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哺乳动物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特征;知道哺乳类的代表动物;了解哺乳动物和人类的关系;理解哺乳类形态结构特征的进步性表现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过程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哺乳动物信息资料的收集,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归纳、整理、利用,从而进一步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发展学生科学实验的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哺乳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学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进一步树立爱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环境意识通过各项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生物科学素养通过合作试探究教学,进一步完善学生有关于生物体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以及生物与人类和谐发展的关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高度适应性教学难点:哺乳类和人类的关系以及人类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动物资源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资料准备:网络资料(哺乳动物的视频、图片、文字)教师自制课件准备(哺乳动物的视频、图片、文字)教师教学知识反馈资料(目标达成训练题)学生自主学习资料准备(哺乳动物视频、图片、文字)师生互动角色道具的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教师提供的信息资料:(1)《狮子》视频短片(2)“鸭嘴兽、北极熊、大熊猫”图片同学们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动物和我们前面所学的动物种类不同,那么它们又属于哪一类呢?二、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36页至39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哺乳动物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3.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三、课堂练习1.课本39页练习2.课堂练习册 13页题1、题2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板书设计第七节:哺乳动物1、生活环境:水中、陆地、空中2、种类:全世界有4000多种,狮子、虎、大猫熊、蝙蝠、兔3、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3、用途:食用、皮毛、药材、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六、作业布置课堂练习册14页题3教学反思:。
第七节哺乳动物
学习目标
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
五步释疑互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预习生疑
哺乳动物都有哪些?
导入设疑
野马、猴子、鲸、蝙蝠等形态各异、生活环境相差很大,为什么都属于哺乳动物呢?
自主探疑
探究提示一:
阅读课本36页和38页前两段独立思考下列问题(3分钟),(师友合作讨论以下问题2分钟):
1、哺乳动物的体表有什么特点?
2、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与其它动物相比有什么不同?这种生殖方式有什么优势?
3、哺乳动物的牙齿有什么特点?牙齿的分化对摄食和消化有什么意义?
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探究提示二:
阅读课本38到39页,完成下列问题
1、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有哪些关系?
2、哺乳动物有哪些重要用途?
提供动物蛋白
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宠物、娱乐
皮毛具有经济价值
合作解疑
师友互助小组讨论交流,解决不能独立解答的问题。
反馈释疑
1.家兔用_______呼吸;心脏_______腔;血液循环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家兔的体温_______,属于恒温动物;有发达的 _________及遍布全身的_______,所以对外界变化很敏感。
2.家兔是植食性动物,其区别于肉食性哺乳动物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
3.与吃草生活相适应的是,家兔的牙齿分化为_____________。
4.家兔门齿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
臼齿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
5.狼的犬齿的主要功能是 _______。
6.恒温动物有_______动物和_______动物两大类。
7.胎生相对于其他生殖方式的优势在于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