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的古文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骨文中敬是个会意字。从攴(pū),攴,象以手持杖,敲击。从茍(jí),有“自我告诫、自我反省、谨慎修持”之义。古人造字中就蕴含有恭敬、端肃、认真态度的深蕴。其实,“敬”的态度源于早期人们的祭祀活动,《礼记》中记载“宾客主恭,祭祀主敬,丧事主哀,会同主诩”。此后,不断演化发展,其含义愈加广泛、丰满。在西周之初,主要是指严肃、认真、谨慎、小心、勤勉、努力地去做事,是一种在临事时郑重、积极的态度。到了春秋时代,孔子在《论语》中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又如“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敬在孔子看来不仅仅是在人伦关系中应具有的一种态度,而且还是人在为人行事时时刻刻存在的一种内在品质,或做人的一种准则。这样,“敬”就成了一种价值概念了。南宋时,朱熹解释说:“敬者,主一无适之谓。”主一,就是专注于一事;无适,就是无杂念、不分心。这就是说,做事要严肃认真,专心致志。

从以上的文献可以看出,敬,首先是一种自我要求,从内心的居敬到外貌的庄敬进而到举止的恭敬等由内而外的自我约束。然后,由己及人地转化为对他人对事业的执敬。它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待人处世时的恭敬、尊敬的态度。另一方面,是临事执业的态度,精神,包括执事主一专一,对待事情严肃认真,勤勉努力。敬业乃我们民族的一种伟大精神财富,这是我们民族引以为傲的东西。只要这种精神永存,我们这个民族就不会衰落,我们的未来就充满着无限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