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60—88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8
综合卷标准分类索引一、基础和通用GB/T 14286—93 带电作业术语SD 329—89 火电厂燃料质量监督名词术语SD 213—87 电力燃煤机械名词术语DL 419—91 电力用油名词术语GB/T 5075—85 电力金具名词术语GB/T 14429—93 远动设备及系统术语DL 5028—93 电力工程制图标准SDGJ 35—84 电力勘测设计制图统一规定(测量部分)SDGJ 36—84 电力勘测设计制图统一规定(工程地质部分)SDGJ 39—84 电力勘测设计制图统一规定(物探部分)SDGJ 40—84 电力勘测设计制图统一规定(水文气象部分)SDGJ 41—84 电力勘测设计制图统一规定(水文地质部分)DL 510—93 全国电网名称代码DL/T 517—93 电力科技成果分类与代码DL 503、504—92 电力工程设计及规划设计任务来源代码DL/T 518—93 电力生产事故分类与代码第一集SDGJ 60—88 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 84—88 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L 434—91 电厂化学水专业实施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二、技术SDJ 161—85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试行)SD 131—84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试行)SD 325—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GB 14285—9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 311.7—88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1981年)GB 12325—90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 12326—90 电能质量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GB/T 1454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三、安全环保DL 558—94 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DL 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份)DL 40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份)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份)(1994年)DL 5009.2—9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 5027—93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JS 2—17—81、SLJJ 1—17—81 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电气维护) 四、管理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试行)(1980年)SD 117—84 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暂行规定电力网和火电厂省煤节电工作条例(1977年)五、设备物资DL 551—93 电站设备备品分类与编码导则六、节能管理线路损失管理条例(试行)(1982年)七、农电管理SD 178—85 一百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初级阶段验收条例SD 219—87 漏电保护器农村安装运行规程DL 407—91 农村电气化标准DL 477—92 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DL 493—92 农村安全用电规程DL 499—92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84—88(试行)主编部门: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水利电力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试行日期:1988年6月16日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关于颁发《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84—88(试行)的通知(88)水电电规规字第21号为了进一步做好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工作,我局安排西北电力设计院起草了《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征求意见稿)》,经广泛征求意见后,形成送审稿。
在此基础上,我局组织计划、生产调度、基建、水电规划设计和电力设计等单位进行了审查,对送审稿做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现将审定的《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84—88(试行)颁发试行,在执行中如发现问题,请告我局规划处。
1986年6月16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大型水、火电厂的系统工作,包括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接入系统设计。
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系统部分按有关前期工作内容深度规定进行;接入系统设计按本规定内容深度进行。
本规定适用于220kV及以上电压级的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
第1.0.2条大型水、火电厂的接入系统设计,一般应在工程主管部门上报该项工程设计任务书后开始进行,在该工程初步设计完成前完成。
必要时也可按工程主管部门委托的进度要求进行。
第1.0.3条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是在该工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的条件下更深入地研究该电厂与电力系统的关系,确定和提出电厂送电范围、出线电压、出线回路数、电气主接线及有关电器设备参数的要求,以满足该电厂初步设计对系统部分的需要,并为编报该电厂送出工程的设计任务书提供依据。
第1.0.4条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应以经过审议的中长期电力规划或审定的电力系统设计为基础。
必须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执行有关设计规程和规定。
第1.0.5条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应从实际出发。
根据电厂设计规模或水、火电厂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工作。
