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伦理学第五章 护理道德规范和范畴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7
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护理伦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本科护理专业)护理伦理教研组修订日期:2016年1月目录课程介绍 (3)第一章绪论 (5)第二章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6)第三章护理伦理学的规范体系 (7)第四章护理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 (8)第五章临床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道德 (9)第六章预防和社区卫生保健的伦理道德 (10)第七章生殖与性的伦理道德 (11)第八章安乐死与临终护理伦理道德 (11)第九章科技工作与伦理道德 (12)第十章护理伦理与卫生法律法规 (13)第十一章多元文化与跨文化护理伦理道德 (14)第十二章护理伦理修养、教育与评价 (15)护理伦理学课程介绍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护理伦理学(nursing Ethic s)课程号(代码):502303010课程类别:必修学时:16学时学分:1学分二、教学团队教学单位负责人:陈红电话:85422070,email:课程负责人:张凤英电话:85422251,email:课程秘书: 王婷电话:85422059,email:教师团队成员:李晓玲护理系冯先琼护理系李琰政治学院陈红护理系方进博护理系王磊护理系郭红霞护理系胡晓林护理系刘春娟华西医院李进护理系三、课程教学目的认知教学目标:掌握护理伦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包括护理伦理学的历史发展、理论基础、规范体系及护理人际关系道德等。
技能教学目标:运用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原则与方法,分析和解决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职业素养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价值观与道德索养,明确自身的角色责任,学会尊重护理对象的独立人格、权力,提高其自身的道德素质水平。
四、教学计划表五、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1.使用教材姜小鹰.护理伦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主要参考资料1.姜小鹰.护理伦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刘俊荣.护理伦理学实用教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陈晓阳.医学伦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孙丽芳,张志斌.护理伦理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5.刘耀光.护理伦理学.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6.张家忠.护理伦理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7.尹梅.护理伦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王卫红.护理伦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9.Michael Gelder•Paul Harrison•Philip Cowen,刘协和,李涛主译.牛津精神病学教科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10.刘哲宁.精神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李小妹.精神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邱祥兴,孙福川.医学伦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3.密尔.论自由[M],孟凡礼,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4.ELSIE BANDMAN & BERTRAM BANDMAN.NURSING ETHICS THROUGH THE LIFE SPAN.PRENTICE HALL.200215.Anne Davis. Essential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Nursing Ethics.Oversea Publishing House,2006六、成绩评定办法(成绩构成、各部分比例、考核方式等)期末考试40%,演讲10%、案例分析10%,辩论10%,小论文20%,平时成绩10%。
第一章绪论1,道----规律、道路、合理、正当、理想、方法等。
从伦理学意义上是指处世做人的根本原则,即人之为人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德----德字见与《周书》,伦理学意义上的德则是人们内心的情感和信念,指人们坚持行为准则所形成的品质和境界。
2,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用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3,道德的功能(1)调节功能(2)导向功能(3)教育功能(4)辩护能力(5)认识功能(6)激励功能4,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职业道德的科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理去解决护理科学发展中,特别是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与他人、护理人员之间、护理人员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护理道德意识、规范和行为的科学。
