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世界古代史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16
世界古代史复习汇编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人类的起源1.人类的出现:距今500万—100万年前的是人类的始祖。
距今三四百万年前的已经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类。
2.主要人种:、、,形成原因。
3.氏族分类:主要分为和氏族社会,和的故事分别反映了它们的社会状况。
【知识点二】亚非文明古国1. _______ 是西方文明的摇篮,______ 是希腊文化的继承者。
2.古希腊执政时期,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评价:3.古罗马:(1)罗马共和国:公元前年建立,在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同爆发了战争。
(2)罗马帝国:公元前年,建立了罗马帝国。
【知识点四】亚欧封建国家(一)亚洲:①阿拉伯利用教完成统一。
该教的创始人是,教义是。
②日本大化改新:时间:年;内容:影响:(二)欧洲:①封建制度形成: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基础是改革,其核心是制②基督教的产生:时间:;创始人:;教义:;丕平献土奠定了的基础。
③拜占庭帝国:1453年被灭亡,启示:【知识点五】文明的冲撞与交融1.冲撞:①战争②东征;2.交融:①数字传播:发明,经人传播,为世界共用。
②来华:元朝时,口述《》【知识点六】科技与文化1.文字:公元前4000年代末,苏美尔人创造了______文字,属于最早的文字。
稍晚一些的古代埃及人创造了___ __,属于真正的文字。
2.文学:《___ __ 》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也是希腊最早的史书,相传它是_____编写而成;阿拉伯最著名的文学代表作是《__ ____》。
3.古典建筑:金字塔、罗马圆形竞技场、麦加清真寺、法国巴黎圣母院专练网络平台一、选择题1.一位游客在巴黎罗浮宫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右图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文物应出自()A.两河流域B.黄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2. 世界古代文明辉煌灿烂,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先河的是()A.古巴比伦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希腊3. 一个考古队从中国出发,自东向西去考察亚洲文明古国的发源地,最后一站是()A.黄河流域B.印度河流域C.两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4.罗马由共和国进入帝国时期的标志是()A.凯撒夺取政权B.屋大维独揽大权C.同迦太基作战,罗马获胜D.斯巴达克起义失败5.对下列四幅图描述正确的是()A 荷马B 伯里克利C 阿基米德 D马可·波罗A.古代罗马时期著名的诗人,著有《荷马史诗》B.古代雅典处于全盛时期的执政官C.古代罗马时期著名的科学家D.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中国唐朝时期来到中国6.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奥运火种来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完整)世界古代史复习资料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世界古代史复习资料)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世界古代史复习资料的全部内容。
世界古代史复习资料1、名词解释:图腾崇拜:1)是最古老的宗教信仰之一,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2)是某种动物或植物等特定物体视作与本氏族有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的崇拜行为,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3)图腾为印第安语toten的音译,意为“他的亲族”或“他的氏族",相当于是整个部族的标记;4)许多氏族往往以它命名,图腾崇拜的动物是不能捕杀的,只能在特殊的场合举行祭祀时才能杀死它.2、血缘家族:1、原始群向氏族公社过渡时期的家庭形式,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家庭形式;2、一个血缘家庭是一个原始公社单位,一个集团,一个生产单位,实行族内班辈结婚,兄弟姐妹互为婚姻,排除了上下辈通婚制。
3、氏族:1、以族外婚为前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共同信仰的比较牢固的经济生活的社会单位。
2、实行生产资料共有,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没有剥削和阶级。
3、公共事务由选举的氏族长管理,重大事情由氏族成员会议决定.4、成员都处于自由、平等地位。
4、火的控制和使用对早期人类的生活产生的影响:1)供原始人防寒御暖,防御野兽的袭击;2)使人类祖先度过冰川时代,并不断扩展;3)从食用生食过渡到食用熟食,有利于增强体质;4)使人能在黑暗的洞穴中居住举行宗教活动;5)有利于工具和武器制作技术进步。
5、简答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对以后人类的发展产生的影响:1)生产性经济的出现,从而使人类获得稳定充足的食物来源,使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有利于种族的延续;2)形成了农耕和游牧两大经济格局,不平衡的种族格局的出现,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罗马共和国后期,社会出现危机,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主的统治。
公元前45年,恺撒成为罗马共和国的独裁者,共和国名存实亡。
2、帝国时期:①公元前30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被尊为“奥古斯都”,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罗马帝国在不断扩张后成为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帝国两部分,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继承古希腊罗马文明延续千年,于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首都,于公元476年灭亡。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3、古罗马文化宗教:公元1世纪上半叶,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中东的巴勒斯坦地区)产生,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组织是教会。
