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VSHCIP智能视频监控解决方案之存储技术
- 格式:pptx
- 大小:6.31 MB
- 文档页数:57
监控系统的视频存储与分析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监控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监控系统的视频存储与分析技术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存储大量的监控视频数据,还可以通过智能分析技术提取有用信息,为安全防范和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本文将就监控系统的视频存储与分析技术进行探讨,介绍其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视频存储技术1.硬盘存储技术硬盘存储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监控视频存储方式之一。
监控系统通过硬盘录像机(DVR)或网络录像机(NVR)将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后存储在硬盘中。
硬盘存储技术具有存储容量大、读写速度快、价格相对低廉等优点,适用于对视频存储容量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场景。
2.网络存储技术网络存储技术是近年来监控系统视频存储的新趋势。
通过网络存储设备(NAS)或云存储服务,监控系统可以将视频数据存储在网络中,实现远程访问和管理。
网络存储技术具有存储容量无限、数据备份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适用于对视频数据安全性和远程管理要求较高的场景。
3.存储优化技术为了提高视频存储效率和节省存储空间,监控系统还广泛应用存储优化技术,如视频压缩、智能存储管理、存储分级等。
通过对视频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和智能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存储空间占用,延长视频数据的保存周期。
二、视频分析技术1.运动检测技术运动检测技术是监控系统中常用的视频分析技术之一。
通过对视频图像中像素的变化进行检测和分析,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运动轨迹跟踪和运动状态监测。
运动检测技术可以帮助监控系统实现对异常事件的实时监测和报警,提高监控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2.目标识别技术目标识别技术是监控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通过对视频图像中的目标进行检测、识别和分类,实现对目标物体的智能识别和跟踪。
目标识别技术可以帮助监控系统实现对特定目标的监测和管理,提高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应用价值。
3.行为分析技术行为分析技术是监控系统中的高级视频分析技术之一,通过对视频图像中目标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识别,实现对目标行为的智能分析和预警。
视频监控系统存储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视频监控系统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无论是在公共领域还是在私人领域,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为了保证视频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信息的有效存储,一个合理的存储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适用于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方案。
一、存储设备的选择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方案首先涉及到存储设备的选择。
常见的存储设备包括硬盘、网络存储设备和云存储设备。
硬盘是一种常用的存储设备,价格相对较低,容量较大。
网络存储设备则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多个摄像头,并提供远程访问的功能。
云存储设备则将数据存储在云端,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访问。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或者组合使用多种存储设备,以满足不同的存储需求。
二、存储容量的规划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容量规划是存储方案中的关键部分。
根据监控系统的需求,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来规划存储容量。
1. 视频质量和分辨率:视频质量和分辨率直接影响到视频文件的大小。
通常情况下,高质量和高分辨率的视频文件会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
因此,在规划存储容量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考虑视频质量和分辨率。
2. 视频存储时长:视频监控系统一般需要保存一定的历史记录,以供后期检索和分析。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需要确定视频存储的时长。
如果需要保存更长时间的视频,那么就需要相应增加存储容量。
3. 存储策略:存储策略是指如何处理存储设备上的视频文件。
例如,可以设置视频循环覆盖的策略,即当存储设备的容量达到预设的上限时,自动覆盖最早的视频文件。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可以根据存储策略来规划存储容量。