5,护理伦理学研究的对象:1、护理人员与病人的关系2、护理人员与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3、护理人员与医学科学的关系4、护理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6,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内容:护理道德基本理论护理道德规范体系护理道德实践活动护理道德难题7,护理道德----是社会一般道德在护理实践领域中的特殊体现,是护理人员在护理领域内处理各种道德关系的职业意识和行为规范8,护理道德的特点:护理道德的广泛性、护理道德关系的多面性和丰富性、护理道德具有规范性和严谨性、护理道德具有稳定性和自觉性9,学习和研究护理伦理学的方法:医学四维性研究方法整和方法采用历史的逻辑的方法10,案例分析案例:张先生为癌症晚期病人,已昏迷住入医院病房.家属找来不知药名大偏方,百般要求医护人员为病人灌入,医生此时让病人家属写同意书,药物灌入后发生任何病情变化自己负责。
分析:若你是该病人的责任护士,此时:1、你将药物灌入,为什么?请说明理论依据。
2、你拒绝灌药,理由何在?请说明理论依据。
3、医生让病人家属自行灌入,你将如何反应?说明理由。
第二章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生命论一、生命神圣论(sacred theory)1、宗旨:强调人的生命不可侵犯和具有至高无上的道德价值的一种伦理观念。
护理伦理学第五章护理道德规范和范畴(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五章护理道德规范和范畴学习目标1、掌握护理道德规范的概念2、掌握护理道德规范的内容3、理解护理伦理学的基本范畴重点难点护理道德规范的内容学习内容第一节护理道德规范一、护理道德规范概述(一)护理道德规范的含义1、护理道德规范的概念护理道德规范是在护理道德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指导下,协调护理人员人际关系及护理人员与社会关系,适应护理实践需要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和具体要求,是培养护理人员护理道德品质的具体标准,约束和指导护理人员的思想行为。
2、护理道德规范与护理道德原则的关系护理道德规范与护理道德原则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
护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要求等共同构成具有一定层次的护理道德规范体系。
在此层次结构中,护理道德原则、规范、范畴是培养护理人员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理论依据和准则,对于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护理实践中,只有以护理道德原则和规范认真指导和检验自身言行,才能实现道德规范的内在化,从而提高和完善道德人格。
在护理道德规范体系中,护理道德原则处于主导地位,贯穿于护理道德发展的始终,是整个护理道德规范体系的总纲和精髓。
护理道德原则具有广泛的指导性和约束力,是衡量护理人员个人行为和道德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是制定道德规范的依据和根本。
护理道德规范是护理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础内容,是整个体系的架构,是社会对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是护理人员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具体标准。
(二)护理道德规范的特征1、时代性道德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随着社会和医学的发展,护理道德的观念、原则和规范也相应改变。
2、继承性作为社会道德组成部分的护理道德,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3、进取性护理学伴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护理道德建设亦在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护理道德的进取性特征。
护理伦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凡我所闻,无论与业务有无关系,我将坚决保守秘密。
”此话出自 ( )A.《南丁格尔誓言》B.《希波克拉底誓言》C.《护士伦理法典》 D.《国际护士伦理法典》2.做了违背伦理要求的事后,即使没人指责也可能心里不安,说明良心发挥着 ( )A.自觉评价的作用 B.自觉监督的作用C.自觉选择的作用 D.自觉支持的作用3.“慎独”最先见于 ( )A.《迈蒙尼提斯祷文》 B.《希波克拉底誓言》C.《礼记·中庸》 D.《吠陀》4.2000年,香港护理学会和中华护理学会共同起草了 ( ) A.《护士条例》 B.《21世纪中国护士伦理准则》C.《注册护士伦理法典》 D,《护理伦理法典》5.医护人员为病人保密,不包括 ( )A.病人的疾病史 B.各种特殊检查和化验报告C.病人的自杀倾向 D.疾病的诊断名称6.自觉自愿地做了一件善事后,即使没人知道也会心安理得,这就是良心的 ( )A.选择作用 B.评价作用C.监督作用 D.支持作用7.把“用药”比喻成“用刑”的我国古代医药学家是 ( ) A.张仲景 B.华佗C.李时珍 D.孙思邈8.我国卫生部于哪年颁布了《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 ( )A.1983 B.1981C.1986 D.19889.《南丁格尔誓言》的编写者是 ( )A.格瑞特 B.希波克拉底C. 白求恩 D.南丁格尔二、多项选择题1.患者的隐私主要包括 ( )A. 个人身体信息 B.性生活信息C.家庭生活信息 D.社会关系信息E.财产信息2.做到审慎有利于 ( )A.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B.提高医护的质量C.护理人员积累经验 D.护理人员提高技术水平E.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3.以体系的观点来理解道德,可把道德体系分为 ( )A.道德原则 B.道德规范C.道德范畴D.道德修养E.道德情感4.护理道德规范可具体化为 ( )A.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B.平等公正,一视同仁C.亲切和善,言行文明 D.美观整洁,练达宽容E.精益求精,勤奋进取5.护理道德范畴主要包括 ( )A、权利与义务 B.隐私与保密C.情感与良心 D.审慎E.慎独三、填空题l.护理伦理学的范畴是反映的一些基本概念。
