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通信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培养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125.00 KB
- 文档页数:7
北邮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摘要:
一、引言
二、北邮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背景与意义
三、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四、合作院校与教育资源
五、毕业生就业前景与优势
六、展望未来
正文: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就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作为我国知名高校之一,北京邮电大学(北邮)也积极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本文将对北邮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进行详细介绍。
二、北邮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背景与意义
1.教育国际化趋势: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教育逐渐走向国际化,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应运而生。
2.北邮国际合作:北邮积极与国外知名高校展开合作,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教育资源。
3.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1.专业设置:北邮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涵盖了多个热门领域,如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2.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部分课程由外方合作院校教师授课,保证教学质量。
四、合作院校与教育资源
1.合作院校:北邮与多所国外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
2.教育资源:学生可享受到丰富的国际教育资源,如海外实习、交换生项目等。
五、毕业生就业前景与优势
1.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2.升学优势:毕业生在国内外升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部分学生可获得合作院校的奖学金资助。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1. 专业背景介绍通信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科学,主要研究信息传输和信息交换在各种通信系统中的理论与应用技术。
通信工程涵盖了信号处理、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等多个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工程专业的需求量迅速增加,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学科。
2. 培养目标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设计和分析通信系统的能力;•熟悉通信网络的设计与维护;•具备解决通信系统故障和安全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方案3.1 课程设置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通信网络等,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工程能力。
选修课程包括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移动互联网等,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3.2 实践环节通信工程专业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验课、实训课、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课程包括通信系统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实验等,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际操作。
实训课程提供项目实践,让学生参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实习环节提供学生与企业合作的机会,让学生接触真实的通信工程项目,提升实践能力。
3.3 学术研究通信工程专业具备一流的学术研究团队,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学校设有通信工程研究所,提供学术研究平台和资源支持。
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与科研项目,接触前沿的通信技术,培养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
3.4 课程评估及质量保障课程评估是通信工程专业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对课程进行评估,包括课程作业、考试、实验报告等。
学生的学业发展和绩点也是评估的一部分。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和教学改进。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5版)专业代码: 080703 2015-2018年入学适用四年制本科生一、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1.培养目标立足于“3C(Commerce、Culture、Capability)”培养理念,旨在培养信息通信技术领域里基础知识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工程型、创新型、国际型的优秀科研、技术与管理人才。
毕业生能够胜任无线通信、信息处理、多媒体网络等技术领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满足各通信部门、中外通信、网络公司以及商贸机构的需求。
2.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公共基础知识•具备较好的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等人文科学文化素养。
•具备较丰富的社会学、经济学、法律基础等社会科学文化素养。
•熟悉通信相关领域的背景知识、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法规。
•具有个体、环境、社会与公共安全的基本常识。
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数学(高等数学、概率与统计、复变函数、线性代数)、物理、工程制图。
•掌握电子、通信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基础、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单片机技术、信号与系统。
•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C语言、C++程序设计、Java 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网络管理、应用离散数学。
专业知识•掌握通信系统专业知识,包括:通信原理、通信电路、移动通信、无线网络技术、现代无线通信、通信网络技术、通信软件设计基础、光纤通信系统、锁相技术与频率合成、传感器网络、RFID技术及应用、多媒体通信技术。
•掌握电子系统专业知识,包括:EDA技术、电路CAD、SOPC技术、电子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综合设计、网络嵌入式系统分析。
•掌握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包括: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数据库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现代交换技术;•掌握现代信息处理专业知识,包括:数字信号处理、信息理论与编码、语音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字视频技术及应用、多媒体信息处理。
通信工程培养方案首先,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应当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培养。
通过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参与科研项目、进行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其次,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应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引入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环节。
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环节,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项目了解通信工程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校应与通信工程领域的企业、研究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实际项目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另外,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还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
通过学校主办的各项文艺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体育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具备全面素质的通信工程人才。
同时,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还应鼓励学生参与实验研究和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实验研究、科研实训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科研潜力,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机会和科研平台,使他们能够在科研领域有所建树。
总之,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应当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
通过与行业合作、实践教学、科研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使其能够胜任通信工程领域的各类工作,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通信工程人才。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080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081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082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083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084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085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086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087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088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089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090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091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092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093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094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095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096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097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098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099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100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101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102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103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104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105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106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107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108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109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110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2111N)制表时间:2020年10月。
