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ubuntu下使用VI编辑文件必知的常用命令

ubuntu下使用VI编辑文件必知的常用命令

ubuntu下使用VI编辑文件必知的常用命令
ubuntu下使用VI编辑文件必知的常用命令

u b u n t u下使用V I编辑文件必知的常用命令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最近在使用ubuntu,已经很少进入windows平台了。在linux下,要编辑文件或者其他的文本文件,哪那么一个ubuntu linux下的强大的文本编辑工具就不得不提了,那就是VI编辑器。下面把VI常用到的命令行贴出来。

进入vi的命令

vi filename :打开或新建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行首

vi +n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n行首

vi +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最后一行首

vi +/pattern filename: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个与pattern匹配的串处

vi -r filename :在上次正用vi编辑时发生系统崩溃,恢复filename

vi filename….filename :打开多个文件,依次进行编辑

移动光标类命令

h :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l :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space: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Backspace: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k或Ctrl+p:光标上移一行

j或Ctrl+n :光标下移一行

Enter :光标下移一行

w或W :光标右移一个字至字首

b或B :光标左移一个字至字首

e或E :光标右移一个字至字尾

) :光标移至句尾

( :光标移至句首

}:光标移至段落开头

{:光标移至段落结尾

nG:光标移至第n行首

n+:光标下移n行

n-:光标上移n行

n$:光标移至第n行尾

H :光标移至屏幕顶行

M :光标移至屏幕中间行

L :光标移至屏幕最后行

0:(注意是数字零)光标移至当前行首

$:光标移至当前行尾

屏幕翻滚类命令

Ctrl+u:向文件首翻半屏

Ctrl+d:向文件尾翻半屏

Ctrl+f:向文件尾翻一屏

Ctrl+b;向文件首翻一屏

nz:将第n行滚至屏幕顶部,不指定n时将当前行滚至屏幕顶部。插入文本类命令

i :在光标前

I :在当前行首

a:光标后

A:在当前行尾

o:在当前行之下新开一行

O:在当前行之上新开一行

r:替换当前字符

R:替换当前字符及其后的字符,直至按ESC键

s:从当前光标位置处开始,以输入的文本替代指定数目的字符S:删除指定数目的行,并以所输入文本代替之

ncw或nCW:修改指定数目的字

nCC:修改指定数目的行

删除命令

ndw或ndW:删除光标处开始及其后的n-1个字

do:删至行首

d$:删至行尾

ndd:删除当前行及其后n-1行

x或X:删除一个字符,x删除光标后的,而X删除光标前的Ctrl+u:删除输入方式下所输入的文本

搜索及替换命令

/pattern:从光标开始处向文件尾搜索pattern

pattern:从光标开始处向文件首搜索pattern

n:在同一方向重复上一次搜索命令

N:在反方向上重复上一次搜索命令

:s/p1/p2/g:将当前行中所有p1均用p2替代

:n1,n2s/p1/p2/g:将第n1至n2行中所有p1均用p2替代

:g/p1/s//p2/g:将文件中所有p1均用p2替换

选项设置

all:列出所有选项设置情况

term:设置终端类型

ignorance:在搜索中忽略大小写

list:显示制表位(Ctrl+I)和行尾标志($)

number:显示行号

report:显示由面向行的命令修改过的数目

terse:显示简短的警告信息

warn:在转到别的文件时若没保存当前文件则显示NO write信息nomagic:允许在搜索模式中,使用前面不带“”的特殊字符nowrapscan:禁止vi在搜索到达文件两端时,又从另一端开始mesg:允许vi显示其他用户用write写到自己终端上的信息

最后行方式命令

:n1,n2 co n3:将n1行到n2行之间的内容拷贝到第n3行下

:n1,n2 m n3:将n1行到n2行之间的内容移至到第n3行下

:n1,n2 d :将n1行到n2行之间的内容删除

:w :保存当前文件

:e filename:打开文件filename进行编辑

:x:保存当前文件并退出

:q:退出vi

:q!:不保存文件并退出vi

:!command:执行shell命令command

:n1,n2 w!command:将文件中n1行至n2行的内容作为command的输入并执行之,若不指定n1,n2,则表示将整个文件内容作为command的输入

:r!command:将命令command的输出结果放到当前行

寄存器操作

"nyy:将当前行及其下n行的内容保存到寄存器?中,其中为一个字母,n为一个数字

"nyw:将当前行及其下n个字保存到寄存器?中,其中为一个字母,n为一个数字

"nyl:将当前行及其下n个字符保存到寄存器?中,其中为一个字母,n为一个数字

"p:取出寄存器?中的内容并将其放到光标位置处。这里?可以是一个字母,也可以是一个数字

ndd:将当前行及其下共n行文本删除,并将所删内容放到1号删除寄存器中。

【安装环境】

ASUS k8n-vm+Sempron 2800++Kingston ddr400 512M+Seagate 80G SATA

集成NVIDIA GeForce 6100显卡+集成ADI1986A声卡+集成RTL8201B网卡

Windows Server 2003+Ubuntu 8.04.2 LTS

【硬盘安装】

拷贝grldr和menu.lst到c盘根目录下(下载Grub4Dos可获得)

拷贝 ubuntu-9.04-desktop-i386.iso 文件到c盘根目录(提前下载好)

解压iso文件里面的Casper下的vmlinuz和initrd.gz到C盘根目录

在boot.ini中加入如下一行:

C:\grldr=”install ubuntu 9.04″

在menu.lst中加入下面一段:

title Install Ubuntu 9.04

find –set-root /ubuntu-9.04-desktop-i386.iso

kernel /vmlinuz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ubuntu-9.04-desktop-

i386.iso

initrd /initrd.gz

以上操作可以举一反三,只要能从iso文件启动即可,本人机器上就是用自己修改得到的xnldr和xnpe.lst代替引导,一样成功!

重启在菜单上选择Ubuntu 9.04,启动到livecd,点击桌面上的install,开始安装

安装过程略…注意选择手动安装,中间会提示卸载分区以安装,点“是(Yes)”即可,以前8.10的硬盘安装,是要在终端中运行sudo umount -l /isodevice 才可以显示分区的,否则显示一片空白。

我的分区情况(sudo fdisk -l)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7 8389 8510 979933+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sda8 8511 9729 9791586 83 Linux

首次进入系统,按照联网–>更新源–>语言中文化–>安装显示驱动的步骤来进行

【联网】

联网是基础,不联网下面的工作就进行不了了,具体操作看自己的环境了

如果用路由器了的话,这个最简单了,自动都连上网了,可是我这边,路由器我没权限管理,管理员给设置成固定ip的了,我只好手动修改了

地址

掩码

网关

DNS

还有常用的pppoe拨号上网,也是在网络连接设置里设置帐号密码就可以拨号上网了的

【更新源】

这个很重要的,一个好的快的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找到自己网络环境比较快的源,可以去ping下源的ip,响应快的就快