《护理伦理学》第五章一、护患关系伦理及其规范护士与患者的关系简称护患关系,它是以护士为一方与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另一方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结成的人际关系。
护患之间应当是以尊重彼此的权利与履行相互的义务为前提的双向互动的人际关系。
(一)患者的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患者的道德权利包括:平等的医疗权利、对疾病的认知权利、知情同意的权利、保守名誉和隐私的权利、获得休息和免除一定社会责任的权利以及诉讼和要求赔偿的权利。
患者在享有上述道德权利的同时,也应该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以对自身健康、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包括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义务、积极接受、配合治疗和护理的义务、遵守医院各种规章制度的义务、尊重医护人员人格和劳动的义务以及支持医学和护理科学发展的义务。
(二)护患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医疗服务是涉及人们的生命安危和健康保障的一种特殊服务。
护患关系的本质是:以社会主义法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契约关系;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原则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以及与救死扶伤相关联、以医疗护理技术为保障结成的委托关系。
护患关系具有如下特点:护患双方利益的一致性;护患关系的平等性以及护患关系的人文性,即护患之间是一种双向的人际交往关系。
(三)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及其模式护患关系的内容可以归纳为技术关系和非技术关系两个方面。
技术关系是指护患双方在诊治、护理技术活动中的行为关系。
在技术关系中护士起主导作用,是服务的主体;患者是被服务对象,是服务的客体。
护患关系中的技术关系区分出三种基本模式: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以及共同参与型。
在临床实践中,护患关系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病人病情的变化,可以由一种模式转向另一种模式。
非技术关系是指护患双方由于社会的、心理的、经济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施护理技术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利益、价值、法律和文化关系。
道德关系是非技术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
由于护患双方所处的地位及利益、文化水平、道德修养等不同,在对待护理技术活动及行为方式的理解、要求上存在着一定差距,护患双方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矛盾。
护理伦理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道德(morality):是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的信念来维系,表现为善恶对立的,是用以调解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2.护理道德(nursing professional morality):是社会一般道德在护理实践领域中的特殊体现,是护士在护理领域内处理各种道德关系的职业意识和行为规范。
3.护理伦理学(nursing ethics):是研究护理职业道德的科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理去解决护理科学发展中,特别是护理实践中护士与他人、护士之间、护士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护理道德意识、规范和行为的科学。
1.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的问题。
这一问题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经济利益决定道德,还是道德决定经济利益,以及道德对社会经济有无反作用的问题;第二是到底如何反应和调节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的问题,即个人利益服从社会整体利益还是社会整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的问题。
2.伦理学的类型:规范伦理学和不规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义务论和价值论。
义务论:道义论和功利论价值论:道德价值论和非道德价值论不规范伦理学:描述伦理学和理论伦理学。
