提高了发酵产率。
目前国外酸奶生产大多使用直投式乳酸菌粉,发酵剂产品质量均一,接种量可精确控制,同时省去了菌种车间,减少投资,简化了生产工艺。
2 发酵食品的发酵形式发酵食品的发酵形式主要有液态或固态发酵和自然或纯种发酵。
固态发酵广义上讲是指一类使用不溶性固体基质来培养微生物的工艺过程,既包括将固态悬浮在液体中的深层发酵,也包括在没有(或几乎没有)游离水的湿固体材料上培养微生物的工艺过程。
多数情况下是指在没有或几乎没有自由水存在下,在有一定湿度的水不溶性固态基质中,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发酵的一个生物反应过程。
与液态培养方式相比,固态发酵具有如下优点:培养基简单且来源广泛,多为便宜的天然基质或工业生产的下脚料;投资少,能耗低,技术较简单;产物的产率较高;基质含水量低,可大大减少生物反应器的体积,不需要废水处理,环境污染较少,后处理加工方便;发酵过程一般不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通气一般可由气体扩散或间歇通风完成,不需要连续通风,空气一般也不需严格的无菌空气。
2023年微生物发酵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发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推广,微生物发酵行业市场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行业。
下面从市场需求、政策支持、技术创新、行业竞争等方面探讨微生物发酵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一、市场需求微生物发酵行业的产品主要包括功能性食品、酶制剂、抗生素、生物肥料、生物制品等多个领域。
随着消费者的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对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和化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而微生物发酵技术具有清洁、高效、绿色的特性,可通过改变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组分或结构,提高其生物活性和营养价值,满足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需求,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二、政策支持发酵行业是国家支持的优势产业之一,国家对该行业给予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例如,国家鼓励和支持发酵行业的发展,并制定了有关优惠税收、财政扶持、技术创新等政策,推动了微生物发酵行业的发展。
同时,国家也加强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高了发酵行业的规范化水平。
三、技术创新随着生物技术和发酵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创新,微生物发酵行业也在不断更新、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
发酵工艺的改进和创新使得产品的周期更短、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性能更优秀,更加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微生物,使其具有更好的生物合成能力和耐受性,从而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四、行业竞争当前,微生物发酵行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竞争激烈的态势。
由于技术门槛并不高,因此市场上的竞争比较激烈。
除了国内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外,国外大型企业也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随着国内外企业的进一步扩张以及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总之,微生物发酵行业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随着政策的支持、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行业竞争的加剧,该行业必将成为一个具有较高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行业。
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探讨食品发酵是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加工和生产的过程,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可以改变食品的质感、味道、营养成分和功能等,因此深受人们的青睐。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食品发酵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一、应用现状1、传统发酵食品传统发酵食品是指长期以来人们传承下来的以微生物为主要发酵剂的食品。
如酸奶、豆浆、腐乳、酱油、味精等。
这些传统发酵食品深受人们喜爱,因其口感好、营养丰富等优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发酵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新型发酵食品包括酵素改良酶制品、发酵蛋白等。
其中,酵素改良酶制品是指通过工程菌株对天然酶进行改良,制成优质酶制品,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生物工程等领域。
发酵蛋白是一种新型蛋白质来源,可用于替代某些食品中的动物蛋白,具有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3、基因工程发酵食品基因工程发酵食品是指利用基因技术对微生物的目标基因进行改造,提高微生物的发酵效率和稳定性,制造新的发酵食品。
目前,基因工程技术在酵母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可以生产出多种新型发酵食品。
二、发展方向传统发酵食品虽然具有悠久历史,但其生产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纯度低、发酵周期长、无法控制风味、质量波动等问题。