我用的教育网,最后选择了上海交大的源,又加上欧洲的官方源,下载速度达到700多k/s

终端中执行:

sudo gedit /etc/apt/sources.list

~$ sudo apt-get update 更新一下源

~$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更新一下系统

至此源设置完毕了

【语言中文化】

系统(System)–>系统管理(Administration)–>语言支持(language support)点击“Install/remove languages”,列表中选择chinese ,然后apply。。。最后选择中文,注销一下就是中文环境了

【安装显示驱动】

系统–>系统管理–>硬件驱动,选择180版本的驱动,激活,自动安装成功,重启若此法失败,则使用envyng这个工具来安装最新官方驱动

~$ sudo apt-get install envyng-gtk

总有一种方法是可行的吧。。。

【软件安装设置】

设置文件浏览器

编辑—首选项

视图:勾选使用紧凑布局、默认缩放级别都调到50%

预览:仅显示小于指定大小的文件设为3MB

介质:软件处改为询问操作,就不会自动打开U盘等可移动设备了

设置Firefox

打开或者https://www.doczj.com/doc/5e9330222.html,按照提示安装Adobe Flash插件

这是我必用的扩展,实现双击关闭标签,拖拽打开链接,鼠标手势,天气预报,支持mht,边看浏览边听歌功用

Close Tab by Double Click、DownThemAll、Easy DragToGo、Fast Dial、Fire.fm、FireGestures、FlashGot、Forecastfox、Google Reader Watcher、PDF Download、ShadaRadio、Tab Scope、Topper、UnMHT。

我使用19英寸LCD显示器,为了有更多的空间显示网页,就给firefox设置成无书签栏和状态栏,常用的扩展都显示在导航栏和菜单栏上了

支持解压rar,7z等格式压缩包

~$ sudo apt-get install rar unrar p7zip-full

输入法

系统安装好了的scim,也要设置一下才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在全局设置里面只勾选自己想用的输入法,比如我只选拼音,还有在智能拼音设置里面,把Auto fill preedit勾去掉,这样我打拼音就不会自动转换汉字了…

我使用的是ibus,新立得找ibus,ibus-pinyin

使用 sudo im-switch -c 选择 ibus 输入法

【mplayer】

1、先安装mplayer.在新立得软件管理包中选中mplayer和与它相关的包,应用安装。

2、安装解码器。

到官方网站下载w32codecs

最好是下载deb包,下载后直接点击安装。

3、安装完毕后在应用程序->影音处打开mplayer,选择你要打开的电影目录,文件类型那个地方要选 all files。

4、在 mplaer播放器的属性(preference)设置中,video标签下的可获取驱动要选xv X11/xv,并把下方“enab le frame dropping (允许掉帧)”钩选上。【OpenOffice】

OpenOffice 启动速度比较慢地球人都知道,django 给出了一个建议,尝试了一下确实有效:

1). 打开 OpenOffice Writer,在菜单中选择:工具->选项->内存:

2). 修改:撤销命令->步数:20

3). 修改:图形缓冲区->用于openoffice:128m,每个对象的内存:20m

4). 激活:系统栏快速启动

5). 取消 Java 选项页中的‘使用 Java 运行环境’设置input method

3D炫酷效果

系统–>首选项–>外观,视觉效果里选第三个“扩展”,即可体验一些简单的特效了,想体验更多效果请安装compiz吧

打开新立得,安装compizconfig-settings-manager和emerald和fusion-icon 点击系统–> 首选项–> Advanced Desktop Effects Settings,按照自己需要进行设置,如立方体

配置 Emerald 窗口装饰器,让它随 Ubuntu 自动启动。点击系统 -> 首选项 ->会话,点击右边的“增加”(Add)按钮后会弹出的“Add Startup Program window”(添加自启动)窗口, 在“Name” (名称) 中输入 Emerald Fix ,在“command” (命令)中输入 emerald –replace ( 在“注释”中你可随便以输入)。点击“确定”并关闭窗口

【其他软件的安装】

ubuntu-tweak wine filezilla

iptux linux-fetion linuxQQ amsn xchat

stardict EIOffice AdobeReader qsopcast

easytag gtk-recordMyDesktop

音乐:Amarok(kde下的播放器,我自己用,就感觉比RHythmbox好多了)、RHythmbox(系统自带,删除后又安装了,感觉也不错)、

视频:mplayer(快捷键操作很方便阿,关联视频格式后播放也很方便.我在windows中也用的是mplayer,不用暴风影音)、Qsopcast(网络电视sopcast的

QT前端,支持同时看多个台,还有一个GTK前端Gsopcast,另外现在出了一个sopcast player,据说是官方的?)

下载:FireFox自带的下载工具和wget用于下载小文件、DownThemAll+multiget 用于多线程下载大文件,bt用Azureus(基于java,但是很好用,功能强大)自带的Transmission,FTP用的是Filezilla(开源夸平台,中文支持好,据说gftp中文支持不佳)

聊天软件:qq用eva(感觉这个要比官方qq好多了,除非官方qq有windows 下面的全部功能)现在官方大LinuxQQ实现了相同大功能,且比eva稳定吧,期待更好的版本、飞信用libfetion(这个用linux的人都该知道,我用的时候都还没有linux版本,早期只有windows版本,主要因为资源占用少)、IRC用xchat(linux让我认识了IRC,这真是个有用的东西阿)、BBS用Qterm(我没事就到饮水思源灌水去,原来windows下用Fterm,后来发现台湾同胞搞了个pcmanx,不过感觉不好用)、MSN用amsn(这个比较华丽,功能也不错,可以视频,还有个Emesene,试用了一下,字体界面等比amsn好看,但是功能过于简单,现在又出了个米鼠,不过喜欢)

网页浏览器:FireFox(安装丰富插件,使用顺手,打造自己的最佳浏览器)

+Opera(唯一的好处是占用资源是FireFox的一半左右)

还有一个屏幕录像软件我用的是gtk-recordMyDesktop,截图软件我用什么呢?还没确定。。。

QQ for Linux 现在做的也不错了,有些功能了,也可以用了

电子邮件:Thunderbird

输入法:感觉自带的scim也好用,可惜不够智能,好多常用词语都打不出,另有巨蟒输入法,带有整句输入,据说是用的搜狗词库,感觉挺顺手,可惜出词太慢,跟不上速度,然后还有很多人都喜欢的小企鹅输入法fixct,但是我用过之后没太大印象,感觉和scim不分伯仲,ibus就好多了,智能,快速,推荐google earth、adobe reader、ChmSee(chm文件阅读器)、vim(挺牛的文本编辑器)、stardict(星际译王,另外要下载词典)、EnvyNG(自动安装显卡最新驱动)、Ubuntu TWeak(Ubuntu优化工具方便管理)、MDB Viewer(查看mdb格式的数据库文件)、EasyTAG(编辑ID3标签信息)、cairo-dock(很容易就安装好了,而且有我曾经一见钟情的主题,awn真是麻烦,到现在我还没搞好过,放弃)、虚拟电脑用VirtualBox OSE或者VM?局域网工具用iptux,其次是飞鸽传书。模拟windows应用程序就用wine吧

