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题型专练 题型6 图画类选择题
- 格式:doc
- 大小:219.50 KB
- 文档页数:7
河南省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5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本资料包括12道选择题和2道非选择题,整理了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许昌市、平顶山市、新乡市、开封市、驻马店市、周口市、焦作市等和部分重点名校2015年10月份以来期中、期末、综合素质检测、模拟考试等各类考试的历史试题,按照考点分类汇编而成,解析详细,排版工整,是2016年高考考前练习的辅助资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提高答题的技能。
一、选择题1.(2016·河南洛阳二模·34)下表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该表主要反映了()A.世界经济工业总量的不断提高B.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转型C.低收入国家工业总量领先世界D.中收入国家社会工业化的完成【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试题解析】由材料无法推断世界经济工业总量的变化,故A项错误;20世纪后半期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兴起,发达国家社会经济不断转型,故B项正确;表中只反映出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而无法推断其工业总量,故C项错误;由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未超过50%,无法推断其工业化的完成,故D项错误。
【答案】B2.(2016·河南洛阳二模·33)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
英美各国的做法()A.有利于国家贸易的自由化B.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C.促进世界市场协调的发展D.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试题解析】美国等国的关税战不利于国家贸易的自由化,故A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大幅度降低关税,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美国等国向其他国家转嫁经济危机,客观上也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美国等国的关税战不利于促进世界市场协调的发展,故C项错误;美国等国的关税战加紧对世界市场的争夺,从长远看,不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故D 项错误。
题型2选择题·图片、漫画材料型实物图指考古发现、信件、票证、报刊等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实物图片;场景图指历史事实发生的片段。
实物场景图选择题的构成一般包含三种情况:一是单纯的实物或场景展示,二是单纯的字形和文字内容,三是图文兼具。
此类选择题一般是给出一幅或一组漫画,以达到融知识、能力和情感为一体的一种新题型。
它取材丰富、角度新颖,通过夸张、幽默的形式来表述历史事件或人物,具有趣味性和形象性,耐人寻味。
这类选择题能较好地考查阅读、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下面的报刊原名为《教会新报》,后来曾在每期扉页上附印一行字:“本刊是为了推广泰西各国有关的地理、历史、文明……及一般进步知识的期刊。
”这表明()A.该报刊发行始末其性质无变化B.该报刊热衷于“西学”C.该报刊由中国人创办D.该期报道了电影《定军山》首映式答案 B解析据材料所述表明该报实际上性质发生了变化,由侧重传教演变为侧重刊登政治时事内容,排除A项;据“推广泰西各国有关的地理……”可知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创办者的国籍,再者,其创办者为外国人,排除C项;图中时间是1894年,而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是在1905年,排除D项。
2.下图是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的“红手印”。
他们立下生死状,约定分田到户。
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人民公社被撤销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C.18户农民分田到户具有很大的风险D.小岗村分田到户拉开改革开放序幕答案 C解析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红手印”,立下生死状,说明当时18户农民分田到户具有很大的风险,故选C。
材料未涉及人民公社,排除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尚未全面推行,排除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排除D。
3.《国家乒乓球队内幕》(见下图)由国家体委《东方红》革命造反司令部、北京工农兵体院运动系革命造反大队、乒乓球班《红色造反联络站》编印,上海体育战线革命造反司令部翻印,1967年8月出版。
新式五味瓶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四) 漫画、图片1.下列表述最能反映下图漫画主题的是A .金融风险日益加深B .贸易保护主义盛行C .两极对峙格局加剧D .全球经济差距扩大2.右上图为某时期的漫画,在一张“国民政府”的餐桌上,摆放着几个佐料瓶,瓶上分别贴有“苏俄”、“工人”、“学生”、“军人”和“妇女”等标签。
从中可知A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B .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的基础C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3.图3是何剑士先生在1911年创作的革命漫画《小磨香油》。