三、数据传输和备份数据传输和备份是视频监控系统存储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数据传输方面,我们需要确保监控系统的视频数据能够稳定地传输到存储设备,以免丢失重要数据。
为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我们可以使用冗余传输,即将一份数据同时传输到多个存储设备,以防止单点故障的发生。
海康威视视频云存储解决方案V2.1阅读提示文档控制正文目录第一章概述..................................................1.1 系统简介.............................................1.2 设计原则.............................................1.3 设计目标.............................................1.4 术语及缩略语解释.....................................1.4.1 术语解释.........................................1.4.2 英文/缩略语解释.................................. 第二章总体设计..............................................2.1 需求说明.............................................2.1.1 功能性需求说明...................................2.1.2 非功能性需求说明.................................2.2 技术路线.............................................2.3 逻辑架构.............................................2.4 系统特点.............................................2.4.1 高效灵活的空间管理...............................2.4.2 海量数据的快速检索...............................2.4.3 持续可靠的数据服务...............................2.4.4 高可扩展的应用支撑...............................2.4.5 开放透明的兼容系统...............................2.5 应用场景.............................................第三章视频类云存储设计......................................3.1 系统软硬件设计.......................................3.1.1 软件设计.........................................3.1.2 硬件设计.........................................3.2 系统物理拓扑.........................................3.3 系统功能设计.........................................3.3.1 视频存储功能.....................................3.3.2 录像管理功能.....................................3.3.3 系统管理功能.....................................3.3.4 运维管理功能.....................................3.4 系统业务流程.........................................3.4.1 视频存储流程.....................................3.4.2 视频检索流程.....................................3.4.3 视频读取流程.....................................3.5 系统项目设计.........................................3.5.1 项目信息收集.....................................3.5.2 云存储设计流程...................................3.5.3 云存储管理服务器设计.............................3.5.4 存储容量计算.....................................3.6 系统软硬件总参考清单................................. 第四章图片类云存储设计......................................4.1.1 软件设计.........................................4.1.2 硬件设计.........................................4.2 系统物理拓扑.........................................4.3 系统功能设计.........................................4.3.1 图片存储功能.....................................4.3.2 系统管理功能.....................................4.3.3 运维管理功能.....................................4.4 系统业务流程.........................................4.4.1 图片存储流程.....................................4.4.2 图片检索流程.....................................4.4.3 图片下载流程.....................................4.5 系统项目设计.........................................4.5.1 项目信息收集.....................................4.5.2 云存储设计流程...................................4.5.3 云存储管理服务器设计.............................4.5.4 存储容量计算.....................................4.6 系统软硬件总参考清单................................. 