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垦区杂交棉引种比较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91.11 KB
- 文档页数:2
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报告优质、高产、高效、低投入、低污染成为棉花育种的方向,杂交棉以它特有的杂交优势和远缘优势,表现出较常规棉明显的丰产性和抗逆性,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为此我团引进杂交棉品种(系)进行观察和记载,试验结论如下。
1 试验材料和方法1.1 用农七师农科所培育的8个杂交棉品系参加试验,计1#F1正交,1#F1反交,1#F2正交,1#F2反交,6#F2正交,F16—23,F17—6,F128—5,以新陆早13号为对照。
1.2试验田土壤质地沙壤土,前茬棉花。
秋耕冬灌,4月28日播种。
全生育期滴水9次,水量300m3/667m3。
结合滴肥,施标肥140个左右。
化控5次,7月7日打顶。
2生育性状表现2.1生育期比较参试的杂交棉品系在我团种植,与新陆早13号比较,生育期相差不大。
并且现蕾前几乎没有差异,现蕾以后生育期有所变化,这与不同品系的生长势、株型和叶片大小有关。
总的评价,这些参试品系可以定为早熟杂交棉品系。
2.2生育性状比较杂交棉的整个生育期生长势都很强,株型较松散高大,叶片大,不易早衰,很有增产潜力。
但如果水肥施用不当,很可能造成贪青晚熟。
杂交棉的株铃数、单铃重、衣分明显高于常规棉,而绒长和强力稍高于常规棉,变化幅度不大,马克隆值与常规棉相近。
2.4产量对比杂交棉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尤其是1#F1正交、6#F2正交、F128—5、F17—6等几个品系增产幅度更为明显。
但是由于杂交棉株型高大,生长势强,如不注重株型塑造,控制后期生长量,极易造成贪青晚熟,影响实收产量。
3结果与分析3.1 密度杂交棉与常规棉相比,生长势较旺,植株高大松散,结铃性强,因此更适合稀植。
根据我团示范,杂交棉的密度8000~12000株/667m2,高度控制在70~90cm为宜。
3.2水肥由于杂交棉的生长势强,对水肥的需求量很大,如果对水肥的供应不合理,不仅不会增产,反而会影响产量。
苗期不需要大水大肥;花铃期是水肥供应高峰期,应合理供应水肥;花铃后期应对水肥适当控制,以免造成贪青晚熟。
新疆奎屯垦区自育与引进杂交棉品种比较试验摘要为客观评价自育与引进杂交棉的综合性状及其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选出适应新疆种植的杂交棉,2007年新疆奎屯垦区进行了杂交棉品种多点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奎屯垦区自育杂交棉的纤维品质、丰产性、早熟性、抗逆性、稳定性与适应性均好于内地品种。
7z-10、鲁棉研24号和七杂五综合性状较优,可在奎屯垦区大面积种植;7z-3、新杂棉2号、7z-8、七杂六、鲁棉研20号、七杂九和7z-7综合性状较好,较适宜作搭配品种;其余的杂交棉综合性状一般,不宜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杂交棉;品种;比较试验;新疆奎屯200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杂交棉推广面积5.67万公顷,较2006年增加4万公顷,增幅达208%,种植的杂交棉主要以标杂系列、天杂系列、锦杂系列、鲁棉研系列和中棉29等内地品种为主,自育杂交棉推广面积仅为0.27万公顷[1]。
为了促进自育杂交棉在生产中的应用,新疆奎屯垦区在不同区域进行杂交棉品种多点比较试验,鉴定自育杂交棉组合与内地杂交棉品种在纤维品质、丰产性、早熟性、抗逆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客观评价自育与引进杂交棉的综合性状及生产利用价值,选出适应本地区种植的杂交棉,为奎屯垦区杂交棉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参试杂交棉16个,其中引进内地杂交种7个:锦杂8 号、天杂10号、标杂A1、豫杂422、鲁棉研15号、鲁棉研20号和鲁棉研24号;自育杂交组合9个:七杂四、七杂五、七杂九、7z-3、7z-10(这5个为常规陆陆组合,已进入2007年自治区杂交棉早熟组区试)、七杂六、7z-7、7z-8和新杂棉2号(这4个均为三系陆海杂交棉),以标杂A1作对照。
1.2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四周设保护行4行以上,小区面积20m2。
种植密度18.75万株/hm2。
试验分别在农七师128团、126团和农科所3个试点进行杂交棉品种多点比较试验。
2结果与分析2.1丰产性由表1可知,参试杂交棉的皮棉产量较对照标杂A1增产幅度较大的有7z-10和鲁棉研24号,分别增产25.70%和24.89%,除七杂四、七杂六、7z-7和7z-8较对照减产外,减产幅度为0.35%~13.26%,其余杂交棉均较对照增产,增产幅度3.33%~18.21%。
彩色新疆20101112班李苏雯钟富奎[摘要]近年来,由于人们崇尚自然、环保、健康、原生态的意识逐渐增强,彩棉以环保、天然的、无化学剂的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彩棉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新疆作为全球最大的彩棉生产基地,以独特的资源优势,目前以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彩棉生产及产品专业化生产基地。
在此,以个人的角度对新疆彩棉行业进行现状分析,以及对新疆彩棉行业提出意见。