它表达的主旨是①列强愚弄百姓,排斥工业文明 ②政府榨取百姓,满足列强贪欲③唤醒民众意识,激发革命斗志 ④百姓轻信政府,迎合列强需要A .②③B .①④C .①②D .②④4.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形容某一都城商业繁荣时有这样的描述: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
此都城是下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5.图6是西方杂志刊登的一幅漫画,其寓意是A.同情中国所受遭遇B.揭露日本侵华野心C.讥讽清朝腐败无能D.策划共同瓜分中国6.观察右侧漫画(lraq、Afghanistan、Balkan指伊拉克、阿富汗、巴尔干),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霸权主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B.冷战能有效抑制地区性冲突C.当地人冷战思维依然强烈D.多极化趋势不利于世界和平7.政治宣传画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一般带有醒目的、号召性的、激情的文字标题。
下列所示宣传画,跟“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标题比较匹配的是8.上图是《农民画报》第一期封面,漫画中题词“农友们!快快组织起来啊!”从中可得知当时A .辛亥革命爆发B .国民革命运动开展C .国民党围剿苏区红军D .解放战争爆发9.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
阅读下图(“一”表示合作关系,“←→” 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分别指A BCDA.英法美B.英美苏C.中苏美D.美中苏10.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原始农业 B.个体农耕C.千耦其耘 D.自然经济11.右下图为浙江东阳新闻网报道的永乐自然村村民蒋有军收藏的《一辈子第一回》选举宣传画和广西梧州日报报道某市民收藏的《选民证》。
2016级历史选考班二轮复习导学案之常考题型专练二——图画史料类选择题一、题型分析与解题指导1、题型分析图画型选择题是以历史图画作为载体而命制的一种重要题型。
具有试题新颖直观、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等特点。
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画历史信息、判断分析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一般有人物图、文物图、美术作品、照片、漫画等类型。
2、解题思路:★人物图类:解答此类试题,一是要平时多注意教材图片的掌握,二是要能够通过图片所体现的人物特点,去判定人物所在的时代,并联系其主要事迹,明确此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文物图类:解答此类试题,一是要能通过图片的表象特征,来判定其特定的所属时间;二是要能通过图片所表现的内容,来判定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特点;三是文物图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要能通过图片本身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准确推断当时的社会特征,把握其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在当时的用途及对当时社会发展所起过的作用,从图中推断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漫画图类: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是准确判定主题喻意。
学生要能通过画面上的文字、人物形态、画面事物构成及相关事物的异同对比等,准确判读出其所含的真实信息,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出漫画的本质、主题喻意。
★照片美术类:照片、美术作品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或反映,因而解答此类选择题,应注意据图中信息或题干的提示,判断照片或绘画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确定照片或绘画的主题及体现的正确或者错误的方向,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判断备选项,得出符合题意的史实或结论。
【典题例析】(加试题)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
该漫画表明(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解析】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是在1920年,苏联成立于1922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漫画中显示的只是斯大林格勒一地的工业化建设,不足以说明苏联实现工业化,故B 项错误;依据所学,二战全面爆发之前苏联经济建设完成了前两个五年计划,第三个五年计划,因苏德战争爆发而中断停滞,故C项错误;漫画中几个人在听到无线电广播内容——“斯大林格勒水力发电站开始建设”后被“吓倒”,说明这一时期苏联进行经济建设引起了它的“敌人”的恐慌,结合二战后美国对苏联推行的“遏制”政策,说明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高中历史漫画类试题及答案【试题】一、选择题1. 下面这幅漫画描绘的是哪位历史人物?A. 孔子B. 秦始皇C. 汉武帝D. 唐太宗[漫画描述:一位帝王站在长城上,手持长剑,眺望远方。
]2. 漫画中的历史事件是指?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汉武帝开疆拓土C. 唐太宗贞观之治D. 孔子周游列国[漫画描述:一群人在讨论,背景是一幅地图,上面有多个箭头指向不同方向。
