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啄木鸟和大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0
啄木鸟和大树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2----9段,正确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所强调的不同语气。
3.明白大树枯死的原因,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大屏幕出示课题,学生齐读1.计算机大屏幕呈现词语,认读。
(1)指名读,及时正音(点击出现音节)。
(2)多音字“干”口头组词。
大屏幕呈现:干gān( ) gàn( )(3)计算机呈现练习:读拼音写字组成词语。
(学生独立完成后计算机反馈时间和正确率。
)2.大屏幕出现第一段和插图,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呈现“因为……所以……”、“……是因为……”)。
二、学习第二段。
1.引入:大屏幕呈现动画: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在一棵大树上捉虫,配有“笃笃笃“的声音。
)2.指名回答后大屏幕呈现第二段。
问:这里的“捉虫”实际上就是什么意思?把“捉虫”换成“治病”,这句话怎么说?三、学习3----8段。
1.引入:大屏幕呈现动画并配有课文录音。
2.啄木鸟和大树说了几次话?请小朋友再读课文3---8段,找出啄木鸟说的话,用“”划下来,找出大树说的话,用“——”划下来。
3.交流,指名读句子。
想一想;啄木鸟、大树说话时的语气是怎么样的?(同桌互读,讨论。
)4.讨论、交流。
(1)第一次对话:a.大树为什么“叫起来”?(看图想象大树会怎么痛。
)指导读句子(指名读,评议,齐读.)b.啄木鸟为什么要啄大树呢?(指名读句子。
)你觉得啄木鸟怎么样?指导读句子(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c.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2)第二次对话:a.从啄木鸟对大树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棵大树已经生病了,可大树自己知道吗?你从哪里看出来?b.“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会有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你换一种说法。
(“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不会有虫。
”(看图理解“年轻力壮”)c.这时,大树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它为什么“生气”?指导读句子。
d.面对生气的大树,啄木鸟怎么样?(指名读句子)想象:小病不治,变成大病有什么危险?指导读句子。
《啄木鸟和大树》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啄木鸟和大树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了解啄木鸟的生活习性和大树的特点。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和互相帮助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啄木鸟和大树》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通过讲述啄木鸟和大树之间的友谊,教育学生珍惜友谊、互相帮助。
2.2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但需要进一步提高合作意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啄木鸟和大树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珍惜友谊的品质。
教学难点:让学生运用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的啄木鸟和大树的故事。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啄木鸟和大树的特点。
3.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3.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啄木鸟和大树,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讲述故事讲述《啄木鸟和大树》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啄木鸟和大树之间的关系。
4.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啄木鸟和大树之间友谊的看法。
4.4 小组展示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
4.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啄木鸟和大树之间的友谊,强调珍惜友谊、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第五章:作业设计5.1 课堂作业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画出啄木鸟和大树之间的友谊场景。
5.2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故事,谈谈自己对友谊的理解。
5.3 拓展作业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个关于啄木鸟和大树的新故事。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啄木鸟和大树之间友谊的理解。
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一、教案基本信息《啄木鸟和大树》教案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啄木鸟和大树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懂得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教学内容:1. 啄木鸟和大树的关系2. 关爱动物,保护环境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图片,了解啄木鸟和大树之间的关系。
2. 讨论法: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 教育法:通过讲解,让幼儿懂得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啄木鸟和大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啄木鸟和大树之间有什么关系?”2. 讲解:教师讲解啄木鸟和大树之间的关系,让幼儿了解它们是如何相互依存的。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为什么啄木鸟要和大树在一起?”“如果没有大树,啄木鸟会怎样?”等。
4. 延伸:教师引导幼儿想象一下,如果我们都关爱动物,保护环境,世界会变得怎样?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强调关爱动物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啄木鸟和大树,并拍照记录,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观察幼儿对啄木鸟和大树关系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认识和表现。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引导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注重教育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理念,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
六、教学活动准备1. 图片:啄木鸟和大树的图片若干。
2. 卡片:啄木鸟和大树的卡片若干。
3. 彩色笔、画纸:用于幼儿绘画。
4. 故事书:《啄木鸟和大树》的故事书。
七、教学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啄木鸟和大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啄木鸟和大树之间有什么关系?”2.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啄木鸟和大树》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啄木鸟和大树之间的友谊。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为什么啄木鸟要和大树在一起?”“如果没有大树,啄木鸟会怎样?”等。