因此,对传统发酵食品的改良和开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传统食品中的微生物,提高发酵效率和质量,生产更加健康、营养、美味的食品。
2、发展新型微生物新型微生物的应用是发酵食品未来的一大趋势。
通过对新型微生物的研究和开发,生产更加丰富、多样的发酵食品。
同时,对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和鉴定等工作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掌握更多新型微生物资源。
3、发展绿色、可持续的生产技术随着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发酵食品的生产需要更加绿色、可持续。
因此,在发酵过程中,要采用高效、环保的工艺和技术,尽可能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
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探讨1. 引言1.1 食品发酵的定义和意义食品发酵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行的一种生物化学过程,通过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过程,来改变食品的味道、口感、质地和气味。
食品发酵是食品加工中一种古老的技术,已经被人类利用数千年。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分解食品中的复杂有机物,产生出各种有益的代谢产物,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的风味。
食品发酵在食品加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酵可以促进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有益物质,增加食品的卫生安全性。
通过发酵,可以增加食品中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发酵还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风味,使食品更加可口。
食品发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品加工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食品发酵技术将会得到更多的发展和应用。
1.2 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的作用1. 发酵剂:微生物是食品发酵的主要发酵剂,通过其代谢过程产生的酶能够催化食品中的物质转化,促进食品的味道、口感、香气等方面的改善。
2. 降解作用:微生物可以降解食品中的复杂物质,将其转化为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3. 抑菌作用:一些微生物能够分泌抗菌物质,抑制食品中一些有害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确保食品的安全。
4. 调味作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赋予食品特殊的风味,比如酸奶中的乳酸菌可以产生酸味,面包中的酵母可以产生醇香味。
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他们的作用不仅促进了食品的加工和品质改善,也提高了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研究和利用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的作用,对于推动食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食品发酵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食品发酵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包括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等。
酵母菌是食品发酵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微生物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乳酸菌则主要在乳制品和蔬菜制品的发酵中起到酸化和防腐作用,同时还能促进消化和增强免疫力。
利用生物发酵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生物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生大量生化产物的技术,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生物发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农业、化工等领域,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技术手段。
本文将讨论利用生物发酵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I. 应用现状1. 食品工业生物发酵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传统的乳酸菌和酵母等微生物被利用来生产酸奶、酵母面包等产品。
近年来,一些新型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酸奶菌等,被发现能够生产一些具有生物活性、保健功效等的物质,如超氧化物歧化酶、乳酸菌素等,这些物质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生物发酵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生产寡糖、酵素、氨基酸等,这些产品具有高附加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2. 医药工业生物发酵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利用微生物合成药物或其前体物质,可节约成本并提高产量。
例如,利用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生产人胰岛素、重组干扰素、真菌素等药物,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此外,生物发酵技术还可以生产某些生物制品,如疫苗、单克隆抗体等。
这些产品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3. 化工工业生物发酵技术在化工工业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既可以避免传统化学合成的污染和毒性,也能够实现高效产业化生产。