【分享】ubuntu 9.04硬盘安装

Tags:

1、下载最新版本的Grub4DOS

下载地址:

下载并解压缩后,将目录中的grldr (非grldr.mbr),grub.exe两个文件复制

到C盘根目录下

2、在下载好的iso文件中,casper文件夹目录下,找到vmlinuz、initrd.gz解

压,并复制到C盘根目录下

(无需解压整个casper文件夹,整个casper文件夹很大)

3、C盘根目录下建立menu.lst文件,内容为:

title Install Ubuntu

root (hd0,0)

kernel (hd0,0)/vmlinuz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ubuntu-9.04-desktop-i386.iso ro quiet splash locale=zh_CN.UTF-8

initrd (hd0,0)/initrd.gz

4、接着,在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 的查看标签下去掉“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之前的勾,并勾选“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取消C盘根目录下的boot.ini文件的“只读”属性,然后用记事本打开boot.ini文件,做如下更改:timeout=0 改成 timeout=5 或者更大的数字,在boot.ini 文件内容

末尾加上一行 C:\grldr="GRUB"

(附:boot.ini 文件路径 c:\boot.ini )

5、将ubuntu-9.04-desktop-i386.iso复制或移到U盘根目录下,硬盘上原有的

ISO文件则修改文件名,切记。

6、插上U盘重启电脑,开机选择“GRUB”,进入live CD模式

7、双击桌面的图标“安装”开始安装,下面就直接下一步,下一步,分区时记

得选择手动编辑就OK;

(分区部分详细介绍见2楼)

8、重启。

Linux操作系统Vi文本编辑器试验报告

Vi 文本编辑器 1.实验目的 文本编辑器的原理和操作。1.了解vi文本编辑器的相关命令。了解vi 2.2.实验原理和实验设备 1.操作系统inuxL. 3.实验步骤 1.什么是vi文本编辑器? Vi是一个全屏幕文本编辑器 优点: 具有文本编辑所需的所有功能.1 适用于各种版本的Unix/Linux2.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终端.3使用灵活快捷.4缺点: 界面不太好看1.按键命令太多2.2. 如何调用vi 在系统提示符后输入vi和想要编辑(或建立)的文件名(如:vi [path]filename),便可进入vi。如果只输入vi,而不带有文件名,也可以进入vi。然后先创建文件的内容,时,只需在退出命令后输入文件名即可。vi在退出进入vi之后,首先进入的就是编辑模式,进入编辑模式后vi等待编辑命令输入而不是文本输入,也就是说,这时输入的字母都将作为编辑命令来解释。.进入编辑模式后光标停在屏幕的第一行首位上(用_表示),其余各行的行首均有一个“~”符号,表示该行为空行。最后一行是状态行,显示出当前正在编辑的文件名及其状态。如果是[New File],则表示该文件是一个新建的文件。如果输入vi带有文件名后,文件已在系统中存在的话,则在屏幕上显示出该文件的内容,并且光标停在第一行的首位,在状态行显示出该文件的文件名,行数和字符数。在编辑模式下输入插入命令i、附加命令a、打开命令o、修改命令c、取代命令r或替换命令s都可以进入插入模式。在插入模式下,用户输入的任何字符都被vi当作文件内容保存起来,并将其显示在屏幕上。在文本输入过程中,若想回到命令模式,按ESC键即可。在编辑模式下,用户按“:”键即可进入命令模式,此时vi会在显示窗口的最后一行(通常也是屏幕的最后一行)显示一个“:”作为命令模式的提示符,等待用户输入命令。多数文件管理命令都是在此模式下执行的。末行命令执行完成后,vi自动回到编辑模式。如图3.1所示。若在命令模式下输入命令过程中改变了主意,可用退格键(backspace)将输入的命令全回到编辑模式。部删除之后,再按一下退格键,即可使vi3. vi 的三种基本工作模式: 。)编辑模式、插入模式和命令模式(末行模式 三种模式之间的转换示意图图3.1 vi文件的保存和退出;4. 键切换ESC要通过如果我们处于其它命令模式时,的默认模式,vim或vi模式是Command 过来。会在屏幕的最下方等待我们输入命令:号时,vi当我们按ESC键后,接着再输入:保存;:w ;filename另存为:w filename

linux vim使用快捷键超好

Linux上vi(vim)编辑器使用教程 vi(vim)是上Linux非常常用的编辑器,很多Linux发行版都默认安装了vi(vim)。vi(vim)命令繁多但是如果使用灵活之后将会大大提高效率。vi是“visual interface”的缩写,vim是vi IMproved(增强版的vi)。在一般的系统管理维护中vi就够用,如果想使用代码加亮的话可以使用vim。下面vps侦探整理一下vi的使用教程:包含vi的基本介绍、使用模式、文件的打开关闭保存、插入文本或新建行、移动光标、删除、恢复字符或行、搜索等等,算是一篇比较适合新手学习vi的教程。 vi有3个模式:插入模式、命令模式、低行模式。 插入模式:在此模式下可以输入字符,按ESC将回到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可以移动光标、删除字符等。 低行模式:可以保存文件、退出vi、设置vi、查找等功能(低行模式也可以看作是命令模式里的)。 一、打开文件、保存、关闭文件(vi命令模式下使用) 1 2 3 4 5 6 vi filename //打开filename文件 :w //保存文件 :w https://www.doczj.com/doc/5e9330222.html, //保存至https://www.doczj.com/doc/5e9330222.html,文件 :q //退出编辑器,如果文件已修改请使用下面的命令:q! //退出编辑器,且不保存 :wq //退出编辑器,且保存文件 二、插入文本或行(vi命令模式下使用,执行下面命令后将进入插入模式,按ESC 键可退出插入模式) 1 2 3 4 5 6 7 8 a //在当前光标位置的右边添加文本 i //在当前光标位置的左边添加文本 A //在当前行的末尾位置添加文本 I //在当前行的开始处添加文本(非空字符的行首) O //在当前行的上面新建一行 o //在当前行的下面新建一行 R //替换(覆盖)当前光标位置及后面的若干文本 J //合并光标所在行及下一行为一行(依然在命令模式) 三、移动光标(vi命令模式下使用) 1、使用上下左右方向键 2、命令模式下:h 向左、j 向下、k 向上、l 向右。 空格键向右、Backspace 向左、Enter 移动到下一行首、- 移动到上一行首。

