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国家标准GB 19147和GB 252的对比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5
车用柴油与普通柴油的差异今年7月1日,国家开始正式执行《车用柴油》和《轻柴油》的产品标准。
那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差异呢?一、普通柴油GB 252-2011《普通柴油》是一项具有全新名称的国家标准,它是代替原有的国家标准《轻柴油》而产生的,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
《普通柴油》标准与《轻柴油》标准相比主要有以下几条变化:1.标准名称更改。
2.标准适用范围更改。
《普通柴油》适用于拖拉机、内燃机车、工程机械、船舶和发电机组等压燃式发动机和相关法规中规定的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所使用的由石油制取的,或加有添加剂的普通柴油。
3.引用标准修改。
将原有的“引用标准”修改为“规范性引用文件”,并增加了部分引用标准。
4.硫含量降低。
《普通柴油》硫含量由原来的“不大于0.2%”修改为:在2013年6月30日前,普通柴油的硫含量应低于0.2%,而到2013年7月1日后,普通柴油的硫含量也必须降低到0.035%。
5.仲裁试验方法更改。
6.增加了部分新内容。
二、《车用柴油》GB 19147-2009是原GB/T 19147-2003《车用柴油的》升级替代标准,规定自2010年1月1日实施,其中技术要求过渡期到2011年6月30日。
2009版《车用柴油》标准与2003版《车用柴油》标准相比主要有以下几条变化:1.将原来的“推荐性标准”修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2.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章节,修改了原标准的“范围”和“产品标记章节”。
《车用柴油》适用于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汽车。
但不包括GB 19756中规定的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
3.修改了黏度、密度指标的限值,增加了多环芳烃、生物柴油的含量限值及检测方法。
4.硫含量降低。
2009版《车用柴油》硫含量由原来的“不大于0.05%(质量分数)”修改为“不大于0.05%(质量分数)”。
三、二者差异从产品标准来看,二者的主要差异在于体现体现在环保性方面。
实际上,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执行的柴油产品地方标准早就是按照2009版《车用柴油》的要求生产的车用柴油了,相对欠发达的地区销售的才是轻柴油。
柴油检验方法一•柴油种类及牌号1. 柴油种类用于压燃式发动机(简称柴油机)作能源的石油燃料称为柴油。
我国柴油主要分为馏分和残渣型两类,馏分型柴油机燃料即为轻柴油和车用柴油,前者适用于轿车、汽车、拖拉机、内燃机车、工程机械、船舶和发电机组等压燃式发动机;后者主要用于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汽车。
残渣型柴油机燃料目前主要用于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机,故又称为船用残渣燃料油。
2. 柴油牌号我国轻柴油和车用柴油均按凝点不同划分为七个牌号,即10号、5号、0号、-10号、-20号、-35号、和-50号轻柴油或车用柴油。
其中,10号轻柴油表示其凝点不高于10C。
轻柴油和车用柴油产品标记由国家标准号、产品牌号和产品名称三部分组成,例如,-10号轻柴油标记为GB252-10号轻柴油;-10号用车柴油的标记为GB/ T19417-10号车用柴油。
不同牌号的轻柴油,车用柴油适用于不同地区和季节(本章第三节)。
残渣型柴油机燃料按100C时的运动黏度划分牌号,如35.0是指该油品在100 C时的运动黏度不大于35.0mm / s。
二、柴油标准车用柴油标准是GB/ T19147—2003《车用柴油》,该标准是参照采用欧盟标准EN509-1998《车用柴油》,制定的,排放达到欧H标准,满足国际贸易和环保要求,该标准于2003年5月23日发布,于2003年10月1日实施。
该标准主要是对城市车用柴油而定,属于推荐实施标准,其实施可依据各地环保部门的具体要求而定。
由于车用柴油耗油量低,排放二氧化碳少,满足于节能和环保要求,因此其使用和发展将备受关注,目前深受人们喜爱的新款柴油轿车,柴油汽车正在不断推出。
轻柴油标准为GB252-200《轻柴油》,残渣型船用燃料油标准执行GB/ T17411 —1998《船用燃料》。
2 •技术要求轻柴油和车用柴油的馏程、铜片腐蚀、水分、机械杂质、总不溶物、10%蒸余物残炭值、炭分、凝点、冷滤点和运动黏度等指标准要求相同,其他质量指标略有差异,车用柴油要求更高。
柴油发生火灾爆炸的事故并不少见,对于柴油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在安全行业,特别是安全评价过程中一直争论不休。
柴油是压燃式发动机(即柴油机)燃料,也是柴油机消耗量最大的石油产品之一。
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主要成分是含9到18个碳原子的链烷、环烷或芳烃。