第五章视频、图片混合云存储设计..............................5.1 系统软硬件设计.......................................5.1.1 软件设计.........................................5.2 系统物理拓扑.........................................5.3 系统功能设计.........................................5.3.1 视频存储功能.....................................5.3.2 录像管理功能.....................................5.3.3 图像存储功能.....................................5.3.4 系统管理功能.....................................5.3.5 运维管理功能.....................................5.4 系统业务流程.........................................5.4.1 视频业务流程.....................................5.4.2 图片业务流程.....................................5.5 系统项目设计.........................................5.5.1 项目信息收集.....................................5.5.2 云存储设计流程...................................5.5.3 云存储管理服务器设计.............................5.5.4 云存储存储设备设计...............................5.6 系统软硬件总参考清单................................. 第六章存储技术对比分析......................................6.1.1 存储技术现状.....................................6.1.2 存储技术对比分析................................. 第七章附件..................................................7.1 《视频云存储容量计算工具》...........................7.2 主要硬件产品介绍.....................................7.2.1 存储管理服务器...................................7.2.2 存储主机.........................................表格目录表1 视频监控云存储与传统集中存储对比表.................... 表2 视频监控云存储与文件云存储对比表......................图片目录图1. 云存储逻辑架构图..................................... 图2. CVM软件架构.......................................... 图3. CVS软件架构.......................................... 图4. CVA软件架构.......................................... 图5. ASS软件架构.......................................... 图6. 视频云存储物理结构图................................. 图7. 视频云存储系统功能图................................. 图8. 视频存储流程......................................... 图9. 视频检索流程......................................... 图10. 视频读取流程........................................ 图11. 管理节点双机部署方式................................ 图12. 管理节点集群部署方式................................ 图13. CVM软件架构.........................................图14. CVS软件架构......................................... 图15. ASS软件架构......................................... 图16. 图片类云存储系统物理结构............................ 图17.视频云存储系统功能.................................. 图18. 图片直存流程........................................ 图19. 图片非直存流程...................................... 图20. 图片下载流程........................................ 图21. 管理节点双机部署方式................................ 图22. 管理节点集群部署方式................................ 图23. CVM软件架构......................................... 图24. CVS软件架构......................................... 图25. CVA软件架构......................................... 图26. ASS软件架构......................................... 图27. 视频图片混合云存储物理结构图........................ 图28. 视频云存储系统功能图................................ 图29. 管理节点双机部署方式................................ 图30. 管理节点集群部署方式................................ 