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4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10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50考试范围: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2.事物的联系和发展3.唯物辩证法三、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1.实践与认识2.真理与价值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2.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3.改革和科学技术4.人民群众和个人五、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1.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1.垄断资本主义2.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4.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七、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1.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2.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3.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八、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1.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2.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样题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总计30分) 1.实践2.唯物辩证法3.量变4.认识论5.资本6.通货紧缩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60分)1.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2.简述货币的职能?3.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4.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5.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6.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0分,总计60分)1.试论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为什么说重点论内在地包含了两点论?3.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
大纲
考试科目编号:841
考试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熟练掌握经典控制理论中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掌握用时域分析、根轨迹分析法和频率响应分析法综合连续线性定常控制系统;掌握用描述函数分析非线性控制系统;掌握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掌握现代控制理论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二、考试的内容
1.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开环、闭环控制。
2. 数学模型:
建立实际系统的数学模型。
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的关系;由原始方程绘制方框图;方框图的化简。
3. 时域分析:
1。
大理大学2019年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49科目名称:药学综合一、目标要求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该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开发新剂型;研究开发新辅料;开发制剂新机械与新设备;研究开发生物技术制剂;研究制剂新技术等。
其核心是研究将药物制成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制剂,并应用于临床,保证制剂的安全、有效和稳定,以质量优良的药剂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药理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为学生将来在临床提高药物疗效,防治不良反应、药物研究开发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为从事临床医学及药学研究奠定基础。
掌握药理学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掌握各系统药物中常用药、代表药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熟悉和了解非代表药的作用特点。
药物分析是利用分析测定手段,发展药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药物的质量规律,对药物进行全面检验与控制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药品质量全面控制的观念,使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研究的方法和技能,从而能够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临床使用及监督管理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并具备创新研究和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二、试卷结构(一)时间及分值本试卷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300分。
(二)内容结构本试卷共有三部分,包含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三门课程,每部分100分。
(三)题型结构本试卷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释词题、简答题、综合(论述)题。
考试时选择部分题型,分值根据题型具体分配。
三、试卷范围(一)药剂学第一章绪论1.药剂学的概念、性质与任务;剂型、制剂、调剂、药典的概念;剂型的分类及重要作用;药物递送系统。
2.药剂学的分支学科,药用辅料的分类与作用;GMP,常用药典的缩写与现行版本。
第二章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1.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类型2.药物的物理化学作用对药物及制剂性质的影响3.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第三章药物溶解与溶出及释放1.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掌握Noyes-Whitney方程,影响药物溶出速度的因素及增加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9科目名称:运筹学适用专业: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安全与工程管理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 150分考试范围:一、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线性规划问题和数学模型、线性规划图解法、线性规划解的性质、单纯形法及人工变量单纯形法。
