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涨奶怎么回事
- 格式:docx
- 大小:16.81 KB
- 文档页数:3
严重涨奶常见原因是什么严重涨奶(俗称乳汁淤积)是指母亲的乳房在喂哺期内产生过多的乳汁,导致乳房坚硬、肿胀、酸痛的现象。
严重涨奶可能会给母乳喂养带来困扰和不适,因此了解严重涨奶的常见原因对于产后妈妈和乳房护理非常重要。
下面将从生理、行为和环境等多方面探讨严重涨奶的常见原因。
1. 生理因素:(1)产后激素变化:妊娠期间,母体雌激素、孕酮等激素水平升高,促使乳房腺泡发育,乳腺变得丰满;分娩后,雌激素水平陡降,孕酮水平下降,此时产生大量的催乳素,导致乳汁分泌增多,乳房涨奶。
(2)乳腺通道堵塞:乳头和乳晕部分皮脂腺分泌物、角质层等可能堵塞乳腺通道,导致乳汁无法流通,积存在乳腺中引发乳房涨奶。
2. 行为因素:(1)哺乳频次不足:根据需求喂养原则,婴儿吸吮频次不足或哺乳时间短暂会导致乳腺未能排空,乳汁淤积在乳房中,导致乳房涨奶。
(2)宝宝吸吮技巧不当:婴儿吸吮力度不足、吸吮姿势不正确等问题,都可能导致乳汁排空不彻底,引发乳房涨奶。
(3)副乳管堵塞:部分女性乳房内可能存在副乳管,当副乳管堵塞时,乳汁排空会受到阻碍,导致乳房涨奶。
(4)乳头损伤或内陷:乳头受损伤或内陷会影响宝宝的吸吮效果,导致乳腺排空不畅,乳房涨奶。
3. 环境因素:(1)过度刺激乳房:乳房被过度触摸、按摩或刺激,会导致乳房乳腺管扩张,乳汁分泌增多,进而导致乳房涨奶。
(2)暴饮暴食:食用高糖、高脂肪食物过量,会导致妈妈的体内糖分、脂肪的分解和合成作用增强,促进乳腺分泌,使乳房涨奶。
(3)过度使用乳汁辅助工具:使用吸奶器、电动泵等乳汁辅助工具时,如果使用频率、吸力过大,可能会刺激乳房过度分泌乳汁,引发乳房涨奶。
针对严重涨奶,妈妈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喂养技巧:要正确掌握宝宝的吸吮技巧,保证乳房充分排空,哺乳频次适当,时间充裕。
2. 排奶:在哺乳过程中,留意乳房涨硬的情况,可以通过按摩、温敷等方法排出多余乳汁。
3. 起居调理:保持情绪舒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控制乳汁分泌。
生理性乳涨科普题目
生理性大涨奶,一般发生在产后3-7天,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水肿和疼痛,严重时整个乳房肿的像一个锅盖,硬的像一块石头,还会引起急性乳腺炎,顺产一般发生在产后第三天,剖腹产一般发生在产后第四天,在这个高峰期,很多经历过的宝妈都说比生孩子还痛。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有效的缓解和避免生理性乳胀的发生呢?