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60—88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关于颁发《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60—88的通知(88)水电电规规字第20号我局于1984年颁发了《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60—84(试行),原水利电力部于1985年颁发了《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为了进一步做好电力系统设计工作,我局安排华东电力设计院在总结“七五”电力系统设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的有关要求,修改补充原《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华东电力设计院1986年提出了征求意见稿,经广泛征求意见后形成了送审稿。
在此基础上我局组织有关计划、生产调度、基建、水电规划设计和电力设计等单位进行了审查,对送审稿做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现将审定的《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60—88颁发实行,原《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60—84(试行)作废。
在执行中如发现问题,请告我局规划处。
一九八八年六月十六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电力系统设计是提出电力建设整体发展方案的文件,它一般是在审议过的电力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电力系统设计中:应进一步论证电源的合理布局,提出网络设计方案并论证其经济合理和安全可靠性,进行必要的电气计算;应贯彻国民经济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考虑能源的合理利用;正确处理近期与今后发展的关系;提出发、输、变电协调的建设方案,并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设计创造条件。
第1.0.2条批准的电力系统设计应为编制和审批工程设计任务书、工程初步设计、近期计划及下一轮电力规划提供依据。
第1.0.3条本规定适用于220kV及以上电压级的电力系统一次部分设计,包括大区系统、省一级系统和地区性系统,系统专题研究内容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1.0.4条电力系统设计应符合其内容深度规定的要求,根据系统具体情况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突出若干个重点进行。
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范围和设计原则第2.0.1条设计任务的依据和上级对设计计划的要求。
电力系统通信设计内容深度规定时间: 2003-12-29 10:05:34 | [<<][>>]第一章总则第1条电力系统通信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电力系统实现调度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
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重技术手段。
第2条根据电力前期工作不同阶段的要求,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的前期工作分为电力系统通信规则(通称通信规划)和电力系统通信设计(简称系统通信设计)两个阶段它们分别为电力规划和电力系统设计的组成部分。
根据工作需要,对重大的或复杂的问题可安排做专题报告。
对大型通信干线项目应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系统通信设计根据电力系统设计、电力系统调度管理的要求,在通信规划的基础上进行。
第3条当系统通信设计进度赶不上工程需要或由于电力系统和有关调管理体制等变化而使原系统通信设计有局部改变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安排相应的接入系统通信设计。
接入系统通信设计是局部性的设计,其内容深度一般与本规定相同。
第4条电力系统通信设计应从全网出发统筹安排包括电话、远动、继电保护、计算机等各种通道的综合性总体设计,系统通信设计的设计年限和设计范围一般应与相应电力系统相一致。
电力系统通信规划一般在电力系统设计和电网调度管理原则基本确定之后进行,并与电力系统调自动化设计和继电保护设计平行或交叉进行。
其设计任务一般与电力系统设计任务同时下达。
第5条电力系统通信设计的任务是一个与电力系统生产运行要求相适应的、可靠、灵活和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投资效益显著的电力通信网,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服务。
系统通信设计和大型通信干线可行性研究经审查批准后可供据以:1、对发送变电和调度工程设计中的系统通信部分及联网工程通信设计起原则指导作用。
2、作为编制通信干线计划任务书的依据。
3、对下一级电力系统通信设计起原则指导作用;4、安排需要完善化和技术改造的项目。
5、安排研科课题,对新设备的研制提出使用要求。
第6条本规定适用于由中调及以上调度的电力系统使用。
电网设计技术规范(试行)2015 年10月1目录一、总则 (5)二、电网设计主要原则 (6)2.1电网设计总的要求 (6)2.2 电网设计的主要依据 (7)2.3 电网设计的年限 (8)2.4 电网设计的管理 (8)三、一般规定和技术要求 (9)3.1 电压等级 (9)3.2 安全可靠性要求 (9)3.3 输电线热稳定极限和变压器过负荷能力 (10)3.4中性点接地 (11)3.5无功补偿和电压调整 (12)3.6短路电流控制 (12)3.7 电能质量要求 (13)四、电力需求预测和电网结构设计技术原则 (13)4.1 电力需求预测 (13)4.2 变电站布点规划 (15)24.3电源接入系统 (16)4.4厂网协调的主要原则要求 (17)4.5 电网结构设计技术原则 (17)4.6 配电网的结构规划一般技术原则 (20)4.7 10KV架空配电网络接线原则 (21)4.8 10KV电缆配电网络接线原则 (22)4.9 开关站接线 (24)五变电站设计技术原则 (26)5.1 变电站站址选择的条件和要求 (25)5.2 110KV 变电站设计技术原则 (26)5.3 配网变电站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28)5.4 设备选型配置技术原则 (29)六、直流系统技术原则 (32)6.1直流电源 (32)6.2 直流系统标称电压 (33)6.3 蓄电池组 (34)七电力线路设计技术原则 (34)7.1 电力线路路径选择的条件和要求 (34)7.2 110KV 线路设计技术原则 (36)7.3 配电网线路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37)3八继电保护 (42)8.1 继电保护的一般要求 (43)8.2 线路保护设计原则 (44)8.3 母联、母分保护原则 (46)8.4 变压器保护规划原则 (46)8.5 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规划设计原则 (46)九调度自动化 (47)9.1 数据网络设计原则 (47)9.2一体化电能量采集系统 (48)9.3 变电站自动化 (48)9.4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计原则 (50)十通信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50)10.1 通信规划设计一般原则 (50)10.2 业务承载方式 (51)10.3 传输网络设计原则 (50)10.4 业务网络设计原则 (53)10.5 通信电源系统设计原则 (53)十一计量 (53)十二电网设计特别技术规定 (58)(一)线路部分 (58)4(二)配电部分 (60)(三)变电站 (63)附件一:《配电工程技术标准》附件二:《配电网开闭站、配电室典型设计》附件三:《户表工程设计安装及验收规范》5一、总则1.1 为使爱众电网的规划、设计、建设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加快建设统一健全智能电网,全面贯彻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优化电网结构、降低电网损耗、提高电能质量、促进技术进步,保证电网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特制定电网设计技术原则(以下简称技术原则)。