]二、简答题3. 根据漫画描述,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三、分析题4. 漫画中的人物正在讨论地图上的箭头,分析这可能代表的历史事件,并说明其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 秦始皇解析:漫画中的人物站在长城上,手持长剑,这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长城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背景相符。
2. 答案:A. 秦始皇统一六国解析:漫画中的人群讨论地图上的箭头,可能代表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的军事行动。
二、简答题3.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在于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为后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基础。
同时,秦始皇还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统一度量衡、文字、法律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分析题4. 漫画中的人物讨论地图上的箭头可能代表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开疆拓土行动。
汉武帝在位期间,对外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扩张,如对匈奴的战争,这不仅扩大了汉朝的疆域,也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民族融合,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束语:通过漫画形式的试题,我们能够更加生动地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希望同学们在解答这类试题时,能够深入思考,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图片史料型选择题专题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图1是海南陵水桥山遗址出土的史前人类使用的磨制石纺轮。
这可用来说明,海南()图1A.石器时代人们嗜好装饰品B.新石器时代纺织业的发展C.先秦时期奴隶的辛勤劳作D.旧石器时代农耕生活水平2.图1为出土于山西省浑源县春秋晚期的青铜牺尊,作牛形,牛腹中空,集盛酒、温酒为一体,牛鼻穿有一环。
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图1A.贵族间等级秩序较为森严B.反映出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完全形成C.当时牛耕技术的广泛应用D.政治生活中蕴含着对农业生产的反映3.图1为《北魏孝文帝出巡图》。
据图可知,北魏孝文帝()A.断诸北语,一从正音B.厉行封建,明宗明礼C.改易汉俗,笃行中制D.迁都洛邑,改穿汉服4.下图为著名学者阎步克对南北朝政治经济文化对比的示意图。
这反映出()A.儒法思想的不同影响造成南北文化差异B.南北思想文化交流受到阻碍C.南北民族交融的不断发展D.走向统一之路北方将更具优势5.胡旋舞,是隋唐时期最为盛行的一种民族舞蹈,是河西地区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融会了中亚等乐舞而形成的。
下图为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唐代《胡旋舞》(现代摹本局部),该图()A.印证了各民族间互相交融趋势B.体现出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之美C.彰显了大唐壮阔欢腾盛世景象D.反映出隋唐石窟文化领先于世界6.下图是云冈石窟露天大佛像。
对此,日本学者大村西崖评价道:“观其雄伟样貌与姿态,既非中国风,亦非印度风,岂非拓跋族理想之大又夫平!”这一评价强调了()A.佛教在北魏时期完成了本土化B.北魏皇帝积极支持佛教的发展C.佛教成为维系北魏政权的支柱D.北魏精神与佛教艺术交汇融通7.如图所示,《清明上河图》中多处描绘沿街摆摊“算命”的场景。
读书人、生意人“算卦问卜”成为宋代比较流行的事情。
这从侧面反映出宋代()《清明上河图》(部分)A.城市经济繁荣B.文化氛围宽松C.市民阶层的兴起D.社会流动性增强8.宋代边塞诗画重在渲染昭君的悲剧与国家的耻辱(如图2),但元代虞集评论说,“天下为家百不忧,玉颜锦帐度春秋;如何一段琵琶曲,青草离离永未休”。
图片类选择题1.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名画,它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A、夸张和浪漫主义的情怀B、叛逆和反传统的精神危机c、批判现实主义精神D、对人文主义和理性的追求1. B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
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
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
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
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2、如图所示,1929~193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是A、肃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B、纠正“左”倾冒险主义路线C、坚持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D、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2. D 1927年毛泽东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共产党人在各地通过秋收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3、读《清明上河图》,与前代相比,从中能得到有关宋朝商业发展的哪些“新”信息?①打破市坊界限②对外贸易以陆路为主③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④边境贸易繁荣⑤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A、①②③④B、④⑤C、①⑤D、①③⑤3. C 北宋商品经济较之唐朝有了较大发展,②④在《清明上河图》中没有体现③出现在明清时期。