传说耶稣是基督教的创立者。
公元11世纪中叶(1054年),基督教分成天主教和东正教两大教派。
公元中古[时期封建社会](6世纪——15世纪)(一)日本1、日本位于亚洲东部,与中国最早建立交往的时间是东汉时期,隋唐时期两国往来最为密切。
2、日本的孝德天皇,仿效中国的封建制度,于公元646年进行“大化改新”。
3、大化改新的原因:打击奴隶主贵族的专权,挽救大和朝廷的统治危机。
★4、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经济上: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官僚机构进行管理。
★5、大化改新的影响(意义):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二)古代阿拉伯1、阿拉伯半岛的分裂:公元6至7世纪,阿拉伯半岛奴隶制部落发展起来,当地受到外族入侵,社会动荡,经济萧条,阿拉伯商业受到打击,阿拉伯人渴望统一(阿拉伯半岛需要统一的原因)。
2、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并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穆罕默德既是宗教领袖,也是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死后,阿拉伯半岛统一大体完成。
世界古代史知识要点记忆古代史:原始社会一-> 奴隶社会一-封建社会史前文明一-> 上古文明一f中古文明(大河和海洋)(日本、阿拉伯国家和西欧国家)第2课时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大河文明)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一、四大文明古国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大河名称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建国时间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500年以后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070年文明象征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佛教种姓制度四大发明甲骨文概况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权力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种姓制度激化社会矛盾,对印度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二、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大河流域⑴大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⑵大河上游高山积雪融化,导致河水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海洋文明)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
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一、雅典一白利克里改革:⑴时间、地点: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雅典⑵措施(内容):①伯利克里扩大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②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⑶影响: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⑷启示:①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②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起一定推动作用。
③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进行改革。
④要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对强国战略,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
二、罗马发展历程:罗马建城(前8世纪)一-罗马共和国诞生(前509年)一-称霸地中海(前2世纪)一-罗马帝国(前27年)一-> 罗马和平(前27年至180年)一-帝国分裂衰亡(395年)"—〜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复习古代史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是我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并推断未来的重要素材。
本文将重点复习世界古代史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以帮助读者系统地掌握相关内容。
以下是各个时期的古代史知识点概述。
一、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阶段,其主要特点是使用石器工具。
在这一时期,人类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社会组织较为简单。
1. 旧石器时代的物质文化:人类使用石器工具,生活在洞穴中,制作简单的绘画和雕塑。
2.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主要以狩猎、采集为主,部落组织生活。
二、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阶段,人类在这一时期开始农业生产和定居。
这对于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人类开始种植作物、养殖牲畜,从而实现食物的稳定供给。
2.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进步:人类开始制作陶器、纺织品等,社会文明逐渐恢复和发展。
三、古代文明的兴起在这一时期,人类文明逐渐兴起,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古代文明。
这些文明拥有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
1.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其政治制度稳定,建立了众多宏伟的建筑,如金字塔和石广场。
2.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政治制度以城邦为基本单位,文化影响深远,如哲学、戏剧、奥运会等。
3. 古罗马帝国:古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伟大的帝国之一,建立了广泛的帝国领土,形成了独特的政治制度和罗马法。
四、中世纪中世纪是古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以封建制度为主要特征。
在这个时期,宗教对社会和政治具有巨大影响。
1. 封建制度形成:中世纪社会以封建制度为基础,封建领主拥有土地,农民从事农业劳动。