linux vi文本编辑器使用

linux vi文本编辑器使用 vi 简易说明 由前面一路走来,我们一直建议使用文字模式来处理Linux 的系统设定问题,因为不但可以让您比较容易了解到Linux 的运作状况,也比较容易了解整个设定的基本精神,更能『保证』您的修改可以顺利的被运作( 这里要再次的强调,不同的Linux distribution 各有其不同的附加软体,例如Red Hat 的userconf, Linuxconf, ntsysv 与setup 等等,而Caldera 则有COAS 等等,因此,如果您只会使用此种类型的软体来控制您的Linux 系统时,当接管不同的Linux distribution 时,呵呵!那可就苦恼了!) 所以,在Linux 的系统中使用文字编辑器来编辑您的Linux 参数设定档,嗯!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呦!所以说嘛!系统管理员至少应该要熟悉一种文书处理器的! 由 Linux是什么介绍中,我们知道Linux 与Unix 系统中的参数档几乎都是ASCII 码的『纯文字』档!因此,利用简单的文字编辑软体就可以马上修改Linux 的参数档啰!然而,与Windows 不同的是,如果您用惯了Microsoft Word 或Corel Wordperfect 的话,那么除了Xwindows 里面的编辑程式(如xemacs )用起来尚可应付外,于Linux 的文字模式下,会觉得档案编辑程式都没有Windows 程式那么方便。( 注:什么是ASCII 的纯文字档案呢?说穿了,就是您开启的档案可以将内容给您看到的档案,而不是呈现乱码的档案,那就是纯文字档了!当您以Windows 的word 存一个档案时,在DOS 的情况下使用type ,嗯!完全不知到内容是什么?因为会出现很多的乱码,那并非是纯文字档,而如果以word 在存档时,选择『纯文字类型』,嗯!那就可以使用type 看到该档案的内容了!总之,纯文字档相当的容易修改就是了!) 无论如何,要管理好Linux 系统,纯文字的手工设定仍然是需要的!所以请您千万不要嫌麻烦,努力的将下文参详一下吧!以下我们以最常见到的vi 这套文书软体来介绍Linux 底下的文书编辑动作。( 注:vi 是Unix 预设的文书处理软体,当然,也是Linux 预设的文书处理软体!) 基本上vi 共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一般模式』、『编辑模式』与『指令列命令模式』三种! ·一般模式:以vi 处理一个档案的时后,一进入该档案就是一般模式了。在这个模式中,你可以使用『上下左右』按键来移动游标,您可以使用『删除字元』或『删除整行』来处理档案内容,也可以使用『复制、贴上』来处理您的文件资料。 ·编辑模式:在一般模式中可以处理删除、复制、贴上等等的动作,但是却无法编辑的!要等到您按下『i, I, o, O, a, A, r, R』等字母之后才会进入编辑模式。注意了!通常在Linux 中,按下上述的字母时,在画面的左下方会出现『INSERT 或REPLACE 』的字样,才可以输入任何字来输入到您的档案中!而如果要回到一般模式时,则必须要按下『Esc』这个按键即可退出编辑模式。 ·指令列命令模式:在一般模式当中,输入『: 或/ 』就可以将游标移动到最底下那一行,在这个模式当中,可以提供您『搜寻资料』的动作,而读取、存档、大量取代字元、离开vi 、显示行号等等的动作则是在此模式中达成的! 简单的说,我们可以将这三个模式想成底下的图示来表示之:

vi编辑器命令详解

vi编辑器命令详解 vi命令是unix下常用而重要命令,可在全屏幕方式下编辑一个或多个文件。若在vi执行时 没有指定一个文件,那么vi命令会自动产生一个无名的空的工作文件。若指定的文件不存在, 那么就按指定的文件名创建一个新的文件。若对文件的修改不保存的话,v i命令并不改变原 来文件的内容。 注意:vi命令并不锁住所编辑的文件,因此多个用户可能在同时编辑一个文件,那么最后 保存的文件版本将被保留。 下面是vi命令使用的一些选项及含义: -c sub-command 在对指定的文件编辑前,先执行指定的命令sub-command . -r filename 恢复指定的文件filename . -R 将指定的文件以只读的方式放入编辑器中,这样不会保存对文件的任何修改。 -y number 将编辑窗口的大小设为number行。 下面是vi编辑所处的三种模式: .命令模式进入vi时所处的模式。在此模式下用户可输入各种子命令对进行*作,如删除行、 粘贴行、移向下一个字、移向不同行等。 .文本输入模式在此模式下可以修改一行的内容并增添新行。在命令模式下键入a 、i 或 c键可进入文本输入模式,按Escape键可返回命令模式。 .命令项模式在此模式下,可以通过子命令输入更多的参数。如:w子命令要求输入一文 件名,"/"子命令要求输入一个查找项。用户使用Escape键返回命令模式。 下面是自命令模式下执行的,在同一行上移动的自命令: h 将光标左移一格。 l 将光标右移一格。 j 将光标下移一格。 k 将光标上移一格。 w 将光标移到下一个小字的前面。 W 将光标移到下一个大字的前面。 b 将光标移到前一个小字的前面。 B 将光标移到前一个大字的前面。 e 将光标移到下一个小字的后面。 E 将光标移到前一个大字的后面。 fc 把光标移到同一行的下一个c字符处。 Fc 把光标移到同一行的前一个c字符处。 tc 把光标移到同一行的下一个字符c的前一格。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LINUX基本命令使用和VI编辑器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名称Linux基本命令使用和vi编辑器学院 姓名学号班级 实验地点实验日期评分 指导老师同组其他成员 一、实验目的 掌握Linux一般命令格式。 2.掌握有关文件和目录操作的常用命令。 3.掌握进程操作的常用命令。 4.熟练使用man命令。 5.学习使用vi编辑器建立、编辑、显示及加工处理文本文件。 二、实验环境 VMware,RedHat Linux 三、实验内容 正确地登录和退出系统(logout或exit)。 2.熟悉date,cal,who,clear命令。 3.在用户主目录下对文件进行操作:复制一个文件、显示文件内容、查找指定内容、排序、文件比较、文件删除等。 4.对目录进行管理:创建和删除子目录、改变和显示工作目录、列出和更改文件权限、链接文件等。 5.利用man显示date等命令的手册页。 6.显示系统中的进程信息。 7.进入和退出vi。 8.利用文本插入方式建立一个文件。 9.在新建的文本文件上移动光标位置。 10.对该文件执行删除、复原、修改、替换等操作。 四、实验结果(含程序、数据记录及分析和实验总结等) 1.使用简单命令:date,cal,who,echo,clear等,了解Linux命令格式。