4、法国和德国在历史上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是“政治宿敌”,下列内容不能反映这一关系的是A、右图B、德国统一C、一战D、二战4. A 图片反映的是欧盟旗帜,欧盟的成立,标志着欧共体正式有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整整双重性质的组织。
因此,不能反映法国和德国是“政治宿敌”的史实。
5、右图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A、经济区域集团化B、经济全球化c、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D、单极世界逐步形成5. B 图片反映出欧美亚三洲的国家联系到一起,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加强。
题型6 图画类选择题时间:15分钟满分:48分1.2016·四川绵阳二模]下列图片中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目的是满足市场需要的是()解析:官窑生产的产品主要供贵族和官府使用,故A项错误;家庭手工业的产品主要自给自足,故B项错误;明朝机房是明朝中后期出现的私人手工业作坊,其产品用于市场销售,故C项正确;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办企业,其产品供政府使用,故D 项错误。
答案:C2.2016·山东滨州期末]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天子九鼎”、“诸侯七鼎”。
下图为春秋时期郑庄公祭祀坑遗址出土文物,这一发现可以说明()A.春秋时期严格的等级制B.考古发现具有偶然性C.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D.分封制向郡县制转型解析:从考古遗址出土文物看,郑庄公享用天子九鼎的规格,说明郑庄公的做法违背西周礼乐制度的等级规定,故A项错误;考古文物也是当时社会现状的反映,符合西周晚期分封制开始瓦解的史实,不是偶然,故B项错误;西周晚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礼乐等级制度开始遭到破坏,故C项正确;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型,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答案:C3.2016·广东惠州三模]下图是1919年一位学者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当时()A.该学者反对新文化运动B.该学者支持五四运动C.《新潮》杂志深受国人喜欢D.出现一股尊孔复古逆流解析:由“白话文学”可知该学者谈论的对象是新文化运动,由“妄言”“文学益将堕落”可知他反对该运动,故A项正确;五四运动的主题是爱国主义,不是“白话文学”,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新潮》杂志受到该学者的攻击,故C项错误;“尊孔复古”逆流是1915年出现,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4.2016·山西高三第三次诊断]所谓“雅尔塔体系(YALTA SYSTEM)”是指二战后期,美、英、苏、中等国对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形成的一系列协议和谅解,由此确立了战后国际和平新秩序。
1.(2016·福建泉州一模)下图可以反映()A.古代丝织业的兴衰过程B.经济政策调整对手工业的影响C.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对外贸易发展促进丝织业繁荣解析地图显示的是秦汉、唐宋、元至明清丝织业中心区的发展变化,没有涉及丝织业的兴衰,故A项错误;古代的经济政策仍是重农抑商,故B项错误;秦汉丝织业中心区在北方,唐宋、元至明清丝织业中心区逐渐南移,表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故C项正确;对外贸易发展在每个时期都有,但是材料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C2.(2015·浙江五校联考)比较宋代和元代书院分布图,可以得出的信息有()①元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导致书院数量剧降②北方书院增量较多与元朝定都北方有关③南方书院减少说明经济文化重心北移④朝代更替打断文化发展进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宋代和元代书院分布图可以看出,与宋代相比,元代书院的数量减少,特别是南方书院的数量明显减少,但北方书院数量有所增加,结合所学可知,书院数量剧降应该与元代曾经废除科举制有关,故①错误;元朝定都北京,政治中心北移,因而北方书院数量有所增加,故②正确;宋代以后经济重心一直在南方,故③错误;宋元王朝的更替,使南北方书院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变化,这说明朝代更替影响了文化发展进程,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3.(2016·新疆乌鲁木齐诊断)下图为《法国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的一幅漫画,名为《官方的礼物》,并写道:“为纪念中国的这次运动,将要给端郡王载漪送上漂亮的首饰(项链、锁链和手链)。
”据此判断,“这场运动”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解析义和团运动中,端郡王载漪与庄亲王载勋等利用义和团排外,力主慈禧对外宣战。
