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囯自古十个最著名中秋赏月之地
- 格式:ppt
- 大小:901.50 KB
- 文档页数:12
中秋节赏月的最佳圣地整理(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聚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为了便利大家学习借鉴,下面我细心预备了中秋节赏月的圣地内容,欢迎使用学习!中秋节赏月的圣地1、苏州|石湖串月石湖串月是苏州石湖闻名景观,是与平湖秋月、卢沟晓月、三潭印月相齐名的四大赏月胜地。
农历八月十七半夜,皓月当空之时,9个环洞各映月影一轮于湖水之中,形成“九月一串”之奇观,令人赏心悦目。
2、桂林|象山夜月象鼻山位于桂林市东南漓江右岸,山因酷似一只大象站在江边伸鼻吸水,因此得名,是桂林的象征。
象鼻和象身中间有一水月洞,江水从洞中横贯而过。
中秋之夜,乘小舟作江上游,驶入水月洞,便见“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不还流”的绝妙景观。
再上行数十步到水月洞,洞高1米,深2米,形似半月,洞映入水,恰如满月。
到了夜间明月初升,象山水月,景色秀丽无比。
3、扬州|二十四桥月夜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据说二十四桥原为吴家砖桥,四周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本是文人团聚,歌妓吟唱之地。
唐代时有二十四歌女,一个个姿容媚艳,体态轻快,曾于月明之夜来此吹箫弄笛,巧遇杜牧,其中一名歌女特地折素花献上,请杜牧赋诗。
4、湖南|洞庭湖月两澄明洞庭湖的美景,古人早有(总结),清代《洞庭湖志》所载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江天幕雪以及日景、月影、云影、雪影、山影、塔影、帆影、渔影、鸥影、雁影等洞庭湖十影。
5、江西|庐山赏月奇秀天下的庐山矗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
中秋之夜,在上匡庐赏月或许是人生中难忘的经受。
山上空气清爽,森林、花鸟、温泉、飞瀑、峭壁、别墅一应俱全,形成完善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中秋的月色,在山上看起来显得更加清冽,更加明朗,仿佛伸手可及,让人欲乘风而去。
又或走在牯岭镇上,抬头看明月如镜,月色撒在地上,四下犹如镀上一层银色的光泽。
赏月的传统与习俗赏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传统和习俗。
赏月不仅是一种欣赏和享受自然美景的方式,更寄托了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将介绍赏月的传统与习俗,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赏月起源于中国古代传说赏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
传说中,嫦娥奔月是最为著名的故事之一。
相传在远古时期,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挽救了世界的危机,获得了不死之药。
然而,嫉妒后羿的王母娘娘偷走了药,并将其藏于月宫。
后羿为了寻找药,登上了玉兔车,最终与嫦娥分别。
今日赏月的习俗即源于此传说故事。
二、中秋节与赏月的结合赏月最为盛行的时候,莫过于中国传统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是农历中秋月最圆的时候。
因此,赏月和中秋节紧密相连,成为了中秋节重要的活动之一。
在中秋节当晚,人们会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一同赏月。
赏月时,家家户户会在院子里摆放一张月亮形状的桌子,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食,如月饼、柚子、瓜子等。
人们围坐在桌子旁,边品尝美食,边欣赏明亮的月光。
赏月活动常常伴随着歌唱和舞蹈,营造出热闹欢乐的氛围。
三、与赏月相关的习俗除了边赏月边品尝美食之外,赏月还有许多相关的习俗。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习俗形式:1. 点灯笼:人们会在中秋节的时候点亮各种各样的灯笼,用以照亮夜空。
传统的灯笼多为红色和圆形,寓意团圆和吉祥。
2. 走月亮:一些地区有走月亮的习俗。
当晚,人们手牵手围着楼房或树木绕圈,象征着团圆和步入幸福。
3. 燃放烟火:赏月之夜,还常常有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
烟火的绽放犹如月亮的璀璨,给夜空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气氛。
四、赏月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赏月习俗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流传至今,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赏月寄托了人们对团圆和家庭和睦的向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被视为团圆的象征。
而中秋节的赏月活动,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共聚一堂、加强家人关系的机会。
其次,赏月习俗彰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中秋节旅游景点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很多人会选择出游,欣赏美景,赏月,品尝月饼等。
下面是一些中秋节旅游景点推荐:
1. 北京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被誉为“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博物馆”。
中秋节期间,颐和园会举办赏月会活动,让游客在美景中欣赏到美丽的月亮。
2. 峨眉山:峨眉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中国佛教的圣地之一。
在中秋节期间,峨眉山会举办庆中秋活动,让游客们感受到浓郁的佛教文化氛围,欣赏到美丽的山水景色。
3. 杭州西湖:西湖是一处美丽的水乡风光,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中秋节期间,西湖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水景和月亮,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
4. 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长隆野生动物世界是一处充满欢乐和惊喜的旅游景点。
在中秋节期间,长隆会举办各种主题活动,让游客与各种野生动物亲密接触,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5. 成都熊猫基地:成都熊猫基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熊猫基地,是中国保护熊猫的重要基地之一。
在中秋节期间,熊猫基地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让游客近距离观赏到可爱的熊猫,感受到熊猫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中秋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走出家门,到美丽的景点中欣赏月亮,品尝美食,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2022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眼看着2022年的中秋节就要到了,大家应该多了解一下关于中秋的相关知识。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供大家阅读参考。
中秋节的来历介绍中秋节源自于人们对月亮的崇拜。
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家,古人经长期观察认为,月亮的运行同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有很大关系,因此祭月就成了祈祷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祭祀活动。
《周礼》记载,我国周朝时就有中秋之夜击鼓赋诗以“迎寒”的活动,周天子每年秋天都要举行“夕月”仪式。
春秋战国时,日月神分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