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84—88(试行)主编部门: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水利电力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试行日期:1988年6月16日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关于颁发《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84—88(试行)的通知(88)水电电规规字第21号为了进一步做好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工作,我局安排西北电力设计院起草了《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征求意见稿)》,经广泛征求意见后,形成送审稿。
在此基础上,我局组织计划、生产调度、基建、水电规划设计和电力设计等单位进行了审查,对送审稿做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现将审定的《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84—88(试行)颁发试行,在执行中如发现问题,请告我局规划处。
1986年6月16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大型水、火电厂的系统工作,包括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接入系统设计。
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系统部分按有关前期工作内容深度规定进行;接入系统设计按本规定内容深度进行。
本规定适用于220kV及以上电压级的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
第1.0.2条大型水、火电厂的接入系统设计,一般应在工程主管部门上报该项工程设计任务书后开始进行,在该工程初步设计完成前完成。
必要时也可按工程主管部门委托的进度要求进行。
第1.0.3条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是在该工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的条件下更深入地研究该电厂与电力系统的关系,确定和提出电厂送电范围、出线电压、出线回路数、电气主接线及有关电器设备参数的要求,以满足该电厂初步设计对系统部分的需要,并为编报该电厂送出工程的设计任务书提供依据。
第1.0.4条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应以经过审议的中长期电力规划或审定的电力系统设计为基础。
必须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执行有关设计规程和规定。
第1.0.5条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应从实际出发。
根据电厂设计规模或水、火电厂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工作。
温州市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设计技术规定(试行)温州电力局生产处2009年2月目次前言1总则∙∙∙∙∙∙∙∙∙∙∙∙∙∙∙∙∙∙∙∙∙∙∙∙∙∙∙∙∙∙∙∙∙∙∙∙∙∙∙∙∙∙∙∙∙∙∙∙∙∙∙∙∙∙∙∙∙∙∙∙∙∙∙∙∙∙∙∙∙∙∙∙∙∙∙∙∙∙∙∙∙∙∙∙∙∙∙∙∙∙∙∙∙∙∙∙∙∙∙∙∙∙∙∙∙1 2引用标准∙∙∙∙∙∙∙∙∙∙∙∙∙∙∙∙∙∙∙∙∙∙∙∙∙∙∙∙∙∙∙∙∙∙∙∙∙∙∙∙∙∙∙∙∙∙∙∙∙∙∙∙∙∙∙∙∙∙∙∙∙∙∙∙∙∙∙∙∙∙∙∙∙∙∙∙∙∙∙∙∙∙∙∙∙∙∙∙∙∙∙∙∙∙∙∙∙1 3术语和定义∙∙∙∙∙∙∙∙∙∙∙∙∙∙∙∙∙∙∙∙∙∙∙∙∙∙∙∙∙∙∙∙∙∙∙∙∙∙∙∙∙∙∙∙∙∙∙∙∙∙∙∙∙∙∙∙∙∙∙∙∙∙∙∙∙∙∙∙∙∙∙∙∙∙∙∙∙∙∙∙∙∙∙∙∙∙∙∙∙∙∙∙∙3 4供配电方式及负荷容量∙∙∙∙∙∙∙∙∙∙∙∙∙∙∙∙∙∙∙∙∙∙∙∙∙∙∙∙∙∙∙∙∙∙∙∙∙∙∙∙∙∙∙∙∙∙∙∙∙∙∙∙∙∙∙∙∙∙∙∙∙∙∙∙∙∙∙∙∙∙∙∙∙6 5线路管沟及所址要求∙∙∙∙∙∙∙∙∙∙∙∙∙∙∙∙∙∙∙∙∙∙∙∙∙∙∙∙∙∙∙∙∙∙∙∙∙∙∙∙∙∙∙∙∙∙∙∙∙∙∙∙∙∙∙∙∙∙∙∙∙∙∙∙∙∙∙∙∙∙∙∙∙∙∙∙∙7 6配电装置要求∙∙∙∙∙∙∙∙∙∙∙∙∙∙∙∙∙∙∙∙∙∙∙∙∙∙∙∙∙∙∙∙∙∙∙∙∙∙∙∙∙∙∙∙∙∙∙∙∙∙∙∙∙∙∙∙∙∙∙∙∙∙∙∙∙∙∙∙∙∙∙∙∙∙∙∙∙∙∙∙∙∙∙∙∙∙∙∙∙8 附录A∙∙∙∙∙∙∙∙∙∙∙∙∙∙∙∙∙∙∙∙∙∙∙∙∙∙∙∙∙∙∙∙∙∙∙∙∙∙∙∙∙∙∙∙∙∙∙∙∙∙∙∙∙∙∙∙∙∙∙∙∙∙∙∙∙∙∙∙∙∙∙∙∙∙∙∙∙∙∙∙∙∙∙∙∙∙∙∙∙∙∙∙∙∙∙∙∙∙∙∙∙∙∙∙14前言为了适应温州市区10kV及以下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管理工作的需要,使10kV及以下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特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明确10kV及以下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设计技术要求,并对其土建、电气等设计内容做了规定。
标准规范号标准规范名级别分类参考号1参考号GB 997-81电机结构及安装型式代号国标电气B997 GB 3836.1~4-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国标电气B3836 GB/T 2900.19-94电工名词术语高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国标电气B2900 GB/T 2900.32-94电工名词术语电力半导体器件国标电气B2900 GB 2900.33-93电工名词术语变流器国标电气B2900 GB/T15282-15283-94交流有功和无功电度表国标电气B15282 GB 3925-83 2.0级交流电度表的验收方法国标电气B3925 GB 6451-1995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国标电气B6451 GB 8349-87离相封闭母线行标电气B8349 GB 8582-88电工、电子设备机械结构术语国标电气B8582 GB 8905-88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国标电气B8905 GB 10585-89中小型同步电机磁系统基本技术要求国标电气B10585 GB 11805-89大中型水电机组自动化元件及其系统基本技术条件国标电气B11805 GB 12667-90同步电动机半导体励磁装置总技术条件国标电气B12667 GB 50033-91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含条文说明)国标电气B50033 GB 50034-9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国标电气B50034 GB 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国标电气B50052 GB 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国标电气B50053 GB 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国标电气B50054 GB 50055-9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国标电气B50055 GB 50056-93电热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国标电气B50056 GB 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含条文说明)国标电气B50058 GB 