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 压 传 动 的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9
电液伺服阀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一、电液伺服阀的发展历史电液伺服阀是电气信号控制液压执行元件的一种装置,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起初,电液伺服阀主要应用于导弹制导系统、火箭发动机控制系统等高端军事领域,其功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液压信号,驱动液压执行元件执行动作。
随着工业自动化和现代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液伺服阀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液压传动系统中,成为自动化系统控制领域重要的元器件之一。
二、电液伺服阀的研究现状在广泛应用的同时,电液伺服阀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当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电磁阀技术、增量式数字伺服技术、膜片式伺服技术、高动态特性伺服技术以及基于智能算法的控制策略等。
电磁阀技术是当前电液伺服阀的核心技术之一,它的改进可以有效提高该类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增量式数字伺服技术是新近出现的伺服技术,具有高精度、高速度的特点,性能更为优越。
另外,基于智能算法的控制策略运用较广泛,它可以优化电液伺服阀的控制性能,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等。
三、电液伺服阀的发展趋势未来,电液伺服阀仍将朝着更加高端、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和发展,对工业自动化设备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即对电液伺服阀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次,综合应用多种新技术,如高速差动式伺服阀,普通增量式伺服阀和高速可变式数字伺服阀等结合,可以实现多静态特性、高动态性能的电液伺服阀技术。
再次,现如今智能化制造飞速发展,电液伺服阀也将随之演进,如引入新型材料、新型工艺,使其具备更高的智能化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以上是电液伺服阀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相关内容。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班级:模具2班学号: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摘要: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一般工业用的塑料加工机械、压力机械、机床等;行走机械中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钢铁工业用的冶金机械、提升装置、轧辊调整装置等;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机械(绞车)、船头门、舱壁阀、船尾推进器等;特殊技术用的巨型天线控制装置、测量浮标、升降旋转舞台等;军事工业用的火炮操纵装置、船舶减摇装置、飞行器仿真、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和方向舵控制装置等关键词:液压传动工业应用发展方向优点及缺点一、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液压传动是一门新的学科,虽然从17世纪中叶帕斯卡提出静压传动原理,18世纪末英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算起,液压传动技术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它才较普遍地用于起重机、机床及工程机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需要,出现了由响应迅速、精度高的液压控制机构所装备的各种军事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液压技术迅速转向民用工业,液压技术不断应用于各种自动机及自动生产线。
20世纪60年代以后,液压技术随着原子能、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
因此,液压传动真正的发展也只是近三四十年的事。
液压传动技术广泛应用了如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及新工艺和新材料等高技术成果,使传统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也使液压系统和元件的质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
尽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液压技术不可能有惊人的技术突破,应当主要靠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扩展,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以满足未来的要求二、液压传动的工业应用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一般工。
