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故事《金色的玉米棒》_缘来如此
- 格式:doc
- 大小:20.09 KB
- 文档页数:4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金色的玉米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秋天的故事》中的《金色的玉米棒》。
内容围绕秋天的收获季节,讲述了一个关于勤劳、诚实和分享的温馨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秋天来了,小松鼠储存食物;小松鼠在田地里发现了一根金色的玉米棒;小松鼠与朋友们分享玉米棒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和收获的喜悦。
2. 培养幼儿勤劳、诚实、分享的优秀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勤劳、诚实和分享的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语言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故事卡片、玉米棒道具、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窗外的树叶,引导幼儿谈论秋天的变化,引出秋天的收获。
2. 讲解故事(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录音,幼儿认真倾听。
教师结合挂图和故事卡片,讲解故事内容。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提问:“故事中的小松鼠为什么受到朋友们的喜欢?”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发放玉米棒道具,邀请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小松鼠,进行分享。
7. 表演环节(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表演故事中的一个场景,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金色的玉米棒》2. 关键词:秋天、收获、勤劳、诚实、分享3. 故事情节简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画一幅秋天的画,并在旁边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在秋天里的快乐事情。
2. 答案示例:秋天到了,我和妈妈一起去公园捡树叶。
树叶有红的、黄的、绿的,真漂亮!我还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了我们捡到的树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课后与家人分享故事内容,让家人了解所学内容。
幼儿园大班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大班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在图片的提示下完整的、有表情的讲述故事,领会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留种子的用意,学习小兔子乐于助人的美德,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领会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留种子的用意。
2、理解故事内容,能在图片的提示下完整的、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3、学习小兔子乐于助人的美德。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能简单复述故事。
重点难点领会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留种子的用意。
活动准备活动挂图、实物(玉米棒)、小动物头饰活动过程导入1、教师出示谜语。
2、幼儿讨论。
3、教师讲述故事前半段。
提问:故事开始讲了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做呢?4、教师讲述故事后半段。
提问:小兔子把玉米怎么样了?等丰收后小兔又是怎么做的?如果你是小兔子你又怎么做呢?提升“小兔子不是不帮助朋友,而是为了留下种子,来年可以有更多的收获。
”5、完整听一遍故事,进一步理解。
6、请幼儿扮演角色,复述故事。
教学反思1、单纯的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对大班孩子来说太简单了,在讲过一两遍之后,有些熊朋友已经能很好的复述故事内容了。
应该在故事中找出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点,然后进行挖掘,交给幼儿一定道理。
2、应适当的改编原有的故事,使之能更好的突出想要强调的主题。
3、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有时应该抓住幼儿回答的内容中的一个点进行深入剖析。
小百科: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
大班语言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秋天的故事》中的《金色的玉米棒》一文。
文章通过讲述小松鼠帮助农民伯伯收集玉米棒的故事,传递了勤劳、互助的价值观。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朗读、生词讲解、句式分析、主题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中的情感交流。
2. 学习生词,提高词汇积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勤劳朴实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文章主题的探讨,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生词的学习、句式的分析以及文章朗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生字卡片、玉米棒道具。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玉米棒道具,引导学生谈论秋天的收获,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文章朗读:教师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朗读文章,引导学生感受故事情境。
3. 生词讲解:讲解文章中出现的新词,如“金色、玉米棒、勤劳”等,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4. 句式分析:分析文章中的句式,如“谁怎么样,怎么样”,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例题讲解:以文章内容为例,讲解如何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式描述秋天的收获。
6. 随堂练习:学生分小组,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式进行描述练习。
7.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讨论小松鼠帮助农民伯伯的原因,教育学生树立勤劳、互助的价值观。
六、板书设计1. 金色的玉米棒2. 生词:金色、玉米棒、勤劳、互助3. 句式:谁怎么样,怎么样4. 主题:勤劳、互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本节课学习的词汇和句式,写一段话描述秋天的收获。