3.道德的结构(1)道德意识(2)道德关系(3)道德活动道德活动包括:道德选择、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意识是道德关系形成的思想前提,是道德活动的支配力量道德关系是道德意识的现实表现,以道德活动为载体,规定道德活动道德活动是道德意识形成的现实基础,是道德关系得以表现、维持、变化、更新的条件4.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1)护理道德现象(2)护理道德关系(3)护理道德规律5.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内容:(1)护理道德基本理论(2)护理道德规范体系(3)护理道德实践活动6.道德与伦理的属性:(1)被社会确认或认可(2)具有社会利害功效(3)受利害意识支配(4)是由非权力的强制力量维系的7.强制力量的类型:肉体强制;行政强制;舆论强制第二章护理伦理的历史发展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
《护理伦理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护理伦理学
英文名称:Nursing ethics
开课单位:人文社科部思想品德教研室
课程性质:选修课
总学时:20
学分:1.1学分
适用专业:护理学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护理道德认识水平,加强护理道德修养,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的卫生事业接班人奠定基础。
为
此,要求学生掌握护理伦理学的基础理论,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去分
析和解决临床护理实际的伦理问题,提高伦理分析和决策能力。
内容简介:《护理伦理学》是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是我国现实医学活动中的护理道德原则、护理道德规范、护理道
德范畴、护患关系、临床护理中的道德要求。
对医学高新技术应用与
基因诊断治疗,医学生殖技术与优生、器官移植与安乐死等生命伦理
问题进行了探索性介绍,并提出应遵守的具体道德原则。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教材:《护理伦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丛亚丽,1版,2005年。
主讲教师:龙艺副教授。
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职业道德的科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理去解决护理科学发展中,特别是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与他人、护理人员之间、护理人员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护理道德意识、规范和行为的科学。
道德:是有一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用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护理道德:是社会一般道德在护理实践领域中的特殊体现,是护理人员在护理领域内处理各种道德关系的职业意识和行为规范。
护理道德规范: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概括和反映,实在护理道德原则指导下的具体行为准则。
护理道德的审慎:是指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行为前的周密思考与行为过程中的谨慎、认真、细心的一种道德作风。
护患关系:特指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与患者建立起来的一定联系的人际关系,它包括护理人员与患者,患者家属,陪同人,监护人,单位组织等的关系。
护患冲突:护患双方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对某些医疗行为、方法态度等后果存在认识理解上的分歧,以致发生争执或对抗。
医患冲突:是一种医患之间的矛盾状态,存在于医患关系的自始至终,即使医患关系比较圆满,冲突依然可能存在。
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将性与生殖脱离,用现代医学科学知识、技术及方法代替自然生殖的某一或全部步骤的人类生殖方法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服务,即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一种全面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伦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目的在于使临终病人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能够在舒适和安宁中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并使家属得到慰籍和居丧照护。
脑死亡:即全脑死亡,为大脑,小脑,脑干的不可逆死亡,也就是某种病理原因引起脑组织缺氧和呼吸中枢功能达到了不可逆的消失阶段,最终必然导致的病理死亡。
安乐死原意指“无痛苦的死亡”、“快乐的死亡”,是指对那些患有不治之症,死亡已经逼近而且非常痛苦的病人,使用药物或者其他方式以实现尽可能无痛苦状态下结束生命愿望的一种临终处置。
第五章护理道德规范和范畴学习目标1、掌握护理道德规范的概念2、掌握护理道德规范的内容3、理解护理伦理学的基本范畴重点难点护理道德规范的内容学习内容第一节护理道德规范一、护理道德规范概述(一)护理道德规范的含义1、护理道德规范的概念护理道德规范是在护理道德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指导下,协调护理人员人际关系及护理人员与社会关系,适应护理实践需要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和具体要求,是培养护理人员护理道德品质的具体标准,约束和指导护理人员的思想行为。
2、护理道德规范与护理道德原则的关系护理道德规范与护理道德原则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
护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要求等共同构成具有一定层次的护理道德规范体系。