总结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顺产产后半小时后就给宝宝勤吸),一天至少8-12,每次每边15-20分钟。
而且要确保正确的吸奶姿势,做到有效吸吮。
2.产后一个星期饮食以清淡为主,忌食荤菜鱼汤。
3.顺产(24小时)后、剖腹产(48小时)后,请专业人员做乳腺疏通,可以有效的缓解生理性涨奶的乳胀的疼痛程度。
4.适当喝温开水,适当下床活动活动。
如果以上几点都做到位,就可以有效的避免生理性乳胀的发生!。
生理性涨奶的名词解释引言:近期,很多孕妇或产后妇女都会经历生理性涨奶的情况。
然而,对于这个现象的真正理解却存在一些困惑。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生理性涨奶的详尽解释,以便帮助妇女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身体变化。
一、生理性涨奶的定义生理性涨奶,又称为初乳分泌,是指女性在怀孕期或产后乳房自然分泌乳汁的过程。
这是妇女身体对激素作用的正常生理反应,旨在为新生儿提供最初的营养和抵抗疾病的重要养分。
二、生理性涨奶的原因1. 激素变化:生理性涨奶的主要原因是激素水平的变化。
在怀孕期,孕激素(如孕酮和雌激素)的增加刺激乳腺细胞增殖和分泌乳汁。
一旦宝宝出生,垂体激素(如催乳素和催产素)的释放会进一步促使奶汁的分泌。
2. 乳腺发育:乳腺是女性体内的重要组织之一,也是乳汁产生的主要场所。
怀孕和产后,乳腺组织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导致乳腺管道扩大、增加乳腺腺泡数量,并产生乳腺上皮细胞增殖。
三、生理性涨奶的症状生理性涨奶的症状常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乳房胀痛:涨奶时,乳房可能会变得非常饱满并伴随胀痛的感觉。
有些人甚至可能会感觉到局部的疼痛或灼热感。
2. 乳房增大:由于乳汁的积聚,乳房的尺寸往往会明显增大。
这种增大会导致乳房感觉沉重,并使内衣穿着变得困难。
3. 乳头变硬:在生理性涨奶期间,乳头会变得异常硬。
有时候,它们可能会变得敏感,甚至出现渗液的情况。
四、生理性涨奶处理方法和建议1. 穿适合的内衣:选择合适的内衣非常重要。
戴上那些给乳房提供足够支撑的宽松文胸,可以缓解涨奶的不适感。
2. 热敷与冷敷:交替使用热敷和冷敷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涨奶引起的不适。
在洗澡前,可以用温水敷在乳房上方,然后再用冷敷物缓慢滑动在乳房上。
3. 按摩:轻柔地按摩乳房可以帮助促进乳汁的排出。
使用乳房霜或按摩油也可能有一定的舒缓效果。
4. 避免刺激:尽量避免紧身衣物和乳房周围的激烈运动,以减少对乳房的压力和刺激。
5. 哺乳或抽奶:如果乳房涨奶太过剧烈,制造过多的不适,尝试进行哺乳或抽奶,以帮助乳汁排出并减轻乳房的负担。
知乎感觉自己长大了吸奶器文章1.生理性乳涨是怎么产生的?当孩子出生以后,胎盘娩出,原本保护孩子的激素就会大幅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泌乳素的迅速升高,妈妈就会开始大量产奶。
乳房内的奶水多起来了,同时乳房周围的结缔组织,脂肪等都会水肿,就会出现乳房感觉沉重、充盈、敏感或疼痛、发热。
进而就会产生生理性涨奶。
2.什么时候开奶是最佳的时间?宝宝生产后,宝妈休息好了一天以后,就要让宝宝吮吸乳头,这样可以刺激大脑分泌泌乳素,从而让乳房能够尽早的分泌乳汁。
切记!一定要在涨成石头奶之前找好催乳师,及时做好下奶前的乳房疏通和保健!这样会加强乳汁分泌,促进乳汁分泌,促进乳腺畅通!少数的大力士宝宝直接会把妈妈的乳腺吸通,但大多数的宝宝不能够把乳腺疏通,所以,尽早的开奶是可以让乳腺疏通,刺激乳汁分泌。
3.比生孩子还痛苦的痛我要不要承受?专业的乳房处理就是无痛或者轻微疼痛,一切大于自己承受能力的痛,暴力开奶都是会造成损伤的。
