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磁铁
- 格式:doc
- 大小:138.50 KB
- 文档页数:4
幼儿园科学教案《奇妙的磁铁》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了解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能够观察、感受、自主探究磁铁的特性;3.能够简单了解磁铁之间互相吸引和排斥的规律。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准备教具:磁铁、钉子、10个相同材质和相同形状的小铁片、卡片。
2. 自主探究1.让学生们观察手中的磁铁,摆弄、感受,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2.让学生们自己探究两个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磁铁之间互相吸引和排斥的规律;3.让学生们尝试将小铁片与磁铁相接触,体验磁铁的吸引力和磁力;4.让学生们了解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吸铁石、电磁炉等。
3. 操作演示1.老师示范将钉子放在磁铁上,钉子会被吸引住;2.老师示范将两个磁铁的北极或南极相对放置,会出现吸引,如果相同极则会发生排斥;3.老师示范将小铁片与磁铁相接触,小铁片会被吸附在磁铁上。
4. 总结学生们可以自由发言,谈谈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感受。
三、教学重点1.磁铁的基本特性;2.磁铁之间互相吸引和排斥的规律。
四、教学难点磁铁原理的讲述和理解。
五、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操作演示法。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简单了解磁铁的特性;2.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磁铁之间互相吸引和排斥的规律;3.学生能够简单了解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兴趣和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掘。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使学生们在观察、感受、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科学兴趣。
但更多的是由于磁铁原理的相关知识,需要学生们后台知识的积累,可以在后续课堂上对磁铁原理进行更深入的讲解。
中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磁铁》教案中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磁铁》教案(通用8篇)中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磁铁》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磁铁的一些基本特性,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
2、愿意记录实验结果并与同伴交流。
3、初步了解磁铁的广泛作用。
活动准备:1、幼儿(幼儿食品)自己认为能被磁铁吸住的各种物品2、磁铁记录板、纸、笔3、教师准备的能被磁铁吸住的物品:如剪刀、铁夹、铁钉、回形针、图钉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
通过一些有趣的演示(如纸娃娃在玻璃上跳舞)引起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介绍自己准备的材料。
师:刚才,我们在玩磁铁的时候发现磁铁能使纸娃娃在玻璃上自由地跳舞,真是神奇,磁铁的本领可真大呀!小朋友们都找来了许多认为可以被磁铁吸住的东西,请介绍一下好吗?幼儿逐个介绍。
三、做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这些东西真的能被磁铁吸住吗?等一会儿你们来试试。
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东西,你们试过自己准备的东西后,也可以试试老师准备的东西,别忘了把你做的每个实验记录下来。
幼儿操作,教师关注他们的表现表达,如请幼儿说说发现了什么,是怎样记录的,有的孩子画“o”表示物体能被磁铁吸住,画“x”表示不能被磁铁吸住。
四、交流实验结果。
师:你们发现什么东西能被磁铁吸住?并展示幼儿介绍自己的实验结果,老师把能被磁铁吸住的东西摆在桌子上,并告诉幼儿,这些东西都是金属物品。
五、情境表演。
让幼儿运用磁铁的作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如:帮“奶奶”找掉在地上的针;帮“妈妈(妈妈食品)”取瓶中的图钉;玩“钓鱼”游戏等,进一步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
延伸活动:在生活中寻找磁铁的朋友,进一步了解磁铁的广泛作用。
师:做了那么多的实验,我们发现易拉罐、图钉、锁、剪刀、回形针等都是磁铁的朋友,都能被磁铁吸住。
你们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也是磁铁的朋友呢?那些东西里用到了磁铁?磁铁在这些东西中是做什么用呢?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谈话。
中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磁铁》教案篇2活动设计背景根据幼儿天生具有的强烈的好奇心,依据《纲要》所强调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磁铁优秀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磁性》,详细内容包括:磁铁的性质、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知道磁铁有吸引和排斥的特性。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探索能力。
3. 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重点:磁铁的性质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钉、回形针、塑料棒、纸片等。
学具:每组一份磁铁、铁钉、回形针、塑料棒、纸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的盒子,让幼儿猜测里面有什么。
(2)教师打开盒子,展示磁铁,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形状、颜色等。
2. 例题讲解(1)教师用磁铁吸起铁钉,让幼儿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磁铁能吸起铁钉?(2)教师演示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现象,让幼儿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磁铁会有这种现象?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操作磁铁,尝试吸起铁钉、回形针等物品。
(2)让幼儿观察并记录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2)让幼儿发挥想象,说一说磁铁还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六、板书设计1. 磁铁的性质2. 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3. 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家里的磁铁,观察并记录它们的作用。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磁铁的性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思考、探索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避免个别幼儿操作磁铁不当。