它的化学和物理特性位于汽油和重油之间,沸点在170℃~390℃,比重为0.82~0.845kg/l。
其闪点值见表1。
表1不同标号的柴油闪点值柴油标号10号5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闪点≥55℃45℃鉴于我国国情实际,2006年3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在《关于暂不将O#柴油、低温液态沥青、润滑油等化学品确定危险化学品的复函》(安监总厅危化函〔2006〕36号)中称:“目前,国内掌握的O#柴油、低温液态沥青、润滑油等化学品物理、化学数据,尚不足以确定其为危险化学品。
因此,暂不宜将其确定为危险化学品,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
”这里特别指出的是O#柴油暂不宜将其确定为危险化学品。
同年6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在《关于广东省有关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问题的复函》(安监总厅危化函〔2006〕146号)中再次明确指出:“根据《关于危险化学品范围界定问题的函》(安监总厅函字〔2005〕173号),对于未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和《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的物品,目前暂不纳入危险化学品范围。
因此,对于只储存和经营闪点高于60℃的柴油和燃料油的水上加油站不纳入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管理范畴。
”相对于安监总厅危化函〔2006〕36号文,在这次复函中相对来说更严谨一些,闪点高于60℃的柴油和燃料油的水上加油站不纳入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管理范畴。
这也符合危险化学品分类的标准和要求。
2007年10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确定危险化学品的复函》(安监总厅危化函〔2007〕304号)和2008年9月,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经营柴油暂不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通知》(浙安监管危化〔2008〕183号)再次说明:由于柴油未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年第1号),暂时不纳入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范畴。
一、柴油质量标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
成品油市场的汽、柴油质量标准主要采用国家标准其中汽油主要采用国家标准GB 17930-2013;普通柴油主要采用国家标准GB 252-2015,车用柴油GB19147-2016。
(二)柴油相关知识柴油是在260~350℃的温度范围内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主要由碳、氢和部分氧组成。
柴油按馏分轻重分重柴油和轻柴油二种,其中重柴油适用于1000r/min以下的中、低速柴油机,轻柴油则适用于1000r/min以上的高速机.我司销售的主要是轻柴油和车用柴油。
柴油的颜色为茶黄色或棕褐色,摇动气泡小,手感光滑,挥发慢。
国家标准GB 252—2015中称为轻柴油,深圳市技术规范SZJG 13-2010称为含清净剂车用柴油,其最根本的区别是硫含量不同,轻柴油的硫含量不大于0。
2%,车用柴油的硫含量不大于0.05%。
1、规格及用途轻柴油按凝点可分为10#、5#、0#、—10#、-20#、—35#和—50#等7个牌号,气温低,应选用凝点较低的轻柴油,反之,则应选用凝点较高的轻柴油。
0#轻柴油适合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4度以上的地区使用,表示其凝点不高于0℃.2、性能指标及要求柴油的主要指标有:燃烧性、蒸发性、流动性、安定性和腐蚀性等.(1)燃烧性(着火性):柴油燃烧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柴油机的工作.十六烷值是表示柴油在发动机中着火和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
柴油的十六烷值直接影响燃料在柴油机中的燃烧过程。
柴油的十六烷值高,其自燃点低,在柴油机气缸中容易自燃,发动机工作平稳。
柴油的十六烷值如果过低,燃料着火困难,会产生不正常燃烧,降低发动机的功率。
但柴油的十六烷值也不宜过高,如果过高,柴油不能完全燃烧,耗油量增大。
柴油的十六烷值与其化学组成有关。
正构烷烃的十六烷值最高,环烷烃次之,多环芳香烃的十六烷值最低.通常车用柴油的十六烷值应在45~60范围内。
(2)蒸发性:要使发动机启动和正常工作,要求柴油具有良好的蒸发性.但蒸发性也不能太强,因为蒸发速度过快,燃烧时会积聚大量柴油,使发动机工作不稳定。