在此层次结构中,护理道德原则、规范、范畴是培养护理人员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理论依据和准则,对于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护理实践中,只有以护理道德原则和规范认真指导和检验自身言行,才能实现道德规范的内在化,从而提高和完善道德人格。
在护理道德规范体系中,护理道德原则处于主导地位,贯穿于护理道德发展的始终,是整个护理道德规范体系的总纲和精髓。
护理道德原则具有广泛的指导性和约束力,是衡量护理人员个人行为和道德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是制定道德规范的依据和根本。
护理道德规范是护理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础内容,是整个体系的架构,是社会对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是护理人员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具体标准。
(二)护理道德规范的特征1、时代性道德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随着社会和医学的发展,护理道德的观念、原则和规范也相应改变。
2、继承性作为社会道德组成部分的护理道德,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3、进取性护理学伴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护理道德建设亦在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护理道德的进取性特征。
4、一致性护理工作作为临床工作的一部分,与其他医疗活动无论从工作性质、工作宗旨,还是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目的上都基木一致。
5、科学性护理道德的科学性决定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积极、灵活、果断的主动精神,从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出发,以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按医学科学办事,严格执行医嘱和各项操作规程.保证各个护理环节的准确、及时、无误。
6、协调性通过护理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协渊备方面的关系,即协调护理人员与病人、护理人员与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协调护理人员与医疗卫生事业和整个社会的关系,使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轴心,促进病人恢复健康,实现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目标。
(三)护理道德规范的作用1、有利于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2、有利于护理学科的发展3、有利于新型医、护、患关系的建立4、有利于新型护理人才的培养5、有利于医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护理道德通过其认识、调节、教育、激励等功能,可以培养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进而提高其护理业务、科研、管理等水平,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医院、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护理道德规范的内容(一)热爱专业,忠于职守(二)尊重病人,—视同仁1、尊重病人的人格、2、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3、尊重病人的权利4、维护病人的利益5、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6、尊重病人的自尊心和自我护理能力(三)注重形象,文明护理1、端庄的个体形象2、良好的行为素质3、文明的语言修养4、热忱的服务态度(四)遵章守纪,恪守慎独(五)勤奋学习,精益求精(六)互尊互助,团结协作第二节护理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一、权利与义务(一)权利的含义护理道德范畴的权利一般指按护理道德的善恶标准判定的护患当事人应当享有的合理的、正当的护理保健方面的权力和利益。
权利可分为护理人员的权利和病人的权利两大类。
护理人员的权利主要指对病人的护理治疗权、保密权、特殊干预权、医疗教育权、维护和发展健康与生命质量的判定和处置的权利等。
病人的权利主要有基本治疗权、知情同意权、保密权、公平公正待遇权、自我选择权等。
(二)义务的含义义务是人们意识到的、自愿承担的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道德责任。
道德义务由两方面构成,方面是由社会生活中各种客观的利益关系所规定的、社会和他人对个人的要求,以及个人对他人和社会应承担的责任,这是道德义务的基础;另一方面,道德义务的实现必须有人们主观上的自觉意识和内心的自愿要求。
护理道德范畴的义务可分为护理人员的义务和病人的义务两大类。
护理人员的义务包括诊治护理的义务、告知病情和保密的义务、普及医学知识的义务、发展医学科学技术的义务等。
病人的义务包括积极配合医疗护理的义务、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的义务、支持医学科学发展的义务等。
(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护理伦理学中的权利和义务是护患之间、个体与医疗团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社会在健康道德范围的权利和义务,它是建立在护患双方保护人民身心健康这一共同目标的基础上,二者是一对不可分割的范畴。
医护人员拥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的相关性表现为:①为了更好地享有权利,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