业用的塑料加工机械、压力机械、机床等;行走机械中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钢铁工业用的冶金机械、提升装置、轧辊调整装置等;土木水利工程用的防洪闸门及堤坝装置、河床升降装置、桥梁操纵机构等;发电厂涡轮机调速装置、核发电厂等国;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机械(绞车)、船头门、舱壁阀、船尾推进器等;特殊技术用的巨型天线控制装置、测量浮标、升降旋转舞台等;军事工业用的火炮操纵装置、船舶减摇装置、飞行器仿真、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和方向舵控制装置等。
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液压传动技术现状及趋势学生姓名刘颖学号专业班级机09-9班指导老师钟金豹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液压与气压传动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是一门新兴技术。
二十一世纪国内外的液压技术日渐走向成熟,但由于液压技术存在的一些优缺点,导致液压技术的发展速度受限。
本文介绍了液压传动技术的一些优缺点和国内外液压技术的一些发展状况和趋势。
关键词:液压技术发展趋势发展现状新兴技术国内外液压液压与气压传动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是一门新兴技术。
从1795年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诞生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液压传动技术被广泛采用和有较大幅度的发展是由19世纪崛起并蓬勃发展的石油工业推动起来的,最早实践成功的液压传动装置是舰船上的炮塔转位器,其后出现了液压六角车床和磨床,一些通用车床到20世纪30年代末才用上了液压传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一些兵器上用上了功率大,反应快,动作准的液压传动和控制装置,大大提高了兵器的性能,也大大促进了液压技术的发展。
战后,液压技术迅速转向民用,并随着各种标准的不断制订和完善,各类元件的标准化,规格化,系列化而在机械制造,工程机械,材料科学,控制技术,农业机械,汽车制造等行业中推广开来。
由于军事及建设需要的刺激,液压技术日益成熟。
20世纪60年代后,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再次将液压技术推向前进,使它发展成为包括传动,控制,检测在内的一门完整的自动化技术,在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应用。
如工程机械,数控加工中心,冶金自动线等。
液压传动在某些领域内甚至已占有压倒性优势。
液压传动是以流体作为工作介质对能量进行传动和控制的一种传动形式。
利用有压的液体经由一些机件控制之后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因而在工程机械、冶金、军工、农机、汽车、轻纺、船舶、石油、航空和机床行业中,液压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前国内外液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液压技术现状液压技术相对机械传动来说是⼀门新技术,从17世纪中叶巴斯卡提出静压传递原理,珠世纪末英国制成世界上第⼀台⽔压机算起也只有⼆、三百年的历史。
近代液压系统技术在⼯业上真正推⼴使⽤亦是本世纪中叶以后的事,⾄于它和微电⼦技术密切结合、得以在尽可能⼩的空间内传递出尽可能⼤的功率并加以精确控制,更是近15年内的新事物。
我国液压⾏业已形成了门类齐全,有⼀定⽣产能⼒和技术⽔平,初具规模的⽣产科研体系。
⽬前全国约有近300家企业,还有液压研究室(所)、国家级液压元件质监督检测中⼼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
我国液压站已可为⼯程机械、农业机械、机床、塑机、冶⾦、矿⼭、⽯油化⼯、铁路、船舶、轻⼯机械提供⽐较齐全的产品。
⽬前,液压元件产品约有1000个品种,近10000个规格。
通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产品⽔平有⼀定提⾼,⽣产出⼀些具有世界⽔平的产品。
另外,在CAD和CAT技术、污染控制、故障诊断、机电⼀体化、海⽔及⾼⽔基溶液的应⽤、现代控制技术的应⽤等⽅⾯也取得可喜成果,不少成果并已⽤于⽣产。
我国液压⼯业重视同国外企业进⾏有效的经济和技术合作,近年来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很多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等制造技术,为提⾼产品⽔平和⽣产能⼒起了重要作⽤。
⽬前已和美国、⽇本、德国共同建⽴了某些合资企业,这些企业将推动我国液压⼯业的发展。
⼆、国外液压⼯业发展概况;(1)液压⼯业⽣产规模在国外,液压⼯业的发展速度⾼于机械⼯业。
美、⽇、德等主要国家⼈均产值以⽇本为最⾼,其主要原因是⽇本⼯⼚设备⾃动化程度⾼和⽣产管理完警。
此外,⽇本各企业外协盘⼤,它将⼀些零件扩散给协作⼚加⼯,实现零件专业化,这也是销售额⾼的原因之⼀。
(2)世界液压⼯业市场概况:A)液压产品需求动向液压技术的应⽤领域越来趣⼴泛,据分机建筑⼯程机械、农机等⾏⾛机械是液压⼯业的主要⽤户,在产业机械中,机床、冶⾦,塑机是主要⽤户。
由于机床、塑机、万味吕⼊等⾏业部分传动已被电⽓传动所取代,其需求量减少,建筑、⼯程、冶⾦等需要量的⽐重。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动力传动系统对汽车的整车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变速器则是动力传动系统的关键部分。