附件2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51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52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53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54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55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56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57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58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59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60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61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62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63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64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65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66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67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68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69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70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71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72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73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74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75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76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77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78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79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80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81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82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83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84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85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86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87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88N)制表时间:201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1689N)。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通信工程是一门涉及信息传输和处理的综合性学科,通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英语表达和沟通能力、高度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分析能力,能在通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系统集成、管理维护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培养目标的实现涉及到培养环节、培养方式和培养内容的具体设计。
下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二、培养环节1.基础教育环节针对通信工程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学、物理、电子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础教育环节具体课程设置如下:(1)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等;(2)物理:大学物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等;(3)电子: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等。
2.专业教育环节专业教育环节是通信工程专业教育的核心环节,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教育环节具体课程设置如下;(1)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通信原理、通信原理等;(2)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光纤通信网络等;(3)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等;(4)通信工程实务:通信工程项目管理、通信工程实习等。
3.拓展教育环节拓展教育环节是通信工程专业教育的延伸环节,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和职业发展指导。
通信工程专业的拓展教育环节具体设置如下:(1)科技创新实践: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比赛等;(2)国际交流合作:国际暑期学校、海外交流项目等;(3)职业素养培训:职业规划、岗位练习、实习实训等。
三、培养方式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式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间互动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介绍作者:来源:《求学·志愿填报版》2020年第10期索引1.合肥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342.中国农业大学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343.集美大学国际会计专业344.华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355.广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356.贵州财经大学电子商务专业357.河北师范大学翻译专业358.郑州大学通信工程专业36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3610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3611.南京中医药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3712.南昌航空大学环境工程专业3713.大连海洋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714.山东师范大学物流管理专业3815.太原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3816.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817.南开大学电子商务/国际商务本科双学位3918.云南大学与物流管理专业3919.中国计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920.四川外国语大学商务英语专业4021.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森林科学)专业4022.天津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40项目名称:合肥工业大学与美国克拉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宽厚的经济学科基础,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与技能,工业技术与产品知识,熟练的语言交际能力,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与投资运行规则、国际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与投资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级复合型经贸人才。
【学制】学制4年,该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进入“3+1+1”培养模式,即本科阶段第四学年在克拉克大学学习一年,同时可以申请本科毕业后继续在克拉克大学攻读一年硕士学位课程,合格者可以获得克拉克大学硕士学位。
【核心专业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与保险、国际市场营销、跨国经营与管理、国际技术与服务贸易、国际商法、商务谈判、制造技术基础、汽车概论、机械设计基础、机电产品概论、跨文化管理、英语语言与文化系列课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
培养计划
通信工程学院制定
2015.09
学院负责人:李光球
通信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通信技术、通信系统、通信网、移动计算与通信等方面的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等单位从事信息通信、移动计算与通信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合作并参与国际竞争的工程科技人才。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人文科学、大学英语、英语语言开发、交流与研究技巧(英)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理论、通信技术、移动计算与通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移动计算与通信领域的软硬件开发、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络的设计与应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移动计算与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与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移动计算与通信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相关数理、自然科学基础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等方面知识;
3、掌握扎实的通信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系统掌握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5、具有设计、开发、调试、应用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络的基本能力;
6、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
8、了解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10、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11、具有设计、开发、调试、应用移动网络与设备的基本能力以及与其相关的编程、计算机系统结构、移动设备结构、移动操作系统、网络与通信安全、基于移动计算的商业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三、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四、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I-III)、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移动通信、随机信号原理、信息系统建模与设计、软件开发导论、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导论、Web技术、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网络架构与协议、移动与数据通信。
五、学制
基本学制4年。
弹性学习年限为4~6年。
基本学制的学业修读方案可有以下两种选择: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习3年、东伦敦大学学习1年;
(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习4年。
六、注册、授予学位及证书
1、需同时完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英国东伦敦大学的双注册,获赠两校的学生手册各一本。
2、修读完本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符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位授予要求的学生,可授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3、本专业学生修读的移动计算与通信专业课程及其成绩符合英国东伦敦大学相应的学术要求,可颁发英国东伦敦大学移动计算与通信专业相应的学位或证书,东伦敦大学的证书发放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与英国东伦敦大学两校签订的协议执行。
4、英国东伦敦大学(UEL)颁发的学位为移动计算与通信理学学士。
5、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已修完本培养计划规定的前3年全部课程学分,第4年仍继续选择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习,可通过修读通信工程专业的必修及限选课程来达到160学分的最低毕业学分要求,毕业时可授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第4年可修读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理论课程(仅部分单独开设)
第4年可修读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仅部分单独开设)
注:
1、实践环节若干课程的修读,必修先修读相应的理论课程。
2、上述课程的能否开出需符合学校本科课程开设的有关规定。
3、第4学年为本专业学生单独开设的课程在第6学期公布。
七、课程体系与最低毕业学分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课程体系构成与最低毕业要求
2、东伦敦大学的课程体系构成
UEL移动计算与通信专业全日制学生的学制为3年。
课程体系及教学安排(需UEL再确认)如下:
八、英国UEL课程教学安排(HDU校园,春秋季学期分别从开学或短学期开始计算起始周数)
特别提醒:UEL每学期开设的模块(课程)以UEL每年提供的教学计划为准,即上表中的每个UEL 模块的开课学期在开课学年中可能有调整,UEL的课程讲授时间以英方提供的为准。
九、有关说明
1、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基本学制为4年,共8个学期。
前3年在杭州电子科学大学
学习,每学期20周(含短学期)。
第4年赴英国UEL学习,遵从UEL规定。
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引进英国UEL 两门英语语言类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英语水平能够达到雅
思6.0,可适应UEL后续专业课程的全英文授课及学习。
3、英国UEL每10小时为1学分,如30学分课程对应的课时(含课外学习时间)为300小时。
4、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论课为每16学时1学分,实践课为每32学时1学分。
5、UEL移动计算与通信专业培养计划中的项目(Project)经学校认定可替代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
毕业设计。
6、东伦敦大学2015年对移动计算与通信专业培养计划进行了修订,根据东伦敦大学2015年提供
的修订移动计算与通信培养计划及其要求,制定了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2015级培养计划。
十、教学进程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