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最全最新
- 格式:ppt
- 大小:4.91 MB
- 文档页数:50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遗传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类型和影响等方面介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知识点。
一、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在DNA分子中发生的突发性变化,它是遗传信息的突然改变。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和染色体突变两种。
1. 点突变点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它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无移突变。
(1)错义突变:在DNA分子中的某个位置上,由于碱基置换,从而改变了密码子的编码,使得合成的蛋白质发生改变。
(2)无义突变:在DNA分子中的某个位置上,由于碱基置换,使得原本编码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导致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
(3)无移突变:在DNA分子中的某个位置上,由于碱基插入或缺失,使得密码子的序列发生改变,导致蛋白质合成中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
2. 染色体突变染色体突变是指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染色体缺失、染色体重复和染色体转座。
(1)染色体缺失:染色体上的一部分基因缺失或丧失。
(2)染色体重复:染色体上的一部分基因重复出现。
(3)染色体转座:染色体上的一部分基因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
二、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指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重新组合,从而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有性繁殖过程中。
1. 交叉互换交叉互换是基因重组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
在交叉互换过程中,染色体上的相同部分被切割并重新连接,从而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2. 随机分离随机分离是指在有性繁殖过程中,父本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随机组合分离,从而产生新的组合。
基因重组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它是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来源,也是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机制。
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影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对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进化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1. 遗传疾病基因突变是遗传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考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镰状细胞贫血形成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2.基因突变的特点(1):发生于一切生物中(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2):可以发生于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 分子上,以及同一个DNA分子的不同部位;(3):可以产生一个或多个等位基因;(4);(5)。
(P83)3.基因突变的时间:通常发生在。
4.基因突变的结果:产生原基因的。
5.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中,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传递给后代。
6.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和。
(P82)7.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以下特征:能够,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等等。
(P82)8.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的改变;但生物性状,原因是密码子有简并性,当密码子改变,对应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P81思考·讨论)9.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的过程中,控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P84)10.基因重组包括①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
另外,基因工程、肺炎链球菌的转化也属于。
(P84)参考答案1.镰状细胞贫血形成的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突变的特点(1)普遍性:发生于一切生物中(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2)随机性:可以发生于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以及同一个DNA分子的不同部位;(3)不定向性:可以产生一个或多个等位基因;(4)低频性;(5)多害少利性。
(P83)3.基因突变的时间:通常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4.基因突变的结果:产生原基因的等位基因。
5.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给后代。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名词: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2、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3、自然突变:有些突变是自然发生的,这叫~。
4、诱发突变(人工诱变):有些突变是在人为条件下产生的,这叫~。
是指利用物理的、化学的因素来处理生物,使它发生基因突变。
5、不遗传的变异: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进一步遗传给后代。
6、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所引起的变异。
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语句:1、基因突变①类型:包括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②特点:普遍性;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生物体的任何细胞。
突变发生的时期越早,表现突变的部分越多,突变发生的时期越晚,表现突变的部分越少。
);突变率低;多数有害;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
③意义: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④原因:在一定的外界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使得DNA 复制过程出现小小的差错,造成了基因中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改变,最终导致原来的基因变为它的等位基因。
这种基因中包含的特定遗传信息的改变,就引起了生物性状的改变。
⑤实例:a、人类镰刀型贫血病的形成:控制血红蛋白的DNA上一个碱基对改变,使得该基因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也就是基因结构改变了,最终控制血红蛋白的性状也会发生改变,所以红细胞就由圆饼状变为镰刀状了。
b、正常山羊有时生下短腿“安康羊”、白化病、太空椒(利用宇宙空间强烈辐射而发生基因突变培育的新品种。
)。
⑥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a、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种射线。
b、化学因素:主要是各种能与DNA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物质。
c、生物因素:主要是某些寄生在细胞内的病毒。
⑦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a、诱变因素:物理因素---各种射线(辐射诱变),激光(激光诱变);化学因素—秋水仙素等b、优点:提高突变率,变异性状稳定快,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
高考生物学问点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基因突变的实例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⑴症状红细胞由正常的圆饼状变成镰刀型,导致红细胞不能顺当通过毛细血管聚集在一起,红细胞裂开(溶血),造成贫血。
⑵病因基因中的碱基替换。
干脆缘由: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变更根本缘由:限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基因结构的变更2、基因突变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加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变更二、基因突变的缘由和特点1、基因突变的缘由:有内因和外因外因有: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⑵自然突变(内因)2、基因突变的特点⑴普遍性⑵随机性⑶不定向性⑷低频性⑸多害少利性3、基因突变的时间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4.基因突变的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原来源;是进化的原始材料三、基因重组1、基因重组的概念2、基因重组的类型随机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交换重组(四分体时期)3.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四分体时期)4.基因重组的意义四、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本质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变更,产生了新基因,也可以产生新基因型,出现了新的性状。
不同基因的重新组合,不产生新基因,而是产生新的基因型,使不同性状重新组合。
发生时间及缘由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由于外界理化因素引起的碱基对的替换、增加或缺失。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了自由组合;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条件外界环境条件的变更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有性生殖过程中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意义生物变异的根原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缘由。