图31. CVR直连存储图....................................... 图32. 视频云存储拓扑图....................................第一章概述1.1 系统简介随着视频监控系统规模越来越大,以及高清视频的大规模应用,视频监控系统中需要存储的数据和应用的复杂程度在不断提高,且视频数据需要长时间持续地保存到存储系统中,并要求随时可以调用,对存储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海康威视IP SAN/NAS存储解决方案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杭分公司二〇〇九年六月目录1.基本需求 (4)1.1DVR/DVS需求 (4)1.2容量计算公式 (4)1.3容量计算 (4)1.4集中式共享存储 (5)1.5数据可靠性 (5)1.6可扩展性 (5)1.7高性能 (5)1.8网络需求 (5)2.解决方案 (6)2.1.方案选择 (6)2.1.1.DVR直接存储 (6)2.1.2.NAS附网存储 (6)2.1.3.IP存储网络 (6)2.2.方案描述 (7)2.2.1.系统原理图 (8)2.3.存储技术参数 (9)2.3.1.存储配置 (9)2.4.方案分析 (12)2.4.1.监控专用存储系统,充分满足性能要求 (12)2.4.2.同时提供IP SAN和NAS (12)2.4.3.极易管理(全中文) (13)2.4.4.独有安全技术 (13)2.4.5.高可扩充性 (13)2.4.6.高性价比 (13)2.4.7.数据存储的高可靠性和可用性 (14)3.DS-A20系列IP SAN/NAS存储产品 (15)4.DS-6X00HC/HF视频服务器 (18)4.1.产品概述 (18)4.2.订货型号 (18)4.3.硬件接口 (18)4.4.技术参数 (19)5.DS-6X00HC/HF-ATA视频服务器 (20)5.1.产品概述 (20)5.2.订货型号 (20)5.3.物理接口 (20)5.4.技术参数 (21)5.5.DS-2DF1-6XY系列网络球机 (22)1. 基本需求某银行需要64路视频监控系统,7*24小时监控,数据保存3个月便可以覆盖。
存储方案采用IP SAN/NAS 集中存储。
采用4CIF 格式,1Mbps 码流。
1.1 DVR/DVS 需求➢ 64路➢ 图象分辨率: 1Mpbs➢ 7*24小时➢ 保存时间:90天1.2 容量计算公式第一步:根据式(1)计算单个通道每小时所需要的存储容量i q , 单位MByte 。
XX视频监控存储解决方案目录第一章视频监控存储系统 (1)1.1需求分析 (1)系统可靠性需求 (1)数据可靠性需求 (2)高可扩展性需求 (3)带宽需求 (3)性能需求 (3)节能需求 (4)系统兼容性需求 (4)安全性需求 (5)第二章集中监控存储解决方案 (6)2.1系统拓扑结构图 (6)2。
2视频监控容量计算 (6)2.3其他相关设备配置 (7)2。
4集中监控存储方案的优势 (8)第三章产品简介 (10)3.1NetStor iSUM420G3一体化存储系统 (10)第一章视频监控存储系统1.1需求分析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及IP网络传输的普及,安防监控系统正逐步从标清向高清、从模拟向数字进行转变,传统监控技术所面临的组网难、共享难和存储难的问题在新型的数字化监控存储体系下有了全面改善:网络化、规模化、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使用简便性、业务功能强大、管理功能强大、可扩展性好、易集中存储和检索等等,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应用体验。
XX工程的摄像头数量较多,同时视频录像的保存时间较长,要构建一个全方位、高密度的治安管理防控体系,其中海量视频的集中存储和快速检索调用是项目中的关键点之一,而大型视频监控存储系统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可靠性需求对于一个存储系统而言,可靠性是第一位的。
高可靠性是保证视频数据连续写入的关键,那么存储系统的可靠性需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存储架构的可靠性一般而言,由于嵌入式存储系统的操作系统固化到控制器中,采用存储专用操作系统、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减少黑客攻击及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此外,嵌入式系统具有无线缆设计、关键部件全部可热插拔的特性,所以从架构上优于服务器架构的存储系统,产品选型时,应该优先选择嵌入式架构的存储系统.2)存储系统的冗余设计存储系统的冗余设计可以有效避免关键部件和链路的单点故障问题,从而保证可靠性.这些关键部件除控制器外,还应该包括锂电池、电源、风扇、硬盘等,此外,多个主机端口可以和前端形成多条数据链路,也可以避免链路的单点故障。
视频监控专属存储技术分析一、视频监控存储技术发展回顾(一)前端存储技术九十年代末,随着网络带宽、计算机处理能力和硬盘存储容量的快速提高以及各种实用视频处理技术的出现,视频监控和存储步入了全数字化的时代。
通过中心业务平台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以DVS/DVR为代表的第一代存储技术(前端存储)得到广泛部署。
由于架构合理、扩展灵活、层次清晰,网络视频监控给用户带来全新的安防应用体验,从而迅速成为构建新一代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形式。
(二)网络存储技术由于近年来IPC尤其是高清IPC的蓬勃发展,前端存储已经无法满足用户日常的业务需求。
分布式的前端和平台架构、集中化的管理和控制以及灵活便捷的用户访问,使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部分也开始走向网络化。
网络化存储给视频监控带来了全新的存储架构,一方面,用户在存储的部署上更加灵活,访问管理也更简单;另一方面,构建需要实现大容量存储的视频监控系统也更为便捷。
同时,视频录像的管理、检索、回放得到了有效的统一调度。
第二代存储技术,即以NAS和iSCSI为代表的IP存储成为业界两种主要的存储模式。
NAS(网络访问存储)是专用的数据存储服务器,包括存储器件和内嵌系统软件,可提供跨平台文件共享功能。
NAS本身能够支持多种协议(如NFS、CIFS、FTP、HTTP等),而且能够支持各种操作系统。