当乳房肿胀的时候,乳腺管也是很脆弱的,力度太大,就是会让乳腺破裂,从而造成韧带损伤然后就是乳腺炎,甚至是化脓。
所以,大家一定要懂得保护自己。
一个有效消肿的方法是冷敷,可以尝试包心菜外敷消肿消炎,让你自己感觉舒适一些。
4.急功近利的下奶汤是对是错?为了达到下奶的目的,有些家庭在宝宝一出生后,就开始马上给新妈妈喝一些下奶的汤水,把含有大量脂肪的猪脚汤、排骨汤、老母鸡汤等放在了重要位置,急着催乳,最好1周后再慢慢循序渐进。
脂肪类例如肉汤会使得乳汁中脂肪含量太高,对于刚刚出生的宝宝,胃容量较小,吃的母乳并不是很多,如果乳汁分泌过多则易造成乳汁淤滞,使乳房出现胀痛。
5.如何增加泌乳量?正常哺乳尽早开始喂奶,给宝宝充分吮吸,促进乳汁分泌,挤出多余乳汁。
每次哺乳应让婴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在吸另一侧乳房,坚持夜间哺乳,这样可使母乳分泌增多。
妈妈要充分休息,充分放松,每天散散步,听听音乐。
宝宝睡觉时最好和他一起睡,不要试图趁那段时间做别的事。
生理性涨奶怎么回事
涨奶是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很多女性在哺乳期都可能会出现涨奶的现象,临床上也将涨奶分为生理性涨奶和病理性涨奶两种。
涨奶让很多女性都觉得非常困扰,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因此对于这个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
生理性涨奶是可以调理恢复的,具体怎么回事详情了解。
★1.症状
两侧乳房,同时肿胀、疼痛、就像两个铅球一样,看
起来紧绷而发亮,严重者一触即痛,衣服都不能贴着皮肤,有时候可能会伴随发烧。
当然,还有很多妈妈把这种感受称为“下奶”,但在生理性乳胀之前乳汁也在分泌,初乳量少但却非常适合新生儿黄豆大小的胃容量,并且在乳胀发生前,乳晕柔软容易含接,也给孩子初次的母乳带来舒服的感受和印象,同时及时的移出乳汁也对减轻乳胀的程度非常有帮助,更为之后顺利母乳哺育开了
个好头。
所以,千万不要等“下奶”了再喂奶。
★2.保持乳腺通畅
顺产24小时后开奶,剖腹产48小时后开奶。
妈妈们要了解,产后几天的乳房胀痛是大多数产妇都会经历的生理过程。
虽然很不舒适,但是它会在12-36小时内消失。
所以新手妈妈不要慌张,如果发生问题较重,一定请医生或催乳师专业人士帮助处理,不可以任意乱揉!任何加重乳房疼痛的护理方式都会导致肿胀加剧,延长乳胀时间,重者可能会引发乳腺炎等严重的乳房问题。
★3.宝宝会吸是关键
宝宝出生半小时以后就可以吸吮乳头,由于新生儿的生理特点,需要妈妈每24小时哺乳8-12次以上,宝宝的有效吸吮可以缓解乳胀。
产后三早(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对奶量的增加和之后的母乳喂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孩子不在身边,新妈妈要在护士或催乳师帮助下排奶,如果使用吸奶器。
涨奶是什么原因文章目录*一、涨奶是什么原因*二、涨奶如何预防*三、涨奶如何治疗涨奶是什么原因涨奶最常见于产后头一周。
当体内荷尔蒙水平发生变化,乳房开始分泌较多奶水时,妈妈的乳房可能就会膨胀并增大。
乳房象是充满了奶水,如同气球灌水后开始膨胀。
其实涨奶不仅仅是乳汁的储存。
哺乳开始时,流向乳房的血液会增加。
乳房组织的液体积聚即造成充血膨胀。
幸好妈妈的身体适应泌乳过程后,肿胀程度会相应减轻。
您的乳房在整个哺乳期间,即使是乳房大量分泌乳汁时,也不会永远如此饱胀。
1、血液及水分增加涨奶这个名词,顾名思义就是乳房因增生的多余血液和水分而肿胀。
在妈妈生产结束之后,母体内的泌乳激素含量会大幅度增加,来刺激人体生成乳汁,因此乳腺等组织就会开始膨胀。
一般在生产结束后三四天里是血液、水分含量最高的时间。
2、喂奶间隙过长要是母亲在宝宝出生之后并没有及时地将奶水挤出,或者给宝宝喂奶的时间间隙过大的话,也会造成涨奶。
3、奶水过多有时妈妈明明及时喂了奶,但依然会涨奶,这是由于母体自身的奶水分泌过多造成的。