发生可能突变频率低,但普遍存在。
有性生殖中特别普遍。
高一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不能再分裂增殖B.癌细胞必定已经失去遗传物质的完整性C.正常组织细胞在体外长时间培养,一般会走向衰老D.凋亡细胞内有活跃的遗传物质有选择地发挥作用,主动引导走向坏死【答案】C【解析】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有些高度分化的细胞仍能分裂增殖,如肝细胞,A错误;癌细胞的产生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不是遗传物质丢失导致的,因此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完整的,B错误;正常组织细胞分裂次数是有限的,据此可知正常细胞在体外长时间培养,一般会走向衰老,C正确;凋亡细胞内与细胞凋亡有关的遗传物质发挥作用,主动引导走向死亡,但不是坏死,D错误。
2.p53蛋白能延迟细胞周期进程以修复DNA损伤,或在DNA损伤严重时参与启动细胞凋亡而防止癌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推测p53基因为抑癌基因B.连续分裂的细胞p53基因表达水平较高C.p53蛋白能使细胞周期停滞在分裂间期D.p53蛋白能参与启动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答案】B【解析】p53基因能够延迟细胞周期进程、参与启动细胞凋亡而防止癌变,推测为抑癌基因,A正确;p53蛋白能延迟细胞周期进程连续分裂的细胞,连续分裂的细胞p53基因表达水平较低,B错误;p53蛋白能延迟细胞周期进程以修复DNA损伤,推测其能使细胞周期停滞在分裂间期,C正确;p53蛋白能参与启动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即是细胞的程序性死亡,D正确。
3.如图所示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与基因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抑癌基因可维持正常细胞周期,是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B.与细胞增殖有关的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导致细胞癌变C.癌细胞易于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粘连蛋白增多有关D.通过镜检观察细胞形态可判断细胞是否发生癌变【答案】D【解析】抑癌基因也称抗癌基因,其产物能够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和抑制细胞迁移等,而维持正常细胞周期的是原癌基因,A错误;由图可知,细胞癌变并不是单一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B错误;细胞膜上粘连蛋白减少是癌细胞易于扩散和转移的原因,C错误;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改变,因此可通过镜检观察细胞形态以判断细胞是否癌变,D正确。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五章的第一节内容,我们需要学习哪些具体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知识点一:基因突变的实例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①、症状:红细胞由正常的圆饼状变成镰刀型,导致红细胞不能顺利通过毛细血管聚集在一起,红细胞破裂(溶血),造成贫血。
②、病因:基因中的碱基替换。
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基因结构的改变2、基因突变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知识点二: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1、基因突变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外因有: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生物因素:如(1)某些病毒⑵自然突变(内因)2、基因突变的特点①、普遍性②、随机性③、不定向性④、低频性⑤、多害少利性3、基因突变的时间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4.基因突变的意义:①、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②、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③、是进化的原始材料知识点三:基因重组1、基因重组的概念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2、基因重组的类型①、随机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交换重组(四分体时期)3、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四分体时期)4、基因重组的意义高中生物考点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生物的膜系统: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4、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归纳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归纳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中的改变,它是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
而基因重组则是指DNA分子之间的片段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这两个概念都是遗传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下面我们将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基因突变的类型:1. 点突变:指的是DNA序列中某个碱基的改变,包括替换、插入和缺失三种情况。
替换突变是指一个碱基被另一个取代,插入突变是指一个新的碱基被插入到DNA序列中,缺失突变则是指一个或多个碱基从DNA序列中缺失。
2. 突变的原因:突变可以由内源性因素例如DNA复制错误、DNA修复错误等导致,也可以由外源性因素例如辐射、化学物质等引起。
基因突变的影响:1. 突变对蛋白质的编码能力有影响:点突变可能导致密码子改变,进而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 突变对性状的影响:突变可能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从而影响性状的表现。
3. 突变对个体适应性的影响:突变在自然选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利突变可能被保存下来,还有部分突变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基因重组的类型:1. 交互重组:指两条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相互交换,促使等位基因的组合发生改变。
2. 合成重组:指两条染色单体互相连续段的重组,形成新的染色体组合。
3. 基因转座:指基因从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个非同源位点的过程。
它可以导致基因组结构的改变。
基因重组的影响:1. 产生新的基因组合:基因重组可以导致新的基因组合出现,使得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
2. 基因重组还是突变:基因重组不一定导致新的基因出现,有时只是导致现有基因的重新组合。
因此,基因重组和突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对生物进化的影响:1. 生物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遗传变异和适应性改变。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它们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遗传学基础。
2. 突变和重组的存在使得物种能够积累适应新环境的遗传变异,并导致物种的多样性。
高中生物学专题练习试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B.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基因突变一般产生等位基因D.DNA中碱基对替换不一定引起基因突变【答案】C【详解】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在生物体内是随机发生的,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A正确;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正确;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即等位基因,C错误;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突变指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的特征2. DNA分子经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
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
推测“P”不可能是A.胞嘧啶B.鸟嘌呤C.胸腺嘧啶D.胞嘧啶或鸟嘌呤【答案】C【解析】1、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2、DNA分子复制的场所: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3、DNA分子复制的过程: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4、DNA分子复制的时间: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详解】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NA分子经过两次复制后,突变链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中含有U-A、A-T碱基对,而另一条正常链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中含有G-C、C-G碱基对。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被替换的可能是G,也可能是C,不可能是T。
故选C。
3. 二倍体水毛茛的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对后形成其等位基因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q1和q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B.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q1的长度较q2短C.突变后的基因在表达时不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突变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答案】D【解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