清政府与联军议和时,被指为“首祸”要求惩办,与漫画《官方的礼物》内容相符,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4.(2016·湖南株洲一模,12)1911年底,《时报》登载了几幅纪事画,不仅描绘了女子从深闺走出,捐资革命,更展示了女志士们奔赴前线的飒爽英姿。
题型6图画类选择题
(限时15分钟)
1.(2015·江苏盐城摸底)文物是活的历史。
下列是关于唐三彩的一组文物图片,观察图片信息,对唐代历史的叙述准确的是()
①展示了唐代高度发达的制瓷技术②生动再现了“丝绸之路”的繁荣③反映了唐代社
会生活的丰富多彩④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历史见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唐三彩是用陶器制作,不能反映出高度发达的制瓷技术,故①错误;唐三彩以骆驼为反映主题,骆驼是长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之一,说明与“丝绸之路”有关,故②正确;骆驼背上的乐陶俑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故③正确;唐三彩以骆驼主题,与当时中外贸易有关,反映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2.(2015·江苏南通、扬州调研)右图是宋代苏轼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
诗贴》。
它问世于苏轼被贬黄州,仕途受挫的1082年。
这一作品
()
A.工笔重彩,线条流畅纵情
B.笔画详备,气象端庄浑厚
C.雅俗共赏,字形斜正交错
D.结构严整,笔画平直稳重
解析图片只是黑色墨水写的字,与“工笔重彩”无关,故A项错误;由图片可知,有些字借鉴了行书的写法,不见得“笔画详备”,故B项错误;苏轼此帖的字有正有斜,雅俗共赏,故C项正确;宋代书法重意境,重个性,不讲求“结构严整,笔画平直稳重”,故D项错误。
答案 C
3.(2015·北京石景山模拟)依据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内容归纳出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表现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B.说明了中国民主共和的必由之路
C.探寻了近代化的发展道路
D.找到了经济政治与思想发展之路
解析图片中的“汉阳铁厂”、“京师同文馆”、“武昌起义”、“《新青年》”体现了近代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资产阶级激进派向西方探寻近代化发展道路的历程,故选C。
“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无法体现“武昌起义”“《新青年》”,排除A;“民主共和”无法体现“汉阳铁厂”“京师同文馆”,排除B;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早期的新文化运动均以失败而告终,排除D。
答案 C
4.(2015·江苏苏锡常镇四市调研)据汉冶萍公司档案记载:1908年,汉阳铁厂与另外两家企业合并为商办的“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
下图为该公司发行的股票。
这些记载和图片()
A.表明中国企业主要依靠政府投资
B.反映了汉冶萍公司的筹资情况
C.表明洋务企业由军用转变为民用
D.说明洋务企业就此开始走向市场
解析据材料“合并为商办的”“该公司发行的股票”可知不是依靠政府投资,故A项错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发行的股票”反映了筹资情况,故B项正确;汉阳铁厂开
始就是洋务民用企业,故C项错误;洋务民用企业产品本来就投放市场,“就此开始走向市场”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15·江苏苏锡常镇四市调研)右图是京师同文馆内学习外语的师
生。
图中教师是洋人,西装革履;学生拖着辫子,学的是英
语。
这表明()
A.外国列强开始操纵中国的教育
B.中国社会的习俗渐趋文明开化
C.近代教育呈现新旧杂陈的特点
D.洋务教育专注于培养翻译人才
解析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为洋务运动培养实用人才,并未被外国列强操纵,故A 项错误;学生仍然拖着辫子,中国社会的习俗根深蒂固,故B项错误;“学生拖着辫子,学的是英语”,旧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学习内容杂陈,故C项正确;洋务教育培养实用人才,不仅仅专注于翻译人才,故D项错误。
答案 C
6.(2015·江苏泰州一模)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
下图是其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
下列哪一史实客观减少了F2()
A.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
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官僚资本主义的形成
解析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时期阻力没有减轻,故A项错误;一战期间,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民族工业的压迫,给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故B项正确;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日本侵华战争,民族工业萎缩,故C项错误;解放战争,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制民族工业的因素之一,故D项错误。
答案 B
7.(2015·江苏盐城期中)下图是抗战时期的一幅政治宣传画。
该画旨在()
A.宣告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B.呼吁全民族共同抗日
C.歌颂军民合作首战告捷