奶水分泌过多,淤塞在乳房中,宝宝一次很难全都吃掉,乳房继而变得坚硬而胀痛。
有的母亲也会因为太痛而改用奶粉喂奶,但这样恰恰加剧了涨奶的不适。
涨奶如何预防及时科学处理乳胀很多哺乳期间的妈妈们因为缺少涨奶的知识,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都措手不及,妈妈们可以在产后可用橘核30g,水煎服,一般2—3剂可防止乳汁郁滞。
原发性乳胀采取让婴儿勤吸吮即可缓解。
对继发性乳胀可采取喂奶前湿热敷、按摩乳房,而后再挤出部分乳汁减轻乳胀,使婴儿较好地吸吮,喂奶后冷敷减轻充血和疼痛,并避免紧张和焦虑。
及时排出淤积的乳汁哺乳期的妈妈们要想预防出现涨奶的情况,应该学会及时的排出自己每天淤积的乳汁,排出乳汁的方法很多,如手法挤奶,吸奶泵(或吸奶器)挤奶,针久按摩排乳等,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尽量将淤积的乳汁排出,疏通乳腺管。
常用的方法是手法挤奶,因此在帮助排乳的同时,要教会哺乳母亲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以便能及时解除乳胀,减少乳腺炎的发生。
乳房胀痛发生的时间?1、原发性肿胀(生理性乳胀)发生于开始大量生成乳汁时(即乳汁生成期Ⅱ期,也称泌乳II期),通常见于产后3-5日。
这是由于胎盘娩出后黄体酮水平下降引发的乳房间质性水肿导致。
解读:间质性水肿的意思就是,生理性乳胀并不是乳管里乳汁的增多引起,而是由于血液和淋巴大量汇聚在乳房,引流的水肿,这时候没有多少乳汁产生。
如何避免生理性乳胀即在宝宝出生后30分钟左右,做到与宝宝“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早接触,就是在宝宝出生后,尽早让他伏在妈妈胸前,与妈妈皮肤接触(肉碰肉哦);早吸吮,是通过帮助宝宝找到妈妈乳头,开始人生的第一次接触和吸吮。
生理性乳胀主要是因为产后哺乳延迟,并盲目的使用奶粉,导致宝宝不配合哺乳。
2、继发性肿胀通常较晚发生,即当母亲的产奶量超出婴儿吸取的乳汁量,导致乳汁产生和吸出不匹配时,即“大奶牛”供大于求。
通过泵奶而过度刺激乳汁生成,使用增加产奶量的药物,降低婴儿喂养频率(如,断奶)而使乳汁排出量减少,或婴儿生病时,都可导致继发性肿胀。
解读:这也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奶多时,不要过度排空,以免越来越多,成为“大奶牛”,不仅增加乳房肿胀的风险,也增加继发性成乳腺炎的风险。
按需哺乳才是王道。
如何处理乳房肿胀?有效处理的关键是充分移除乳汁。
但对于原发性肿胀(生理性乳胀),重要的是确保采用良好的喂养技巧,即理想的衔乳方式和最佳喂奶姿势,让孩子有效刺激,促进血液和淋巴转化成乳汁,从而减轻肿胀。
如果乳晕区受累肿胀,在喂养前手工挤出少量乳汁可以软化乳晕,增加乳晕延展性,从而促进衔乳。
手工挤奶是将拇指和食指放在乳晕旁,朝向胸壁按压,然后有节律地朝乳头方向相对挤压手指。
采用相似的手法,母亲可以用手指固定乳头,以方便婴儿衔乳。
母亲也可以在婴儿吸吮母乳时采用这一节律性挤压来刺激泌乳反射,促进乳汁排出。
一些母亲可能会觉得使用吸乳器非常有用。
然而,在处理乳房肿胀时,应仅在即将哺乳前使用吸乳器以软化乳房,因为过度使用吸乳器会刺激乳汁生成,从而加剧肿胀。
34遭遇生理性涨奶怎么办杨开洪近年来,人们的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广泛讨论的话题,女性的健康问题更是被时常提及,一些育龄期女性即将面临生育问题,而在生育的前后阶段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难病症,如生育之后发生生理性涨奶的情况。
很多新手妈妈在刚生完小孩后的3~4天内,会出现明显的涨奶感。
如不及时进行处理,则会引发严重的奶汁淤积以及乳腺管阻塞等现象。
但是很多人对此情况并不了解,遇到生理性涨奶不知该如何处理。