二、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及其变换、线性规划的对偶定理、对偶单纯形法、线性规划的灵敏度分析、参数规划。
三、运输问题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的特点及其求解、不平衡的运输问题的求解、运输问题的应用。
四、整数规划整数规划问题数学模型的特点及其求解思路、整数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指派问题及其求解方法五、动态规划动态规划模型的最优性原理及其算法基本思路、离散型动态规划模型特点及其求解、连续型动态规划模型特点及其求解。
六、图与网络分析图和网络的基本概念、树和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网络最大流及最小截集的求解、最小费用最大流的求解。
七、随机服务理论概述随机服务系统的基本组成、生灭过程的概念及其稳态解、泊松输入--指数服务排队系统特点及其计算、排队系统的优化设计。
样 题:一、(32分)已知线性规划问题:⎪⎩⎪⎨⎧=≥≤+-≤++=2,1,03341852.3max 212121j x x x x x t s x x z j利用单纯形法求解,最优单纯形表如下:试分别进行下面的计算:1、第一约束资源系数在什么范围内变化上述最优基不变?(8分)2、x 2的价值系数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最优基变量变为x 1和x 4?(10分)3、若x 1取大于1的整数,最优解如何?(14分)二、(18分)已知最大化具有“≤”约束的线性规划问题,利用单纯形法求解,其中一个单纯形表如下:1、求出其对偶问题的资源系数。
(8分)2、利用对偶理论给出对偶问题的最优解。
(10分)三、(28分)根据下面的运输供应量与需求量及运价表,试进行下列分析 1、建立表式运输平衡模型。
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11
科目名称: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和数学模型,掌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力系统有功和无功优化运行及其调整方法,掌握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方法。
二、考试的内容
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电力系统主要的电压等级与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情况。
2.电力系统各元件特性和数学模型:发电机组的运行特性与数学模型;输电线路、变压器、负荷的数学模型及参数计算;标幺值计算原理,理想变压器数学模型及多电压等级电力网络等效电路的形成。
3.简单电力网络的计算和分析:基于有名值与标幺值的简单电力网络(环型网、辐射型网)潮流计算方法;有功、无功的基本电力。
2019年华侨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招生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招生专业:数学科目名称:数学分析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一元函数微积分(40分左右),
多元函数微积分(70分左右),
无穷级数(40分左右)。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填空题(40分),共8道;
2.计算题(70分),共6-7道;
3.证明题(40分),共3-4道。
二、考查目标
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于分析学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分析学中基本技巧及计算能力的熟练程度。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部分一元微积分学
1、极限和函数的连续性:映射与函数;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函数的连续性和一致
连续性;函数和连续函数的各种性质;
2、一元函数微分学:微分的概念、导数的概念、微分和导数的意义;求导运算;微分运
算;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泰勒展式;导数的应用。
第1页,共2页。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08 医药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1)614专业基础综合A (1)958专业基础综合B (7)349药学综合 (13)复试科目考试大纲 (32)药物化学 (32)药剂学 (37)生药学 (39)药物分析 (40)微生物学 (41)药理学 (43)分子生物学 (45)初试考试大纲614专业基础综合A一、考试性质专业基础综合A是药学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察目标有机化学部分要求考生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物理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基本反应和重要反应机理;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几何异构、立体异构及重要反应中的立体化学;熟练运用有机化学基本理论知识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反合成分析及合成路线设计;初步掌握有机化学的光谱波谱学理论,能够通过多种光谱波谱学技术鉴定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熟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和一般分离纯化方法。
生物化学部分具体考察考生对生物化学理论、实验原理和应用的掌握与运用,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药学专业人才。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生物化学研究方法和应用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2、分析判断:用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判断某一具体观点和问题;3、综合运用:运用所学的生物化学知识来综合分析具体实践问题。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300分,含《有机化学》部分和生物化学部分各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有机化学试卷题型结构主要包括:命名,选择,完成反应方程式,机理,合成,结构推断等。
生物化学试卷结构为:判断20%,选择 20% 填空20%,名词解释16-20%,计算和问答20-24%。
四、考试内容《有机化学》部分1、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合物命名、有机化合物分类、结构式、离子键和共价键、共价键理论、有机酸碱理论等);掌握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构象、相对构型、绝对构型、对映异构现象、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手性碳、手性分子、旋光性和有机化合物的比旋光、手性碳原子及其构型、外消旋体和内消旋体、立体结构的表达法等)。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10科目名称:环境工程学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专业学位)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50分考试范围:考试包括以下部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一、水污染控制工程1.了解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水污染源和污染物。
