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古诗文选修第三单元苏幕遮巩固练习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34
苏幕遮一、基础积累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宿.将宿.舍星宿.宿.命论B.辅.助浦.口胸脯.惊魂甫.定C.舟楫.编辑.缉.拿缉.鞋口D.燎.原潦.倒寮.房眼花缭.乱解析A.星宿xiù,其余读sù;B.“辅”“甫”读fǔ,“浦”读pǔ,“脯”读“pú”;C.缉jī拿,缉qī鞋口,其余读jí;D.都读liáo。
答案D2.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清秀山清水秀千金千斤重担B.衣襟衣锦还乡停止停滞不前C.急风疾风劲草风声谈笑风声D.违犯违反纪律申明郑重声明解析谈笑风生。
答案C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梦入芙蓉浦.浦:水边B.叶上初阳干宿雨..宿雨:昨夜下的雨C.侵.晓窥檐语侵:侵犯D.燎沉香,消溽暑..溽暑:潮湿的暑气解析C项,侵:渐近。
答案C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这样做,你不感到羞愧吗?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这家伙私下刻了一个某某行政助理的印章,凑齐了一身行头,马上就拿着鸡毛当令......箭.,耀武扬威起来了。
D.自打两个女儿先后出嫁,这屋里就剩老人一人守着空荡荡的房子,闲着无事想找个人唠叨两句都不行,心里头呀,可真是拔得萝卜地头空.......,闷得慌啊。
解析A项“无动于衷”指内心没有受到任何触动,多形容对该关心的事毫不关心;B项“雨后春笋”指新事物大量出现,带有褒义,而垃圾食品厂不是新事物;C项“拿着鸡毛当令箭”比喻玩弄权术,以假充真,公开发号施令;D项“拔得萝卜地头空”比喻还清了债务后,心情轻松。
答案 A5.下面对《苏幕遮》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燎沉香,消溽暑”一起笔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合中服一副清凉剂,境静心也静。
309教育网309教育资源库 苏幕遮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A.阁.(ɡé)夜雪霁.(jì)渔樵.(jiāo)B.箜篌.(hòu) 女娲.(wā) 神妪.(yù)C.瘦蛟.(jiāo) 玉砌.(qì) 溽.(rù)暑D.宿.(xiù)雨小楫.(jí) 芙蓉浦.(pǔ)【解析】A樵:qiáo;B篌:hóu;D宿:sù。
2.下列句子中的“鼓”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BE )A.五更鼓.角声悲壮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微风鼓.浪,水石相搏D.虎鼓.瑟兮鸾回车E.齐人三鼓.【解析】BE:击鼓。
3.下面对《李凭箜篌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晴朗的深秋。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高秋”二字,既点明了演奏的时间,更写出了美妙的乐曲声所表达的一种清洁澄澈的高远境界。
B.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
进一步描述乐曲声的美妙,交代乐曲的来源,造成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C.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像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
直接描写乐声,运用形象化的比拟,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乐曲声的优美动听。
D.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整个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如同沉浸在一片寒光中那样清幽。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
这两句实写听曲感受,生动地表现了乐曲声的感人力量。
【解析】虚写。
一、知识应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就是(D )A、踏莎行(suō)征辔(pèi)蓑衣(suō)雨横风狂(hèng)B、百啭(zhuàng)渺邈(miǎo)溽暑(rù )苒苒(rǎnrǎn)C、红衰翠减(shuāi)追旅思(sì)悼亡(dào)争知(zhēng)D、恁(nèn)记省(shěng)颙望(yóng)小倅(cuì)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就是(D )A、元就是今朝斗草赢元:通“原”,原来B、争知我、倚阑干处争:怎C、渐霜风凄惨渐:逐渐D、想佳人、妆楼顒望顒望:举头凝望。
3、、填空。
①欧阳修,北宋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 ,谥文忠。
主张文章应“”、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就是北宋。
②范仲淹,字希文,卒谥。
她不仅就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亦杰然可观。
散文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
③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其词擅长 ,多表现诗酒生活与,语言婉丽,颇受南唐的影响。
答案:、①文学醉翁、六一居士明道古文运动的领袖②文正军事家、文学成就《岳阳楼记》③小令悠闲情致冯延巳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①楼高莫近危栏倚。
