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羊饲料技术讲座
- 格式:ppt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22
山羊高产养殖技术讲座(1)品种及性别选择对提高山羊肉用产能的影响作者:李昊帮张佰忠来源:《湖南农业》 2014年第7期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李昊帮张佰忠编者按山羊养殖是南方草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充分利用湖南省丰富的天然草场与农作物秸秆资源,缓解粮食供需矛盾。
同时羊粪还田是最好的天然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进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其他养殖业相比,肉羊养殖投资门槛低、收益快,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首选产业。
从营养学角度讲,山羊肉与其他畜禽肉产品相比,蛋白质含量最高,脂肪含量最少,营养丰富,有利于增强人民的体质。
因此,为了提高山羊的肉用产能,改善品质,我刊组织了山羊高产养殖技术讲座,从山羊的品种特性与生长发育规律方面入手,分期进行讲述。
山羊传统选育的地域性较强,这也造成品种间体型与肉用性能差异较大,如湘东黑山羊成年体重不足30公斤,而波尔山羊成年体重可达130公斤。
此外,性别也是影响产肉性能的主要原因,公羊的屠宰率显著高于母羊,两者间差异甚至可达15%。
1.品种湖南省主要的山羊品种有以浏阳市为原产地的湘东黑山羊和以石门县为主产地的马头山羊。
两个品种选育历史悠久,地域品种特点比较突出,饲养量均在50万只以上,是南方各地非常知名的品种,其中马头山羊更被认为是亚洲地区肉用山羊杂交改良的首选品种。
但由于近年来市场对羊肉产品的过度需求,传统饲养模式产能不足,以及缺乏有效的品种选育引导,导致杂交改良繁杂、品种纯度与品质大幅下降。
单位生产性能的下降,也导致农民饲养效益不高,养殖热情降低。
近年来,随着波尔山羊、努比亚羊、萨能山羊、南江黄羊、金堂黑山羊等国内外优良品种的引进与改良,湖南省山羊整体肉用性能有上升趋势。
这些优良品种的突出特点是体型大、母羊哺乳能力强、生长速度快、产肉率高、肉质也好,适用于短期育肥。
农民养殖见效快,便于组织规模化生产。
据统计:肉用型山羊波尔山羊杂交一代公羊羔4月龄体重可达40公斤,接近甚至超过成年本地母羊的体重;而乳肉兼用山羊努比亚羊杂交母羊3胎次平均产奶量600公斤以上,而本地母羊每胎次不足100公斤。
羊饲养技术专业讲座1.主持人:现在农民朋友养羊管理都比较粗放,特别是规模较小的饲养场的饲养技术比较简单。
王老师,请您给我们讲一下如何提高羊的繁殖力?专家:(1)选用多胎羊的后代留作种用。
羊的繁殖力是有遗传性的。
一般母羊若在第一胎时生产双羔,这样的母羊则在以后胎次的生产中,产双羔的重复率较高。
另外,引入具有多胎性绵羊的基因,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绵羊的繁殖力。
因此,从羊只自身的遗传特性来提高繁殖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提高种公羊和繁殖母羊的营养水平。
羊的繁殖力不仅要从遗传角度提高,而且在同样的遗传条件下,更应该注意外部环境对繁殖力的影响。
这主要涉及到肉羊生产者对羊只的饲养管理水平。
(3)增加羊群中适龄繁殖母羊比例。
羊群结构主要指羊群中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
从性别方面讲,羊群中母羊的比例越高越好;从年龄方面讲,羊群中年龄由小到大的个体比例应逐渐减少,形成有一定梯度的“金字塔”结构,从而使羊群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后备生命力非常旺盛的状态。
(4)实行密集产羔。
在气候和饲养管理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实行密集产羔,也就是使羊2年3产或1年2产。
为了保证密集产羔的顺利进行,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必须选择健康结实、营养良好的母羊,年龄以2.5岁为宜,而且其乳房发育必须良好、泌乳量要求较高;②要加强对母羊及其羔羊的饲养管理,母羊在产前和产后必须有较好的补饲条件;③要从当地具体条件和有利于母羊的健康及羔羊的发育出发,恰当而有效地安排好羔羊的早期断奶和母羊的配种时间。
(5)应用繁殖新技术。
一些繁殖生物技术的应用,对肉羊生产和繁育产生了极其显著的影响。
如人工授精技术、同期发情技术、超数排卵技术、胚胎移植技术以及转基因技术等,是有效提高肉羊繁殖力的重要措施。
(6)运用生殖免疫学技术。
免疫是生物识别和清除“异己”的机制,从而使机体内外环境保持平衡的生理功能。
利用激素作抗原,给母羊主动免疫,使之产生对该激素的抗体,从而改变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的正常反馈调节,增加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的释放量,提高发育卵泡数和排卵率,使产羔增多。