[关键字]新疆彩棉彩棉发展发展建议低碳经济一、新疆彩棉的主要产地说起中国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许多人会想起那里浓郁的民族风情、奇异的自然风光和甜美的瓜果。
其实,以洁白、纤维韧长而著称的新疆棉花也同样享誉中外。
近年来,新疆在种植普通棉花品种的同时,还研究、生产出了彩色棉花,这种彩棉以其天然、无污染而受到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
新疆有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彩色棉生产基地。
目前新疆彩棉种植面积已达50多万亩,占国内种植面积的95%左右,主要分布在阿克苏、石河子等地。
石河子垦区年产优质细绒棉和彩色棉23万吨,是新疆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和棉纺织工业基地,其中石河子148团被国家特产命名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彩色棉之乡”,无论彩色棉的种植面积、单产还是总产,148团都位居全国之首。
近年来,天然彩色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产品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
二、什么是彩棉?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棉花是白色的,其实,在自然界中早已存在有色棉花。
这种棉花的色彩是一种生物特性,由遗传基因控制,可以传递给下一代。
就象不同人种的头发有黑、棕、金黄一样,都是天生的。
彩棉又称天然彩色棉花,是一种纤维天然具有色彩的棉花。
它从种植、纺织到成衣整个过程都严格遵循绿色生产标准,不但适应了人类回归自然,追求天然环保的时尚,而且是一种健康无害、生态效益高的特种棉。
人们因天然彩棉纺织品的绿色、生态、环保特性而称其为‘21世纪的宠儿’。
彩色棉制品有利于人体健康;在纺织过程中减少印染工序;迎合了人类提出的"绿色革命"口号,减少了对环境污染;有利于国家继续保持纺织品出口大国的地位,打破了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天云杂1号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0引言天云杂1号杂交棉是石河子下野地试验站于2006年以自育早熟抗病品系为母本,以优质耐病品系为父本进行杂交而成。
通过连续两年田间试验,该品系在抗病、早熟方面表现突出,而且具有明显的增产潜力。
2007年、2008年在新疆石河子垦区进行示范种植,籽棉产量一般为450kg/667m2左右,高产地块可达550kg/667m2。
该品系的突出表现是结铃性强、开花吐絮集中。
棉纤维品质优良,易管理,是生产上有较高推广价值的棉花新品系。
1特征特性天云杂1号为早熟品系,生育期120d(2007年127d,2008年114d),早熟,不早衰。
株高75cm左右。
植株呈筒形,苗期出苗快而整齐,长势稳健,通风透光性好,群体清秀。
茎秆粗壮,茸毛较多。
叶片中等大小,叶色较浅、皱褶明显,棉铃长卵圆形较尖,铃壳薄,吐絮畅。
含絮适中,不夹壳不捧絮,絮色洁白。
结铃性强,棉株上、中、下分布合理,双铃率高。
果枝层次均匀,果枝始节5节,一般果枝10台左右。
单株平均结铃9.7个,单铃重6.5g左右,衣分41.5%。
2纤维品质2007年10月在试验地取样,皮棉样送农业部纤维品质检验检测中心测试,测试结果为: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4min,比强度32.1cn/tex,马克隆值4.2,整齐度指数85.6%,伸长率6.6%,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优质棉要求。
3抗病性2007年在试验站天然枯、黄萎重病地鉴定,枯萎病发病高峰期调查,发病株率5.31%,病指1.67,黄萎病发病高峰期调查,黄萎病发病率2.71%,病指0.76,达到双抗枯黄萎病标准。
4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试验站品比试验,籽棉产量453kg/667m2皮棉产量183kg/667m2,比新陆早13号(籽棉产量307kg/667m2)增产33.2%,比标杂A1增产44.1%,产量居试验首位。
2008年8月下旬调查,天云杂1号收获密度8600株/667m2,单株结铃10.1个,单铃重6.5g。
2014年石河子垦区棉花新品种展示试验作者:李英来源:《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第7期李英(兵团第八师一四二团农技中心,新疆石河子832029)收稿日期:2015—04—20摘要:选择不同生态区域的试验点,对北疆早熟棉区新审定的棉花品种进行集中展示,鉴定新品种的早熟性、丰产性、抗病性、纤维品质等性状与对照品种间的差异,客观评价新品种的稳产性、适应性和生产利用价值。
同时为确定师市棉花主栽品种、推广适宜机采的早熟棉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棉花新品种的应用和种植水平。