2.了解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学基础。
3. 掌握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以及生物脱氮除磷处理方法、原理和工艺。
4. 掌握废水的物理处理、物化处理方法原理方法。
5. 了解城市污水和典型工业废水处理常用方法与工艺流程。
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1.了解大气环境、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概念、标准,各种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与汇机制。
2. 掌握主要大气环境问题如光化学烟雾、酸雨与灰霾的形成机制与危害。
、NOx和VOC等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治理技术、工艺与特点。
3. 掌握颗粒物、SO24. 了解大气复合污染的概念、大气复合污染的综合治理技术、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的控制对策。
5. 了解全球气候变暖、低碳排放的基本概念,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的关系等。
三、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1.掌握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和特性,了解固体废物污染途径及环境影响。
2.掌握固体废物预处理的目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3.掌握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典型工业废物的无害化、减量化与资源化方法。
样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共计20分)1.通常采用COD、(1)、(2)等水质指标来表示水中耗氧有机物的含量。
2.污泥中空隙水可以采用浓缩的方式去除,毛细水去除一般采用(3)方式去除。
3.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根据其存在状态,可分为颗粒污染物和(4)两大类。
其中颗粒污染物控制的方法和设备主要有(5)、(6)、静电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等。
4.活性污泥中细菌的化学表达式为(7),可以计算出,每氧化分解1g微生物需要氧量为(8)g。
5.水处理中除盐就是减少水中溶解性盐类(包括各种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量,除盐的方法有(9)、(10)、反渗透等。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 812科目名称:管理学适用专业:工商管理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50 分考试范围:一、管理总论(一)考核知识点1. 管理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3.管理的主体4.管理与环境5.道德与社会责任(二)考核要求1. 管理(1)识记:管理的涵义(2)理解:管理的应用范围、管理的特性(3)应用:结合实际分析管理的重要性、科学性和艺术性2.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识记:管理的研究对象和归纳法、实验法与演绎法的涵义(2)理解:管理学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3)应用:结合实际正确运用管理学的研究方法3. 管理的主体(1)识记:管理肢体、管理者角色的涵义(2)理解:管理主体与客体的范畴、管理者角色的分类与变动、管理主体的能力结构(3)应用:能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管理者主要角色计能力结构状况和要求4. 管理与环境(1)识记:管理环境的涵义(2)理解:管理的环境构成与特点、管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作用(3)应用:结合实际管理问题,能正确地分析内部与外部环境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5. 道德与社会责任(1)识记:道德与社会责任的涵义(2)理解:道德观与社会责任观(3)应用:能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提高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及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二、管理理论的演进(一)考核知识点1. 早期管理思想2.近代管理理论的产生3.科学管理理论4.一般管理理论5.管理组织理论6.行为科学理论7.现代管理理论8.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二)考核要求1. 早期管理思想(1)识记: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用人思想、经济管理思想;国外古代的行政管理思想、生产管理思想(2)理解:原始社会管理思想的萌芽2. 近代管理理论的产生(1)识记:亚当、斯密、小瓦特和博乐顿等人对管理理论的贡献(2)理解: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背景。
3. 科学管理理论(1)理解: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2)应用:分析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4. 一般管理理论(1)理解: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2)应用:分析一般管理理论的内容5. 管理组织理论(1)理解:管理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2)应用:分析管理组织理论6. 行为科学理论(1)识记:行为科学的涵义(2)理解:早期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和X-Y理论等理论的主要内容(3)应用:分析行为科学理论7. 现代管理理论(1)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特征;各理论学派的基本观点8. 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1)识记:业务流程再造、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的涵义(2)理解:业务流程再造思想的提出以及再造给企业带来的变化;五项修炼及建立学习型组织在观念组织等方面要做的变革;知识管理的(3)应用:业务流程再造成功的要点分析三、决策(一)考核知识点1. 决策概述2.决策理论3.决策程序4.决策的方法(二)考核要求1. 决策概述(1)识记:决策的涵义;决策的原则(2)理解:决策的特征;决策的划分标准与决策类型2. 决策理论(1)理解: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和当代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2)应用:分析三种理论的内容3. 决策程序(1)识记:决策的程序(2)理解:决策每一步骤的基本要求4. 决策的方法(1)识记:各种决策方法的涵义(2)理解: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方法的涵义与具体步骤(3)应用:运用决策树法和量本利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决策四、计划(一)考核知识点1. 计划及其性质2.计划种类3.计划编制过程4.目标管理5.计划的方法(二)考核要求1. 计划及其性质(1)识记:计划的概念;计划的性质(2)理解:计划与决策的关系2.