NAS实现的是文件级的数据共享,因此NAS设备通常作为文件服务的设备,由工作站或服务器通过网络协议(如TCP/IP)和应用程序(如网络文件系统NFS或者通用Internet文件系统CIFS)来进行文件访问。
iSCSI技术是一种新的IETF标准协议,它将现有SCSI接口与以太网技术结合,使服务器可与使用IP网络的存储设备交换数据。
iSCSI实现的是网络存储设备中数据块的共享,使SCSI数据包在以太网中传输成为可能,摆脱了SAN昂贵的光纤网络,既降低了管理复杂度又降低了成本。
iSCSI的这些特点非常契合现在的网络视频监控发展的现状和方向,特别是在运营级视频监控领域,存储的规模大、投入高,iSCSI技术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参考。
视频监控系统的“云”存储技术近年来,随着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大规模应用,人们对视频数据资源的利用需求越来越高,如何构建一个遍布全国的视频监控系统,为所有用户提供远程(城区内的或异地的)的实时视频监控和视频回放功能成为人们的一种合理理想与希望。
由于目前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网络条件限制,视频监控系统存储设备规模的限制,这一理想还只是存在于探索与试验阶段。
假设我们有一个遍布全国的“云”存储系统,并在这个“云”存储系统中内嵌视频监控平台管理软件,那么建设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将会变成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建设方只需要考虑摄像机和编码器等前端设备,为每一个编码器、IP摄像头分配一个带宽足够的接入网链路,通过接入网与“云”存储系统连接,实时的视频图像就可以很方便地保存到“云”存储中,并通过视频监控平台管理软件实现图像的管理和调用。
用户不仅可以通过监视墙或PC来监看图像信号,还可以通过手机来远程观看实时图像。
这里的“云”是一个虚拟化的计算机资源池。
它可以托管多种不同的工作负载,包括成批的后端作业和面向用户的交互式应用程序。
通过快速提供虚拟机器或物理机器,迅速部署和增加工作负载。
支持冗余、自我恢复且具有高可扩展性的编程模型,以使工作负载能够从多种不可避免的硬件/软件故障中进行恢复。
实时监控资源使用情况,在需要时重新平衡资源分配。
“云”存储(Cloud Storage)是基于网络集群系统技术,在“云”计算(Cloud Compu-tig)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它是指改变传统的“隶属于主机的存储设备”,把超储中心作为重要节点直接连到互联网,通过虚拟存储管理,实现面向互联网大众用户的存储服务而构成个性化虚拟存储系统。
虚拟存储管理的重点在于海量存储资源的动态调度、存储区迁移和多用户存取控制。
“云”存储提供了一种比传统的NAS、SAN等更廉价,技术要求更低的一种存储架构。
“云”存储系统面向多种类型的网络在线存储服务,其不仅要提供传统文件访问,还要能够支持海量数据管理并提供公共服务支撑功能,以方便“云”存储系统后台数据的维护。
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存储部署关键词:存储、视频监控摘要:H3C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存储部署)整合了自主知识产权的IP存储和视频监控二者的优势,根据用户的应用场景提供了多种视频数据存储模式,通过对于前端存储、中心存储以及分布式存储的支持,满足用户的多种存储需求以及不同的应用场景。
1 视频监控市场需求与部署技术视频监控目前已是安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已逐步为各行各业所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
经过几年国家“平安城市”工程的持续推进,目前08年9月为止示范城市已达180多个城市,作为系统核心的视频监控点预计已有200万个左右*;与此同时转型中的运营商已推出为行业客户提供各自可运营的视频监控系统如“全球眼”和“宽视界”,截至08年Q2电信共建设约10万个监控点,并计划2010年发展到50万个。
另外在银行、港口和电力等行业都在大量使用视频监控系统。
总而言之,视频监控已经在各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随着当前对安全保障力度不断增加,将在未来的市场上进一步得到规模且深入的发展。
众所周知,传统视频监控系统通常由摄像头、传输、矩阵和存储等部分组成,目前视频监控系统已由矩阵为核心的模拟监控逐步完成数字化转变,并将模拟和数字技术相结合,DVR技术逐步成为市场主流;随着视频监控应用不断深入,监控规模和图像共享需求日益突出,规模应用则意味着全方位的图像资源记录和多角度取证,图像共享则意味着让更多的专家能够看到和分析图像;视频监控的规模管理和资源共享必须利用成熟且共享的传输平台来实现,这个传输平台就是标准的IP网络,IP网络监控成功地应用在多个平安城市建设*,并逐步成为建设主流方案。
*注:仅H3C的IP监控就成功服务了120个平安城市H3C iVS IP智能监控解决方案是H3C公司面向专业监控领域推出的监控方案,包括视频管理服务器VM Server(VM,Video Management)、数据管理服务器DM Server(DM,Data Management)、EC/DC(Encoder/Decoder)系列监控媒体终端、客户端软件VC(VC,Video Management Client)、媒体服务器MS Server、IP SAN网络存储设备、IP网络和EPON无源光网络设备等。
监控系统的数据存储与管理解决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监控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论是企业、学校、医院还是公共场所,监控系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于保护财产安全、维护公共秩序等。
然而,监控系统所产生的大量数据也给数据存储与管理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种解决方案,以应对监控系统数据存储与管理的问题。
一、数据存储方案监控系统所产生的数据量庞大,需要一个可靠的数据存储方案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存储方案:1. 本地存储:将监控系统的数据存储在本地服务器或硬盘中。
这种方案具有存储容量大、响应速度快的优点,但也存在数据安全性差、易受损等缺点。