变速器不仅能体现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还能改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优异的变速器可使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处于高效率状态。
自动变速器主要有4种类型:液力自动变速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双离合器变速器以及无级变速器。
目前,世界各国的自动变速器厂商正在进行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革新,以便使自动变速器能够在车辆上得到更好应用,这已成为现代汽车与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汽车自动变速器;现状;发展趋势1.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研究现状1.1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研究现状液力自动变速器(AT)的组成部分包括液力变矩器、齿轮变速系统、液压操纵系统和控制系统。
传动轴和变速器通过接触式离合器联接在一起,来实现挡位更换。
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特点在于液力耦合器的选用,利用液压系统来完成动力传输,依靠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改变速比的目的。
人们对液力自动变速器已经有很多年的研究经验,发展相对成熟。
液力自动变速器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驾驶舒适且有良好的动力性能,但是液力自动变速器结构复杂、效率低且成本也比较高。
在国外,特别是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汽车产业发达的地区和国家,液力自动变速器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在2002年到2003年期间,6AT和7AT液力自动变速器被成功地研发出来,在此之后8AT液力自动变速器也被成功开发。
2017年Ford 汽车公司官方发布10AT液力自动变速器消息。
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液力自动变速器是目前发展最完备、技术最成熟且应用也最为广泛的自动变速器。
1.2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1985年,日本五十铃公司率先研制成功NAVI-5型全自动机械式变速器并装车。
1986年,AMT技术第1次应用在F1法拉利赛车上。
1995年,本田的部分Civic轿车装载了AMT。
1996年,宝马M3轿车M序列式变速器采用了全新电液控制系统,ZF公司也推出了新产品ASTronic系列,可以灵活选择各种驾驶模式,并将变速器所有功能集成在一个单元里,提高其可靠性,是世界上第一台完全一体化的AMT。
液压传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通过对世界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介绍了我国液压行业面临的危机和现状以及和世界水平的差距,并提出我国液压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对策。
关键词:流体传动,液压控制,元件,仿真动力传动,以及运动控制依然是21世纪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体传动及控制术也依然是其中极为重要和积极的角色。
中国加入W TO ,液压工业在中国的发展将面临空前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液压元件制造行业中的一员,在工作中,有幸接触了众多既是对手又是朋友的国外知名企业,每年的中国P TC展览会也感触颇深。
民族工业的振兴,需要每个人都为之努力。
希望中国液压工业能够在世界列强中占有一席之地。
1液压传动技术发展现状近代液压传动技术是由19 世纪崛起并蓬勃发展的石油工业推动起来的,最早实践成功的液压传动装置是舰船上的炮塔转位器,其后出现了液压六角车床和磨床,一些通用车床到20 世纪30年代末才用上了液压传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事上的需要,出现了以电液伺服系统为代表的响应快、精度高的液压元件和控制系统,从而使液压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
20 世纪50 年代,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不断增长,使液压技术很快转入民用工业,在机械制造、起重运输机械及各类施工机械、船舶、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20世纪60 年代以来,随着原子能、航空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液压技术在更深、更广阔的领域得到了发展,在工程机械,数控加工中心,冶金自动线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也都得到了应用。
目前液压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是工程机械和冶金机械等,具体来说,液压系统在以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工程机械工程机械是液压产品的最大用户,占行业销售的% ,今后比例还会扩大。
每年为国产和合资生产的挖掘机、道路机械、建设机械、桩工机械、水泥搅拌车等配套所进口的液压件,约达亿美元以上。