50059-92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国标电气B50059 GB 50060-92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国标电气B50060 GB 50062-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国标电气B50062GB 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含条文说明)国标电气B50150GB 5016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国标电气B50166 GB 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国标电气B50168 GB 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国标电气B50169 GB 5017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国标电气B50170 GB 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验收国标电气B50171 GB 5017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国标电气B50172 GB 50173-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国标电气B50173验收规范GB 50182-9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梯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国标电气B50182 GB 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国标电气B50217 GB/T 587-1996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国标电气B587 GB/T 4474-92交流高压断路器的近区故障试验国标电气B4474 GB/T 4705-92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国标电气B4705 GB/T 12826-91移动设备用卷绕电缆载流量计算导则国标电气B12826 GB/T 13381.1-92电气安装用导管的技术要求(通用要求)国标电气B13381 GB/T 13539.1,2,4--92 低压熔断器国标电气B13539 GBJ 61-83工业与民用35千伏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国标电气BJ61 GBJ 63-90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国标电气BJ63 GBJ 64-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国标电气BJ64 GBJ 65-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国标电气BJ65 GBJ 147-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国标电气BJ147 GBJ 148-90电力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国标电气BJ148 GBJ 303-88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国标电气BJ303 CECS 32:91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设计选择标准行标电气CECS32 CECS 33:91并联电容器装置的电压、容量系列选择标准行标电气CECS33 CECS 45:92地下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行标电气CECS45 CJJ 45-9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行标电气CJJ45 CJJ 49-92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行标电气CJJ49 DL 400-9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行标电气DL400 DL 401-91高压电缆选用导则行标电气DL401 DL 402-91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402 DL 403-9110-35KV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403 DL 404-91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404 DL 405-91进口220-500KV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技术规范行标电气DL405 DL 406-91交流自动分段器订货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406 DL 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行标电气DL408 DL 40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行标电气DL409 DL 410-91电工测量变送器运行管理规程行标电气DL410 DL 411-91镶嵌式电力调度模拟屏通用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411 DL 412-91电力系统复用调制解调器600bit/s移频键控调制解行标电气DL412 DL 417-91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行标电气DL417 DL 421-91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测定法行标电气DL421 DL 427-91户内型发电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427 DL 428-91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技术规定行标电气DL428DL 442-91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442 DL 447-91电能计量柜行标电气DL447 DL 450-91绝缘油中含气量的测试方法(二氧化碳洗脱法)行标电气DL450 DL 453-91高压充油电缆施工工艺规程行标电气DL453 DL 462-92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订货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462 DL 463-92带电作业用盘形悬式绝缘子卡具行标电气DL463 DL 472-92可控气吹开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472 DL 476-92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行标电气DL476 DL 477-92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行标电气DL477 DL 478-92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478 DL 482-92静态零序电流方向保护装置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482 DL 483-92静态重合闸装置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483 DL 484-92静态零序补偿型电抗继电器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484 