Clear之后 2.浏览文件系统: (1)运行pwd命令,确定当前工作目录。 (2)运行ls–l命令,理解各字段含义。 第一部分“-rw-r--r--”表示该文件的权限,即所有者权限为读和写,组用户和其他用户的权限为只读。第二部分“l”表示该文件是符号链接,第三第四部分所 有者和所有者所在的用户组,第五部分的数字表示文件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剩下的依次是文件创建月日时间和文件名。

vi命令的使用

vi编辑器使用方法 1、vi的基本概念 基本上vi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1) 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字或行的删除,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Insert mode 下,或者到 last line mode。 2) 插入模式(Insert mode) 只有在Insert mode下,才可以做文字输入,按[ESC]键可回到命令行模式。 3) 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将文件保存或退出vi,也可以设置编辑环境,如寻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等。 一般把vi简化成两个模式,即将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也算入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2、vi的基本操作 2.1、三种模式的转换 a) 进入vi 在系统提示符号输入vi及文件名称后,就进入vi全屏幕编辑画面: $ vi myfile 进入vi之后,是处于[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要切换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才能够输入文字。 b) 切换至插入模式(Insert mode)编辑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键入对应字母就可以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此时可以开始输入文字了。 c) Insert 的切换 处于[插入模式(Insert mode)],就只能一直输入文字。若发现输错了字!要按[ESC]键转到[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再删除文字。 d) 退出vi及保存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冒号键进入[Last line mode],例如: : w filename (输入 [w filename]将文章以指定的文件名filename保存): wq (输入[wq],存盘并退出vi) : q! (输入q!,不存盘强制退出vi) 2.2、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功能键 1). 插入模式 按切换进入插入模式,按“i”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光标当前位置开始输入文件;

vi下的一些常用命令

vi 是visual edit 的缩写 文本编辑器是所有计算机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工具。UNIX下的编辑器有ex,sed和vi等,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vi,而vi命令繁多,论坛里好像这方面的总结不多,以下稍做总结,以资共享!渴望更正和补充! 进入vi的命令 vi filename :打开或新建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行首 vi +n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n行首 vi +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最后一行首 vi +/pattern filename: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个与pattern匹配的串处 vi -r filename :在上次正用vi编辑时发生系统崩溃,恢复filename vi filename....filename :打开多个文件,依次进行编辑 移动光标类命令 h :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l :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space: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Backspace: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k或Ctrl+p:光标上移一行 j或Ctrl+n :光标下移一行 Enter :光标下移一行 w或W :光标右移一个字至字首 b或B :光标左移一个字至字首 e或E :光标右移一个字至字尾 ) :光标移至句尾 ( :光标移至句首 }:光标移至段落开头 {:光标移至段落结尾 nG:光标移至第n行首 n+:光标下移n行 n-:光标上移n行 n$:光标移至第n行尾

H :光标移至屏幕顶行 M :光标移至屏幕中间行 L :光标移至屏幕最后行 0:(注意是数字零)光标移至当前行首 $:光标移至当前行尾 屏幕翻滚类命令 Ctrl+u:向文件首翻半屏 Ctrl+d:向文件尾翻半屏 Ctrl+f:向文件尾翻一屏 Ctrl+b;向文件首翻一屏 nz:将第n行滚至屏幕顶部,不指定n时将当前行滚至屏幕顶部。插入文本类命令 i :在光标前 I :在当前行首 a:光标后 A:在当前行尾 o:在当前行之下新开一行 O:在当前行之上新开一行 r:替换当前字符 R:替换当前字符及其后的字符,直至按ESC键 s:从当前光标位置处开始,以输入的文本替代指定数目的字符S:删除指定数目的行,并以所输入文本代替之 ncw或nCW:修改指定数目的字 nCC:修改指定数目的行 删除命令 ndw或ndW:删除光标处开始及其后的n-1个字 do:删至行首 d$:删至行尾 ndd:删除当前行及其后n-1行 x或X:删除一个字符,x删除光标后的,而X删除光标前的 Ctrl+u:删除输入方式下所输入的文本 搜索及替换命令 /pattern:从光标开始处向文件尾搜索pattern ?pattern:从光标开始处向文件首搜索pattern n:在同一方向重复上一次搜索命令

Linux系统如何使用vi命令

Linux系统如何使用vi命令 linux系统使用vi命令方法 一、一般模式:删除、复制与粘贴类命令 x,x x为向后删除一个字符,x为先前删除一个字符 nx(n代表数字) 向后删除n个字符 dd 删除当前行 d 删除当前行所有字符,试成为空行 ndd(n代表数字) 删除光标所在行的向下n列 d1g 删除光标所在行到第一行的所有数据 dg 删除光标所在行到最后一行的所有数据 yy 复制光标所在行 y1g 复制光标所在行到第一行的所有数据 yg 复制光标所在行到最后一行的所有数据 ynj(n代表数字) 复制光标所在行向下n+1行 dnj(n代表数字) 删除光标所在行向下n+1行 p,p p为复制的数据粘贴在光标的下一行,p为复制的数据粘贴在光标的上一行 j 将光标所在行与下一行的数据结合成一行 u 恢复前一个动作(undo) 二、编辑模式命令 i,i i为在当前光标所在处插入输入的文字,i为在光标所

在行第一个非空字符插入输入的文字 a,a a为在当前光标所在处下一个字符插入输入的文字,a 为在光标所在行最后一个字符的下一个字符处插入输入的文字o,o o为在光标所在行的下一行行首开始插入字符,o为在光标所在行的上一行行首开始插入字符 r,r r为替换光标所在那一个字符,r为一直替换光标所指的文字,直到退出 esc 退出,回到一般模式 三、命令模式 h 光标向左移一个字符 j 光标向下移一个字符 k 光标向上移一个字符 l 光标向右移一个字符 ctrl+f 屏幕向下翻一页 ctrl+b 屏幕向上翻一页 ctrl+d 屏幕向下翻半页 ctrl+u 屏幕向上翻半页 + 光标移动到下一行的第一个非空字符 - 光标移动到当前行的第一个非空字符 n空格(n代表数字) 光标向当前行向右移动n个字符 0(数字0) 光标移动到当前行的第一个字符(可以为空字符,注意与-区分) $ 光标移动到当前行的最后一个字符(可以为空字符,注意与-区分)

个人心得-vi编辑器的快捷使用

个人心得-vi编辑器的快捷使用

光标控制命令 命令光标移动 h或^h 向左移一个字符j或^j或^n 向下移一行 k或^p 向上移一行 l或空格向右移一个字符 G 移到文件的最后一行 nG 移到文件的第n 行 w移到下一个字的开头 W 移到下一个字的开头,忽略标点符号 b 移到前一个字的开头 B 移到前一个字的开头,忽略标点符号 L 移到屏幕的最后一行 M 移到屏幕的中间

一行 H 移到屏幕的第一行 e 移到下一个字的结尾 E 移到下一个字的结尾,忽略标点符号 (移到句子的开头)移到句子的结尾{移到段落的开头}移到下一个段落的开头 0或| 移到当前行的第一列 n| 移到当前行的第n列 ^ 移到当前行的第一个非空字符 $ 移到当前行的最后一个字符 +或return移到下一行的第一个字符

- 移到前一行的第一个非空字符 在vi中添加文本 命令插入动作 a 在光标后插入文本 A 在当前行插入文本 i 在光标前插入文本 I 在当前行前插入文本 o 在当前行的下边插入新行 O 在当前行的上边插入新行 :r file读入文件file 内容,并插在当前行后 :nr file读入文件file 内容,并插在第n行后 escape 回到命令模式