2. 拓展延伸:让幼儿了解磁铁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磁悬浮列车、磁铁发电机等,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2. 例题讲解中的磁铁吸引和排斥现象。
3. 随堂练习的分组操作和观察记录。
4.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5.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奇妙的磁铁》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磁铁的特性,知道磁铁能吸引铁、镍、钴等金属。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情感目标: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磁铁的基本特性,了解磁铁能吸引哪些金属。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磁铁的特性进行探索和操作。
三、教学准备1.教具:磁铁、铁块、铜块、铝块、塑料块、纸片等。
2.学具:每组一套磁铁和金属块。
3.其他:PPT课件、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磁铁,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探索磁铁的特性教师将磁铁分别靠近铁块、铜块、铝块、塑料块和纸片,引导幼儿观察磁铁能否吸引这些物体。
提问: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为什么?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提问:你们还发现磁铁有什么其他特点吗?4.磁铁的应用教师通过PPT课件和视频资料,向幼儿介绍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指南针、磁悬浮列车等。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磁铁的应用?5.磁铁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磁铁游戏,如磁铁钓鱼、磁铁传球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磁铁的奇妙。
提问:你们在游戏中发现磁铁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是否掌握了磁铁的基本特性?是否积极参与实验和游戏?是否存在不足之处?五、教学反思1.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设计更多有趣的磁铁应用实例,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磁铁的特性。
2.针对不同幼儿的学习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师与幼儿互动:教师:“谁能告诉我,磁铁为什么能够吸引那些小块呢?”幼儿:“因为它有魔力!”教师:“对,我们可以说它有魔力,但更准确的说法是它有磁性。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磁铁的这种魔力。
”2.教学难点: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磁铁的吸引原理:教师:“为什么磁铁能吸引铁块,但不能吸引塑料块呢?”幼儿:“因为铁块和磁铁是朋友。
中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磁铁》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知道磁铁可以吸引铁、镍、钴等物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磁铁、铁钉、铁片、钴钢珠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科学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磁铁的基本形状和特点,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两极(N 极和S极)。
2. 探究磁铁的吸铁性:教师展示磁铁,让幼儿观察磁铁是否能吸引铁钉、铁片等铁质物品,并引导幼儿总结磁铁的吸铁性。
3. 探索磁铁的指向性:教师将磁铁悬挂在空中,让幼儿观察磁铁是否能指向南北方向,并引导幼儿解释原因。
4. 操作实践:教师分发材料,让幼儿亲自操作,观察磁铁的吸铁性和指向性。
5. 分享交流: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操作成果,引导幼儿总结磁铁的特性。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磁铁的特性。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科学角布置相关主题展览,让更多幼儿了解磁铁的奥秘。
五、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安全使用磁铁和铁质物品。
2. 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3. 针对不同幼儿的表现,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磁铁特性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操作实践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分析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资源1. 磁铁、铁钉、铁片、钴钢珠等实验材料。
2. 科学活动室,具备安静、舒适的环境。
3.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磁铁的图片和文字信息。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磁铁,引发幼儿对磁铁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两极。
2. 探究磁铁的吸铁性:让幼儿观察磁铁是否能吸引铁钉、铁片等铁质物品,并引导幼儿总结磁铁的吸铁性。
中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磁铁》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磁铁的性质,了解磁铁的吸铁性和指向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索精神。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磁铁、铁钉、铁片、各种金属物品、图纸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科学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磁铁,引发幼儿对磁铁的兴趣。
2. 探索磁铁的性质:(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两极,讲解磁铁的吸铁性和指向性。
(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与铁钉、铁片的吸合现象。
(3)教师演示磁铁隔空吸铁实验,让幼儿猜测原因。
3. 磁铁游戏:(1)教师设计磁铁拼图游戏,让幼儿动手操作,锻炼动手能力。