DL 486-92交流高压隔离开关订货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486 DL 488-92带电作业用盘形悬式绝缘子卡具行标电气DL488 DL 489-92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励磁系统及装置试验规程行标电气DL489DL 490-92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及装置、安装、验收规程行标电气DL490DL 491-92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及装置运行、检修规程行标电气DL491DL 497-92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工作管理规程行标电气DL497 DL 499-92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行标电气DL499 DL 508-93交流110-330KV自容式充油电缆及附件订货技术规行标电气DL508 DL 509-93交流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及附件订货技术规行标电气DL509 DL 510-93全国电网名称代码行标电气DL510 DL 558-94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行标电气DL558 DL 5002-91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行标电气DL5002 DL 5003-9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行标电气DL5003 DL 5009.2-9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行标电气DL5009 DL 5014-92330-500KV变电所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行标电气DL5014 DL 5028-93电力工程制图标准行标电气DL5028 DL/T 485-92电力行业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的一般规定行标电气DL485 DL/T 524-93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524 DL/T 525-93数字型频率继电器及低频自动减负荷装置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525 DL/T 526-93静态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526 DL/T 527-93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逆变电源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527 DL/T 528-93静态发电机逆功率保护装置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528DL/T 529-93静态发电机匝间保护装置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529 DL/T 550-94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行标电气DL550 DL/T 572-95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行标电气DL572 DL/T 584-95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行标电气DL584 DL/T 587-1996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行标电气DL587 DL/T 5026-93电力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规定行标电气DL5026 ZBK 32001-88JH5螺钉组合型接线座行标电气ZBK32001 GB 4787-1996断路器电容器行标电气B4787 ZBK 45020-90电力系统保护、自动继电器及装置通用技术条件行标电气ZBK45020 JB/Z 200-89阀式避雷器产品系列型谱行标电气JB200 JGJ 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行标电气JGJ26 NDGJ 91-89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行标电气NDGJ91 SD 125-84近期需电量和电力负荷预测导则行标电气SD125 SD 131-84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试行)行标电气SD131 SD 176-863-500KV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条件行标电气SD176 SD 179-86低压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行标电气SD179 SD 189-87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行标电气SD189 SD 190-87静态距离保护装置技术条件行标电气SD190 SD 201-87交流高压隔离开关技术条件行标电气SD201 SD 205-87高压并联电容器技术条件行标电气SD205 SD 232-87输变电线路施工机具产品型号编制方法行标电气SD232 SD 235-87电力时控开关行标电气SD235 SD 236-87电力定量器检验规程行标电气SD236 SD 237-87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线行标电气SD237 SD 240-87电力系统部分设备统一编号准则行标电气SD240 SD 277-88静态功率方向继电器技术条件行标电气SD277 SD 278-88静态过激磁继电器技术条件行标电气SD278 SD 279-88静态阻抗继电器技术条件行标电气SD279 SD 280-88静态负序反时限电流保护装置技术条件行标电气SD280 SD 281-88静态型发电机转子接地继电器技术条件行标电气SD281 SD 282-88静态型发电机定子接地继电器技术条件行标电气SD282 SD 283-88静态电流继电器技术条件行标电气SD283 SD 284-88静态电压继电器技术条件行标电气SD284 SD 285-88静态时间继电器技术条件行标电气SD285 SD 286-88线路继电保护产品动模试验技术条件行标电气SD286 SD 287-88水轮发电机定子现场装配工艺导则行标电气SD287 SD 301-88交流500KV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行标电气SD301SD 317-8910KV交流自动重合器技术条件行标电气SD317 SD 319-89户外交流高压跌落式熔断器及熔丝技术条件行标电气SD319 SD 320-89箱式变电站技术条件行标电气SD320 SD 325-89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行标电气SD325 SD 327-89进口330、500KV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行标电气SD327 SD 330-89进口110-500KV电容式瓷套管技术规范行标电气SD330 SD 331-89进口110-500KV棒式支柱瓷绝缘子技术规范行标电气SD331 SD 333-89进口电流互感器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行标电气SD333 SDGJ 14-86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行标电气SDGJ14 SDGJ 28-88电力勘测设计图纸管理办法行标电气SDGJ28 SDGJ 