, 。
(欧阳修《踏莎行》)②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
(欧阳修《蝶恋花》)③碧云天,黄叶地。
, 。
(范仲淹《苏幕遮》)④。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
(张先《天仙子》)5、下列各项中,关于诗词解说有误的一项就是(C )A、《破阵子》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段,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了一种欢乐的气氛。
B、《踏莎行》就是一首写离情的佳作。
在抒写游子思乡的同时,联想到闺中人相忆念的情景,写出了两地相思之情。
C、《蝶恋花》着眼点不就是单纯的景色描写与外貌的刻画,而就是借黄昏雨骤风狂,透露出楼外诗人的无限苦闷。
D、《八声甘州》苍凉悲壮,词人善用领字引调带笔,借对秋景的细致描绘抒写了离人之愁绪。
苏幕遮知识点及考试常有题苏幕遮练习题苏幕遮题材一般,但写法别致。
上阕写景,气象阔大,境界深远,视点由上及下,由近到远。
下阕直揭要旨,因芳草无情导入离愁和相思。
作为高考语文常考古文,考生一定要对苏幕遮有深刻记忆。
为此,今儿本栏目小编就为考生整理出了苏幕遮知识点以及苏幕遮考试常有题,有些这些备考资料考生就能够开始轻松复习啦!原文:碧云天,黄叶地。
秋景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夕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夕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美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译文: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结着江中水波,波上弥漫着葱翠寒烟。
群山映着夕阳蓝天连着江水。
芳草不谙人情,向来延绵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
静静想念故土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解,除非夜夜都做美梦才能获得片晌宽慰。
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屡次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讲解:⑴苏幕遮:原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作词牌名。
别名“云雾敛”“鬓云松令”。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⑵“波上”句:江波之上笼盖着一层翠色的寒烟。
烟本呈白色,因其上连碧天,下接绿波,眺望即与碧天同色,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
⑶“芳草”二句:意思是,草地连绵到天涯,仿佛比夕阳更遥远。
“芳草”常暗指故土,所以,这两句有叹息故土遥远之意。
⑷黯乡魂:因想念家乡而黯然伤神。
黯,形容心情郁闷。
乡魂,即思乡的情思。
语出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苏幕遮考试常有题及答案1、对这首词的剖析理解,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b]a、开头两句,描绘了秋天的天空寥廓苍莽、大地草木凋落的典型景色。
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诗人面对秋景更为想念故土,回顾望去一片阴暗,不由追想起旅途行程。
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以外,别无可能”。
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分别之情的名篇,情虽凄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2、“芳草无情,更在夕阳外”两句,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人经过对客观光景的描绘,委婉地表达了对故土亲人的深切想念,即借无情的芳草表达出了浓厚的离愁别恨。
苏幕遮一、练基础1.下列对《苏慕遮》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先描写室内活动燎香消暑,继写词人听到鸟雀在屋檐下欢快的叫声,再写词人走到室外,看风荷摇摆的美景,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
B.“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呼”字表现出小鸟在骤雨初晴后欢快的叫声和呼朋引伴的情态;“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
C.“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寥寥几笔,写尽荷的摇曳多姿和神清骨秀。
尤其是“举”字炼字精妙,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D.下片虚实结合,“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写自己客居异乡的境况;“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虚写自己的梦境,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答案 B解析B项,没有比喻,且“呼”并非描摹小鸟呼朋引伴的情态,“呼晴”是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
二、练模拟2.(2019·江西省景德镇一中高二上期末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①杜甫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