(2)幼儿分组进行游戏,培养合作精神。
四、活动总结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活动内容,巩固磁铁的性质。
2. 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和感受。
3.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
五、活动延伸1. 家庭延伸: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家庭中的磁铁制品,如冰箱贴、吸盘等,了解磁铁的用途。
2. 环境延伸:教师在科学角布置磁铁主题展示,让幼儿继续探索磁铁的奥秘。
3. 课程延伸:教师结合本次活动,设计相关科学课程,如《磁铁的一家》。
六、活动材料1. 磁铁: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磁铁若干。
2. 金属物品:铁钉、铁片、铜片、铝片等。
3. 实验工具:放大镜、磁力计等。
4. 辅助材料:图纸、彩纸、画笔等。
七、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磁铁,引发幼儿对磁铁的兴趣。
2. 探索磁铁的性质:(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两极,讲解磁铁的吸铁性和指向性。
(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与铁钉、铁片的吸合现象。
(3)教师演示磁铁隔空吸铁实验,让幼儿猜测原因。
3. 磁铁游戏:(1)教师设计磁铁拼图游戏,让幼儿动手操作,锻炼动手能力。
(2)幼儿分组进行游戏,培养合作精神。
4. 磁铁创意画:(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形状,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园科学教案《奇妙的磁铁》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磁铁的性质和作用;2.能够用磁铁吸动物与非动物;3.感受到磁铁的奇妙作用,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磁铁的性质和作用;2.磁性材料和非磁性材料;3.利用磁铁吸动物与非动物。
三、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感受到磁铁的奇妙作用。
四、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磁铁的性质和作用。
五、教学准备1.磁铁若干;2.小动物模型若干,如蝴蝶、蜻蜓、蜜蜂等(也可以使用一些小玩具代替)。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磁铁,让幼儿观察、摸索磁铁,了解磁铁的外表和一些基本知识。
2. 实验(20分钟)1.教师把磁铁放在桌子上,然后让幼儿在磁铁上放一些物体(如:针、纸片、硬币等),询问幼儿这些物品是否被吸住了。
然后教师问幼儿:“为什么能把这些物品吸起来呢?”2.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材质的物品(如金属、木头、塑料等),让幼儿挑选一些和磁铁一样大小的物品,感受不同材质的物品是否会被磁铁吸住。
3.教师把小动物模型放在桌子上,然后让幼儿在磁铁上放小动物模型,了解磁铁的作用。
3. 总结(10分钟)1.教师让幼儿总结一下磁铁的性质和作用。
2.教师问幼儿:“大家今天学到了什么?”3.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
七、教学评价1.通过幼儿在实验中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理解磁铁的性质和作用。
2.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正确运用磁铁吸住动物与非动物。
八、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让幼儿家庭自制小动物模型,或者设计更复杂的实验,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磁铁的了解。
2.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探索磁铁的其它奇妙作用,增强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九、教学反思1.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向幼儿展示磁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实验;其次,采用让幼儿自己体验、发掘磁铁性质和作用的方式教学,激发幼儿探索和掌握知识的积极性。
2.注意磁铁的数量,要保证每名幼儿都能够有机会参与实验,保证教学效果。
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让每个幼儿都能够有机会参与操作,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
中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磁铁》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了解磁铁的吸铁性和指向性。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磁铁、铁钉、铁片、钴钢珠等。
2. 场地准备:宽敞的室内活动场地。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磁铁,引发幼儿对磁铁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外观和性质。
2. 探索磁铁的性质: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让幼儿亲自操作磁铁,观察磁铁的吸铁性和指向性。
3. 总结磁铁的特点: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磁铁的性质,帮助幼儿建立磁铁的概念。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应用。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磁铁主题墙饰,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和探索磁铁的奥秘。
3. 区域活动:设置磁铁操作区,提供各种磁铁材料,让幼儿自由探索磁铁的性质。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磁铁的认识和兴趣。
2. 关注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提问和回答,分析幼儿对磁铁知识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资源1. 实物资源:磁铁、铁钉、铁片、钴钢珠等。
2. 图片资源:磁铁的图片、磁铁应用的图片等。
3. 视频资源:磁铁实验的视频。
七、教学内容1. 磁铁的定义:引导幼儿了解磁铁是一种具有磁性的物质。
2. 磁铁的吸铁性: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磁铁能吸引铁钉、铁片等铁质物品。
3. 磁铁的指向性:让幼儿观察磁铁在不同情况下指向南北的方向。
八、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通过观察磁铁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实验法:让幼儿亲自操作磁铁,观察磁铁的吸铁性和指向性。
3. 讨论法: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磁铁的性质,帮助幼儿建立磁铁的概念。