(2) 机床机床产品需要大量高压、大流量柱塞泵,插装阀、叠加阀、电磁阀、比例阀、伺服阀、低噪声叶片泵和轻型柱塞泵等液气密元件产品。
而液压系统更是广泛应用与机床工件的夹紧、工作台的移动等场合。
随着制造业技术的进步,国内对高精、高效、自动化机床,特别是数控机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据有关预计,到2010 年末我国数控机床年需求量超过5 万台;机床总拥有量将由2007 年的300 多万台,增加到接近400 万台,增长率达33% 。
此外,锻压机械的发展也对液压原件及成套系统提出新的要求。
因此,为机床和锻压机械配套、维修用液压、气动和密封件的市场需求量也将有很大的增长。
(3) 汽车制造业汽车、摩托车产品需要大量转向助力泵,自动变速箱用的液压控制元件,各种类型的密封件和气动元件;汽车制造设备则需要各种泵,液压电磁阀,气阀,气源处理装置,各种气缸比例阀,载重汽车用齿轮泵、油缸和控制阀等。
(4) 冶金机械据了解冶金设备中液压气动技术的使用率达%~%,约占设备总费用的10% 左右。
因此,冶金工业的改造和发展为液压气动密封件产品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
从行业统计分析,液压、气动产品为冶金行业直接提供配套分别占销售额的% 和9%。
另外,冶金、矿山设备产品需要大量各类柱塞泵,插装阀、电磁阀、比例阀,伺服阀、油缸,液压系统总成及气动元件。
(5) 液压试验台液压技术需要不断地发展、创新,每年需要一批的液压试验台来进行试验,这也是液压技术的一个应用领域。
(6) 游乐设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条,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游乐设施也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而由于液压技术本身的优点,液压技术在游乐设备上也是不遑多让。
(7) 武器装备现代武器装备,特别是现代化大型装备,离不开液压传动。
现代武器装备液压系统的维修和防护已成为我军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它既是对我军装备维修人员的重要考验,也是提高我军战斗力和兵器的寿命的重要保障。
特别是电流变、磁流变技术的兴起及应用,更是使液压技术在武器装备上如虎添翼。
2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形势通用液压元件的基本结构已经定型,但新材料和表面处理方法以及高效加工工艺的应用,进一步改进结构和降低成本仍然是竞争永恒的主题。
特别是在柱塞泵的发展方面。
液压传动与电传动技术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这次展览会上,日本油研展出的用双向变频电机驱动定量柱泵组成的“伺服控制单元”就是电传动向液压传动挑战的典型例子。
在该控制单元中,液压系统只有一台带油箱的定量泵、一个带传感器的油缸和一套闭式油路,单向、溢流阀组和两根管道,省去了庞大的油箱、诸多的液压阀的大量管道,并使变量泵被淘汰。
该系统已用于液压电梯,也可应用于其它单缸液压系统。
虽然目前该系统价格较高,但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批量的加大,该系统的推广应用将使相当多的液压泵、阀甚至液压辅件被淘汰出局。
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是当今液压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液压传动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品———电液伺服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早已出现,而今天电液比例阀已在大部分领域取代了电液伺服阀,此外高频响比例阀控制泵变量机构的电子油泵、带总线控制的电磁阀和带传感器的伺服油缸、油马达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液压系统完美地体现了电子信息技术和液压技术结合不仅大大提高了液压系统的技术含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其附加值。
用电子信息技术对液压系统进行控制是液压工程师的任务,也为液压工程师提供了更广的施展才华的空间。
3最新应用举例——液压与气动仿真概述从一般意义上讲,系统仿真可以理解为对一个已经存在或尚不存在但正在开发的系统进行系统特性研究的综合科学。
对于实际系统不存在或已经存在但无法在现有系统上直接进行研究的情况,只能设法构造既能反映系统特征又能符合系统研究要求的系统模型,并在该系统模型上进行所关心的问题研究,揭示已有系统和未来系统的内在特性、运行规律、分系统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未来。
系统仿真是以建模理论、计算方法、评估理论为基本理论,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图形图像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及系统工程等相关技术为支撑的综合性交叉科学。
仿真技术的应用一般是以仿真系统的形式来体现的。
仿真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从研究简单系统到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研究复杂系统的有力工具,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发展阶段二次大战末期,火炮控制与飞行控制动力学系统的研究促进了仿真技术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研制成功第一台通用电子模拟计算机。