例如,利用微生物合成酒精、醋酸、香精、橙皮素等化学物质,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香料、化妆品等行业,且经济效益显著。
II. 发展趋势未来,随着生物技术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以下是几个重要趋势:1. 高效微生物的筛选和改造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更加高效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更快更稳定地生产目标产物。
此外,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和合成生物学,可以对微生物进行改造,使其具有更高的产物选择性、减少副产物生成和提高产物纯度的功能。
2. 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生产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自动化生产将包括传感器监测、数据采集和实时控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员的干预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探讨食品发酵是利用微生物生长代谢产物的反应过程,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增加营养成分、改善口感,同时也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增加食品的附加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品质要求的提高,食品发酵技术逐渐成为食品加工行业的热点之一。
在食品发酵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食品的发酵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从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1. 食品酵母酵母是一类单细胞真菌,能够利用葡萄糖等碳源发酵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其在食品发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食品酵母主要应用在面包、酒类、酱油等食品的发酵过程中,如面包发酵时,酵母能够分解淀粉、产生气体使面团膨松蓬松,并且还能产生香味和增加面包的柔软度。
2. 农作物发酵菌农作物发酵菌是利用各种天然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对农产品进行发酵处理而得到的产品。
农作物发酵菌能够降解农产品中的纤维素、升糖林等难以消化的物质,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增加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率。
3. 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益生菌,主要存在于乳制品中,能够产生乳酸,改变食品的酸碱度,降低食品的pH值,增强食品的抗菌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在食品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还能够产生一些有益的代谢产物,如维生素、酶等,对促进人体健康有益。
二、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发展方向1. 优化现有菌种目前,虽然在食品发酵过程中已经使用了多种微生物菌种,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菌种的稳定性、发酵速度等。
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不断优化现有菌种,提高菌种的稳定性和发酵效率。
2. 发掘新型微生物菌种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发掘新型微生物菌种,以满足人们对食品品质的不断追求。
近年来发现的一些新型益生菌,可以更好地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未来有望在食品发酵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3. 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应用除了利用微生物本身进行食品发酵外,还可以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来改善食品的品质。
微生物发酵制品工业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微生物发酵制品工业是现代生物工业的重要分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了全球化学、农业和食品等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本文将从微生物发酵制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微生物发酵制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微生物发酵制品工业指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所得到的化学和生物制品的生产行业。
目前,微生物发酵制品工业已经发展成为了覆盖食品、医药、化学、环保等多个领域的重要产业。
其中,食品领域是微生物发酵制品工业的最早应用领域之一,乳酸、醋酸、酵母等都属于发酵食品,广泛应用于生产中。
而在医药领域,微生物发酵生产人类必需的药品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此外,微生物发酵制品工业还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材料、环保等领域,如生物塑料、生物柴油等。
二、微生物发酵制品工业的前景展望随着技术的进步,微生物发酵制品工业正在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据统计,预计到2025年,微生物发酵制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21万亿美元,并将成为全球材料科学、制药、医疗等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表现为:1. 生物制造开始兴起生物制造是指利用生物体制造药品、化学品、工业原料和能源等方面的一种新型制造方式。