一、柴油质量标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
成品油市场的汽、柴油质量标准主要采用国家标准其中汽油主要采用国家标准GB 17930-2013;普通柴油主要采用国家标准GB 252-2015,车用柴油GB19147-2016。
(二)柴油相关知识柴油是在260~350℃的温度范围内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主要由碳、氢和部分氧组成。
柴油按馏分轻重分重柴油和轻柴油二种,其中重柴油适用于1000r/min以下的中、低速柴油机,轻柴油则适用于1000r/min以上的高速机。
我司销售的主要是轻柴油和车用柴油。
柴油的颜色为茶黄色或棕褐色,摇动气泡小,手感光滑,挥发慢。
国家标准GB 252-2015中称为轻柴油,深圳市技术规范SZJG 13-2010称为含清净剂车用柴油,其最根本的区别是硫含量不同,轻柴油的硫含量不大于0.2%,车用柴油的硫含量不大于0.05%。
1、规格及用途轻柴油按凝点可分为10#、5#、0#、-10#、-20#、-35#和-50#等7个牌号,气温低,应选用凝点较低的轻柴油,反之,则应选用凝点较高的轻柴油。
0#轻柴油适合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4度以上的地区使用,表示其凝点不高于0℃。
2、性能指标及要求柴油的主要指标有:燃烧性、蒸发性、流动性、安定性和腐蚀性等。
(1)燃烧性(着火性):柴油燃烧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柴油机的工作。
十六烷值是表示柴油在发动机中着火和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
柴油的十六烷值直接影响燃料在柴油机中的燃烧过程。
柴油的十六烷值高,其自燃点低,在柴油机气缸中容易自燃,发动机工作平稳。
柴油的十六烷值如果过低,燃料着火困难,会产生不正常燃烧,降低发动机的功率。
但柴油的十六烷值也不宜过高,如果过高,柴油不能完全燃烧,耗油量增大。
柴油的十六烷值与其化学组成有关。
正构烷烃的十六烷值最高,环烷烃次之,多环芳香烃的十六烷值最低。
通常车用柴油的十六烷值应在45~60范围内。
(2)蒸发性:要使发动机启动和正常工作,要求柴油具有良好的蒸发性。
国六车用柴油质量标准
国六车用柴油质量标准是指中国国家标准《车用柴油》(GB 19147-2016)规定的柴油质量要求。
根据该标准,国六车用柴油的主要质量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硫含量:国六车用柴油的硫含量限制为10毫克/升以下,相比于国五标准(50毫克/升),大幅降低了硫含量。
2. 芳烃含量:国六车用柴油的芳烃含量限制为11%以下,相比于国五标准(20%),也有明显的降低。
3. 氮氧化物:国六车用柴油的氮氧化物限制为200毫克/升以下。
4. 馏程:国六车用柴油的馏程要求在180至370摄氏度之间。
5. 进口柴油的标准:国六车用柴油的进口质量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上海市标准。
国六车用柴油质量标准的实施旨在减少柴油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污染,促进环保和健康。
柴油的国标标准主要是参照GB 19147-2016《车用柴油》和GB 252-2000《轻柴油》。
这些标准对柴油的质量指标、检测方法和柴油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规定。
具体来说,GB 19147-2016《车用柴油》规定了车用柴油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标记、编码、特性、检验规则、判定规则和不合格品处理、标准实施要求、标识、运输和贮存等。
该标准适用于点燃式发动机使用的车用柴油,不适用于使用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醇类燃料等为燃料的点燃式发动机使用的燃料。
GB 252-2000《轻柴油》则规定了轻柴油的分类、产品规格、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该标准适用于压燃式发动机使用的轻柴油,不适用于车用柴油机和其他柴油机。
在柴油的质量指标方面,包括氧化安定性、硫含量、10%蒸余物残炭、灰分、铜片腐蚀、水分、机械杂质、润滑性、多环芳烃含量、运动黏度、凝点、冷滤点、闪点(闭口)、着火性(十六烷值、十六烷指数)、馏程、密度、脂肪酸甲酯和色度等。
这些指标都与柴油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密切相关。
在检测方法方面,包括氧化安定性试验法、硫含量测定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十六烷指数测定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经过权威机构验证的,能够准确反映柴油的质量指标。
在适用范围方面,不同标准的柴油适用范围也不同。
例如,GB 19147-2016《车用柴油》适用于点燃式发动机使用的车用柴油,而GB 252-2000《轻柴油》则适用于压燃式发动机使用的轻柴油。
总之,柴油的国标标准是保障柴油质量和安全使用的重要依据,也是促进柴油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轻柴油新国标即将实施——GB 252-2000《轻柴油》简介丁一