D.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从图片中“唤起民众”“组织民众”“训练民众”可知主要体现民众在抗战中的作用,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答案 B
8.(2015·江苏南京三模)下面是两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邮票,比较两套邮票,对于中国抗战胜利原因的视角发生了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邮票设计者更加重视历史的客观性
B.出于“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的需要
C.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路线方针调整
D.历史的真相随着时世迁移被逐步发现
解析邮票设计者更加重视历史的客观性不是决定性因素,故A项错误;“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的需要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提出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所以抗日战争四十周年纪念的时候不仅体现了中共的作用还体现了国民党对抗
战的贡献,故C项正确;历史的真相随着时世迁移被逐步发现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9.(2015·江苏南京、盐城二模)我国电影界泰斗周传基教授认为,电影的“本体是由媒材决定的”,电影的媒材是“自动化的纪录机器”,因此电影的本体是由这种“机器”提供的“光波和声波这两个元素所形成的声画系统以及由声画所体现的时间与空间所形成的时空系统”。
下列影片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此时影片应该是有声电影,《定军山》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无声电影,故A项错误;《一个国家的诞生》是美国人拍摄的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电影,拍摄时间为20世纪初,也是无声电影,故B项错误;1931年中国拍摄的《歌女红牡丹》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故C项正确;卓别林是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电影艺术家,故D项错误。
答案 C
10.(2015·江苏扬州期末)下图为浙江东阳新闻网报道的永乐自然村村民蒋有军收藏的《一辈子第一回》选举宣传画和广西梧州日报报道某市民收藏的《选民证》。
下列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建国初期的基层民主选举
B.基层民主选举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
C.选民证见证了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D.选民证是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统一印制
解析图片材料反映了1953年新中国实行第一次全民基层普选的情况,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宣传画和《选民证》被普通村民和市民收藏,说明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响应,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选民证》是公民具有选民权的重要凭证,也是体现我国民主
政治制度的重要依据,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当时选票印发是根据1953年《选举法》进行的,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87年经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
11.(2015·安徽合肥二模)对下面漫画寓意解读正确的有,美国意在()
①遏制共产主义②称霸整个世界③控制西欧国家④阻止社会革命
A.①B.②③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从漫画美国援助西欧各国,可以判断是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是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其目的是联合西欧,达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故①正确;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后美国力图“领导世界”,发动冷战,故②正确;马歇尔计划对西欧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稳定西欧,阻止社会革命,故④正确;同时也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故③正确,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12.(2015·江苏泰州二模)下面漫画《民主推销员》从本质上表明美国()
(从左往右依次是: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乌克兰)
A.冷战后与俄罗斯争夺世界霸权
B.利用北约武力输出民主
C.推行霸权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D.造成许多国家政局动荡
解析“冷战后美国与俄罗斯争夺世界霸权”与漫画信息无关,故A项错误;“美国利用北约武力输出民主”与漫画信息无关,故B项错误;依据漫画“阿富汗、伊拉克、利比
亚、叙利亚、乌克兰”信息可知,美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到处干涉别国内政,故C项正确;“造成许多国家政局动荡”只是反映出漫画的表象特征,而没有反映出漫画的本质,故D项错误。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