九、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磁铁,引发幼儿对磁铁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外观和性质。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磁铁优秀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身边的科学》,具体章节为“奇妙的磁铁”。
详细内容包括磁铁的基本概念、性质、分类和应用。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磁铁的特性,探索磁铁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磁铁的基本概念,知道磁铁有吸铁性和异名相吸、同名相斥的特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操作、探索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铁的吸铁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难点:磁铁吸铁性的原理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回形针、铁钉、铜丝、塑料棒、指南针、磁性画板等。
学具:每组一份磁铁、回形针、铁钉、铜丝、塑料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磁铁,吸引回形针、铁钉等物品,让幼儿观察现象。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2. 例题讲解(1)讲解磁铁的基本概念、性质、分类和应用。
(2)讲解磁铁的吸铁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操作,用磁铁吸起回形针、铁钉等物品。
(2)让幼儿观察磁铁的两端,发现异名磁极相吸、同名磁极相斥的现象。
(1)教师提问:磁铁有什么特性?磁极之间有什么作用?六、板书设计1. 磁铁的基本概念、性质、分类和应用。
2. 磁铁的吸铁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磁铁吸起桌面上的回形针、铁钉等物品。
(2)观察磁铁的两端,描述异名磁极相吸、同名磁极相斥的现象。
2. 答案:(1)磁铁能吸起回形针、铁钉等铁制品。
(2)磁铁的两端,异名磁极相吸,同名磁极相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磁铁的吸铁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通过分组操作,幼儿能够观察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幼儿园中班科学《奇妙的磁铁》教案幼儿园中班科学《奇妙的磁铁》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磁铁是能吸住铁的东西的,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学习按一定标准分类的方法。
(是否能吸铁的标准)3、激发对磁铁吸铁现象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1、每人一盘材料,内有磁铁和铁片、回形针、螺丝帽、钥匙、硬币、纽扣、木块、布条、玻璃球、塑料玩具等。
2、在教室中增加一些铁制用具供幼儿探索。
活动过程:1、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小朋友,请你看看你面前的盘子里有些什么?”“请你玩玩盘子里的东西,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有的东西会粘在一个黑块上)2、引导幼儿探索磁铁的特性。
(1)“是哪一块东西能粘住别的东西?把它找出来,”“这块能吸住别的东西的铁块,我们给他一个名字叫磁铁。
”幼儿说出名称。
“现在你们试试,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磁铁能吸起铁块、回形针….吸不起木块、纽扣….)“为什么磁铁能吸起铁块、回形针….吸不起木块、纽扣….?”(因为铁片、回形针等是铁的,木块、塑料不是铁的.)“磁铁能吸起铁做的东西,而不能吸起木头、塑料等其他东西。
”(2)“请你试试,把磁铁和它吸起来的东西分开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3、引导幼儿通过分类活动学习分类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尝试分类,教师个别指导。
4、小结并扩展幼儿经验。
今天我们又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
磁铁能吸起铁块、回形针…因为他们都是铁做的,不能吸起硬币、木块、纽扣,因为他们都不是铁做的,你想知道磁铁还能吸什么东西嘛?请你用磁铁去吸一吸教室里的其他东西。
“请幼儿讲述,那些东西能吸起,哪些不能吸起,为什么?磁铁并不仅仅吸铁。
还有能被磁化的物质,像铁、镍、钴及其合金都可以被磁铁吸引。
活动延伸:1、让幼儿玩玩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磁铁,发现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
2、开展用磁铁做游戏,用磁铁在铁板的下面纸板上的小人走迷宫或跳舞、轮船航行等(小人、纸船里面都藏有回形针)。
幼儿园中班科学《奇妙的磁铁》教案扩展阅读幼儿园中班科学《奇妙的磁铁》教案(扩展1)——中班科学奇妙的磁铁教案3篇中班科学奇妙的磁铁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磁铁是能吸住铁的东西的,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中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磁铁
中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磁铁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幼儿天生具有的强烈的好奇心,依据《纲要》所强调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探究问题,满足他们的探究兴趣和操作愿望,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磁铁吸铁的特性,感受探究、发现中的喜悦和制作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磁铁,了解磁铁吸铁的特性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培养
其动手操作,善于观察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幼儿明白科学并不难也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在自主的探索活动中,了解磁铁吸铁的特性和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材料包括(磁铁、铁片、回形针、螺丝帽、钥匙、硬币等材料)
2、经验准备:课前教幼儿学会燕鱼的折法
3、环境准备:在教室增加一些铁制品
活动过程
本节课分三个环节完成
第一个环节:导入部分
1、游戏《找朋友》
教师出示贴着喜羊羊、黑猫警长、芭比公主三个幼儿喜欢的形象圆盘教
具。
转动圆盘三次,每次都指向芭比公主,原来他的后面有一块磁铁。
2、揭示课题:《奇妙的磁铁》
3、和幼儿交流我们知道的磁铁
第二个环节:展开部分
让幼儿通过操作,探索,了解磁铁的特性
1、探究活动1——什么东西能被磁铁吸住?
2、探究活动2——磁铁隔着物体还能吸铁吗?
3、探究活动3——一块磁铁可以同时吸附几件铁制品
第三个环节结束部分:延伸活动
1、制作磁性玩具
(1)教师出示钓鱼玩具并演示玩法
(2)指导幼儿制作玩具
(3)让幼儿快乐游戏,结束本节课
2、在教室里,在生活中寻找铁制品,将教育由近及远,从身边延伸到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