2. 云存储:将监控系统的数据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中。
这种方案具有数据安全性高、可扩展性强的优点,但也存在网络延迟、依赖互联网等缺点。
3. 分布式存储:将监控系统的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
这种方案具有数据冗余、容错性强的优点,但也存在数据一致性难以保证、管理复杂等缺点。
综合考虑以上方案的优缺点,可以选择将监控系统的数据进行本地存储和云存储相结合的方式,以兼顾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数据管理方案监控系统的数据管理主要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清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管理方案:1. 数据备份:定期对监控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备份可以选择本地备份和云备份相结合的方式,以兼顾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数据清理:定期清理监控系统的历史数据,以释放存储空间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清理的策略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按时间、按事件等进行清理。
3. 数据分析:对监控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
数据分析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管理监控系统的数据,可以选择使用专业的数据管理软件或平台。
这些软件或平台可以提供数据备份、数据清理和数据分析等功能,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监控系统的数据。
视频监控存储解决方案视频监控存储解决方案第一章:视频监控行业存储发展随着多媒体处理技术和影像压缩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产品逐渐取代以模拟技术为主导的产品,成为数字化革命的领导者。
数字影像录像系统(DVR)是数字技术产品之一,已广泛应用于金融机构、居民住宅、公用设施、工业场所和道路交通监控等领域。
传统监控系统将影像信息存储到录像带上,而DVR系统将影像信息高倍压缩成数字信息,存储到大容量的磁盘阵列中,以实现视频数据的集中存储及快速的查询及播放。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已进入数字化、信息化时代。
在三大防范手段中,技防逐渐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主导地位。
因此,我们采用了国际上最新的基于IP网络的数字安防产品,本着功能齐全、应用新颖、投资合理的宗旨设计本方案。
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利用数字网络技术及图像显示技术。
第二章:视频监控存储特点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点多,摄像头数量多,监控时间长,采集数据的时间往往长达几天或几十天。
存储设备在数据读写方式上具有与其它类型系统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编码器或采集服务器以流方式写入数据,实时存储监控点的实时图像和画面,存储的文件类型为流媒体文件,因此检索服务器也会以流方式来读取已存储的视频文件。
2)数据读写操作的持续时间长。
由于摄像头一般都是7*24小时工作的,即使采集后视频数据采用分段保存,写入操作的持续也有可能长达2-6个小时,后期回放时也需要相同的时间。
为了保证视频采集过程中和回放过程不会发生丢帧现象,存储系统中必须要有足够的带宽。
1.视频监控系统的读写操作具有码率恒定、带宽恒定的特点,但数据读写时间较长。
2.视频监控系统不能采用常用的数据库系统等存储设备,因为其存储的读写方式与小数据块读写或文件传输读写方式有根本区别。
3.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需求具有大容量、高扩展性、长时间存储等特点,专业存储系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
4.在视频监控行业中,是否需要应用SAN和NAS来解决视频存储资源的共享问题,以及行业用户是否具备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来应用这些技术,存在许多需要考虑的问题。
海康威视视频云存储解决方案V2.1阅读提示文档控制正文目录第一章概述 (9)1.1 系统简介 (9)1.2 设计原则 (9)1.3 设计目标 (10)1.4 术语及缩略语解释 (11)1.4.1 术语解释 (11)1.4.2 英文/缩略语解释 (12)第二章总体设计 (16)2.1 需求说明 (16)2.1.1 功能性需求说明 (16)2.1.2 非功能性需求说明 (17)2.2 技术路线 (18)2.3 逻辑架构 (19)2.4 系统特点 (21)2.4.1 高效灵活的空间管理 (21)2.4.2 海量数据的快速检索 (22)2.4.3 持续可靠的数据服务 (23)2.4.4 高可扩展的应用支撑 (24)2.4.5 开放透明的兼容系统 (25)2.5 应用场景 (25)第三章视频类云存储设计 (27)3.1 系统软硬件设计 (27)3.1.1 软件设计 (27)3.1.2 硬件设计 (35)3.2 系统物理拓扑 (36)3.3 系统功能设计 (38)3.3.1 视频存储功能 (38)3.3.3 系统管理功能 (39)3.3.4 运维管理功能 (40)3.4 系统业务流程 (40)3.4.1 视频存储流程 (40)3.4.2 视频检索流程 (41)3.4.3 视频读取流程 (42)3.5 系统项目设计 (43)3.5.1 项目信息收集 (43)3.5.2 云存储设计流程 (44)3.5.3 云存储管理服务器设计 (45)3.5.4 存储容量计算 (47)3.6 系统软硬件总参考清单 (49)第四章图片类云存储设计 (54)4.1 系统软硬件设计 (54)4.1.1 软件设计 (54)4.1.2 硬件设计 (59)4.2 系统物理拓扑 (60)4.3 系统功能设计 (62)4.3.1 