啄木鸟与大树教案教学设计《啄木鸟与大树》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
”3、发挥想象,说说大树枯死前会说什么。
4、联系实际,用读懂的道理说说自己的缺点。
二、教学重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分角色进行表演。
2、明白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1、明白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2、发挥想象,说说大树枯死前会说什么。
3、能联系实际,用读懂的道理说说自己的缺点。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啄木鸟医生非常勤快,每天在林子里飞来飞去,替生病的大树治病,可森林里却还是有一棵年轻力壮的树枯死了。
小朋友,看到这样的结果,你们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啄木鸟医生这么勤快,这棵年轻力壮的大树还要枯死呢?)2、是啊,老师也觉得奇怪,啄木鸟和大树之间到底发生什么事呢?课文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懂这个故事!(二)、抓住对话,精读课文下面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看看啄木鸟和大树的故事是从第几自然段到第几自然段?(2——8)1、学习第二自然段:下面我们一起把故事的开头读给在座的各位老师听。
(1)、齐读(2)、“捉虫”指什么?你能给捉虫换个词语吗?(治病)(3)、对啊,这棵大树看上去年轻力壮,可实际上它已经生病了,它的病就是它身上的(虫)。
(4)、可是,大树知道它已经生病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请小朋友读2——8自然段,找出大树说的话,找到之后在小节前标上“△”。
并交对大树说的三句话2、理解大树说的话。
(1)出示第一句话。
①齐读这句话。
②这句话,大树是怎么说的?(叫起来)③他为什么叫?④大树很怕痛,该怎么叫呢?⑤自己练读,指名个别读,男生读。
(2)出示第二句话。
①过度,第一次,大树是叫起来,那么这一次大树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呢?(生气的)②他为什么生气呢?③变换句式,并进行比较两种句式的异同优劣,体会反问句的语气更强烈。
《啄木鸟和大树》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激发学生对动物和植物关系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观察大树和啄木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啄木鸟会选择在大树上筑巢。
1.3 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示大树和啄木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啄木鸟为什么会选择在大树上筑巢,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啄木鸟的生活习性2.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啄木鸟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
2.2 教学内容:啄木鸟的生活习性,包括筑巢、捕食等。
2.3 教学活动:向学生介绍啄木鸟的生活习性,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来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啄木鸟的这些生活习性如何帮助它们生存。
第三章:大树的重要性3.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大树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大树对生态环境的贡献,包括提供栖息地、产生氧气等。
3.3 教学活动:向学生介绍大树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讨论来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应该如何保护大树和生态环境。
第四章:啄木鸟和大树的关系4.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啄木鸟和大树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4.2 教学内容:啄木鸟和大树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啄木鸟在大树上筑巢、捕食等。
4.3 教学活动:向学生介绍啄木鸟和大树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讨论来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关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态保护方面的责任。
5.2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态保护方面的责任。
5.3 教学活动: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态保护方面的责任,鼓励学生提出实际行动方案。
第六章:观察与记录6.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二年级语文《啄木鸟和大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拼读生字词,并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啄木鸟和大树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故事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与同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正确拼读和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啄木鸟和大树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故事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啄木鸟和大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简要介绍啄木鸟和大树的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学生齐读课文,增强语感。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拼读。
(2)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学生跟读。
(3)学生分组练习生字词,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啄木鸟和大树之间的关系。
(2)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
5. 课后作业(1)学生抄写生字词。
(2)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课文故事。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抄写和掌握情况。
3.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如有需要进行调整。
2.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有必要进行简化或拓展。
3. 反思学生参与: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寻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方法。
《啄木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之一作者:宁波市江北区实验小学蔡波教学目标:1、理解“捉虫、年轻力壮、危险、伤害、只好、枝条、干枯”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2----9段,正确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所强调的不同语气。
3、明白大树枯死的原因,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一个人有了缺点、毛病,应该真心诚意欢迎别人批评,不然,变成大病,后悔就晚了。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9课----啄木鸟和大树(大屏幕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生字新词。
1、计算机大屏幕呈现词语,认读。