以微生物发酵制品工业为核心的生物制造工业,有望取代传统的化工、石化和制药行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2. 革命性新型技术的涌现当前,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等技术的出现,为微生物发酵制品工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其中合成生物学已经成为新型微生物发酵制品工业研发的重要方向,可通过重新设计微生物代谢通路,对食品、能源等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3. 发展绿色工业微生物发酵制品工业的生产过程通常是可持续发展的,产物成分也大多是可降解、可再生的。
因此,微生物发酵制品工业将成为发展绿色环保工业的关键支撑产业,将为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微生物发酵制品工业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在化学、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中均有广泛应用。
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探讨食品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对食材进行生化变化的过程,其应用广泛,如酒类、面包、奶酪、酸菜等。
本文将探讨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一、应用现状1. 酿酒在酿酒中,酵母菌是主要的微生物。
酵母菌可将糖类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从而发酵成酒。
酵母的品种和质量对酒制作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传统的酿酒使用的酵母菌,如葡萄酒中的野生酵母,其菌种和数量不稳定,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导致酒的质量不稳定。
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酿酒厂使用人工培育的酵母菌。
2. 面包在面包的制作中,酵母菌同样是主要的微生物。
酵母菌作为面包的发酵剂,不仅能够对淀粉进行分解,同时还可以产生有机酸和酶,改善面团的性质。
面包中酵母菌的数量和品种多种多样,但国外酵母的应用比国内广泛,其中营养丰富的活性干酵母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3. 奶酪奶酪是利用乳酸和乳酸发酵作用制成的。
乳酸杆菌和乳酸菌轮流作用于牛奶中的乳糖和乳蛋白,从而使乳的酸度逐渐升高,起到凝固乳的作用,最终成为奶酪。
此外,还需加入其他酶或细菌,在不同的制作过程中收获不同口味和质感的奶酪。
4. 醋醋是以乙酸菌为主要微生物制成的。
乙酸菌利用氧气氧化乙醇,生成乙酸,从而制成醋。
乙酸菌的种类较多,但工业上最常用的乙酸菌有:Acetobacter aceti、Gluconoacetobacter和Gluconobacter,现代工业生产中更多使用混合菌进行制作。
二、发展方向1. 应用新型菌种目前,市面上酿酒和发酵面包使用的酵母菌品种单一,但其使用的菌种缺乏多样性,从而限制了产品的改良和提升。
因此,研究和培育新型微生物,扩大菌种的应用范围,将对食品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 研发生态型发酵技术生态型发酵技术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建立一个稳定的菌群,实现食品发酵的自然、稳定和高效的过程。
生态型发酵技术不仅可以生产高质量和健康的发酵食品,同时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
2024年发酵食品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发酵食品是利用微生物(酵母、细菌等)对食材进行发酵而制成的食品。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和对天然食品的追求,发酵食品市场逐渐兴起。
本文将探讨发酵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发酵食品市场的概述发酵食品市场的规模逐年增长,这主要归因于消费者对健康和天然食品的需求。
发酵食品包括酸奶、面包、啤酒、豆奶等,这些产品因其营养丰富和利于消化吸收而备受欢迎。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发酵食品市场在过去五年中年均增长率达到10%,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主要市场驱动因素健康饮食趋势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和追求推动了发酵食品市场的发展。
消费者越来越意识到发酵食品的益处,如增强免疫力、维持肠道健康等。
此外,发酵食品通常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和酶,这些有助于促进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天然食品需求发酵食品通常使用天然食材和微生物进行制作,不含人工添加剂和化学物质。
这符合现代消费者对天然食品的需求。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关注,促使他们越来越倾向于购买发酵食品,而不是含有人工添加剂的其他食品。
市场挑战虽然发酵食品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价格因素发酵食品通常比普通食品价格更高。
这主要是因为制作发酵食品需要耗费时间和技术,且采用的原材料更加纯净和优质。
这也限制了部分消费者购买发酵食品的能力。
竞争压力随着发酵食品市场的发展,竞争也日渐激烈。
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入市场,推出各式各样的发酵食品产品。
这对于已经存在的品牌和产品构成了竞争压力,并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来保持市场份额。
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创新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压力,发酵食品企业需要不断创新。
通过研发新产品、改良配方和优化生产工艺,企业可以提升产品的口感、营养价值和品牌形象。