②拥有一定的权利是为了更好地承担道德义务。
若权利和义务发生冲突,则应严格认真地奉行公正公平的原则和病人权利优先的原则,始终贯彻医学人权、人道、人性和仁慈救人的原则,切实落实病人的权利,尊重并平等对待患、医双方的权利.以病人权利为本为先,充分实现双方医德权利的价值。
二、情感与良心(一) 情感1、情感的含义情感指同伦理道德直接相关的个人精神活动的情绪,它和信念一起说明人的主观道德立场。
2、护理道德情感的特点护理伦理学要求护理工作者正确把握和使用道德情感,这需要护理人员掌握情感的基本特点。
(1)科技性:指护理道德情感的产生和发展受社会物质条件的制约,并以护理科学技术的正确使用为基础。
(2)职业特殊性:作为一名护理人员,面对病人的呻吟、流血、谵语狂躁及昏迷不醒等危重病情,其职业道德要求不能有丝毫的厌恶、烦恼或恐惧、嫌弃的情感,应给予病人更多的同情、关爱和尊重。
所以,也可以把情感的职业特殊性诠释为深刻浓厚的人道丰义。
(3)理智性:护理人员的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冠以道德情感时,不能如日常生活中那般自然流露。
(4)自觉性和纯洁性:这是由人的生命和护理职业的神圣性所决定的。
它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允许对病人掺杂打击报复、图谋私利及男女之间产生非道德感情等个人利己行为的出现,充分体现情感的自觉性和纯洁性a3、护理道德情感的内容护理道德情感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
就狭义而言,指戈心、同情、热爱病人,发自救死扶伤、扶危济难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同情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帮病人所需,待病人如亲人。
就广义而言,情感应包括责任感、事业感、同情感和理性感等诸多内容。
(1) 同情感:指发自扶危济难的人道主义同情心。
(2) 责任感:责任感是建立在护理人员坚定的内心信念和对社会、对他人极端负责基础之卜,受制度、法律、纪律约束之F的道德情感,对护理人员的情感起主导作用。
(3) 事业感:指把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本职丁作和发展医学科学事业联系起来,为护理事业而废寝忘食、潜心钻研、鞠躬尽瘁、奋斗终身的一种情感。
(4)理性感:护理人员的道德情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既丰富叉理智。
(二) 良心1.良心的含义良心是人的内心信念、道德情感的深化,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时,对所负道德责任的内心感知和行为的自我评价能力,即人对道德责任的自觉意识,是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感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
护理道德范畴的良心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及其实现相应权利和履行相廊义务时的内心感应、自我意识,以及自我审视、评价、整合的能力。
道德良心是贯穿护理工作始终的内心信念和灵魂,是道德善恶的自我觉悟,它既体现为一种稳定的道德意识,义体现为一种强烈的道德情感。
2.良心的作用良心在护理人员的道德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支配着道德意识的各个方向,贯彻于护理工作的各个阶段,是护理人员思想和情操的主要精神支柱。
(1)导向、选择作用:护理工作者在行为开始之前,良心需依据道德价值和道德责任、义务的要求,对自身行为动机进行检查,对符合道德要求的动机予以肯定,对不符合道德要求的动机进行抑制或否定,从而按照道德的要求渊节方向,最终做出正确的选择。
(2)监督、保证作用: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良心对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态度、意志、信念及行为方式与手段,予以激励和强化;对不符合道德要求的异常情感、私欲、邪念,予以纠正和克服,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主动涮节自身行为的方向,自觉保持高尚的道德。
(3)评价、矫正作用:护理人员通过良心的审视评价,刘符合道德的行为及后果产生满意和欣慰,对不符合医德要求的行为及后果产生羞耻、惭愧、内疚感,受到良心的责备,并及时矫正自己行为的过错,为发动后续行为奠定道德基础。
三、功利与荣誉(一) 功利1、功利的含义功利即功效和利益t其狭义指眼前物质上的功效和利益,其广义指眼前和长远的种种功勋和事业所带来的利益。
2、功利观的内容(1)置集体和社会的功利于首位:(2)陶冶高尚的精神生活:(3)评价功利以贡献大小为依据:(二) 荣誉1、荣誉的含义荣誉是指对道德行为的社会价值所作的公认的、客观评价的主观意向。
荣誉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和道德价值观念,是体现道德意义上褒奖和赞许的社会价值的概念,是一种鼓舞和推动人们自髓地为社会和他人尽义务、做贡献的精神力量。
2、正确对待荣誉(1)正确处理丁作与荣誉的关系:(2)正确处理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的关系:(3)正确处理保持荣誉与争取荣誉的关系:四、审慎与保密(一)审慎1、审慎的含义审慎即缜密、谨慎、细心,指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及为人处世r,小心慎重,审时度势,细致严谨,表现出严密的科学态度和强烈的道德责任心,是表示个人品性和作风的道德概念。
2、审慎的内容(1) 慎于执行护理操作:(2) 慎于处理人际关系:3、审慎的作用(1)有利于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2)有利于护理人员提高知识和技能:(3)有利于护理人员加强自身修养:(二)保密保密的含义与内容详见第四章第三节课后习题1、简述护理人员的道德规范的内容。
2、简述护理人员的道德范畴。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