2. 答案示例:秋天到了,金黄的稻谷笑弯了腰,勤劳的人们忙着收割,一片丰收的景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同时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农田,亲身感受秋天的收获,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大班语言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金色的玉米棒》。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三章“丰收的季节”中的第一节“金色的玉米棒”,详细内容主要围绕玉米棒的种植、生长过程以及收获场景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玉米棒的生长过程,知道玉米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完整的句子描述玉米棒的特点。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玉米棒的生长过程、特点以及收获场景的描述。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玉米棒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玉米棒实物、PPT、视频资料。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玉米棒实物,让幼儿观察、触摸,引导幼儿说出玉米棒的特点。
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PPT展示玉米棒的种植、生长、收获过程,让幼儿了解玉米棒的生长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PPT,讲解玉米棒的特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进行描述。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幼儿画纸和彩笔,让他们画出自己喜欢的玉米棒,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5. 小结与拓展(10分钟)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金色的玉米棒》2. 板书内容:a. 玉米棒的生长过程b. 玉米棒的特点c. 珍惜粮食,感恩农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玉米棒,并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PPT、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玉米棒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但在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描述玉米棒时,部分幼儿表达不够流畅,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农田,实地观察玉米棒的种植和收获过程,增强幼儿的实践体验。
同时,开展“珍惜粮食”主题活动,引导幼儿从小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大班语言:故事《金色的玉米棒》_缘来如此(精选5篇)大班语言:故事《金色的玉米棒》_缘来如此篇1今天我开展了故事教学,故事的内容是《金色的玉米棒》。
首先先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故事的大概情节:此故事主要讲述了秋天,小兔收获了三个金色的玉米棒,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三个好朋友,向它来借粮食,但小兔没有把玉米棒借给它们,它只借给它们:干蘑菇、一碗豆子、两个红萝卜,但在第二年的春天,小兔把这三个玉米棒上的玉米粒种在了自家门口的田里,等到秋天玉米丰收时,它给三个好朋友都送去了一筐玉米,后来三个好朋友也像小兔一样,也藏起了三根玉米棒、故事情节简单,动物形象活泼,内容易于幼儿理解。
分析此故事的最主要的教育价值,它告诉我们秋天是粮食丰收的季节,但在备课时,我感觉此个内容的教学价值可以挖得更多,教学模式可以脱离参考用书的设计,为此我开展了以下的教学,从活动过程看,自感有较大收获.本次教学活动,我主要从以下几大环节开展:第一大环节:让孩子用绘画的形式记录故事内容;第二大环节:讲述故事内容;第三大环节:讨论故事内容。
用绘画记录故事内容,一直是我开展语言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活动前,我给每个孩子分发了一张白纸、一盒水彩笔,活动开始我就对孩子们说:“今天我要来讲个故事,请你们把故事中的小动物和故事中讲的主要事情,记录在白纸上,比比谁记录的最棒。
”(由于我们一直开展这种教学模式,所以孩子们也不感到新鲜)于是孩子们非常安静地拿好笔与纸,静静地听我讲故事。
记录过程中,我一共讲了三遍故事,他们一直认真地在白纸上画着,从听第一遍故事时画一只小兔,到听到第三遍故事时,把故事中的主要情节、人物都画满了。
我一一看了每个孩子的图画故事,深深地佩服孩子们超常的想象能力。
我体会到“孩子的100种语言”,我们班有36位孩子,今天我就看到36种语言。
第一大环节,我给了孩子们二十分钟的听和画的时间。
第二大环节:讲述故事内容: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请孩子们分组讲述故事,接着请个别孩子拿着图画故事在众人面前讲述,孩子们由于在反复的倾听和记录中,每个孩子都能较完整地讲述。
大班语言活动精品教案《金色的玉米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农家的故事》中的《金色的玉米棒》。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新词汇,通过故事感受农家的辛勤劳作和丰收的喜悦。
二、教学目标1. 能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掌握故事中的新词汇。
2. 能通过故事感受农家的辛勤劳作,培养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情感。
3. 能积极参与讨论,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新词汇和情节,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感受农家的辛勤劳作和丰收的喜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金色玉米棒一个,PPT展示故事图片。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金色玉米棒,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玉米棒的颜色、形状等特点。
2. 例题讲解(1)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新词汇和情节。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让幼儿复述故事,巩固对新词汇和情节的理解。
3. 随堂练习(1)分角色朗读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让幼儿用画笔、彩纸等学具,创作一幅关于“金色的玉米棒”的画作。
讨论故事中的农家辛勤劳作和丰收的喜悦,引导幼儿珍惜粮食。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金色的玉米棒》2. 新词汇:金黄、饱满、丰收、喜悦3. 故事情节简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绘画的形式表现《金色的玉米棒》。
2. 答案:幼儿完成画作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在理解故事、表达感受等方面的不足,进行课后反思。
2. 拓展延伸:开展家园共育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感受农家的辛勤劳作和丰收的喜悦。