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
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②吾兼吏隐③名。
[注] ①本诗写于广德二年(764)。
严武在担任剑南节度使时,保举杜甫为节度使参谋,在幕府当值。
②肯信:肯否相信。
③吏隐:郑钦吏隐于蚁陂之阳,杨德周曰:“晋山涛,吏非吏,隐非隐。
公在幕府为吏,归草堂为隐,兼有其名也。
”(《汝南先贤传》)(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住诗题“院中晚晴”,写锦官城内秋雨初霁,幕府院中风清气爽,渲染了清新自然而又雅静的气氛。
B.颔联写院内晴后的景象,秋风吹,朱实落,青苔在疏落的秋雨过后更加青绿。
看似纯为写景,实则借景抒情。
C.颈联为远眺之景,楼台地势高耸而暮色渐起,响亮的钟鼓之声从远处传来。
采用了动静结合和远近结合的艺术手法。
第15课苏幕遮乡愁不单单是一种离怀愁绪。
乡愁往往是人们偶然遇到某种机缘,触景而生发的思乡之情。
在诗人们的笔下,因“缘”而生发的思乡之情,像一股淙淙流淌的高山溪流,把诗人们心中剪不断的乡愁、道不尽的怀念与思念,喷涌而出,以文字的形式,千古流传,并引发了无数后来人情感的共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一轮高悬天空的明月。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触动将士们怀乡之情的便是那婉转悲切,如泣如诉的芦笛之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触动诗人情思的便是重阳佳节的来临,让独在他乡的诗人渴望与家人团聚的心情更加迫切。
虽然时空跨越千年,每每读到这些诗句,诗中流淌的那种浓浓的怀乡、思乡之情,仍像一首首婉转动听的古琴曲,撩拨着现代人的思乡情怀。
【课内挖掘】1.“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写出了荷叶的圆与青翠和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美与荷花的茎的力度美,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为写荷之绝唱。
[适用话题]可用于“做生活的有心人”“热爱自然”“艺术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美无处不在”等话题。
2.“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不言己思家乡朋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主客移位,更加衬托出我对家乡亲朋的思念。
[适用话题]可用于“热爱家乡”“落叶归根”“思念”“思乡是一种历史情结”“常回家看看”等话题。
【课外应用】寂寞周邦彦(节选)东京汴梁。
凡是末世,总要有一些颓乱的氛围。
北宋末年,以汴京为首的城市生活越来越向享乐方面发展。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回忆说,当时“太平日久,人物繁阜。
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
……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
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文化阶层的士大夫,也在政治的动荡中磨灭了热情,现实也容不得他们有热情,王安石、欧阳修已经作为古人而远去了,庄严的议论还是在发,可士大夫们的内心已经顺水推舟地享受这世俗而温暖迷乱的生活。
苏幕遮[基础巩固层次(A)]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宿.将宿.舍星宿.宿.命论B.辅.助浦.口胸脯.惊魂甫.定C.舟楫.编辑.缉.拿缉.鞋口D.燎.原潦.倒寮.房眼花缭.乱【解析】A项,“星宿”的“宿”读xiù,其余读sù;B项,“辅”“甫”读fǔ,“浦”读pǔ,“脯”读pú;C项,“缉拿”的“缉”读jī,“缉鞋口”的“缉”读qī,其余读jí;D项,都读liáo。
【答案】 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梦入芙蓉浦.浦:水边B.叶上初阳干宿雨..宿雨:昨夜下的雨C.侵.晓窥檐语侵:侵犯D.燎沉香,消溽暑..溽暑:潮湿的暑气【解析】C项,“侵”,渐近。
【答案】 C3.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石破.天惊.逗秋雨(使动用法,使……破;使……惊)B.露脚斜飞湿.寒兔(意动用法,使……湿)C.小楼昨夜又东风..(名词作动词,刮起东风)D.叶上初阳干.宿雨(形容词作动词,晒干)【解析】B项,应为“使动用法”。
【答案】 B4.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侵晓窥檐语。
(周邦彦《苏幕遮》)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2)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_____。
(杜甫《阁夜》)(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周邦彦《苏幕遮》) ________________,老鱼跳波瘦蛟舞。
(李贺《李凭箜篌引》)(4)五月渔郎相忆否?________________,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 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答案】(1)鸟雀呼晴天生我材必有用(2)水面清圆三峡星河影动摇(3)故乡遥何日去梦入神山教神妪(4)小楫轻舟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阅读提升层次(B)](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5~6题。