养羊技术讲座主讲:张富喜一、规模养羊的特点(一) 经营规模较大目前我国农村家庭养羊数量较少,主要是利用老弱闲散劳动力附带经营,虽然投资少,技术要求不高,承担风险不大,但生产力太低,经济效益很差。
为此,必须增加养羊数量,扩大养羊规模,充分利用草场资源,发挥劳动力和设备条件的潜力,以取得适度规模养羊生产的最大效益。
(二) 生产方向专业化为了达到养羊产品的优质高产,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和规格化。
规模化养羊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饲养管理基础设施和商品市场对养羊产品的需求,选择生产性能高、最适合的绵山羊品种类型,建成生产方向较专一的养羊专业户,如奶山羊专业户、绒山羊专业户、细毛羊或半细毛羊专业户、种羊繁育专业户、肉羊生产专业户等。
(三)经营管理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养羊开始阶段,因资金不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劳动力投入较多,劳动时间较长,这是劳动集约经营的形式。
随着饲养规模的逐渐扩大,积累的资金增多,养羊设施逐步改善,饲养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劳动强度随之减轻,由劳动集约经营向技术集约经营发展,劳动生产率将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就会越来越显著。
(四) 养羊生产企业化、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养羊生产由低级阶段逐步发展到商品生产的最高水平,建立养羊产业化工程。
专业化养羊生产不仅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和饲养管理的高水平,实现养羊产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而且毛、肉、奶、皮等产品逐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龙形经济。
最终以较低的生产成本、优良的产品质量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专业化规模养羊的意义(1)专业化规模养羊能促进农、牧区经济由自给性、半自给性生产,逐步向商品性生产转化,改变家庭养殖业由分散向养羊专业化方向发展。
这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一大进步,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
规模养羊专业户能使养羊生产力大大提高一步,毛、肉、奶、皮的产量和质量能得到较大的提高与改进,更加适合市场的需求,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
专家讲座(续第7期第38页)母羊从配种受孕到分娩产出羔羊的这一段时期称为妊娠期,也是胚胎生长发育的时期。
胚胎在母羊子宫内的生长发育情况,是影响羔羊产后健康程度与发育潜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了解母羊妊娠期的身体变化与胚胎发育特点,并针对性地加强饲养管理是提高山羊生产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
一、母羊妊娠期前后身体变化情况与胚胎发育特点山羊的妊娠期为146~161天,平均为152天。
妊娠期的长短与品种、年龄、胎儿数、性别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等有关,一般本地羊比杂种羊短些,青壮年羊比老、幼龄羊短些。
根据母羊妊娠期前后身体变化情况与子宫内胚胎发育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妊娠前期(1~30天)母羊变化:阴门紧闭,阴道黏膜干燥苍白,拒绝并躲避公羊追逐或爬跨,安静温顺,食欲增进。
胚胎发育(附植期):山羊配种后16~21小时,精子经生殖道到达受精部位与卵细胞融合行成合子的过程,称为受精。
受精卵(合子)发生卵裂,在配种后1周左右发育成囊胚。
此后胚胎进一步发育,分化出胎膜包裹胎儿,胎膜内尿囊快速发育膨胀,并在配种后28天时,扩充至子宫内壁,进而附植于子宫黏膜。
这一时期胚胎游离于子宫内,其营养供应主要依靠卵黄与子宫乳提供,胚胎还比较脆弱,易发生死亡,而被子宫直接吸收。
外部很难发现,常被误诊为未孕。
2.妊娠中期(30~90天)母羊变化:安静温顺、喜静好卧,主动避让腹部碰撞与爬跨,食欲增进,消化能力提高,体重增加,毛色光亮。
胚胎发育(胎盘形成期):胚胎附植后,部分胎膜与子宫内膜融合形成胎盘。
其营养供应也逐渐向胎盘供应过渡,大量营养通过母体胎盘由母羊运输到胎儿。
胎儿开始快速生长,经3个月左右基本发育成型,四肢及头、尾均清晰可见,并可分辨出胎儿性别,胎盘发育形成子叶。
这一时期,由于胚胎与母体子宫之间胎盘正在发育过程中,结合还不紧密,易因机械碰撞或应激造成流产。
流产的胎儿部分排出体外可见,部分死于母体子宫内无法排出,形成死胎或木乃伊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