因此,为帮助新手妈妈们缓解病症,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遭遇生理性涨奶的处理办法。
一、什么是生理性涨奶(一)概念“生理性涨奶”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生理症状,其主要发生在新手妈妈生产后的3 ~ 4天或者一周左右时,期间病人会突然感到乳房胀痛。
还有很多女性在生产之后因乳汁排出不畅而导致乳腺炎疾病。
很多新手妈妈因对涨奶这一情况不甚了解,所以难以将乳房充盈及涨奶做出正确区分,进而引发严重后果,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二者的具体 区别。
乳房充盈主要的表现为乳房又肿又热,触摸时感觉很硬,但奶汁流出速度和程度较为通畅,可以清晰地发现乳头处在滴出奶汁,这种情况属于正常充盈,此时的解决方式就是令婴儿吃奶,将奶吃空之后,妈妈乳房的硬、重、热和肿的感觉就会逐渐减轻,乳房随即变软,恢复舒适状态。
几天之后妈妈的奶量则会逐步适应婴儿的需要,乳房充盈的情况也会随之缓解。
而涨奶则主要表示乳房过度充盈,很大可能是奶液过多导致,也可能是因为组织液或者血液的逐渐增加,对乳汁排出造成了干扰。
因此,乳房肿胀的症状常常伴随水肿,妈妈们乳房的表面皮肤呈发亮状态,并且感觉到疼痛,不能触碰。
(二)导致生理性涨奶的原因导致生理性涨奶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1. 乳房水肿乳房水肿的情况主要是因产前或者产中进行输液,进而形成的水肿现象,此时病人的乳房存在浮球感。
有一些专业月嫂将此情况称之为“奶气”,但其实它不是气,而是液体。
所以对乳房进行揉按只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病情,尤其是一些利用催产素进行催产的母亲更易出现类似情况。
产后涨奶科普内容标题:产后涨奶科普知识一、什么是产后涨奶?产后涨奶是许多新妈妈在分娩后都会经历的一个生理现象。
它是由于分娩后,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特别是催乳素和泌乳刺激素的分泌增加,导致乳腺腺泡开始大量生产乳汁,使乳房充盈起来的现象。
二、产后涨奶的时间通常情况下,产后涨奶会在分娩后的2-3天内出现,这个阶段被称为“初乳期”。
初乳期过后,乳腺会逐渐适应产奶的需求,涨奶的感觉也会逐渐减轻。
三、产后涨奶的症状1. 乳房肿胀: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乳房可能会变得硬实且疼痛。
2. 乳头敏感:乳头可能变得异常敏感,触碰时会有疼痛感。
3. 体温升高:部分产妇可能出现轻度发热的情况。
4. 情绪波动:涨奶期间,由于身体不适,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
四、如何缓解产后涨奶?1. 喂奶或泵奶:这是最直接有效的缓解涨奶的方法。
新生儿每次喂奶的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过度吸吮导致乳头疼痛。
2. 热敷:可以用热毛巾或者热水袋对乳房进行热敷,帮助乳汁流通。
3. 轻柔按摩:适当的乳房按摩可以帮助乳汁排出,但要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乳腺。
4. 穿戴合适的文胸:选择合适的文胸可以有效缓解乳房的压力。
五、注意事项1. 避免乳房堵塞:如果乳汁不能正常排出,可能会导致乳腺堵塞,引发乳腺炎。
因此,应定期检查乳房是否有硬块,并及时处理。
2. 保持良好的心态:虽然涨奶可能会带来不适,但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不要过于焦虑。
总的来说,产后涨奶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通过合理的护理和调理,大部分新妈妈都能顺利度过这一阶段。