^v char 插入时忽略char的指定意义,这是为了插入特殊字符 在vi中删除文本 命令删除操作 x 删除光标处的字符,可以在x前加上需要删除的字符数目 nx 从当前光标处往后删除n个字符 X 删除光标前的字符,可以在X前加上需要删除的字符数目 nX 从当前光标处往前删除n个字符 dw 删至下一个字的开头 ndw 从当前光标处往后删除n个字 dG 删除行,直到文件结束 dd删除整行 ndd 从当前行开始往后删除 db 删除光标前面的

Linux的VI编辑器

Linux的Vi编辑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和了解Linux系统VI编辑器的三种模式 2.掌握 Linux系统的VI基本操作 3.掌握Linux系统的相关模式功能键 二、实验环境 安装Linux系统的计算机 三、实验预备知识 vi编辑器是所有Unix及Linux系统下标准的编辑器,它的强大不逊色于任何最新的文本编辑器,这里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它的用法和一小部分指令。由于对Unix及Linux 系统的任何版本,vi编辑器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您可以在其他任何介绍vi的地方进一步了解它。vi也是Linux中最基本的文本编辑器,学会它后,您将在Linux的世界里畅行无阻。 基本上vi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各模式的功能区分如下: 1.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字或行的删除,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插入模式下,或者到底行模式。 2.插入模式(Insert mode) 只有在Insert mode下,才可以做文字输入,按【ESC】键可回到命令行模式。 3.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将文件保存或退出vi,也可以设置编辑环境,如寻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等。 不过一般我们在使用时把vi简化成两个模式,就是将底行模式也算入命令行模式。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vi的基本操作 (1)进入vi 在系统提示符号输入vi及文件名称后,就进入vi全屏幕编辑画面: $ vi myfile

案例5 Linux的VI编辑器45 不过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您进入vi之后,是处于“命令行模式”,需要切换 到“插入模式”才能够输入文字。 (2)切换至插入模式编辑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进入“插入模式”,这时候就可以开始 输入文字了。 (3)Insert 的切换 目前处于“插入模式”,您就只能一直输入文字,如果您发现输错了字!想用光标 键往回移动,将该字删除,就要先按一下【ESC】键转到“命令行模式”再删除文字。 (4)退出vi及保存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下,按一下【:】冒号键进入“底行模式”。 例如: :w filename (输入“w filename”将文章以指定的文件名filename保存) :wq (输入“wq”,存盘并退出vi) :q! (输入q!,不存盘强制退出vi) 2.命令行模式功能键 (1)插入模式 I:在光标之前插入; a:在光标之后插入; I:在光标所在行的行首插入; A:在光标所在行的行末插入; o:在光标所在的行的上面插入一行; O:在光标所在的行的下面插入一行; s:删除光标后的一个字符,然后进入插入模式; S:删除光标所在的行,然后进入插入模式 (2)从插入模式切换为命令行模式 【ESC】 (3)移动光标 vi可以直接用键盘上的光标来上下左右移动,但正规的vi是用小写英文字母“h”、“j”、“k”、“l”,分别控制光标左、下、上、右移一格。 ctrl+b:屏幕往“后”移动一页。 ctrl+f:屏幕往“前”移动一页。 ctrl+u:屏幕往“后”移动半页。 ctrl+d:屏幕往“前”移动半页。 0:移到文章的开头。

linux下vi命令大全

linux下vi命令大全 进入vi的命令 vi filename :打开或新建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行首 vi +n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n行首 vi +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最后一行首 vi +/pattern filename: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个与pattern匹配的串处vi -r filename :在上次正用vi编辑时发生系统崩溃,恢复filename vi filename....filename :打开多个文件,依次进行编辑 移动光标类命令 h :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l :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space: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Backspace: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k或Ctrl+p:光标上移一行 j或Ctrl+n :光标下移一行 Enter :光标下移一行 w或W :光标右移一个字至字首 b或B :光标左移一个字至字首 e或E :光标右移一个字至字尾 ) :光标移至句尾 ( :光标移至句首 }:光标移至段落开头 {:光标移至段落结尾 nG:光标移至第n行首 n+:光标下移n行 n-:光标上移n行 n$:光标移至第n行尾 H :光标移至屏幕顶行 M :光标移至屏幕中间行 L :光标移至屏幕最后行 0:(注意是数字零)光标移至当前行首 $:光标移至当前行尾 屏幕翻滚类命令 Ctrl+u:向文件首翻半屏 Ctrl+d:向文件尾翻半屏 Ctrl+f:向文件尾翻一屏 Ctrl+b;向文件首翻一屏 nz:将第n行滚至屏幕顶部,不指定n时将当前行滚至屏幕顶部。 插入文本类命令 i :在光标前

I :在当前行首 a:光标后 A:在当前行尾 o:在当前行之下新开一行 O:在当前行之上新开一行 r:替换当前字符 R:替换当前字符及其后的字符,直至按ESC键 s:从当前光标位置处开始,以输入的文本替代指定数目的字符S:删除指定数目的行,并以所输入文本代替之 ncw或nCW:修改指定数目的字 nCC:修改指定数目的行 删除命令 ndw或ndW:删除光标处开始及其后的n-1个字 do:删至行首 d$:删至行尾 ndd:删除当前行及其后n-1行 x或X:删除一个字符,x删除光标后的,而X删除光标前的 Ctrl+u:删除输入方式下所输入的文本 搜索及替换命令 /pattern:从光标开始处向文件尾搜索pattern ?pattern:从光标开始处向文件首搜索pattern n:在同一方向重复上一次搜索命令 N:在反方向上重复上一次搜索命令 :s/p1/p2/g:将当前行中所有p1均用p2替代 :n1,n2s/p1/p2/g:将第n1至n2行中所有p1均用p2替代 :g/p1/s//p2/g:将文件中所有p1均用p2替换 选项设置 all:列出所有选项设置情况 term:设置终端类型 ignorance:在搜索中忽略大小写 list:显示制表位(Ctrl+I)和行尾标志($) number:显示行号 report:显示由面向行的命令修改过的数目 terse:显示简短的警告信息 warn:在转到别的文件时若没保存当前文件则显示NO write信息nomagic:允许在搜索模式中,使用前面不带“\”的特殊字符nowrapscan:禁止vi在搜索到达文件两端时,又从另一端开始mesg:允许vi显示其他用户用write写到自己终端上的信息 最后行方式命令 :n1,n2 co n3:将n1行到n2行之间的内容拷贝到第n3行下