关键词:棉花;早熟性;丰产性;抗逆性;品质1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系)及来源参试品种共9个,新陆早59号由新疆惠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新陆早45号提高系由天津今世农种业提供,新陆早61号(新石H4)、新陆早62号(新石K13)由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棉花所提供,新陆早58号、新陆早55号由大有赢得种业提供,新陆早60号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提供,新陆早63号由中棉所石河子综合试验站提供,新陆早45号(CK)由新疆惠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试验设计供试各棉花品种播种面积为400.2 m2(采用2.05 m的宽膜,行长80 m,各品种播2条膜)不设重复,按平行顺排,新陆早45号为对照,四周设保护行。
1.3田间管理概况各试验点棉花播期为4月13 ~ 18日,均为滴水出苗。
全生育期灌水7 ~ 8次,总灌水量为300 ~ 365 m3/667 m2。
化调4 ~ 5次,使用缩节胺总量19 ~ 28 g/667 m2,防虫3 ~ 6次(蓟马、蚜虫、棉叶螨及棉铃虫),中耕1 ~ 2次,7月3 ~ 9日打顶。
根据棉花不同阶段生育进程采用化学调控、水控及随水滴施肥料相结合的方式,以实现各棉花品种苗期、花铃期不旺长,吐絮期不早衰的丰产栽培为目标。
本试验根据参试棉花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化学调控,其余栽培管理措施同大田。
1.4抗病性鉴定及品质检测在石河子农科中心棉花所和石河子纤维检验所对参试品种进行抗病鉴定和品质测试。
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分析与对策研究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分析与对策研究近年来,棉花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在国内市场具有重要地位。
作为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地之一,新疆石河子垦区的棉种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市场分析与对策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为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市场分析1. 市场需求石河子垦区地理条件适宜,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为棉花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随着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对棉花的需求逐年增加。
然而,由于其他省份扩大棉花产量的努力,石河子垦区棉花的市场份额受到了一定的挤压。
2. 市场竞争新疆地区的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植户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导致棉花种植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此外,全球棉花市场的竞争也在不断增加,进口棉花的比例逐渐增加,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国内棉花市场的竞争。
3. 市场价格近年来,棉花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不稳定性增加。
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使得种植户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对市场行情的敏锐把握,成为增加种植户收益的重要因素。
二、对策研究1. 种植结构的调整为了巩固石河子垦区在棉花市场的地位,可以通过优化种植结构,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高产优质棉花品种。
通过引进新的先进技术和种植管理模式,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增加竞争力。
2. 提高品质与附加值石河子垦区可以将重点放在提高棉花的品质和附加值上。
通过建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溯源管理、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工作,提高棉花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升其附加值,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3. 建立市场信息系统建立石河子垦区棉花市场信息系统,提供棉花市场行情和价格预测等相关信息。
通过及时、准确地发布市场信息,种植户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合理调整种植规模和时间,降低经营风险,提高收益。
4. 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强石河子垦区与其他棉花产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棉花市场中的问题。
可以组织农业专家和种植户进行交流研讨,分享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整个棉花产业的水平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