如果涨奶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不适,建议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如何预防生理性大涨奶生理性大涨奶是指在产后的几天或几周内,乳汁分泌过多,导致乳房饱满、胀痛甚至引发其他乳房问题的情况。
大涨奶不仅给产妇带来不适,还可能影响宝宝的哺乳。
因此,了解如何预防生理性大涨奶对新妈妈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预防生理性大涨奶的几种方法。
1. 预防前期涨奶在宝宝出生前几天,准备产妇可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前期涨奶:•使用冷敷: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乳房上,每次敷5-10分钟,能有效减轻乳房的酸胀感。
•控制水分摄入:减少水分的摄入有助于减少乳房的液体积聚。
•避免刺激:避免过度按摩或刺激乳房,以免刺激乳腺分泌过多的乳汁。
2. 合理喂养与哺乳频率正确的喂养和哺乳频率对于预防生理性大涨奶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建议:•调整喂养姿势:确保宝宝能够正确吸吮乳头,避免仅吸吮乳头而不是乳晕。
•频繁哺乳:新妈妈应该尽量遵循宝宝的需求,哺乳次数不能过少,避免长时间不哺乳.3. 缓解胀痛的方法若已经出现生理性大涨奶的情况,以下几种缓解胀痛的方法可能会对您有所帮助:•温浴:在热水中浸泡乳房或使用热敷毛巾敷在乳房上,可刺激乳汁排出。
•手动按摩:用手握住乳房,用指腹轻轻按摩,以帮助乳汁排出。
•制冷敷:使用冷敷物敷在乳房上,可减少乳汁分泌。
•穿透气内衣:选择透气性好、松紧适宜的内衣,以减轻乳房的压迫感。
4. 科学辅助方法当自然方法难以缓解生理性大涨奶时,可以尝试以下科学辅助方法:•泵奶:使用乳房泵来抽取部分乳汁,分散乳房内的压力。
•口服药物:一些药物(如某些镇痛药)可缓解乳房胀痛和减少乳汁分泌,但请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5. 注意休息与放松产妇在产后需要足够的休息和放松,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以下是一些建议:•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利用宝宝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寻求支持:产后新妈妈可以寻求家人或朋友的帮助,分担一些家务和育儿压力,以减轻自身的负担。
结论生理性大涨奶是产后的常见问题,但通过合理的喂养和哺乳频率、科学的辅助方法以及注意休息与放松,可以预防或缓解生理性大涨奶带来的不适。
胸部胀怎么回事?小心这些原因
胸部胀一般指的是乳房胀,这可能还伴有疼痛的症状。
而胸部胀是怎么回事也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
胸部胀痛和疼痛时间有一定关系,如果胸部胀痛接近经期,这就是属于生理性的胀痛。
★ 1、女性荷尔蒙的刺激
月经前10天左右,黄体素会增加,造成身体里的水分及盐分蓄积在骨盆腔、下体、乳房等处,此时就会有乳房肿胀、疼痛的现象,医学上称为“经前症候群”。
换言之,在月经来临前10天左右,容易有乳房胀痛、下腹闷痛、情绪低潮的现象,等月经一来,症状就会逐渐消失。
这种胀痛可用止痛药来舒缓,严重者甚至可用利尿剂来帮助排泄水分,减轻乳房肿胀的程度。
不过荷尔蒙造成的水肿,程度遥常并不很剧烈。
★ 2、穿戴不合身的胸罩
有些少女当乳房逐渐发育隆起,却还继续穿着以前的胸罩,使乳房受到挤压,引起疼痛。
有时则是胸罩尺寸不合,下缘的钢丝因为弧度与乳房不合,压迫到乳房下方的胸胁骨而造成疼痛。
所以女孩们要切记,随着年龄的增加,身材会改变,胸罩也要跟着更换,可别自以为聪明地“以不变应万变”!