【期刊名称】《农业机械》
【年(卷),期】2001()11
【摘要】农业机械化领域中常用的轻柴油,目前使用的国家标准是GB 252-1994《轻柴油》。
2000年10月27日发布了新的国家标准GB 252-2000《轻柴油》,用以代替旧国标,定于2002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新国标与旧国标的差异,对于使用者来说,只有以下2点: (1)新标准中轻柴油的质量水平只设1个档次,而旧标准中则分为优级品、一级品和合格品3个等级; (2)新标准中轻柴油依据凝点分为7个牌号。
【总页数】1页(P67-67)
【关键词】轻柴油;GB252-2000;国家标准;风险率
【作者】丁一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32.6;TK428.9
【相关文献】
1.关于对GB 252-2000《轻柴油》国家标准实施日期几点意见的函 [J],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GB 252—2000轻柴油国家标准简介 [J], 杨国勋
3.新国标GB7258即将出炉商用车企各有表态 [J],
4.交流电度表新国标(GB/T15282,15283)简介 [J], 王兆宏
5.新国标GB7258即将出炉商用车企各有表态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柴油国家标准GB 19147和GB 252的对比【摘要】柴油是一种应用广泛、用量巨大的石油产品。
现有的国家标准有GB 252-2011《普通柴油》和GB 19147-2013《车用柴油(IV)》。
为加强对两个标准的理解,避免混淆,本文从标准适用范围、产品分类、主要质量指标差异几方面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并阐述了两个标准的修订历程和发展展望。
【关键词】普通柴油车用柴油标准对比柴油是一种轻质石油产品,常用作压燃式发动机(即柴油机)的燃料。
柴油主要由原油蒸馏、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焦化等过程产生的柴油馏分调配而成(必要时还经精制和加入添加剂)[1]。
柴油是炼油行业中使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产品。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我国柴油产量为16676万吨,表观消费量为1617.03万吨。
从产品使用范围上,柴油可分为适用于拖拉机、内燃机车、工程机械、船舶和发电机组等压燃式发动机的普通柴油,以及适用于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汽车的车用柴油。
目前我国适用的柴油产品国家标准主要是GB 252-2011《普通柴油》[2]和GB 19147-2013《车用柴油(IV)》[3]。
笔者在工作常遇到部分客户混淆两种柴油的类型以及标准要求,为加强上述两个产品标准的理解,本文对上述两个标准适用范围、主要质量指标差异、修订过程和发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1 适用范围GB 252-2011《普通柴油》所属产品主要适用于拖拉机、内燃机车、工程机械、船舶和发电机等压燃式发动机和GB 19756中规定的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所使用的由石油制取的,或加有添加剂的普通柴油。
GB 19147-2013《车用柴油(IV)》所属产品适用于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汽车。
但不涉及以生物柴油为调合组分的车用柴油产品。
2 产品分类通常,柴油按照凝点进行分类。
GB 252-2011中将普通柴油分为10号、5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共7个牌号,GB 19147-2013中将车用柴油分为5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共6个牌号。
柴油国家标准GB 19147和GB 252的对比作者:周永生赵彦黄开胜张雷黄伟林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第04期【摘要】柴油是一种应用广泛、用量巨大的石油产品。
现有的国家标准有GB 252-2011《普通柴油》和GB 19147-2013《车用柴油(IV)》。
为加强对两个标准的理解,避免混淆,本文从标准适用范围、产品分类、主要质量指标差异几方面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并阐述了两个标准的修订历程和发展展望。
【关键词】普通柴油车用柴油标准对比柴油是一种轻质石油产品,常用作压燃式发动机(即柴油机)的燃料。
柴油主要由原油蒸馏、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焦化等过程产生的柴油馏分调配而成(必要时还经精制和加入添加剂)[1]。