60-88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行标电气SDGJ60 SDJ 3-87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行标电气SDJ3 SDJ 5-85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行标电气SDJ5 SDJ 7-79电力设备过电压设计规范行标电气SDJ7 DL/T 586-95电力设备用户监造技术导则行标电气DL586 SDJ 25-85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含编制说明)行标电气SDJ25 SDJ 26-89发电厂变电所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规程行标电气SDJ26 SDJ 37-89小型水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行标电气SDJ37 SDJ 63-8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电气和电热篇)行标电气SDJ63 SDJ 65-8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输电线路篇)行标电气SDJ65 SDJ 161-85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含编制说明)行标电气SDJ161 SDJ 173-85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技术规范行标电气SDJ173 SDJ 206-87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行标电气SDJ206 SDJ 249.5-88发电电气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行标电气SDJ249 SDJ 276-90架空电气线外爆压接施工工艺规程行标电气SDJ276 SDJ 277-90架空电力线内压爆接施工工艺规程行标电气SDJ277 SL 22-92农村水电供电区电力发展规划导则行标电气SL22 SL/T 53-93农村水电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规范行标电气SL53调网[94]109号WXH-11 WXB-11 SWXB-11型微机保护检验规程行标电气ZZDW94调网[94]109号WXB-01A WGXL-01A型微机保护检验规程行标电气ZZDW94 (82)水电电生字24号发电厂厂用电动机运行规程行标电气ZZSD82 (82)水电电生字24号发电机运行规程行标电气ZZSD82 (79)电生字第53号电力电缆运行规程行标电气ZZDS79 (79)水电规字第6号电力线路防护规程行标电气ZZSD79 (79)电生字第53号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行标电气ZZDS79 SDJ 6-8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行标电气SDJ6 SDJ 337-89小型水力发电站自动化设计规定(试行)行标电气SDJ337GB 7894-87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行标电气B7894ZB k45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控制及继电保护屏(柜台)通用技术条件行标电气ZB45(86)电生字第234号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含编制说明)行标电气ZZDS86能源电[1988]18号电力系统电压和无电力管理条例行标电气ZZNY88 GB 50254~5025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国标电气B50254 GB 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国标电气B50198 JJG (电力)01-94电测量变送器行标电气JJG1 DL 5027-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行标电气DL5027 DL/T 574-95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行标电气DL574 DL/T 597-1996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订货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597 DL/T 599-1996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行标电气DL599 DL/T 598-1996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网技术规范行标电气DL598 DL/T 583-1995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583 DL/T 602-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行标电气DL602 DL/T 601-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行标电气DL601 DL/T 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行标电气DL596 GB 50227-95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国标电气B50227 DL/T 559-94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行标电气DL559 GB 5583-85互感器局部放电测量国标电气B5583 GB 7255-87单边带电力线载波机技术条件国标电气B7255 GB 7266-87电力系统二次回路电气控制台基本尺寸国标电气B7266GB 7268-87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控制、保护用插箱及插件面板基本尺寸国标电气B7268GB 7330-87交流电力系统线路阻波器国标电气B7330 GB 7349-87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国标电气B7349 GB 7354-87局部放电测量国标电气B7354GB 7433-87对称电缆载波通信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的指标国标电气B7433GB 7449-87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国标电气B7449 GB 7495-87架空电力线路与调幅广播收音台的防护间距国标电气B7495 GB 311.2~6-83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高电压试验技术国标电气B311 GB 1094.1~5-85电力变压器国标电气B1094 GB/T 5465.1-1996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绘制原则国标电气B5465 GB/T 5465.2-1996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国标电气B5465SD 117-84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暂行规定行标电气SD117SD 258-88绝缘监督实施细则(试行)行标电气SD258SD 192-86直流盘形悬式瓷绝缘子技术条件行标电气SD192 SD 290-88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电器技术条件行标电气SD290 SD 177-863-500KV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行标电气SD177 SD 173-85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技术规范行标电气SD173 