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 入院护理程序
- 格式:ppt
- 大小:173.50 KB
- 文档页数:4
护理急诊入院流程
急诊科电话通知病区。
病区准备床单位及用物:根据病情安排抢救床位,准备好抢救用物,如氧气、中心吸引器、心电监护、抢救车等,不能翻身的患者酌情备气垫床。
支助服务部人员护送患者至病区:危重抢救患者由医生护士陪同,护送途中保持输液通畅,注意保暖,保护患者安全。
责任护士迎接新患者:迅速将患者安置妥当,必要时安置在重症监护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注意皮肤情况、输液、引流等情况,填写急诊科《入院、转科交接班本》,与护送人员做好交接班。
通知医生看患者,配合医生进行救治。
采取治疗、抢救措施:根据病情需要,测量生命体征,可采取护理措施(如吸氧、建立静脉通道、上心电监护等),根据医嘱用药及采取各项治疗措施。
填写有关表格。
为患者、家属行入院介绍。
护理体检、填写护理文书。
通知配餐员及助理护士。
护理程序的步骤及方法护理程序具体可分为五个步骤;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一、护理评估(一)定义从各方面有步骤、有计划地收集资料以评估病人健康状态的过程谓之估计。
评估是护理程序的开始,评估阶段是提供高质量的个体化护理的基础,为确定每个病人的护理诊断、制定目标、实施护理计划和评价护理效果提供了依据。
因此收集资料十分重要,除了入院第一次的总体估计外,在护理程序实施的过程中,还应对病人进行随进评估,将有助于及时确定病人进展情况,发现病人住院期间出现的新问题,并根据这些资料决定是否需要修改、中断或继续护理措施。
(二)收集资料的内容与范畴收集资料应从以人的基本需要为基础,以病人为中心来考虑,即病人的健康情况与他对目前疾病的反应是护士最应关心和解决的问题。
所以护士应着重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生长发育状况、生活方式、环境及对疾病的生理心理反应等。
以利于为如何帮助病人恢复最佳功能状况而作出决策。
在收集资料时可以从下列14个方面进行:1.社会心理状况(1)社会状况包括病人的职业、单位、职务、经济、教育、宗教信仰及对病人生活有影响的人。
(2)家庭状况家庭成员,病人在家庭中的作用,居住条件等。
2.精神情感状况(1)感知能力,让病人说出自己在什么地方,今天是几月几日,辨认人,并检查其写和说的能力及词汇水平。
(2)病人对压力的反应。
(3)对其周围人和事、物的反应,以前是否住过院,对这次住院是否惧怕等。
(4)病人目前考虑的问题,对护理有何要求。
(5)病人对自己目前状况的看法及自我形象概念和希望得到的健康状态。
3.生殖系统无性功能改变。
对女性应了解月经史、分娩情况、计划生育情况等。
4.环境状况(1)安全感。
(2)从病人的年龄或精神状况分析,是否需要安全保护措施,如床栏等。
(3)是否有引起交叉感染的环境因素。
5.感觉状况(1)视觉视力,对光反射,有无幻视、幻觉等。
(2)听力是否能清楚地听到一般说话声音,是否单耳或双耳听力有问题,有无耳鸣。
卫生院护理基础流程
一、病人入院登记
1) 护士核对病人身份,查验病人带来的有关证件和介绍信。
2) 询问病人有关情况,填写住院登记表。
3) 告知病人住院须知,使病人了解诊疗流程。
4) 帮助病人选择病房,引导病人到指定病房。
二、病人体格检查
1) 配合医生开展病人体格检查,准备好所需器械和用品。
2) 协助病人采取正确体位,保证检查顺利进行。
3) 做好检查记录,将结果反馈给医生。
三、医嘱执行
1) 医生开具医嘱后,护士核对医嘱内容,并与病人确认。
2) 按照医嘱准备药物、器械等。
3) 解释并示范给药、注射、护理等操作,取得病人配合。
4) 观察病人状态,记录医嘱执行情况。
四、日常护理
1) 按时测量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2) 协助病人饮食、排泄、洗漱、活动等日常生活。
3) 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并与病人进行交流。
4) 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卫生。
五、病情观察
1) 全面观察病人状况,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2) 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查。
3) 做好病例记录,提供完整资料。
六、病人出院
1) 与医生确认病人是否达到出院标准。
2) 解释用药和后续治疗计划,并提供出院指导。
3) 整理病历,办理出院手续。
4) 对病人离院进行送行。
以上是卫生院护理的基础流程,护士需要熟练掌握每一步工作,提供规范化护理服务。
充分发挥护士角色,是确保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护理程序概述(一)护理程序的步骤护理程序是护士在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时所应用的工作程序,是一种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个持续的、循环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1.评估这一步骤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即护士通过观察、询问、查体等各种方法和途径,系统地收集与护理对象健康有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
评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贯穿于护理程序的整个过程。
2.护理诊断即护士对评估获得的资料对照标准进行分析,以确认护理对象存在的问题,明确护理诊断。
3.计划阶段护士以确定的护理诊断为依据制订护理计划,列出护理诊断的次序,确定预期护理目标,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形成文字。
4.实施阶段是护士执行和完成护理计划的具体护理活动,护士每天按照护理计划,选择性地为护理对象提供护理措施,解决其护理问题。
5.评价阶段根据护理活动后,护理对象身体变化的结果,对照预期目标进行判断,确定目标达到的程度。