同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观察、体验农家生活,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品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6. 板书设计的新词汇展示7. 作业设计的实施与评价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入探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重点关注故事中新词汇的挑选和讲解,如“金黄、饱满、丰收、喜悦”等。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金色的玉米棒在幼儿园大班的语言活动中,有一个充满趣味和教育意义的故事——《金色的玉米棒》。
故事是这样的:秋天到了,小兔子藏着三个金色的玉米棒。
小松鼠来找小兔子借玉米棒,小兔子说:“不行,我要留着冬天吃呢!”小松鼠只好走了。
接着,小松鸡也来了,它可怜巴巴地说:“小兔子,能借我一个玉米棒吗?我肚子好饿。
”小兔子还是摇摇头说:“不行,我自己都不够呢!”小松鸡也只能饿着肚子离开了。
后来,小刺猬也来了,它请求小兔子借一个玉米棒。
小兔子还是拒绝了,小刺猬无奈地走了。
冬天来了,小兔子家里堆满了好吃的,可它一点也不开心。
小松鼠在树洞里饿着,小松鸡在雪地里冻着,小刺猬也没有东西吃。
小兔子想了想,觉得自己太自私了。
于是,它把玉米棒送给了小松鼠、小松鸡和小刺猬。
大家一起分享着玉米棒,度过了一个温暖又快乐的冬天。
在进行这个语言活动时,老师会先绘声绘色地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讲故事的时候,会通过声音的高低起伏、表情的丰富变化,还有动作的夸张展示,来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
讲完故事后,老师会向小朋友们提问,比如:“小兔子一开始为什么不愿意把玉米棒借给小伙伴们呀?”“后来小兔子又为什么改变主意了呢?”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小朋友们思考和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接着,老师会让小朋友们分组讨论。
每个小组的小朋友们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如果自己是小兔子会怎么做。
然后,老师会鼓励小朋友们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有的小朋友可能会加上一些自己想象的情节,让故事更加有趣。
在活动中,老师还会准备一些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者小道具,比如玉米棒的模型、小兔子和其他小动物的头饰。
让小朋友们通过摆弄这些道具,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
为了进一步拓展小朋友们的语言能力,老师会让小朋友们想一想,除了玉米棒,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来帮助小伙伴们度过冬天。
小朋友们会开动小脑袋,想出各种各样有趣的答案,比如温暖的围巾、厚厚的棉袄等等。
这个语言活动不仅能让小朋友们听到一个有趣的故事,还能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享精神。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金色的玉米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一节《金色的玉米棒》。
主要内容是通过故事讲述,让幼儿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感受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培养幼儿珍惜粮食的良好习惯。
详细内容包括故事梗概、角色扮演、词汇学习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认识玉米这一农作物,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
2. 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珍惜粮食、感恩劳动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
重点: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培养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玉米棒、PPT、故事卡片、角色扮演道具。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玉米棒实物,让幼儿观察、触摸,引导幼儿说出玉米的外形特征。
2. 故事讲述(10分钟)讲述《金色的玉米棒》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例题讲解(5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玉米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4. 角色扮演(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故事情节,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 词汇学习(5分钟)学习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如“金色、玉米、棒、农民、劳动”等。
6. 随堂练习(10分钟)画出自己喜欢的玉米棒,并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金色的玉米棒》2. 玉米的生长过程3. 生词:金色、玉米、棒、农民、劳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玉米棒,并用词语描述。
答案示例:我画的玉米棒是金色的,很漂亮。
它象征着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我们要珍惜粮食。
2. 课后延伸:回家后,向家长讲述《金色的玉米棒》故事,并分享自己的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玉米的生长过程,培养了珍惜粮食、感恩劳动的品质。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二篇)目录:
幼儿园大班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一
幼儿园大班教案《钉纽扣》含反思二
- 1 -
幼儿园大班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
思一
大班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在图片的提示下完整的、有表情的讲述故事,领会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留种子的用意,学习小兔子乐于助人的美德,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领会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留种子的用意。
2、理解故事内容,能在图片的提示下完整的、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3、学习小兔子乐于助人的美德。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能简单复述故事。
重点难点
领会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留种子的用意。
活动准备
活动挂图、实物(玉米棒)、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导入
1、教师出示谜语。
2、幼儿讨论。
3、教师讲述故事前半段。
提问:故事开始讲了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做呢?