JB 3115-82电力系统保护、自动继电器及装置通用技术条件行标电气JB3115 GBJ 131-90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国标电气BJ131 SL 30-92小水电供电区农村初级电气化标准行标电气SL30 GB 50263-9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国标电气B50263 GB 50261-9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国标电气B50261 GB 2314-1997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国标电气B2314 GB 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国标电气B311 GB/T 1454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国标电气B14549 DL/T 5081-1997水力发电厂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行标电气DL5081 DL/T 5080-1997水利水电工程通信设计技术规程行标电气DL5080 DL/T 5062-1996微波电路传输继电保护信息设计技术规定行标电气DL5062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行标电气DL621 GBJ 14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国标电气BJ149 DL/T 628-1997集合式高压并联电容器订货技术条件行标电气DL628DL/T 405-1996进口货52(245)-550kV交流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技术规范行标电气DL405。
温州市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设计技术规定(试行)温州电力局生产处2009年2月目次前言1总则∙∙∙∙∙∙∙∙∙∙∙∙∙∙∙∙∙∙∙∙∙∙∙∙∙∙∙∙∙∙∙∙∙∙∙∙∙∙∙∙∙∙∙∙∙∙∙∙∙∙∙∙∙∙∙∙∙∙∙∙∙∙∙∙∙∙∙∙∙∙∙∙∙∙∙∙∙∙∙∙∙∙∙∙∙∙∙∙∙∙∙∙∙∙∙∙∙∙∙∙∙∙∙∙∙1 2引用标准∙∙∙∙∙∙∙∙∙∙∙∙∙∙∙∙∙∙∙∙∙∙∙∙∙∙∙∙∙∙∙∙∙∙∙∙∙∙∙∙∙∙∙∙∙∙∙∙∙∙∙∙∙∙∙∙∙∙∙∙∙∙∙∙∙∙∙∙∙∙∙∙∙∙∙∙∙∙∙∙∙∙∙∙∙∙∙∙∙∙∙∙∙∙∙∙∙1 3术语和定义∙∙∙∙∙∙∙∙∙∙∙∙∙∙∙∙∙∙∙∙∙∙∙∙∙∙∙∙∙∙∙∙∙∙∙∙∙∙∙∙∙∙∙∙∙∙∙∙∙∙∙∙∙∙∙∙∙∙∙∙∙∙∙∙∙∙∙∙∙∙∙∙∙∙∙∙∙∙∙∙∙∙∙∙∙∙∙∙∙∙∙∙∙3 4供配电方式及负荷容量∙∙∙∙∙∙∙∙∙∙∙∙∙∙∙∙∙∙∙∙∙∙∙∙∙∙∙∙∙∙∙∙∙∙∙∙∙∙∙∙∙∙∙∙∙∙∙∙∙∙∙∙∙∙∙∙∙∙∙∙∙∙∙∙∙∙∙∙∙∙∙∙∙6 5线路管沟及所址要求∙∙∙∙∙∙∙∙∙∙∙∙∙∙∙∙∙∙∙∙∙∙∙∙∙∙∙∙∙∙∙∙∙∙∙∙∙∙∙∙∙∙∙∙∙∙∙∙∙∙∙∙∙∙∙∙∙∙∙∙∙∙∙∙∙∙∙∙∙∙∙∙∙∙∙∙∙7 6配电装置要求∙∙∙∙∙∙∙∙∙∙∙∙∙∙∙∙∙∙∙∙∙∙∙∙∙∙∙∙∙∙∙∙∙∙∙∙∙∙∙∙∙∙∙∙∙∙∙∙∙∙∙∙∙∙∙∙∙∙∙∙∙∙∙∙∙∙∙∙∙∙∙∙∙∙∙∙∙∙∙∙∙∙∙∙∙∙∙∙∙8 附录A∙∙∙∙∙∙∙∙∙∙∙∙∙∙∙∙∙∙∙∙∙∙∙∙∙∙∙∙∙∙∙∙∙∙∙∙∙∙∙∙∙∙∙∙∙∙∙∙∙∙∙∙∙∙∙∙∙∙∙∙∙∙∙∙∙∙∙∙∙∙∙∙∙∙∙∙∙∙∙∙∙∙∙∙∙∙∙∙∙∙∙∙∙∙∙∙∙∙∙∙∙∙∙∙14前言为了适应温州市区10kV及以下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管理工作的需要,使10kV及以下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特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明确10kV及以下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设计技术要求,并对其土建、电气等设计内容做了规定。
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60—88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关于颁发《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 60—88的通知(88)水电电规规字第20号我局于1984年颁发了《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60—84(试行),原水利电力部于1985年颁发了《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为了进一步做好电力系统设计工作,我局安排华东电力设计院在总结“七五”电力系统设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的有关要求,修改补充原《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华东电力设计院1986年提出了征求意见稿,经广泛征求意见后形成了送审稿。
在此基础上我局组织有关计划、生产调度、基建、水电规划设计和电力设计等单位进行了审查,对送审稿做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现将审定的《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60—88颁发实行,原《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60—84(试行)作废。
在执行中如发现问题,请告我局规划处。
一九八八年六月十六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电力系统设计是提出电力建设整体发展方案的文件,它一般是在审议过的电力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电力系统设计中:应进一步论证电源的合理布局,提出网络设计方案并论证其经济合理和安全可靠性,进行必要的电气计算;应贯彻国民经济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考虑能源的合理利用;正确处理近期与今后发展的关系;提出发、输、变电协调的建设方案,并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设计创造条件。
第1.0.2条批准的电力系统设计应为编制和审批工程设计任务书、工程初步设计、近期计划及下一轮电力规划提供依据。
第1.0.3条本规定适用于220kV及以上电压级的电力系统一次部分设计,包括大区系统、省一级系统和地区性系统,系统专题研究内容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1.0.4条电力系统设计应符合其内容深度规定的要求,根据系统具体情况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突出若干个重点进行。
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范围和设计原则第2.0.1条设计任务的依据和上级对设计计划的要求。
第2.0.2条有关上级部门对本系统重大原则问题的意见和要求研究的重点。
第2.0.3条设计区域范围的选定:一、大区系统设计一般以设计水平年规划联入电网的部分作为本设计的区域范围,必要时对孤立地区是否联入系统进行研究。
二、省一级或地区性系统设计可以限制在其所研究的区域范围内,但应在分析设计水平年与电网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后确定设计条件。
三、大区联网的电力系统按联网后的各自的区域范围考虑,联网部分作为联络线处理,联络线的运行方式可根据联网设计或可行性研究中的联网效益予以确定。
第2 .0.4条电力系统的设计水平年一般取今后5~10年的某一年。
远景水平年取今后10~15年的某一年。
设计水平年的选取宜与国民经济计划的年份相一致。
电源和网络设计一般以设计水平年为主,并对设计水平年以前的过渡年份进行研究,同时还要展望到远景水平年。