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变而来。
北魏、隋唐以来,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
人们为了祈求月神为农业发挥有利作用,或为了庆祝丰收,答谢月神的保佑,便更加重视祭月、拜月礼俗,现在北京的月坛公园就是明清中央政府祭月的坛场。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在祭月拜月的同时,又出现了赏月的习俗。
晋代文献中已有中秋赏月的记载。
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大约是在唐代。
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
到了明清,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中秋上升为与新年、清明、端午并重的民俗大节,节俗活动丰富多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月圆之日,又是亲人团聚、团圆之时。
自古以来,团结、团圆、庆丰收,就是中秋节的主题。
因此,中秋节又称“团圆节”,由家人团聚、团圆、和睦相处,达到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习俗倘若对中秋节的风俗活动探幽溯源,可从先秦时代谈起。
中秋节的起源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习俗有关。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
农业的发展与季节有很大关系,而秋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说文解字》释“秋”为“禾谷熟也”。
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时代,无论是播种还是收获,人们往往祈祷土地神,前者为“春祈”,后者称“秋报”或“秋社”。
八月中旬,正是秋粮收割之际,一年汗水抛撒在土地上,收获在即,因此,家家祭祀土地神,答谢神的保佑。
中秋节的十大传统习俗中秋节的十大传统习俗习俗一:赏月****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习俗二:吃月饼《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
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
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
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习俗三:祭月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习俗四:燃灯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
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习俗五:观潮“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各地中秋节风俗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各地在庆祝中秋节时有不同的风俗习俗。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地方风俗:
1. 北京:北京的中秋节有赏月、吃月饼、敬月、赏桂花等习俗。
人们还会提前购买好的月饼以及中秋节专属的水果、瓜子等,与家人一起共享月饼和美食。
2. 上海:上海的中秋节有赏月、吃月饼、提灯游街等习俗。
人们会制作各式各样的提灯,通常是动物或花卉的造型,然后挂在室外或者悬挂在竹竿上。
3. 广东:广东的中秋节有吃月饼、猜灯谜、观赏舞狮等习俗。
在广东,中秋节吃的月饼通常是广式月饼,口味多样丰富。
同时,人们还会举行猜灯谜活动,带有娱乐性和智力挑战性。
4. 四川:四川的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摘桂花等习俗。
人们会提前采摘桂花,以桂花制作成酒或茶,品尝桂花糕等食品。
5. 浙江:浙江的中秋节有赏月、吃月饼、举行舞狮等习俗。
人们会在中秋节期间表演舞狮,舞狮的队伍穿行于街头巷尾,以示喜庆和祈福。
以上只是一些地方的中秋节风俗,不同地方还有更多的习俗和传统。
无论在哪里,中秋节都被视为一个团圆和感恩的时刻。
中秋节北京哪里好玩
中秋节北京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以下是一些推荐:
1. 颐和园:可以欣赏到美丽的秋景和湖光山色,还可以逛逛皇家园林,感受皇家气息。
2. 澄萍园:这是一个仿古建筑的园林,园内有石桥、亭台和花草树木,非常适合散步和拍照。
3.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区,可以参观鸟巢、水立方等建筑,并在周围的公园里漫步。
4. 北海公园:这是北京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有湖泊、山峦、亭台楼阁等景观,还可以划船和参观历史建筑。
5. 北京动物园:可以观赏到各种动物,还可以观看海豚、海狮等动物表演。
6. 798艺术区:这是一个聚集了众多艺术家和艺术机构的艺术区,有很多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
7. 天坛公园:这是一座古老的皇家祭祀建筑,园内有祈年殿和皇乾殿等建筑,是游览北京文化的好地方。
另外,中秋节期间还可以品尝北京的传统食品月饼,并参加各种庆祝活动,如灯笼展览、舞龙舞狮等。
峨眉山介绍峨眉山介绍(通用10篇)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
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峨眉山介绍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峨眉山介绍篇1峨眉山,耸立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是大峨、二峨、三峨山的总称。
北魏时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去成都千里,然秋日澄清,望见两山相对如峨眉,故称峨眉焉”。
由于峨眉山的高度及地理位置的原因,从山脚到山顶十里不一样天,一山有四季。
峨眉山抚弄星辰,积蓄云雨,神秘无比。
峨眉山位于神秘的北纬30°附近,雄踞在四川省西南部。
自古就有“普贤者,佛之长子,峨眉者,山之领袖”之称。
峨眉山自然遗产极其丰富,素有天然“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之美誉。
文化遗产极其深厚,是中国佛教圣地,被誉为“佛国天堂”,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以其“雄、秀、神、奇、灵”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佛教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峨眉山的神秘来自它所经历的漫长时间和似乎难以穷尽的空间。
今日,一些惊人的数据能够让人解读其中的种种细节。
多达1600种的药用植物,令人想到神话中的仙草;超过3000种的高等植物,2300余种动物,构成这个灵性的世界;从温婉的谷地中突兀而起的山峰,海拔高度达3000多米。
与这些绝对数字相应的,是这片秘境中种种令人难分真幻的自然奇观。
峨眉山是人类文化的宝库,文化遗产极其深厚,是中国佛教圣地,被誉为“佛国天堂”,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是盆地升起的天庭,是当之无愧的山之领袖。
《杂花经佛授记》中说到:“震旦国中,峨眉者,山之领袖”。
唐代大诗人李白则有“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的千古绝唱。
更有“一山独秀众山羞”“高凌五岳”的美称。
峨眉山介绍篇2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
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
中秋节的习俗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
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其它中秋节的习俗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
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
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
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