计划种类(1)识记:计划种类的划分标准及各种计划的涵义(2)理解:每种分类中各种计划的相互关系3. 计划编制过程(1)识记:制定计划的程序(2)理解:每一步骤的基本要求4. 目标管理(1)识记:目标管理的涵义(2)理解:目标制定的原则和步骤,目标管理的评价5. 计划的方法(1)识记: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2)应用: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分析实际问题五、组织(一)考核知识点1. 组织概述2. 组织设计3. 人力资源管理4. 组织变革(二)考核要求1. 组织概述(1)识记:组织的概念(2)理解:组织的分类标准与类型2. 组织设计(1)识记:组织设计的涵义、任务和原则(2)理解:影响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部门化与层级化设计的内涵;组织结构的类型及其特点与适用性(3)应用:认识现实中的具体组织结构,并能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3. 人力资源管理(1)识记: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任务,绩效评估的涵义与步骤(2)理解:人员选聘的标准与方式;人员配备的原则;绩效评估的程序与方法;人员培训的目标与方法4. 组织变革(1)识记:组织变革的涵义(2)理解:变革的动力、类型、内容;变革的阻力及克服;组织变革的过程模式(3)应用:结合实际分析模式及阻力六、领导(一)考核知识点1. 领导2.激励3.沟通(二)考核要求1. 领导(1)识记:领导的内涵;领导影响力及构成;领导方式及特点(2)理解:人性假设理论与领导方式;领导理论中的特性理论作风和行为理论与权变理论的研究目的性及基本内容(3)应用:应用领导理论进行案例分析2. 激励(1)识记:激励的涵义、过程(2)理解: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等各种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及作用(3)应用:结合实际运用激励理论3. 沟通(1)识记:沟通的涵义与重要性;沟通过程;沟通的类型及特点(2)理解:沟通的渠道及特点;沟通网络及其特点;沟通的与克服(3)应用:分析实际组织沟通存在的问题七、控制(一)考核知识点1. 控制2. 控制的过程3.控制的方法(二)考核要求1. 控制(1)识记:控制的涵义、类型(2)理解:控制与计划的关系;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的功能2. 控制的过程(1)识记:控制过程的三个步骤(2)理解:控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有效控制的特征3. 控制的方法(1)识记:预算控制、比率分析、审计控制(2)理解:各种方法的作用与特点八、创新(一)考核知识点1. 创新及其作用2.创新的基本内容3.创新过程和组织(二)考核要求1. 创新及其作用(1)识记:创新的涵义;维持的涵义;创新的类型与特征(2)理解:管理创新与维持的关系(3)应用:分析管理创新与环境之间的关系2. 创新的基本内容(1)识记: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结构与结构创新和环境创新的涵义(2)理解:各种创新的基本内容3. 创新过程和组织(1)识记:创新的四个阶段(2)理解:创新组织要点(3)应用:根据创新程序的原理设计一项创新方案样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9年多以来的首次加息。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19
科目名称:现代测试技术
适用专业:仪器仪表工程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总分:150分
考试范围:
一、测量误差基本概念:
测量误差的定义、分类、主要特征及基本处理方法;按精度等级选择仪器仪表。
二、信号及其描述
周期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随机信号的基本概念。
三、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
测试装置的数学模型描述;测试装置的静态特性分析,测试装置的动态特性分析;不失真测试的条件及实际应用。
四、传感器
常见传感器的原理、特性、测量电路分析;新型传感器原理及发展;传感器的选择及应用。
五、信号调理
针对放大、滤波、调制、电桥转换等基本信号调理方法,掌握基本原理、主要特性及实际应用。
六、信号处理初步
了解信号数字化处理的过程及对信号的影响;掌握采样定理的应用。
掌握相关分析方法及在测试中的应用。
了解功率谱分析方法及应用。
七、计算机测试系统
1.计算机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据采集各环节功能及实现;
2.虚拟仪器的构成方法,虚拟仪器的软件实现;
3.测控网络构成及应用。
样题: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1. 某传感器给定相对误差为2%FS,满度值输出为50mV。
(1)求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δ(以mV计)。
(5分)
(2)当传感器使用在满刻度的1/2和1/8时计算可能产生的相对误差。
(5分)(3)由此说明使用传感器选择适当量程的重要性。
(5分)
2.以图1所示的差动变气隙式电感传感器为例:分析差动式传感器可以提高灵敏度,改善非线性的原理。
(15分)
图1差动变气隙式电感传感器结构图
3.说明什么是无限带宽信号,为什么在采样前,对这种信号要进行抗混叠滤波?
(1
0分)
4.图2中余弦信号与方波信号周期
相同,不用数学推算,根据物理意
义说明上述两信号在什么情况下互
相关函数会取得最大值?为什么?
(10分)
图2 正弦波与方波
二、传感器原理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热电效应,并说明为何要做冷端温度补偿?
2.用镍铬-镍硅(K 型)热电偶测量某低温箱温度,把热电偶直接与电位差计相连接。
在某时刻,从电位差计测得热电势为-1.19mv ,此时电位差计所处的环境温度为15℃,试求该时刻温箱的温度是多少度?
三、静态特性分析计算(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如图3所示,单组式变面积型线位移电容传感器,两极板相对覆盖部分的宽度b =4mm ,两极板的间隙δ=0.5mm ,极板间介质为空气,ε0=8.85×10-12F/m ,εr =1。
图3 变面积型线位移电容传感器 1.给出电容量与线位移△a 的关系式; 2.求其静态灵敏度k=?;
3.若两极板相对移动2mm ,求其电容变化量。
即△a=2mm 时 △C=?
4.除了上述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还有哪些类型的电容传感器?
四、动态特性分析计算(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针对图4所示RC 电路,输入:()r u t ;输出:()c u t 。
1.列出输入输出动态关系的微分方程,要求有中间过程; 2.求出传递函数和频率响应函数;
3.求出幅频特性函数并大致画出幅频特性曲线;
4.说明该电路属于哪一类滤波器?画出对应的理想滤波器幅频特性曲线。
图4 RC 电路
五、周期信号频谱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设周期性三角波信号如图5所示:
图 5 周期性三角波信号
1. 给出信号时域表达式,求出该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展开式;
2. 给出信号中直流分量和基波分量的幅值,画出该信号的频谱图(幅频谱和相频谱)。
六、调制与解调分析(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交流电桥是一个幅值调制器。
现要测量某一构件的应变,已知其变化规律为
t t t Ω+Ω+=3cos 20cos 30100)(ε,电桥的激励电压t t u c ωcos )(0=,其中,
KHz f c 10=,Hz f 500=Ω。
要求:
1.给出电桥输出调幅波)()()(0t u t t x a ⋅=ε中所含各分量的表达式; (10分) 2.绘出调制信号的幅值谱; (5分) 3.绘出调幅波的幅值谱。
(5分)
C
u r (t)
u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