课下能力提升(八) 阁夜 李凭箜篌引 虞美人 苏幕遮(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岁暮阴阳催短景.(yǐng),天涯霜雪霁.(qí)寒宵B .梦入神山教神妪.(qū),老鱼跳波瘦蛟.(jiāo)舞C .雕栏玉砌.(qiè)应(yīng)犹在,只是朱颜改D .小楫.(jí)轻舟,梦入芙蓉浦.(pǔ)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岁暮阴阳催短景. 景:景色B .天涯霜雪霁.寒宵 霁:雪止C .石破天惊逗.秋雨 逗:引D .梦入芙蓉浦 浦:水边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事音书漫.寂寥漫.卷诗书喜欲狂B.⎩⎪⎨⎪⎧春花秋月何.时了吏呼一何.怒C.⎩⎪⎨⎪⎧五月渔郎相.忆否及时相.遣归D.⎩⎪⎨⎪⎧一一风荷举.杀人如不能举.4.名句默写。
(6分)(1)卧龙跃马终黄土,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阁夜》)早岁那知世事艰,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书愤》)(2)吴质不眠倚桂树,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李凭箜篌引》)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旅夜书怀》)(4)五月渔郎相忆否?____________,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二、阅读鉴赏(27分)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1分)破阵子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花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基础巩固层次(A)]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宿.将宿.舍星宿.宿.命论B.辅.助浦.口胸脯.惊魂甫.定C.舟楫.编辑.缉.拿缉.鞋口D.燎.原潦.倒寮.房眼花缭.乱【解析】A项,“星宿”的“宿”读xiù,其余读sù;B项,“辅”“甫”读fǔ,“浦”读pǔ,“脯”读pú;C项,“缉拿”的“缉”读jī,“缉鞋口”的“缉”读qī,其余读jí;D项,都读liáo。
【答案】 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梦入芙蓉浦.浦:水边B.叶上初阳干宿雨..宿雨:昨夜下的雨C.侵.晓窥檐语侵:侵犯D.燎沉香,消溽暑..溽暑:潮湿的暑气【解析】C项,“侵”,渐近。
【答案】 C3.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石破.天惊.逗秋雨(使动用法,使……破;使……惊)B.露脚斜飞湿.寒兔(意动用法,使……湿)C.小楼昨夜又东风..(名词作动词,刮起东风)D.叶上初阳干.宿雨(形容词作动词,晒干)【解析】B项,应为“使动用法”。
【答案】 B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周邦彦《苏幕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
(2)《苏幕遮》中,最后由梦作结,由实入虚,表达词人思归之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2)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阅读提升层次(B)](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①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②。
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③,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语文:3.5 苏幕遮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宿.将宿.舍星宿.宿.命论B.辅.助浦.口胸脯.惊魂甫.定C.舟楫.编辑.缉.拿缉.鞋口D.燎.原潦.倒寮.房眼花缭.乱解析:A.星宿xiù,其余读sù;B.“辅”“甫”读fǔ,“浦”读pǔ,“脯”读“pú”;C.缉jī拿,缉qī鞋口,其余读jí;D.都读liáo。
答案: D2.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清秀山清水秀千金千斤重担B.衣襟衣锦还乡停止停滞不前C.急风疾风劲草风声谈笑风声D.违犯违反纪律申明郑重声明解析:谈笑风生。
答案: C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梦入芙蓉浦.浦:水边B.叶上初阳干宿雨..宿雨:昨夜下的雨C.侵.晓窥檐语侵:侵犯D.燎沉香,消溽暑..溽暑:潮湿的暑气解析:C.侵:渐近。
答案: C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这样做,你不感到羞愧吗?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这家伙私下刻了一个某某行政助理的印章,凑齐了一身行头,马上就拿着鸡毛当令箭.......,耀武扬威起来了。
D.自打两个女儿先后出嫁,这屋里就剩老人一人守着空荡荡的房子,闲着无事想找个人唠叨两句都不行,心里头呀,可真是拔得萝卜地头空.......,闷得慌啊。
解析:A.“无动于衷”指内心没有受到任何触动,多形容对该关心的事毫不关心;B.“雨后春笋”指新事物大量出现,带有褒义,而垃圾食品厂不是新事物;C.“拿着鸡毛当令箭”比喻玩弄权术,以假充真,公开发号施令;D.“拔得萝卜地头空”比喻还清了债务后,心情轻松。
答案: A阅读课文,完成5~8题。
5.词的上片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着笔的?抒发了什么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从嗅觉、触觉、听觉、视觉着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