柴油是炼油行业中使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产品。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我国柴油产量为16676万吨,表观消费量为1617.03万吨。
从产品使用范围上,柴油可分为适用于拖拉机、内燃机车、工程机械、船舶和发电机组等压燃式发动机的普通柴油,以及适用于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汽车的车用柴油。
目前我国适用的柴油产品国家标准主要是GB 252-2011《普通柴油》[2]和GB 19147-2013《车用柴油(IV)》[3]。
笔者在工作常遇到部分客户混淆两种柴油的类型以及标准要求,为加强上述两个产品标准的理解,本文对上述两个标准适用范围、主要质量指标差异、修订过程和发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1 适用范围GB 252-2011《普通柴油》所属产品主要适用于拖拉机、内燃机车、工程机械、船舶和发电机等压燃式发动机和GB 19756中规定的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所使用的由石油制取的,或加有添加剂的普通柴油。
GB 19147-2013《车用柴油(IV)》所属产品适用于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汽车。
但不涉及以生物柴油为调合组分的车用柴油产品。
2 产品分类通常,柴油按照凝点进行分类。
GB 252-2011中将普通柴油分为10号、5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共7个牌号,GB 19147-2013中将车用柴油分为5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共6个牌号。
相比而言,GB 252-2011增加了10号柴油。
3 主要质量指标差异GB 17147-2013中规定了车用柴油(III)和车用柴油(IV)的技术要求,但这两者仅硫含量存在差异。
对比GB 252-2011和GB 19147-2013两个标准,技术要求相同的质量指标有凝点、冷滤点、馏程、水分、机械杂质、运动粘度(20℃)、10%蒸余物残炭、灰分、氧化安定性、铜片腐蚀、酸度。
要求不同的质量指标为硫含量、闪点(闭口)、密度(20℃)、色度、着火性(十六烷值)、十六烷指数、脂肪酸甲酯和对添加物的要求等。
本文着重介绍两个标准要求不同的质量指标。
3.1 对添加物的要求相比GB 252-2011,GB 19147-2013明确对添加物作出规定,要求“车用柴油中所使用的添加剂应无公认的有害作用,并按推荐的适宜用量使用。
车用柴油中不应含有任何可导致汽车无法正常运行的添加物或污染物。
”这可能与近年国内多次出现因车用汽油质量问题导致发动机故障的事件,个别被疑与汽油中掺杂某些添加物有关。
因此,2012年发布的国家标准GB 17930-2011《车用汽油》[4]1号修改单和今年发布的车用柴油国家标准都增加了对添加物的要求。
3.2 色度色度主要表征石油产品的颜色。
石油产品的颜色与原油性质、加工工艺、精制深度等因素有关。
在生产过程中测定油品的颜色可以判断油品的精制程度,以便控制产品质量。
在储运中测定油品颜色可以衡量油品的安定性[1]。
GB 252-2011中规定普通柴油的色度不大于3.5号。
GB 19147-2013无此要求,主要与满足此要求的油一般精制到一定程度有关。
3.3 酸度和脂肪酸甲酯油品中常含有有机酸、酚类化合物等酸性物质。
这些物质含量较多时对炼油装置、贮存装置和使用机械都有一定的腐蚀性。
酸度主要表征柴油等轻质燃料中酸性物质的总含量。
GB 252-2011和GB 19147-2013中均规定酸度不大于7 mgKOH/100mL。
但GB 19147-2013中还增加了脂肪酸甲酯的要求,要求含量不大于1.0%(V/V),限制柴油中的生物柴油组分。
3.4 硫含量硫含量是柴油的重要质量指标,也是柴油质量升级的关键指标。
硫含量超标的柴油燃烧后会对大气造成污染,且易导致发动机系统的三元催化失效,影响排放。
GB 252-2011中规定2013年6月30日以前硫含量不大于0.2%(m/m),2013年7月1日开始硫含量不大于0.035%(m/m)。
GB 19147-2013中规定车用柴油(III)硫含量不大于350(mg/kg)。
柴油中硫含量不大于350(mg/kg)可满足我国第三阶段(通常说国III)机动车排放要求,硫含量不大于50(mg/kg)可满足我国第IV阶段(通常说国IV)机动车排放要求。
3.5 着火性十六烷值是柴油的关键质量指标。
柴油的十六烷值代表着柴油燃料在发动机中着火性能的一个约定量值,表示柴油在柴油机中燃烧时的自燃性能。
十六烷指数则是根据柴油50%馏程和20℃密度计算所得值。
GB 252-2011中规定柴油十六烷值不小于49,十六烷指数不小于46。
GB 19147-2013中分为三个层次,其中5号、0号、-10号柴油十六烷值不小于49,十六烷指数不小于46;-20号柴油十六烷值和十六烷指数均不小于46;-35号、-50号柴油十六烷值不小于45,十六烷指数不小于43。
3.6 密度密度是柴油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结合其他性质反映柴油的组成,也关系到油品交接、储运、贸易的计量问题,同时对柴油的排放性能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5]。
GB 252-2011未对柴油密度进行限值要求,仅要求报告值。