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二)护理程序的特征护理程序特征:循环的、动态的、有组织性、计划性、互动性、协作性、普遍适应性和创造性,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目标特定、涉及多种理论。
(三)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执行护理程序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很多理论,主要有一般系统论、基本需要层次论、沟通理论、应激与适应理论、Roy的适应模式和Orem的自理模式等。
其中一般系统论是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
护理评估一、资料的分类二、资料的来源三、收集资料的方法四、收集资料的步骤一、资料的分类(2种,学会如何区别)主观资料(护理对象的主诉)是其对经历、感觉、思考及担心的内容进行的诉说。
如“我感觉不舒服”、“我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了”、“我的头很疼”等。
——尽量用病人的语言,加引号客观资料(主要通过检查获得)是护士通过观察、体检或借助诊断仪器和实验室检查获得的资料。
如“病人体温37.5℃”、“血红蛋白70g/L”、“病人1周内体重下降2kg”等。
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及出院护理患者入院及出院护理是基础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起着关键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患者入院及出院护理的内容和要点。
一、患者入院护理:入院护理是指将患者送至医疗机构或医院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过程。
以下是患者入院护理的主要内容和要点:1.接待患者:医院接待部门需要做好接待患者的准备工作,包括核对患者身份、登记患者基本信息、了解患者主诉和病史等。
2.住院登记:将患者的基本信息录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并安排患者的病床和房间。
3.介绍医院环境:将患者带领到病房并介绍病房的各项设施和医院的基本规章制度。
4.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基本生命体征,以及进行身体各系统的检查。
5.入院医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检结果开具入院医嘱,包括用药、饮食、活动等方面的指导和要求。
6.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要制定护理计划,明确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得到个性化的护理。
7.安全防护: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护士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8.心理护理:入院对患者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和经历,护士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
二、患者出院护理:患者出院护理是指患者从医院康复后离院的过程。
以下是患者出院护理的主要内容和要点:1.安排出院:医生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决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护士需要及时向患者和家属传达出院的决定,并告知患者有关出院的注意事项。
2.交待注意事项:护士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包括继续用药、饮食、活动、康复锻炼等方面的指导。
3.整理出院资料:护士需要整理患者的出院资料,包括病历、检查报告、医嘱等,并交给患者及其家属。
4.康复指导: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护士需要为患者制定康复计划,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指导,如何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态。
6.交接班:护士需要与接班的护士交接出院病人的情况和护理措施,以便接班护士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
病人护理流程
(1)准备床单位:
病区护士接到住院处通知后,医学/教育网整理应立即根据病情准备床单位。
备齐所需用物,将备用床改为暂空床,酌情加铺橡胶单和中单。
对传染病病人应安置到隔离病室。
(2)迎接新病人:
护士要热情、主动地迎接新病人,并作自我介绍,将病人安置到指定的床位,为病人介绍同室病友。
(3)通知医生诊察病人,必要时协助诊察。
(4)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并记录。
(5)介绍与指导: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及有关规章制度、床单位及设备的使用方法等。
指导常规标本留取的方法、时间、注意事项。
(6)填写有关表格
1)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笔逐页填写住院病历眉栏及各种表格。
2)用红色水笔在体温单40~42℃横线之间相应入院时间栏内,纵行填写入院时间。
3)按顺序排列住院病历: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记录、病史和体格检查单、病程记录、各种检验检查报告单、护理记录单、住院病历首页、门诊或急诊病历。
4)填写入院登记本、诊断小卡(插在病人住院一览表上)、床尾卡(插在床头或床尾牌内)。
(7)正确执行各项医嘱,通知配膳室为病人准备膳食。
(8)耐心听取并解答病人的咨询,进行入院护理评估,填写入院护理评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