★ 3、外伤所造成
有些女孩觉得自己的胸部发育较慢,还不需要穿戴胸罩,但在上体育课或平日跑步时,难免会发生冲撞或震荡,结果造成乳房皮下组织出血而引起疼痛。
这种情形只要立即冰敷就可以改善了,否则擦一些药水也有助予早日痊愈。
产后乳房胀痛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摘要】产后乳房肿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症状。
乳房肿胀时,母亲常因疼痛不愿继续哺乳,是限制母乳喂养开展的关键。
【关键词】产后乳房胀痛原因护理干预产后乳房肿胀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乳房肿胀时,乳晕变硬,乳头相对变短,婴儿吸吮困难,母亲也因疼痛不愿哺乳,严重时还可影响产妇的手臂活动。
因此,产后对乳房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一、定义乳房胀痛是指乳房过度充盈,乳房内血液,体液和乳汁积聚形成。
一般在产后的2~3天发生并出现胀痛及沉重感。
二、乳房胀痛的原因1、生理性肿胀。
乳汁刚开始分泌时,乳房会变得比较热,重且疼痛,这对初产妇而言尤其明显。
产后3~4天,由于乳房内结缔组织中增加的血量及水分的生理肿胀,乳汁分泌又开始达到高峰,乳房就变得更为肿胀且疼痛。
2、产后疲劳疼痛不适拒绝早吸吮。
部分自然分娩的产妇因长时间待产,耗费了大量的体力,产后渴望有一个充分休息的时间和空间,而不愿意进行哺喂。
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则由于产后切口疼痛,输液,留置导尿,体位受限等诸多不舒适因素也畏惧给新生儿哺喂。
3、乳头平坦,凹陷或皲裂。
乳头平坦或凹陷的产妇,乳汁不易被吸出,导致新生儿吸吮不满意;乳头皲裂则会使产妇因惧怕新生儿的强烈吸吮力带来的剧烈疼痛或哺喂费力以致拖延哺喂时机。
新生儿没有正确衔接乳头使乳头破裂,引起疼痛。
4、心理因素。
部分产妇认为自己乳汁太少而担心新生儿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急于使用牛乳或糖水补足,改变新生儿的味觉使其对母乳依赖性降低,直接影响母乳哺喂的效果。
三、乳房胀痛的护理干预1、增强母亲角色功能(1)加强心理护理。
产妇认为哺乳会改变体型,担心奶水不足及紧张焦虑是影响母乳喂养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
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自信心,要让她们了解成为合格的母亲首先要从母乳喂养做起,这是作为一个母亲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心理护理使那些一度不想喂哺婴儿的母亲放弃自己的想法。
(2)加强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无论是对自然分娩或剖宫产者,加强对产妇及其家庭的产前产后哺乳知识教育尤为重要,解释哺喂不仅有利于满足新生儿的生理需要,而且有利于其胎粪的顺利排泄,母亲的子宫修复,有效吸吮还有利于下丘脑分泌缩宫素增进乳汁的分泌,更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满足母婴共同健康需要。
生理性涨奶怎么处理
很多女性在生产后都可能会出现涨奶的情况,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这和女性哺乳期间的调理有关系,有人将这种症状称为生理性涨奶,女性在涨奶的时候会有明显的疼痛症状,长期如此对女性的身体以及生活也会产生影响,因此一定要及时做好处理,那么生理性涨奶可以怎么处理呢?
★1.喂奶次数
在泌乳二期来临之前,宝宝每天8-12次的喂奶。
有时可能会出现这些情况,妈妈宝宝前三天一口奶粉没加,一直吃母乳,腺泡肿胀程度不大,只是稍稍比普通乳房硬一点,乳汁很容易排出来,另外一种情况是妈妈前三天没有给宝宝吃,乳汁挤出就非常的困难。
如果母婴分离的妈妈,一定要在产后最初就开始用专业吸奶器吸奶。
★2.吮吸
在泌乳二期来临之后,让宝宝不限时间和次数的吃奶,宝宝不在身边的,2-3小时排一次,不需要排空,15分钟一侧为佳。
这里需要确认的一点是,孩子是有效的含接和吸吮。
因为这些孩子通常被奶瓶干预过。
所以一些妈妈会说,孩子吃了乳房还是很硬,孩子吃不到。
这就是姿势的问题!需要改正。
★3.注意
如果宝宝不在身边,家人模拟宝宝吮吸,排出乳汁,每侧排15-20分钟,不一定需要排空,缓解疼痛即可;
休息时平躺,有助于液体借助于重力作用,从乳房流走;卷心菜冷敷乳房(露出乳头)机理应该是冷敷可以消炎;发面的大饼外敷(露出乳头),这样的土方法,临床观察,有的效果也不错。