GB 19147-2013规定5号、0号、-5号、-10号柴油20℃密度在810~850kg/m3之间,其他3个牌号的柴油密度在790~840 kg/m3之间。
3.7 闪点闪点是柴油的安全性能指标,可判断组分的轻重,衡量油品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GB 252-2011和GB 19147-2013主要差异仅在对-20号柴油的要求不一致,前者要求不低于55℃,后者要求不低于50℃。
3.8 润滑性柴油的润滑性好坏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燃料泵系统的润滑,进而影响磨损。
随着对柴油硫含量要求越来越严格,限值越来越低,柴油生产加工过程需进行很大程度是加氢脱硫精制。
当柴油脱硫超过一定程度时,部分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也会被脱除,因此低硫化会影响柴油的润滑性[6]。
通常,需要添加一些抗磨物质改善润滑性。
为此,GB 19147-2013参照欧盟标准的要求,对车用柴油润滑性进行要求,即校正磨痕直径(60℃)不大于460μm。
GB 252-2011无此要求。
3.9 多环芳烃多环芳烃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效应,是一种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
柴油中含过多的多环芳烃,燃烧后排放到大气中会污染环境,也会产生更多的颗粒物排放[7]。
为此,GB 19147-2013要求柴油多环芳烃含量不大于11%(m/m)。
GB 252-2011中无此要求。
4 标准修订历程4.1 GB 252修订历程GB 252发布于1964年,迄今为止,共修订了6次,最近的是2000年和2011年。
其中,2000年主要修订了硫含量、氧化安定性、闪点,并取消水溶性酸碱和硫醇硫。
2011年修订的显著之处,一是将标准名称由《轻柴油》更改为《普通柴油》,并相应修订了标准适用范围;二是根据目前柴油降硫的大趋势,将硫含量限值降低,进一步与国III排放要求接轨;三是增加了十六烷指数要求。
4.2 GB 19147修订历程为满足柴油机汽车发展的需求,2003年我国参照欧盟标准EN 590-1998制定发布了GB 19147-2003。
该标准2009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主要是将原来的“推荐性标准”修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降低硫含量限值,满足国III排放要求,并修订了黏度、密度指标的限值,增加了多环芳烃、脂肪酸甲酯的限值要求。
2011年,标准编制组启动对GB 19147的第2次修订,增加第Ⅳ阶段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要求,于2012年4月完成《车用柴油(IV)》报批稿。
期间,根据形势发展和新的任务要求,再次进行修订,以满足第V阶段机动车污染物的要求。
于2012年7月形成报批稿。
但2012年底,全国多个地区爆发罕见的持续雾霾天气,引发社会对提高油品质量的广泛关注。
2013年2月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油品质量升级。
2月7日,GB 19147-2013《车用柴油(IV)》发布,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过渡期至2014年12月31日。
5 发展展望根据我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2 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柴油燃烧机动车尾气污染更是颗粒物(PM)排放大户[8]。
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油品质量,国家政府也高度重视提高油品质量。
根据国务院会议精神,全国法定从2015年开始启用第四阶段标准汽柴油,2018年启用第五阶段标准汽柴油。
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对柴油的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标准也会越来越严格,柴油质量升级的步伐也会越来越快。
参考文献[1] 庞荔元.油品分析员读本[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2] GB 252-2011.普通柴油[S][3] GB 19147-2013.车用柴油(IV)[S][4] GB 17930-2011.车用汽油[S][5] 陈文森,等.柴油品质对发动机排放性能的影响[J].汽车工程,2008,(30):8[6] 胡泽祥,等.柴油润滑性问题的由来和研究现状[J].江苏化工,2007,(2)[7] 沈言谨.柴油中多环芳烃含量对颗粒物排放的影响[J].环保与安全,2006,(3):85-87[8] 孙秀艳.柴油车是PM2.5的排放大户[N].人民日报. 2012-12-28(010)作者简介周永生,湖南耒阳人,出生于1980年10月,理学硕士,工程师职称。
现从事石油化工产品检测及科研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