精细化市场细分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发酵食品市场将进一步细分。
企业可以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发酵食品产品。
例如,推出低糖、低脂或者专为婴幼儿定制的发酵食品产品。
微生物发酵技术与发展前景微生物发酵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制备能源、化学品、食品等产品的技术。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微生物发酵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生物技术之一,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发展历程微生物发酵技术源远流长,大约在公元前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利用微生物对面团进行自然发酵制作面包,也开始使用发酵技术制酒、酸奶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发酵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世纪50年代,微生物发酵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工等行业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发酵技术不断完善和创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丰硕的成果。
二、微生物发酵技术的现状目前,微生物发酵技术已经成为生物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其在食品、制药、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根据统计,我国微生物发酵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已占到了70%以上。
在食品行业中,微生物发酵技术广泛应用于豆制品、酱油、味精、醋、葡萄酒等的生产制造;在医药行业中,微生物制剂、抗生素、维生素、激素等药品的生产,也离不开微生物发酵技术的支持;此外,还有绿色生物燃料、微生物肥料、环保能源等领域,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三、微生物发酵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未来,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应用领域将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入。
一方面,在传统领域中,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更加完善和创新,促进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新兴领域中,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涉及到绿色生物燃料、工业废水处理、环保及生态建设等领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随着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发酵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也将日益深入。
比如,微生物工程将与生物、化学、电子、信息等学科进行交叉,形成生物工程、微纳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新的学科领域,促进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和实现。
发酵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发酵产业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技术产业,受到了广泛关注。
发酵产业不仅是食品、饮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医药、能源、化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发酵产业的现状入手,探讨其未来趋势。
1. 发酵产业的现状发酵产业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过程,通过对微生物种类、培养条件和发酵工艺的控制,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或合成化合物的产业。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发酵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首先,在食品和饮料行业中,发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啤酒、葡萄酒、酱油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发酵产品因其特殊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备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此外,生物制药产业也是发酵产业的重要应用领域。
以生物制药为例,利用发酵技术生产的蛋白质药物和疫苗因其高纯度、低免疫原性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次,发酵产业在能源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能源的短缺和环境问题使得生物质能源被广泛关注。
利用微生物对废弃物和农作物残渣进行生物发酵可以产生生物酒精、生物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为解决能源危机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了新途径。
最后,发酵产业还在化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发酵技术,可以合成出丰富种类的有机酸、氨基酸、高价值附件化合物等。
这些化合物可以用于化妆品、医药等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 发酵产业的未来趋势随着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发酵产业在未来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下几个方面将是发酵产业未来的重要趋势。