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导弹和宇宙飞船的姿态及轨道动力学的研究、仿真技术在阿波罗登月计划及核电站的广泛应用、以及50年代末第一台混合计算机系统用于洲际导弹的仿真,促进了仿真技术的发展。
这是仿真技术的发展阶段。
2)成熟阶段在军事需求推动下,70年代中期,仿真技术不但在军事领域迅速发展,而且扩展到许多领域。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用于培训民航客机驾驶员和军用飞机飞行员的飞行训练模拟器和培训复杂工业系统操作人员的仿真系统等产品。
相继出现了一些从事仿真设备和仿真系统生产的专业化公司。
例如美国的GSE公司、E&S公司、ABB公司、Dynetics公司等,使仿真技术达到了产业化阶段。
这标志着仿真技术进入了成熟阶段。
70年代末,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改变,为仿真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一方面,随着世界范围内冷战状态的缓和,各国政府纷纷把投资重点转向了本国的经济建设,并开始大规模地削减常规军队,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不仅受到政治环境的约束,同时也受到经济状况的制约,与之相矛盾的是现代战争越来越强调部队联合作战能力的培训以及战略战术的运用;另一方面,现代武器系统装备越来越复杂,武器系统研制的费用越来越高,研制周期越来越长,培训使用操作人员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必须找到研制开发新武器系统的更加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一个新武器的决策者、开发者与使用者协调配合、共同参与的武器研制体系,缩短武器系统研制开发的周期和成本,这成为各国军方都在探索的问题。
仿真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
同样,随着技术进步,工业生产设备越来越复杂,操作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面临着与武器系统装备同样的问题。
这种技术需求推动了仿真技术快速发展。
3)高级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和美国陆军共同制定和执行的SIMNET(SimMlators Network)研究计划和美国三军建立先进的半实物仿真试验室为标志,标志着仿真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级阶段。
SIMNET计划是分布交互仿真的初型和开始。
到90年代,各个部门相继建设分布交互仿真系统、并行分布交互仿真系统、聚合级仿真系统。
这些仿真系统绝大多数是针对某领域的具体需求而建立的,它们之间不能互操作,其应用和各组件也不能在新的仿真应用和开发中得到重用。
随着国防工业和工业系统的发展,被仿真的系统日益复杂,规模越来越大,若各应用部门根据各自的需要完全从头开始开发大型仿真系统,工作效率低,财力人力浪费大,且模型和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可信度难以保证。
为了更好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促进仿真系统的互操作和重用,到9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分布交互仿真、先进的并行分布交互仿真以及聚合级仿真的基础上,仿真技术开始向仿真的高层体系结构(HLA)发展。
HLA是促进所有类型仿真之间互操作、仿真模型组件重用的高级协议。
仿真技术应用随着仿真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应用目的趋于多样化、全面化。
最初仿真技术是作为对实际系统进行试验的辅助工具而应用的,而后又用于训练目的,现在仿真系统的应用包括:系统概念研究、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系统开发、系统测试与评估、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系统预测、系统的使用与维护等各个方面。
它的应用领域已经发展到军用以及与国民经济相关的各个重要领域。
4 国内外现状及展望4.1 国外现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仿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0多年来美国国防部一直将仿真和建模技术列为国防关键技术。
1997年度的“美国国防技术领域计划”,将建模与仿真列为提高军事能力的四大支柱(战备、现代化、部队结构、支持能力)的重要技术。
美国三军先后建成了:为满足红外成像制导武器仿真需要的红外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
为满足雷达寻的制导的毫米波半实物仿真系统MSS—2,它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射频仿真系统。
可以满足地空导弹毫米波精确制导仿真的需要。
目前,用于爱国者PAC—2和PAC—3型导引头半实物仿真。
复合制导是精确打击武器装备的标志性发展,支持复合制导武器的仿真技术,成为当今最具挑战性的仿真技术。
美国于1995年研制成功共孔径的毫米波和红外双模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
1983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和美国陆军共同制定了SIMNET研究计划,此计划是将分散在多个地点的地面车辆(如坦克、装甲车等)仿真器用计算机网络联结起来,进行各种复杂任务的策划和训练,以演示、验证实时联网的人在回路中的作战仿真和作战演习的可行性,最终达到降低训练成本、实现作战想定、提高训练安全性及减小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