第2.0.5条本设计依据的资料及其来源、上次系统设计遗留的问题和实施中重大变化情况、以及本系统设计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电力系统现况第3.0.1条电力系统总的情况:一、目前系统的区域范围及特征。
二、全系统和分省或分地区的发、输、变电总规模,水、火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及其比例关系,全系统和分省最高负荷。
第3.0.2条现有电源情况:一、各发电厂现有装机总容量及出力受阻容量、设备完好情况。
二、全系统或分地区各种单机容量机组的台数和容量比例关系。
三、主要发电厂的发电量、设备利用小时数、厂用电率、发电标准煤耗、发电成本。
第3.0.3条现有网络情况:一、发、输、变电比例关系。
二、主要枢纽变电所和终端变电所变压器的调压方式、调压效果及运行情况。
第3.0.4条现有无功补偿情况:一、各种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与分布、构成比例。
二、相关电压主要变电所的电容器和电抗器投切情况。
三、调相机和静止无功补偿器的运行情况分析。
第3.0.5条系统运行情况:一、系统运行频率、线损率、厂用电率、平均煤耗、发电成本、售电成本与售电价格。
二、系统中各种备用容量的设置情况。
三、不同季节大小运行方式的系统主要控制点的电压水平和电压波动,以及主要发电机、调相机的无功出力情况。
四、分地区的电量平衡和高峰、低谷电力平衡情况。
第3.0.6条主要在建工程的容量、进度等情况介绍。
第3.0.7条系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重大事故情况及其处理措施。
注:本章中详细数据可置附录内。
第四章电力负荷第4.0.1条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战略规划概述。
第4.0.2条过去实际电力负荷分析:一、分地区电力电量消费水平及其构成。
二、地区总的电力电量消费与工农业产值的比例关系。
三、过去5~10年电力电量增长速度。
四、对负荷特性、缺电情况作必要的分析和描述。
第4.0.3条对电力系统规划审议确定的负荷水平,特别是设计水平年的负荷水平,进行以下分析和核算并报有关单位认可,即作为本设计的负荷水平。
一、与本地区过去的电力电量增长率进行对比。
二、与国家计委和主管部对全国或对本地区的装机容量及发电量的预测数和控制数进行分析对比。
三、说明与地区电力部门的预测负荷和电量是否一致。
四、对负荷的主要组成、分布情况和发展趋势作必要的描述。
五、必要时还应根据关键性用户建设计划及其主要产品产量对预测负荷进行分析评价。
第4.0.4条不同年份的预测负荷允许具有不同的精度和深度。
第4.0.5条负荷分区范围大小应能满足相应等级网络设计的要求。
第4.0.6条系统设计应编制目前、设计水平年及远景水平年的负荷特性曲线如下:一、各季度(或冬夏)典型日负荷曲线(标明日负荷率和日最小负荷率β)。
二、月最大负荷曲线。
三、各季度(或冬夏)典型周负荷曲线。
四、年负荷持续曲线。
第4.0.7条必要时分析某些负荷可能变化的幅度,以便对设计方案进行敏感性分析。
第五章电源方案设计第一节能源及运输情况第5.1.1条目前的发电燃料来源及运输情况,本区与区外发电燃料比例关系。
第5.1.2条全区及分省煤炭资源和开发情况,包括现有生产能力、开发规划及设计水平年时可用于发电的原煤数量。
第5.1.3条本地区水力资源情况,包括可开发的水电蕴藏量、已开发和计划开发的水电站的规模及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5.1.4条今后区外燃料来源、运输途径及其落实程度。
第5.1.5条其他能源情况。
第二节电源方案设计第5.2.1条列出区内可供选择的电源情况,包括新建和扩建的电源目前工作深度、厂址条件、规划装机容量、优缺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第5.2.2条区外送电的可能性,包括送受电容量、输电距离、输电方式、电压等级及网络结构等。
第5.2.3条电源方案设计一般是在经审议的系统规划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论证,电源方案论证通常要进行电源的多方案比较(或电源优化),以确定电源布局、建设顺序和装机进度等。
方案比较或优化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燃料来源、运输途径及其落实情况。
二、参加比较的各厂址的技术经济差别和约束条件。
三、燃料运输和输电网络的有关投资和运行费。
四、待开发的水电站的经济效益,如调峰、水火电配合运行及系统备用等。
第5.2.4条对系统的装机容量、电源类型、单机容量进行统计和必要的分析。
一、确定系统各类备用容量的要求。
二、计算发电的可靠性指标——失负荷概率(LOLP)。
三、分析系统调峰要求(内容另列于后)。
四、计算各地区电源的自给率,并分析事故时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五、系统电源类型情况,如水火电比例和调峰电源容量以及燃料来源的多样化情况。
六、列出最大单机容量与系统容量的比例关系,必要时计算系统单机容量的不同组合方案对系统失负荷概率指标(LOLP)的影响。
第5.2.5条大型水电站的开发和在系统中的作用应进行专题研究。
第三节电力电量平衡第5.3.1条电力系统设计应编制目前到设计水平年的逐年电力电量平衡及远景水平年全系统和分地区的电力电量平衡,必要时还应列出分地区低谷负荷时的电力平衡。
第5.3.2条有水电的系统一般是按枯水年进行电力平衡,按平水年进行电量平衡。
水电比重大的系统,还应根据需要对代表年按月编制丰、平、枯水文年的电力电量平衡。
第5.3.3条电力电量平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系统和分地区逐年装机容量。
二、各电厂逐年装机容量及单机容量。
三、系统各种单机容量机组的台数。
四、确定水火电厂的工作出力及各种备用容量在水、火电厂中的分配,以及水电厂的空闲容量。
五、在水电比重较大的系统中,要注意电量的平衡和季节性电能及水、火电空闲容量的利用以及水、火电厂的合理配合问题。
六、火电机组预计的最大利用小时数。
七、系统逐年预计的备用率。
在计算备用率时,对当年投产的机组可根据预计的投产时间和高峰负荷出现的时间加以考虑,或者不参加当年的平衡。
第四节系统调峰第5.4.1条目前系统调峰情况包括:日负荷率或负荷峰谷差、水火电厂担负调峰的比例以及火电的调峰方式(如周期性运行或两班制运行等)。
第5.4.2条根据设计水平年和远景年不同季节的典型日负荷曲线,确定系统峰谷时的开机容量(需计及旋转备用)和出力情况。
第5.4.3条拟订系统调峰方案,其内容一般如下:一、计算设计水平年和远景水平年各类电站应承担的调峰任务,首先应充分发挥现有水电厂和计划兴建的水电厂的调峰效益。
二、分析火电调峰的运行方式及其可能性与合理性:1.如考虑部分火电作周期性或开停机运行,应列出是哪些电厂和哪些单机容量的机组参加周期性或开停机运行,并分析其可能性。
2.如考虑系统火电作变出力运行参加调峰,应指出火电机组在不同调峰幅度时必须参加调峰的火电容量。
三、火电承担的调峰容量过大且调峰有困难时,系统设计应考虑下面一种或几种调峰措施:1.增大拟建水电厂的装机容量。
2.扩大现有水电厂的装机容量。
3.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4.具有增加调峰能力的联网方案。
5.对部分新增火电机组提出周期性运行、开停机运行或出力变化范围的要求。
6.设置专门的调峰机组,如燃气轮机或联合循环机组。
7.必要时可研究弃水调峰问题。
四、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对上述的调峰措施作初步分析,提出(包括调峰方式和调峰容量的)具体调峰方案,作为下一步安排调峰专题研究的基础和依据。
第5.4.4条对所研究的各种主要调峰方案均应在典型日负荷曲线上近似地表示出。
第六章网络方案设计第一节一般要求第6.1.1条大电力系统的网络设计一般可分主干网络设计和地区性网络设计两部分进行,主干网络设计一般仅包括该系统的最高电压级及低一级电压的骨干网络,但需与下一级网络相协调。
地区性网络设计是在系统主干网络方案的基础上研究该地区的供电方案,地区性网络设计可以与主干网络设计同时进行。
也可在主干网络确定后另行设计。
第6.1.2条网络方案设计应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第6.1.3条网络方案设计一般应包括或考虑下列内容:一、电压等级的选择,包括同一网络中的电压等级的匹配与简化、高压深入负荷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