首先,以微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的产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微生物是发酵产业的核心资源,开发和保护微生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通过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改良,发酵产品的种类和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此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进一步优化发酵过程,提高发酵效率和产量。
其次,发酵产业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发酵产业将向低碳、低能耗、无废弃物排放的方向发展。
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发酵食品微生物及发酵方式利用微生物的作用而制得的食品都可称之为发酵食品。
我国传统发酵食品历史悠久,曾影响着日本、朝鲜等国家。
近年来,我国发酵食品工业化水平逐年提高,白酒、啤酒、葡萄酒、酸奶等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发展迅速,其它产品如腐乳、豆豉、酱油、发酵肠等,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
因此必须提高我国传统发酵食品工业化水平,参与国际竞争。
1 发酵食品生产中使用的微生物用于传统发酵食品的微生物有酵母菌、霉菌、细菌等。
如中国的著名大曲酒一茅台酒,其发酵所用的大曲由大麦、小麦等粮食原料保温培菌制得。
曲中的微生物由曲霉、红曲霉、根霉等霉菌,假丝酵母、汉逊酵母等酵母菌,以及乳酸菌、丁酸菌、耐高温芽抱杆菌等细菌组成;酸奶及发酵乳饮料是由乳酸杆菌、乳酸球菌、双歧杆菌等发酵制得;啤酒发酵是利用酵母菌;发酵肉制品主要的微生物有乳酸菌、片球菌、霉菌等。
黄酒发酵利用毛霉、根霉、酵母;酱油生产则利用米曲霉、酵母菌、乳酸菌;醋的生产主要是醋酸菌的作用。
为提高发酵水平,很多发酵食品应用现代生物技术选育优良菌株进行纯种发酵。
如英国采用转基因啤酒酵母进行啤酒的生产,可直接利用淀粉和糊精,提高了发酵产率。
目前国内外酸奶生产大多使用直投式乳酸菌粉,发酵剂产品质量均一,接种量可精确控制,同时省去了菌种车间,减少投资,简化了生产工艺。
2 发酵食品的发酵形式发酵食品的发酵形式主要有液态或固态发酵和自然或纯种发酵。
固态发酵广义上讲是指一类使用不溶性固体基质来培养微生物的工艺过程,既包括将固态悬浮在液体中的深层发酵,也包括在没有(或几乎没有)游离水的湿固体材料上培养微生物的工艺过程。
多数情况下是指在没有或几乎没有自由水存在下,在有一定湿度的水不溶性固态基质中,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发酵的一个生物反应过程。
与液态培养方式相比,固态发酵具有如下优点:培养基简单且来源广泛,多为便宜的天然基质或工业生产的下脚料;投资少,能耗低,技术较简单;产物的产率较高;基质含水量低,可大大减少生物反应器的体积,不需要废水处理,环境污染较少,后处理加工方便;发酵过程一般不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通气一般可由气体扩散或间歇通风完成,不需要连续通风,空气一般也不需严格的无菌空气。
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的传统发酵食品以固态发酵居多,如酱油、腐乳、豆豉等;西方也有一部分食品为固态发酵,如著名意大利色拉米香肠、德国图林根香肠和黎巴嫩肠。
陈洪章,李佐虎等研制出的压力脉动固态发酵新技术在严格意义上达到了纯种培养与大规模产业化要求。
现代固态发酵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能,但与液体发酵相比,目前固态发酵在传质、传热等方面还缺乏全面的详细研究,因而对工业化大规模的最优化生产仍有一定的影响。
现代发酵工业大多以大规模液体深层发酵为特征,小分子产品在水性发酵液中含量大都在10%上下,许多高价值或大分子浓度更低,有的甚至大大低于1%,因而发酵液产品提取后产生大量的废液,生产规模越大,废液越多,污染越重。
固态发酵技术具有节水、节能的独特优势,且没有废液产生,属于清洁生产技术。
采用现代固态发酵技术则不仅可提高产品本身的质量,还可提高其生产的可操作性,并达到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纯种发酵和自然发酵相比较,生产周期短,生产易于机械化,干扰因素少。
现在有些发酵食品正在向纯种发酵发展,有的已成型且效果明显,如日本开发的先进的纯种制曲技术,欧美等国已制成的用于酸奶和发酵肠的纯种发酵剂,使发酵生产易于控制,发酵效果好,产品质量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及竞争力。
目前我国的腐乳生产也改革了传统的豆腐毛坯的制造方法,使用优良菌株进行纯种培养,使菌种保持原有优点的同时更加适宜高温条件。
二、发酵食品微生物的应用现状发酵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酱油、食醋、饮料、酒、发酵乳制品等属于这个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利用微生物生产食品具有独特的特点,繁殖过程快,在一定条件下可大规模生产,要求营养物质简单。
发酵食品可以提高原产品的经济价值,改善质地、风味、营养价值,增加稳定性。
1 酵母菌酵母菌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利用酵母菌制作出许多营养丰富、味美的食品和饮料。
目前,酵母菌在食品工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1面包面包是产小麦国家的主食,几乎世界各国都有生产。
它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菌、糖、油脂和鸡蛋为辅料生产的发酵食品,其营养丰富,组织蓬松,易于消化吸收,食用方便,深受消费者喜爱。
酵母是生产面包必不可少的生物松软剂。
面包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属真菌类,学名为啤酒酵母。
面包酵母有圆形、椭圆形等多种形态。
以椭圆形的用于生产较好。
酵母为兼性厌氧性微生物,在有氧及无氧条件下都可以进行发酵。
1.2酒精及酒我国是一个酒类生产大国,也是一个酒文化文明古国,酿酒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应用酵母菌酿酒的领域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许多独特的酿酒工艺在世界上独领风骚,深受世界各国赞誉,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酒类产品种类繁多,如:黄酒、白酒、啤酒、果酒等品种。