2 / 2。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金色的玉米棒》教案:《金色的玉米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主要内容为故事《金色的玉米棒》。
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勤劳、善良和感恩的故事,通过讲述小鸟、小兔和小猪帮助老牛收集玉米,老牛为了感谢它们而请它们吃金色玉米棒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2. 培养学生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和理解;3.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难点: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感恩、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玉米棒图片、角色头饰。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玉米棒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玉米棒的颜色、形状,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然后,教师讲述故事《金色的玉米棒》的开头部分,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故事讲述(10分钟)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特点和情节发展。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如:“小鸟、小兔和小猪为什么要帮助老牛收集玉米?”“老牛为什么请它们吃金色玉米棒?”等。
3. 分组讨论(5分钟)4. 角色扮演(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如小鸟、小兔、小猪和老牛。
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提高表达能力。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故事中的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如:“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怎么帮助老牛收集玉米?”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金色的玉米棒小鸟> 帮助老牛小兔> 收集玉米小猪> 请吃玉米棒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复述故事《金色的玉米棒》的主要内容;2. 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角色,并说明原因;3. 回家后,引导学生帮助家人做一件小事,如:帮忙做饭、打扫房间等,并记录在画纸上,第二天分享给同学。
大班语言故事《金色的玉米棒》_缘来如此
今天我开展了故事教学,故事的内容是《金色的玉米棒》。
首先先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故事的大概情节:此故事主要讲述了秋天,小兔收获了三个金色的玉米棒,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三个好朋友,向它来借粮食,但小兔没有把玉米棒借给它们,它只借给它们:干蘑菇、一碗豆子、两个红萝卜,但在第二年的春天,小兔把这三个玉米棒上的玉米粒种在了自家门口的田里,等到秋天玉米丰收时,它给三个好朋友都送去了一筐玉米,后来三个好朋友也像小兔一样,也藏起了三根玉米棒、、、故事情节简单,动物形象活泼,内容易于幼儿理解。
分析此故事的最主要的教育价值,它告诉我们秋天是粮食丰收的季节,但在备课时,我感觉此个内容的教学价值可以挖得更多,教学模式可以脱离参考用书的设计,为此我开展了以下的教学,从活动过程看,自感有较大收获.
本次教学活动,我主要从以下几大环节开展:第一大环节:让孩子用绘画的形式记录故事内容;第二大环节:讲述故事内容;第三大环节:讨论故事内容。
用绘画记录故事内容,一直是我开展语言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活动前,我给每个孩子分发了一张白纸、一盒水彩笔,活动开始我就对孩子们说:“今天我要来讲个故事,请你们把故事中的小动物和故事中讲的主要事情,记录在白纸上,比比谁记录的最
棒。
”(由于我们一直开展这种教学模式,所以孩子们也不感到新鲜)于是孩子们非常安静地拿好笔与纸,静静地听我讲故事。
记录过程中,我一共讲了三遍故事,他们一直认真地在白纸上画着,从听第一遍故事时画一只小兔,到听到第三遍故事时,把故事中的主要情节、人物都画满了。
我一一看了每个孩子的图画故事,深深地佩服孩子们超常的想象能力。
我体会到“孩子的100种语言”,我们班有36位孩子,今天我就看到36种语言。
第一大环节,我给了孩子们二十分钟的听和画的时间。
第二大环节:讲述故事内容: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请孩子们分组讲述故事,接着请个别孩子拿着图画故事在众人面前讲述,孩子们由于在反复的倾听和记录中,每个孩子都能较完整地讲述。
此环节用时15分钟。
第三大环节:讨论故事内容:也是本次活动的高潮部分。
我提了第一个问题:故事中小兔为什么不肯把玉米棒借3个好朋友?很多孩子都回答说:因为小兔只有三根玉米棒,如果借给了三个好朋友,小兔自己就没有了;有的说:玉米棒是要种在地里的,借给他们,小兔就不能种了。
针对孩子们后一个回答的答案,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它要种在地里呢?很多孩子都回答:可以种出很多玉米。
于是我又追问:那这三根玉米棒是什么?孩子们很聪明:马上回应我说是“玉米的种子”。
那我又问:那是小兔怕自己没有吃不借给好朋友呢,还是其他原因?孩子们说:因为小兔要把玉米棒做种子,所以才不借的。
所以我进行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