(1)、指名(开火车)读,及时正音(点击出现音节)。
(2)、齐读。
2、多音字“干”口头组词。
大屏幕呈现:干gan( )gan( )3、计算机呈现练习:读拼音写字组成词语。
zhuo sen zhi si zhuang shang()木鸟()林()病痛()年轻力()()害zhu wei xian ku()空()干()(学生独立完成后计算机反馈时间和正确率。
)4、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大屏幕出现第一段和插图),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呈现“因为…。
所以…。
”、“…。
,是因为…。
”)。
(二)、学习第二段。
1、引入:有一天,啄木鸟又飞到林子里,你们看,它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大屏幕呈现动画: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在一棵大树上捉虫,配有“笃笃笃“的声音。
)2、指名回答后大屏幕呈现第二段。
问:这里的“捉虫”实际上就是什么意思?把“捉虫”换成“治病”,这句话怎么说?(三)、学习3----8段。
1、引入:啄木鸟给大树治病时,它和大树之间说了些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大屏幕呈现动画并配有课文录音。
)2、啄木鸟和大树说了几次话?请小朋友自己再读读课文3---8段,找出啄木鸟说的话,用“——”划下来,找出大树说的话,用“——”划下来。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啄木鸟和大树》。
(2)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能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友谊、互助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生词和短语,能够进行简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描述性的句子,如“啄木鸟飞过来,落在树枝上,啄了几下,又飞走了。
”(2)学生对关爱自然、保护生态这一价值观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啄木鸟和大树。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啄木鸟和大树的认知。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学生自主朗读,巩固拼音和词汇。
3.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2)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4. 学习生词和短语:(1)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引导学生朗读、记忆。
(2)学生进行词语接龙等游戏,巩固记忆。
5. 情景模拟:(1)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2)学生通过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作业布置:1. 抄写生词和短语。
2. 复述课文内容。
3. 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写一篇小作文,体现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短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想象力,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获得知识,又能提升综合素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啄木鸟和大树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2----9段,正确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所强调的不同语气。
3.明白大树枯死的原因,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大屏幕出示课题,学生齐读1.计算机大屏幕呈现词语,认读。
(1)指名读,及时正音(点击出现音节)。
(2)多音字“干”口头组词。
大屏幕呈现:干gān( ) gàn( )(3)计算机呈现练习:读拼音写字组成词语。
(学生独立完成后计算机反馈时间和正确率。
)2.大屏幕出现第一段和插图,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呈现“因为……所以……”、“……是因为……”)。
二、学习第二段。
1.引入:大屏幕呈现动画: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在一棵大树上捉虫,配有“笃笃笃“的声音。
)2.指名回答后大屏幕呈现第二段。
问:这里的“捉虫”实际上就是什么意思?把“捉虫”换成“治病”,这句话怎么说?三、学习3----8段。
1.引入:大屏幕呈现动画并配有课文录音。
2.啄木鸟和大树说了几次话?请小朋友再读课文3---8段,找出啄木鸟说的话,用“”划下来,找出大树说的话,用“——”划下来。
3.交流,指名读句子。
想一想;啄木鸟、大树说话时的语气是怎么样的?(同桌互读,讨论。
)4.讨论、交流。
(1)第一次对话:a.大树为什么“叫起来”?(看图想象大树会怎么痛。
)指导读句子(指名读,评议,齐读.)b.啄木鸟为什么要啄大树呢?(指名读句子。
)你觉得啄木鸟怎么样?指导读句子(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c.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2)第二次对话:a.从啄木鸟对大树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棵大树已经生病了,可大树自己知道吗?你从哪里看出来?b.“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会有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你换一种说法。
(“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不会有虫。
”(看图理解“年轻力壮”)c.这时,大树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它为什么“生气”?指导读句子。
d.面对生气的大树,啄木鸟怎么样?(指名读句子)想象:小病不治,变成大病有什么危险?指导读句子。
《啄木鸟和大树》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掌握多音字“倒”的读音和用法。
(3)了解啄木鸟和大树之间的关系,懂得保护环境、关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运用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掌握多音字“倒”的读音和用法。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主题。
(2)引导学生将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付诸实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啄木鸟和大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啄木鸟和大树的了解。
2.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分享自己理解的课文内容。
4.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多音字“倒”的读音和用法。
5.深入探讨课文主题(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啄木鸟和大树代表了什么?(3)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6.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2)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教师进行点评、鼓励。
(2)学生自主拓展,思考如何将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付诸实践。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绘制一幅啄木鸟和大树的图画,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爱。
2.课后实践:(1)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发现身边的环保问题。
(2)提出解决环保问题的方案,与家人、朋友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词,培养了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