vi编辑器使用

v i编辑器使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经过长时间学习linux vi编辑器,于是和大家分享一下,看完本文你肯定有不少收获,希望本文能教会你更多东西。 linux vi编辑器是所有Unix及Linux系统下标准的编辑器,它的强大不逊色于任何最新的文本编辑器,这里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它的用法和一小部分指令。由于对Unix及Linux系统的任何版本,linux vi编辑器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您可以在其他任何介绍vi的地方进一步了解它。Vi也是Linux中最基本的文本编辑器,学会它后,您将在Linux的世界里畅行无阻。 1、vi的基本概念 基本上vi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各模式的功能区分如下: 1) 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字或行的删除,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Insert mode下,或者到 last line mode。 2) 插入模式(Insert mode) 只有在Insert mode下,才可以做文字输入,按「ESC」键可回到命令行模式。 3) 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将文件保存或退出vi,也可以设置编辑环境,如寻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等。 不过一般我们在使用时把vi简化成两个模式,就是将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也算入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2、vi的基本操作 a) 进入vi 在系统提示符号输入vi及文件名称后,就进入vi全屏幕编辑画面: $ vi myfile 不过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您进入vi之后,是处于「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您要切换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才能够输入文字。初次使用vi的人都会想先用上下左右键移动光标,结果电脑一直哔哔叫,把自己气个半死,所以进入vi后,先不要乱动,转换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再说吧! b) 切换至插入模式(Insert mode)编辑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这时候你就可以开始输入文字了。 c) Insert 的切换 您目前处于「插入模式(Insert mode)」,您就只能一直输入文字,如果您发现输错了字!想用光标键往回移动,将该字删除,就要先按一下「ESC」键转到「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再删除文字。

linux实验报告vi编辑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vi编辑器建立、编辑、显示及加工处理文本 二、实验内容 1.进入和退出vi 2.利用文本插入方式建立一个文件 3.在新建的文本文件上移动光标位置 4.对文件执行删除、复原、修改、替换等操作 三、主要的实验步骤 (1)vim简介 系统管理员的重要工作就是修改与设定某些重要软件的配置文件,因此至少得要学会一种以上的命令界面文本编辑器。在所有的Linux distributions 上都会有的一套文字编辑器就是vi,而且很多软件默认的也是使用vi 为他们编辑接口。 vim 是高级版本的vi ,vim 不但可以用不同颜色显示文字内容,还能够进行诸如shell script, C program 等程序的编辑功能。(2)vi的使用 基本上vi 共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一般模式”、“编辑模式”和“命令模式”。这三种模式的作用分别是: 一般模式:以vi 打开一个文档就直接进入一般模式(这是默认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你可以使用“上下左右”键来移 动光标,可以使用“删除字符”或“删除整行”来处理文档内 容,也可以使用“复制、粘贴”来处理文件数据。

●编辑模式:在一般模式中可以进行删除、复制、粘贴等操作, 但是却无法编辑文件内容!要按下“i, I, o, O, a, A, r, R”等任 何一个字母后才会进入编辑模式。通常在Linux 中,按下这 些按键时,在屏幕的左下方会出现“INSERT或REPLACE” 字样,此时才可以进行编辑。而如果要回到一般模式时,则必 须要按下“Esc”这个按键即可退出编辑模式。 ●命令模式:在一般模式当中,输入: / ?三个中的任何一个按 钮,就可以将光标移动到最底下那一行。在这个模式当中,可 以提供查找数据的操作。读取、保存、大量替换字符、离开vi 、显示行号等的操作是在此模式中完成的! (3)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进入vi 2、建立一个文件,如file.c 进入插入模式,输入一个C语言程序的各行内容,故意制造几处错误,最后,将文件存盘,回到shell状态下

linux下vi命令修改文件及保存等使用方法整理

vi是所有UNIX系统都会提供的屏幕编辑器,它提供了一个视窗设备,通过它可以编辑文件。当然,对UNIX系统略有所知的人, 或多或少都觉得vi超级难用,但vi是最基本的编辑器,所以希望读者能好好把它学起来,以后在UNIX世界里必将畅行无阻、 游刃有余,因为其他几种文本处理器并非UNIX标准配备。说不定别人的Linux机器没安装joe或pico,如果您不会vi,那您可能就没辄了。 vi的基本概念 基本上vi可分为三种操作状态,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线命令模式(Last line mode), 各模式的功能区分如下: 1. Comand mode: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或光标的删除,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Insert mode下,或者到Last line mode。 2. Insert mode:唯有在Insert mode下,才可做文字数据输入,按Esc等可回到Comand mode。 3. Last line mode:将储存文件或离开编辑器,也可设置编辑环境,如寻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等。 不过可以把vi简化成两个模式,即是将Last line mode也算入Command mode,把vi分成Command 和Insert mode。 进入vi的命令 vi filename :打开或新建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行首 vi +n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n行首 vi +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最后一行首 vi +/pattern filename: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个与pattern匹配的串处 vi -r filename :在上次正用vi编辑时发生系统崩溃,恢复filename vi filename....filename :打开多个文件,依次进行编辑 移动光标类命令 h :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l :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space: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Backspace: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k或Ctrl+p:光标上移一行 j或Ctrl+n :光标下移一行 Enter :光标下移一行 w或W :光标右移一个字至字首 b或B :光标左移一个字至字首 e或E :光标右移一个字至字尾 ) :光标移至句尾

Linux Vi编辑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北京林业大学 2012学年—2013学年第二学期 Linux应用实验任务书 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 姓名:学号: 实验题目:实验三 Vi编辑器的基本使用 实验环境: Red Hat Linux 9 实验目的: 1.通过Vi 操作练习,能够熟练使用Vi 中的常见操作,并且熟悉Vi 的3 种模式。 2.熟悉shell的各项功能。 实验步骤: 1.熟悉Shell环境,使用Shell的各种功能 1)命令补齐功能 用date命令查看系统当前时间,在输入da后,按tab键,让shell 自动补齐命令的后半部分。 按tab键自动补齐:

●用mkdir命令创建新的目录。首先输入第一个字母m,然后按tab 键,由于以m开头的命令太多,shell会提示是否显示全部的可能命令,输入n。 ●再多输入一个字母k,按tab键,让shell列出以mk开头的所有命 令的列表。

●在列表中查找mkdir命令,看看还需要多输入几个字母才能确定 mkdir这个命令,然后输入需要的字母,再按tab键,让shell补齐 剩下的命令。 ●最后输入要创建的目录名,按回车键执行命令。 ●多试几个命令利用tab键补齐。 到a可以补齐 到p可以补齐 2)命令别名功能 ●输入alias命令,显示目前已经设置好的命令的别名。

●设置别名ls为ls –l,以长格形式显示文件列表: ●显示别名ls代表的命令,确认设置生效: ●使用别名ls显示当前目录中的文件列表。 ●删除别名ls:#unalias ls。 ●显示别名ls,确认删除别名已经生效: ●最后再用命令ls 显示当前目录中的文件列表。