2. 宗教信仰的影响:基督教成为中世纪欧洲主要宗教,宗教在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五、启蒙时代启蒙时代是欧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标志着人类开始追求理性、科学和个人权利的时期。
1.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启蒙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倡导人文主义,崇尚人的尊严和智慧。
世古复习资料罗马知识点1.公元前2000年初,印欧语部落在意大利北部创造青铜文化—特拉玛拉文化(实行火葬);公元前1000年起,半岛北部和西部以铁器文化—威兰诺瓦文化为代表(实行火葬,风行把骨灰置于陶罐中埋葬)2.三次战争代表:维爱战争、萨莫奈战争、希腊战争3.第一次布匿战争的导火线:“墨西拿事件”在皮洛斯战争期间,叙拉古雇佣军中的一批意大利人强占西西里岛东北端的墨西拿。
公元前265年,这些意大利人因与叙拉古僭主发生冲突而处于不利形势,分别求助于迦太基和罗马。
迦太基抢先控制墨西拿。
公元前264年罗马军队开进西西里,揭开战幕。
4.坎尼战役:公元前216 年,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在意大利半岛东南沿海的坎尼附近,以少数兵力对抗罗马8 万大军,获得胜利。
5.前三头同盟:凯撒、克拉苏、庞培后三头同盟:屋大维、安东尼、雷比达思考题1.“王政时代”政治经济状况(实质—从氏族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变时期)1.军事民主制2.人民大会(库利亚大会)、元老院、王3.铁骑普遍使用,手工业发展4.阶级关系:贵族与平民、保护人与被保护人(家长奴隶制)2.塞尔维乌斯改革(完成在罗马创建王制或原始君主制城市国家的历史任务,标志罗马国家的产生)背景:王政时代后期,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和对外扩张的需要,增强罗马的实力,调整社会内部关系。
内容:建立新的地域部落,代替原来按照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3个氏族部落;对公民及其财产进行普查,在此基础上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5个等级,并确定其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创设森都里亚大会,作为新的公民大会。
3.早期罗马共和国平民和贵族斗争背景: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日益突出焦点:土地问题和债务问题4.格拉古兄弟改革(以土地改革为中心)背景:当时罗马土地集中和农民破产已造成严重社会后果,失地农民迫切要求重新获得土地,而贵族中一些有识之士鉴于农民破产有损兵源和安定,也在筹划复兴小农的土地改革方案。
主要内容:公元前133年提比略规定公民每户所占公有地不能超过1000尤格;超额土地由国家偿付地价,收归国有,并划成每块30尤格的份地分给贫穷农民,由一个三人委员会负责分配土地。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复习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公选考试历史国情世界古代史知识点复习,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公选考试备考有所帮助。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复习:一、世界文明古国4000一6000年前,在埃及、西亚、印度、中国陆续出现奴隶制国家,成为四大文明古国。
1.古埃及。
(l)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2)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国王美尼斯统一埃及,建都孟斐斯;(3)公元前15世纪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时成为地跨亚非的军事大国;(4)公元前525年,波斯入侵,古埃及灭亡;(5)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另外古埃及有了比较成熟的象形文字和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2.古巴比伦王国。
(l)发源于两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000年开始出现城邦;(2)苏美尔文明是最初源头;楔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源头;(3)公元前18世纪中叶,古巴比伦国王汉漠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和等级制度;(4)汉漠拉比法典是人类历史上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古印度。
(l)发源于印度河流域;(2)雅利安人人侵,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阶层;(3)婆罗门教;(4)释迎牟尼和佛教的兴起;(5)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宣传佛教;(6)印度人民很早就创造了拼音文字,制定了历法,采用十进位计算方法,现行的“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
4.中国。
(略)二、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文明步古代东方文明之后,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的沿海地带。
克里特文明是希腊最早的文明,其时期大约为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
公元前1200年,进人新的时代―荷马时代,到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出现社会分化,氏族组织日益瓦解,社会生产部门有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也开始与农业分离。
其社会状态处于父系氏族阶段,生产力的发展则处在由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的过渡时期。
世界古代史复习世界古代史始自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历史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文明出现之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被阶级社会所代替,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
在奴隶制度衰落和崩溃的过程中,封建制度得以发展和确立,社会经济和文化缓慢地向前发展。