图片存储功能 (62)4.3.2 系统管理功能 (63)4.3.3 运维管理功能 (63)4.4 系统业务流程 (64)4.4.1 图片存储流程 (64)4.4.2 图片检索流程 (66)4.4.3 图片下载流程 (66)4.5 系统项目设计 (67)4.5.1 项目信息收集 (67)4.5.3 云存储管理服务器设计 (69)4.5.4 存储容量计算 (71)4.6 系统软硬件总参考清单 (72)第五章视频、图片混合云存储设计 (77)5.1 系统软硬件设计 (77)5.1.1 软件设计 (77)5.1.2 硬件设计 (85)5.2 系统物理拓扑 (85)5.3 系统功能设计 (87)5.3.1 视频存储功能 (87)5.3.2 录像管理功能 (87)5.3.3 图像存储功能 (87)5.3.4 系统管理功能 (88)5.3.5 运维管理功能 (88)5.4 系统业务流程 (88)5.4.1 视频业务流程 (88)5.4.2 图片业务流程 (88)5.5 系统项目设计 (88)5.5.1 项目信息收集 (88)5.5.2 云存储设计流程 (89)5.5.3 云存储管理服务器设计 (90)5.5.4 云存储存储设备设计 (92)5.6 系统软硬件总参考清单 (94)第六章存储技术对比分析 (100)6.1.1 存储技术现状 (100)6.1.2 存储技术对比分析 (106)第七章附件 (110)7.1 《视频云存储容量计算工具》 (110)7.2 主要硬件产品介绍 (110)7.2.1 存储管理服务器 (110)7.2.2 存储主机 (111)表格目录表1 视频监控云存储与传统集中存储对比表 (107)表2 视频监控云存储与文件云存储对比表 (109)图片目录图1. 云存储逻辑架构图 (19)图2. CVM软件架构 (28)图3. CVS软件架构 (30)图4. CVA软件架构 (32)图5. ASS软件架构 (34)图6. 视频云存储物理结构图 (37)图7. 视频云存储系统功能图 (38)图8. 视频存储流程 (41)图9. 视频检索流程 (42)图10. 视频读取流程 (43)图11. 管理节点双机部署方式 (46)图12. 管理节点集群部署方式 (47)图13. CVM软件架构 (55)图14. CVS软件架构 (57)图15. ASS软件架构 (58)图16. 图片类云存储系统物理结构 (61)图17.视频云存储系统功能 (62)图18. 图片直存流程 (65)图19. 图片非直存流程 (66)图20. 图片下载流程 (67)图21. 管理节点双机部署方式 (70)图22. 管理节点集群部署方式 (71)图23. CVM软件架构 (78)图24. CVS软件架构 (80)图25. CVA软件架构 (82)图26. ASS软件架构 (84)图27. 视频图片混合云存储物理结构图 (86)图28. 视频云存储系统功能图 (87)图29. 管理节点双机部署方式 (91)图30. 管理节点集群部署方式 (92)图31. CVR直连存储图 (102)图32. 视频云存储拓扑图 (105)第一章概述1.1 系统简介随着视频监控系统规模越来越大,以及高清视频的大规模应用,视频监控系统中需要存储的数据和应用的复杂程度在不断提高,且视频数据需要长时间持续地保存到存储系统中,并要求随时可以调用,对存储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监控系统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监控系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家庭监控系统、交通监控系统还是企业安全监控系统,所有这些系统都产生了大量的数据。
如何高效地存储和处理这些海量数据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监控系统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
一、数据存储技术1.本地存储监控系统通常会配备一台本地服务器用于存储监控数据。
该服务器通常是高性能的,具备大容量磁盘阵列或固态硬盘,通过RAID技术实现数据冗余,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本地存储也能够提供较低的读写延迟,满足实时监控的需求。
2.云存储随着云计算的兴起,云存储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数据存储方式。
监控系统可以将实时数据通过网络上传至云服务器进行存储。
云存储具有容量大、可扩展性强的特点,同时还能够提供高可用性和数据备份功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此外,通过云存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访问监控数据,提高了数据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3.分布式存储对于大型的监控系统,由于数据量较大,单台服务器的存储容量可能无法满足需求。
此时,可以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台服务器上。
分布式存储能够充分利用服务器的硬盘资源,提高存储的效率,同时还能够通过数据冗余技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二、数据处理技术1.实时处理监控系统需要对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供实时的监控结果和预警信息。
为了满足实时处理的需求,可以采用流式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实时的流式计算。
流式处理具有低延迟、高吞吐量和高可靠性的特点,能够满足实时监控系统对数据处理的要求。
2.离线处理除了实时处理外,监控系统还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离线处理和分析。
离线处理通常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计算和挖掘,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为了加快离线处理的速度,可以采用分布式计算技术,将计算任务分布到多个计算节点上,提高计算效率。
3.机器学习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监控系统也开始应用机器学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