实验三 Shell和Vi编辑器

实验三Shell和Vi编辑器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shell的各项功能; 2. 掌握Linux系统终端方式使用的编辑器vi; 3. 学习vi的启动、存盘、文本输入、现有文件的打开、光标移动、复制/剪贴、查找/替换等命令。 二. 实验内容: 1. 练习使用shell的各项功能; 2. 熟练掌握vi编辑器的使用。 三. 实验练习: 1. 熟悉Shell环境,使用Shell的各种功能 1) 命令补齐功能 用date命令查看系统当前时间,在输入da后,按tab键,让shell自动补齐命令的后半部分。 用mkdir命令创建新的目录。首先输入第一个字母m,然后按tab键,由于以m开头的命令太多, shell会提示是否显示全部的可能命令,输入n。 再多输入一个字母k,按tab键,让shell列出以mk开头的所有命令的列表。 在列表中查找mkdir命令,看看还需要多输入几个字母才能确定mkdir这个命令,然后输入需要的 字母,再按tab键,让shell补齐剩下的命令。 最后输入要创建的目录名,按回车键执行命令。 多试几个命令利用tab键补齐。 2) 命令别名功能 输入alias命令,显示目前已经设置好的命令的别名。 设置别名ls为ls –l,以长格形式显示文件列表:#alias ls=‘ls -l’。 显示别名ls代表的命令,确认设置生效:#alias ls。 使用别名ls显示当前目录中的文件列表。 在使定义的别名不失效的情况下,使用系统的ls命令显示当前目录中的命令列表:#\ls。 删除别名ls:#unalias ls。 显示别名ls,确认删除别名已经生效:#alias ls。 最后再用命令ls 显示当前目录中的文件列表。 写出定义别名cde为:cd /etc的命令()。 3) 输入、输出重定向和管道 (1) 输出重定向 用ls命令显示当前目录中的文件列表:#ls –l。 使用输出重定向,把ls命令在终端上显示的当前目录中的文件列表重定向到文件list中:#ls –l > list。 查看文件list中的内容,注意在列表中会多出一个文件list,其长度为0。这说明shell是首先创建了 一个空文件,然后再运行ls命令:#cat list。 再次使用输出重定向,把ls命令在终端上显示的当前目录中的文件列表重定向到文件list中。这次 使用管道符号>>进行重定向:#ls –l >> list。 查看文件list的内容,可以看到用>>进行重定向是把新的输出内容附加在文件的末尾,注意其中两行 list文件的信息中文件大小的区别:cat list。 重复命令#ls –l > list。 再次查看文件list中的内容,和前两次的结果相比较,注意list文件大小和创建时间的区别,完成 课后第一题。 (2) 输入重定向 使用输入重定向,把上面生成的文件list用mail命令发送给自己:#mail root < list。 查看新邮件,看看收到的新邮件中其内容是否为list文件中的内容。

实验一 Linux下常用命令和Vi的使用

实验一Linux下常用命令和Vi的使用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型 一、实验目的 了解UNIX/LINUX运行环境,熟悉UNIX/LINUX的常用基本命令,熟悉和掌握 UNIX/LINUX下c语言程序的编写、编译、调试和运行方法。 二、实验内容 ●熟悉LINUX的常用基本命令如ls、who、pwd、ps等。 ●练习LINUX的文本行编辑器vi的使用方法 ●联机帮助命令-man的使用。 三、实验要求 按照要求编写程序,放在相应的目录中,编译成功后执行,并按照要求分析执行结果,并写出实验报告。 四、实验步骤: 1.用pwd显示当前工作目录名:pwd;如果当前目录不是root,需改变到root目录: cd/root。 2.用mkdir建立四个目录:mkdir /root/test1;mkdir /root/test2;mkdir /root/test2/abcd;mkdir /mypro。 3.用cd命令从root开始依次进入test1、test2、abcd、mypro目录,并用 pwd验 证。 cd test1; pwd cd ../test2;pwd cd abcd;pwd cd ../../mypro;pwd 4.用cd 命令从mypro目录返回到根目录,并用pwd命令验证。 cd / pwd 5.用rmdir命令删除子目录 abcd。 Rmdir /root/test2/abcd 6.分别用ls ls –a 和ls-l查看root目录的内容。 ls ls –a ls -l 7.man 命令: (按PageUp键向上翻页PageDown向下翻页,按q退出) man ls 查看ls的帮助信息。 man cp 查看cp的帮助信息。 man mkdir 查看mkdir的帮助信息。 man rm>rm_help 用重定向生成帮助文档

2-实验二 使用vi编辑器

实验二使用vi(Visual interface)编辑器 一、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vi编辑器建立、编辑、显示以及加工处理文本文件。 二、实验内容 1.进入和退出vi。 2.利用文本插入方式建立一个文件。 3.在新建的文本文件上移动光标。 4.对文本文件执行删除、复原、修改、替换操作。 三、实验步骤 1.进入和退出vi <1> 进入vi 在系统提示符($)下输入命令vi和想要编辑(建立)的文件名(如example),便可进入vi。 <2> 退出vi 在命令方式下可有几种方法退出vi编辑器: :wq 把编辑缓冲区的内容写到你编辑的文件中,退出编辑器,回到shell下。 :ZZ 仅当作过修改时才将缓冲区内容写到文件上。 :x 与:ZZ 相同。 :q! 强行退出vi。感叹号(!)告诉vi,无条件退出,丢弃缓冲区内容。这样,先前对该文件所做的修改或输入都被抛弃。 2.新建文件 <1> 在UNIX提示符$之后,输入命令:vi myfile,然后按〈Enter〉键。 <2> 输入插入命令i(屏幕上看不到字符i)。 <3> 然后,输入以下文本行: To the only woman tht I,

For mang year you have been my wife <4> 发现这两行有错,进行改正: 按〈Esc〉键,从插入方式回到命令方式。 按光标上移键,使光标移到第一行。 按光标左移键,使光标移到“tht”的第二个“t”处。 输入i(这是插入命令),然后输入a。该行变成如下形式: To the only woman that I, 按光标右移键,使光标移到“I”上。 我们想在“I”之后输入一个空格和单词“love”。为此,输入附加命令“a”。结果屏幕显示为: To the only woman that a I, 这是怎么回事儿?......原来是:我们先前使用了插入命令i,至今并未用〈Esc〉键返回命令方式。所以,输入的所有字符都作为输入文本予以显示。 <5> 按〈Esc〉键,返回命令方式。 利用x命令删除错误字符。然后,进入插入方式,输入正确字符。 <6> 最后输入如下所示的文本: To the only woman that I love, For many year you have been mywwife I live you wich my life abd could not have picked much better. <7> 将你编辑的文本文件存盘。(利用:wq 命令,或者:x 命令) <8> 重新进入vi编辑程序,编辑上面的文件。(如:$ vi myfile) <9> 将光标移到第二行的year的r处。输入a命令,添加字符s。 <10> 利用取代命令r将mywwife改为my wife。 <11> 将光标移至第三行。 输入新行命令O(大写字母),屏幕上有什么变化? ---光标移至上一行(新加空行)的开头。 <12> 输入新行的内容: We've been through much together <13> 按〈Esc〉,回到命令方式。将光标移到第四行的live的i字母处。利用替换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