在世界古代史时期,各地区各民族创造的古代文明为近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人类文明出现到15世纪,亚洲、非洲和欧洲之间的接触和交流逐渐加强,美洲和大洋洲则与亚洲、非洲和欧洲处于基本隔绝的状态。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四大文明古国是____、___、___、___ 1.古代埃及(1)发源地:_______流域出现:公元前______年统一:公元前3000年(2)文明成就:____,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3)文字是____________2.古巴比伦(1)发源地:_______流域出现:公元前____年以后,_____人建立奴隶制国家统一:公元前18世纪,_____统一两河流域(2)法典: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国王制定《》,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文字是__________3.古印度(1)发源地: ______流域出现:公元前______年(2)等级制度:______,把社会成员根据地位高低,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四个等级。
(3)宗教:__________(4)古印度人:发明了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
4.古中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公元前2070年青铜文明、分封制)【思考】人类早期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
世界古代史的复习(一)世界上古史的范围世界上古史的范围,就时间而论,始于人类的产生(大约300多万年前),终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公元476年),中间以公元前四千年代后期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奴隶制国家)的产生为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分界点。
•就地域而言,原始社会史运用世界各地的典型资料,综合说明原始社会的发展规律;奴隶社会史则主要叙述埃及、西亚、印度、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中心地区的历史。
大河文明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地理特征:濒临大河流域经济特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组织特征:相对封闭的村社政治特征: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一、古代两河流域:1、地理位置: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2、地理特点和文明特征:1)两河定期泛滥带来充沛的水源-----灌溉农业发达2)地势平坦容易受到外族入侵----王国更替频繁,民族融合趋势加强3、文明成就:苏美尔人作为两河流域的文明奠基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1)文字:楔形文字2)文学艺术:《吉尔伽美什》3)法律:《汉莫拉比法典》二、古代埃及:1、地理位置:东北非,尼罗河流域2、地理特点和文明特征:1)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充沛水源----适宜农业发展2)狭长河谷地带----提供相对安定发展环境,有利于保持统一3、政治制度:法老神权专制统治4、文明成就:1)建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法老专制特征、来时信仰产物)2)文字:象形文字(文字特点:与具体事务形态相像;书写复杂难懂,随古埃及国家的衰亡而逐渐消亡)三、古代印度:1、地理位置:南亚,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2、种姓制度:1)形成:雅利安人对印度居民的征服,用种姓区分征服者和被征服者。
雅利安人的征服对印度历史的发展起了重大转折,同时对雅利安人社会自身也产生了反作用。
使得雅利安人生产方式从游牧转变为农业,雅利安人内部的氏族社会解体,引发内部出现等级划分,从而在社会上形成四个种姓。
完整版)世界古代史知识梳理精心整理世界古代史精粹如果你想获得高分,那么请认真理解并背诵以下内容吧!第一研究主题:亚非文明古国第一课:古代埃及一、古埃及国家1.地理环境:位于非洲北部,尼罗河流经全境。
2、公元前3100年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3、新王国时期是古埃及的兴盛时期。
二、金字塔1)用途: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
2)概况:现在仍可看到80余座大小不同的金字塔,分布在尼罗河下游的吉萨和萨卡拉地区。
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而哈夫拉金字塔则是埃及第二大金字塔,其前面还有一座狮身人面像的___。
3)评价: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三、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对后来的拼音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天文:古埃及人观测到了43个星座的位置,并绘制了星座分布图。
五、太阳历: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的涨落划分了一年365天。
第二课:古巴比伦王国一、地理环境: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是上古文明的摇篮之一。
二、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___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
他采取了以下措施:1)建立了庞大的官僚机构;2)组建了常备军;3)编订了法典;4)统一管理税收和水利系统;5)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开凿运河。
三、《汉谟拉比法典》1)目的: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
2)内容: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序言和结语宣扬___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
正文共282条,内容涉及诉讼、财产、债务、奴隶、婚姻、赔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3)文字:楔形文字刻在黑色的石柱上。
4)地位: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5)实质:保护了私有制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第三课:古代印度一、地理环境:古代印度位于恒河和印度河流域。
二、文明历程:公元前2300年产生了国家;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人入主古印度;公元前4世纪中叶,摩揭陀建立了孔雀帝国;公元前3世纪___在位时期,国力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