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狐假虎威》公开课课件1
- 格式:ppt
- 大小:3.62 MB
- 文档页数:22
部编版教材《狐假虎威》公开课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教材《狐假虎威》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寓言故事的背景介绍、狐假虎威的寓意、故事中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以及故事情节的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背景,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主旨。
3. 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学会运用寓言故事进行思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主旨。
教学重点:掌握寓言故事的基本结构,分析故事中角色的性格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寓言故事,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介绍《狐假虎威》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3. 故事讲解: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分析角色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典型题目,示范解题过程,教授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角色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狐假虎威》2. 内容:寓言故事背景、主要角色、情节展开、狐假虎威寓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狐假虎威》的故事情节。
(2)分析故事中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
(3)谈谈你对狐假虎威寓意的理解。
2. 答案:(1)故事情节:老虎抓住狐狸,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吓跑了其他动物。
(2)角色性格:狐狸机智狡猾,老虎凶猛但易受骗。
(3)寓意:借他人的力量来欺压别人,是不可取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寓言故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开展以“狐假虎威”为主题的作文比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详细设计;5. 板书设计的合理布局;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部编版教材《狐假虎威》公开课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教材《狐假虎威》章节,内容详细描述了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旨在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学会辨别是非,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理解《狐假虎威》的故事内容,掌握寓言故事的特点,学会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理解故事寓意,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故事内容,掌握寓言故事的特点。
难点:学会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理解故事寓意,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狐狸和老虎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狐假虎威》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理解寓意。
3. 例题讲解:分析故事中狐狸和老虎的行为,让学生判断是非,并说明理由。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锻炼表达能力。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狐假虎威》2. 内容:故事梗概: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寓意:辨别是非,独立思考寓言故事特点:简洁、生动、寓意深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狐假虎威》的故事。
分析故事中狐狸和老虎的行为,谈谈你的看法。
2. 答案:故事复述:略观点阐述:示例:我认为狐狸的行为是不对的,因为它借助老虎的威风欺压其他动物,这种行为是狡猾、可耻的。
我们要学会辨别是非,不要被表面的威风所迷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狐假虎威》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
但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他们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观点。
狐假虎威公开课完整版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狐假虎威》的故事,该故事出自教材第四章寓言故事单元。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背景,掌握生字词,分析故事结构,解读故事寓意,以及探讨故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故事结构,提炼故事主题的能力。
3. 通过故事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故事结构,提炼故事主题。
重点:掌握故事中的生字词,理解故事的寓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狐狸和老虎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故事内容,分析故事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寓意。
a. 阅读故事,了解故事背景和情节。
b. 讲解生字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c. 分析故事结构,提炼故事主题。
3. 例题讲解:以故事中的某个片段为例,讲解如何分析故事结构和提炼主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故事的其他片段。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板书设计1. 故事《狐假虎威》2. 生字词:狡猾、威风、欺软怕硬等3. 故事结构:起因、经过、结果4. 故事主题:诚实守信,切勿狐假虎威七、作业设计答案:略2. 作业题目:结合《狐假虎威》的故事,谈谈你对诚实守信的认识。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故事内容、生字词的情况,以及对故事结构的分析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组织课后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与生字词的掌握。
2. 教学目标中关于分析故事结构、提炼故事主题的能力培养。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题目和思考题。
部编版教材《狐假虎威》公开课精品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教材《狐假虎威》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寓言故事的背景介绍、狐假虎威寓意解析、故事中角色性格分析、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认识到借势欺人的危害,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成语进行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狐假虎威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故事寓意,分析故事角色性格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一个“狐假虎威”的例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分析故事中角色的性格特点,解释成语的含义。
3.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实际语境中运用狐假虎威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成语的使用场景。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造一个句子,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狐假虎威》2. 内容:a. 故事背景b. 角色性格分析c. 成语寓意d. 成语运用例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写一篇小故事,要求不少于100字。
2. 答案示例:小明的同学小刚,仗着自己的哥哥是学校篮球队的队长,经常欺负同学。
有一天,他在篮球场上狐假虎威,却被篮球队长识破,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狐假虎威的寓意和运用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其他寓言故事,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板书设计的内容与结构5.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它们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狐假虎威》PPT课件(公开课)目录•课程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拓展延伸:相关寓言故事比较•互动环节:课堂活动与讨论•课程总结与回顾01课程介绍与背景让学生了解《狐假虎威》的故事情节和寓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学会识别真假、善恶、美丑课程目标与意义《战国策·楚策一》中的寓言故事故事来源时代背景人物形象战国时期,各国争霸,社会动荡不安狐狸狡猾奸诈,老虎威猛强大,其他动物形象各异,具有象征意义030201《狐假虎威》故事背景互动环节设计游戏、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提出与故事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寓意解析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揭示故事所蕴含的深刻寓意课程形式PPT 演示+讲解+互动环节故事导入通过PPT 展示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公开课形式与内容安排02文本解读与赏析原文呈现及初步理解原文呈现《狐假虎威》原文内容展示,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角色等要素。
初步理解简要概括故事大意,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关系。
狡猾、机智、善于利用机会,通过欺骗老虎来逃脱危险。
狐狸威猛、强大、容易被蒙蔽,被狐狸的谎言所欺骗。
老虎惊慌失措、胆小怕事,衬托出狐狸和老虎的特点。
其他动物角色特点与形象塑造寓言寓意及现实意义寓言寓意揭示出“仗势欺人”的丑恶现象,讽刺那些依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他人的人。
现实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识别并抵制“仗势欺人”的行为,同时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勇敢、独立的品质,不轻易被他人所左右。
03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夸张通过夸大狐狸和老虎的形象特征,强调故事中的冲突和对比,使情节更加生动有趣。
拟人将动物赋予人的性格和行为,使得故事更具亲和力,易于观众理解和产生共鸣。
画面描绘与视觉冲击力色彩运用运用鲜艳的色彩,突出主要角色和场景,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