而且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名酒,如绍兴黄酒、贵州茅台酒、青岛啤酒、烟台葡萄酒等。
酒的品种不同,酿酒所用的酵母以及酿造工艺也不同,而且同一类型的酒各地也有自己独特的工艺。
中国的酒精发酵行业始终服务于白酒行业,国内所有发酵酒精厂均执行食用酒精国家标准,生产不同等级的食用酒精,供白酒厂勾兑白酒。
发酵酒精生产的原料有玉米原料占60%以上,薯干原料占30%,糖蜜原料占10%以下。
筛选优质高效酵母菌,提高酒精转化率,提高酒精发酵工艺技术水平,向低温蒸煮和无蒸煮快速发酵方面发展,并结合玉米原料湿法前加工技术发展清液发酵的新工艺新技术,是酒精工业的发展方向。
在白酒生产中,继续落实优质、低酒度、低粮耗、高效益的发展方针。
液态法白酒较固态法白酒更能提高出酒率,降低原料消耗。
啤酒是以优质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大米、酒花等为辅料,经过制麦、糖化、啤酒酵母发酵等工序酿制而成的一种含有C02、低酒精浓度和多种营养成分的饮料酒。
它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酒种之一。
我国啤酒品种趋于多样化,由浓醇型向清爽型转化,品种有低度干啤,低醇、无醇啤酒,全麦、果味、健康啤酒。
在工艺上运用了室外发酵大罐、高浓度糖化、箱式深层制麦芽、自动化控制等新技术新工艺,加速了啤酒产业发展。
葡萄酒行业在酵母菌使用上也有了更新,部分生产厂家采用优质、香型、固体酵母菌种进行葡萄酒发酵,省去了扩培、复壮、菌种制备等环节,避免了传代、菌种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造成的损失及影响产品质量,减少了投资和空间,简化了生产工艺。
1.3酵母工业活性干酵母产业近年发展迅速,将重点转移到其在食品工业和一日三餐的应用中,如努力开发硒酵母、酵母为基料的营养性新型鲜味剂。
在发酵酒工业中,活性干酵母将作为性能稳定、使用方便的发酵剂,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酵母是常用的营养药物,可以助消化,改善营养状况,酵母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及核糖核酸,而这些成分为谷胱甘肽的合成提供了条件,谷胱甘肽是一种抗衰老因子,也是肝脏解毒的重要物质。
因此,以酵母提取物作为优质调整剂、营养强化剂和功能性食品配料,具有广阔的前景。
2 醋酸菌食醋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制造出来的一种酸性调味品。
在长期的酿醋生产中我国各地人们按照本地历史、地理、物产和生活习惯,创造了多种富有特色的制醋工艺,打造了众多不同风味的品牌食醋,如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红曲老醋、保宁麸醋、江浙玫瑰醋、喀左陈醋、北京熏醋、上海米醋、四川麸醋、丹东白醋等著名食醋。
食醋按加工方法可分为合成醋、酿造醋、再制醋三大类。
其中产量最大且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酿造醋,它是用粮食等淀粉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制曲、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阶段酿制而成。
其主要成分除醋酸(3%~5%)外,还含有各种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维生素、醇和酯等营养成分及风味成分,具有独特的色、香、味。
目前酿醋生产用的主要原料有: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粮谷类如玉米、大米等;粮食加工下脚料如碎米、麸皮、谷糠等;果蔬类如黑醋栗、葡萄、胡萝卜等;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等;其他如酸果酒、酸啤酒、糖蜜等。
固态法生产食醋除了上述主要原料外,还需要疏松材料如谷壳、玉米芯等,使发酵料通透性好,好氧微生物能良好生长。
随着发酵设备的发展,目前液态法酿醋逐渐发展壮大。
菌种优化选育:20世纪60年代中期,上海科研工作者率先选育出沪酿1.01醋酸菌,将其用于液体深层发酵,提高了液态制醋的生产能力。
1984年又分离和筛选到沪酿1.079,其醇酸转化率达96.97%,食醋风味好。
同期,山东大学选育出糖化菌“乾氏曲霉78B2”,使食醋产量提高6%。
20世纪90年代,河北调味食品研究所以泡盛曲霉为出发菌株,通过复合诱变处理,获得突变株泡盛曲霉ULE,其分解生淀粉的能力有显著提高,可用于生料制醋。
之后,对霉菌、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及其他酿醋功能菌的菌种选育工作普遍展开。
通过对野生型菌株的筛选和育种,得到了一批生产性状优良的菌株。
如山东酒精总厂采用物理化学复合诱变处理的方法得到了黑曲霉UV11-UJ5突变株,使糖化酶活力最高达到21000单位/克曲。
湛江海洋大学用亚硝基胍处理黑曲霉,使其纤维素酶活力达到6600单位/克以上。
上海酿造科学研究所筛选到乳酸菌沪酿1.04,使之与酵母共酵,提高了不挥发酸含量,改善了液体醋风味。
在我国酿醋微生物的育种中多采用诱变育种方法,常用亚硝基胍、亚硝酸等化学诱变剂和紫外线、γ射线等物理诱变剂,近年来逐步开展了激光、等离子束诱变育种研究。
而国外已应用原生质体融合和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适应高温发酵、高酸度发酵以及快速发酵的新菌株。
例如,日本食醋专家通过细胞融合培育出了可酿造20%以上高酸度醋的优质菌种。
此外还培育出一株热醋酸梭菌,在厌氧条件下,不经乙醇发酵,直接可将1mol 己糖直接转化成3mol的醋酸。
3 乳酸菌及双歧杆菌3.1 发酵乳制品及发酵剂发酵乳制品是指良好的原料乳经过杀菌作用接种特定的微生物进行发酵作用,产生具有特殊风味的食品,称为发酵乳制品。
发酵乳制品有酸奶、发酵乳饮料、奶酪、酸奶油等。
生产菌种主要是乳酸菌。
乳酸菌的种类较多,常用的有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保加利亚乳杆菌(L. bulgaricus)、嗜酸乳杆菌(L. acidophilus)、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乳酸乳杆菌(L. Lactis)、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等。
近年来,随着对双歧杆菌在营养保健方面作用的认识,人们便将其引入酸奶制造,使传统的单株发酵,变为双株或三株共生发酵。
由于双歧杆菌的引入,使酸奶在原有的助消化、促进肠胃功能作用基础上,又具备了防癌、抗癌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