生理性涨奶的处理措施有哪些生理性涨奶是指产妇在分娩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乳腺开始分泌乳汁而导致乳房肿胀、疼痛的现象。
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对于一些产妇来说,涨奶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不适和困扰。
因此,正确的处理措施对于缓解涨奶的症状和维持良好的哺乳状态非常重要。
处理措施一,正确的哺乳姿势。
正确的哺乳姿势对于缓解涨奶的症状至关重要。
产妇应该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确保宝宝能够正确地吸吮乳头,同时保持正确的姿势有助于排空乳腺,减轻乳房的压力。
一般来说,产妇可以选择躺着喂奶、侧卧喂奶或坐着喂奶,以减轻乳房的不适感。
处理措施二,定时哺乳。
定时哺乳是缓解涨奶的有效方法。
产妇应该根据宝宝的需求,确保在宝宝饥饿时及时哺乳。
定时哺乳有助于保持乳腺的排空状态,避免乳汁在乳腺内滞留而导致乳房的肿胀和疼痛。
处理措施三,热敷和按摩。
热敷和按摩是缓解涨奶的常见方法。
产妇可以在哺乳前使用热敷来促进乳腺的通畅,同时在哺乳后可以进行轻柔的按摩,帮助乳汁排出。
热敷和按摩有助于减轻乳房的不适感,并促进乳汁的排空。
处理措施四,穿着合适的内衣。
穿着合适的内衣对于缓解涨奶非常重要。
产妇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文胸,确保乳房得到良好的支撑,避免乳房因为重力而受到过度的压力。
同时,产妇应该避免穿着过紧或过松的内衣,以免影响乳腺的通畅和乳汁的排空。
处理措施五,避免刺激乳房。
产妇在涨奶期间应该避免刺激乳房,以免加重乳房的不适感。
避免用力挤压乳房或过度摩擦乳头,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澡或过度按摩乳房,以免刺激乳腺分泌更多的乳汁。
处理措施六,保持良好的心态。
产妇在涨奶期间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因为乳房的不适感而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
产妇可以选择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阅读或做一些轻松的运动,以缓解情绪压力,有助于促进乳汁的分泌和排空。
处理措施七,适当的饮食和补充水分。
适当的饮食和补充水分对于缓解涨奶也非常重要。
产妇应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乳汁的分泌。
生理性涨奶怎么回事
涨奶是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很多女性在哺乳期都可能会出现涨奶的现象,临床上也将涨奶分为生理性涨奶和病理性涨奶两种。
涨奶让很多女性都觉得非常困扰,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因此对于这个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
生理性涨奶是可以调理恢复的,具体怎么回事详情了解。
★1.症状
两侧乳房,同时肿胀、疼痛、就像两个铅球一样,看
起来紧绷而发亮,严重者一触即痛,衣服都不能贴着皮肤,有时候可能会伴随发烧。
当然,还有很多妈妈把这种感受称为“下奶”,但在生理性乳胀之前乳汁也在分泌,初乳量少但却非常适合新生儿黄豆大小的胃容量,并且在乳胀发生前,乳晕柔软容易含接,也给孩子初次的母乳带来舒服的感受和印象,同时及时的移出乳汁也对减轻乳胀的程度非常有帮助,更为之后顺利母乳哺育开了
个好头。
所以,千万不要等“下奶”了再喂奶。
★2.保持乳腺通畅
顺产24小时后开奶,剖腹产48小时后开奶。
妈妈们要了解,产后几天的乳房胀痛是大多数产妇都会经历的生理过程。
虽然很不舒适,但是它会在12-36小时内消失。
所以新手妈妈不要慌张,如果发生问题较重,一定请医生或催乳师专业人士帮助处理,不可以任意乱揉!任何加重乳房疼痛的护理方式都会导致肿胀加剧,延长乳胀时间,重者可能会引发乳腺炎等严重的乳房问题。
★3.宝宝会吸是关键
宝宝出生半小时以后就可以吸吮乳头,由于新生儿的生理特点,需要妈妈每24小时哺乳8-12次以上,宝宝的有效吸吮可以缓解乳胀。
产后三早(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对奶量的增加和之后的母乳喂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孩子不在身边,新妈妈要在护士或催乳师帮助下排奶,如果使用吸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