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学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17.01 KB
- 文档页数:3
《推拿治疗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使用)前言《推拿治疗学》主要研究将已学习的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医学基础理论以及推拿手法、功法等知识,综合运用于临床实践。
学好本课程对于防治临床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推拿治疗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系统掌握推拿治疗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对推拿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正确而熟练的诊断、治疗,并了解其发病原因、病理机制和辨证特点,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骨伤推拿治疗学和内妇推拿治疗学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讲授骨伤推拿常见病的定义、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常用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功能锻炼等内容。
第二部分主要讲授内妇推拿治疗的定义、特点、作用原理以及内妇推拿常见病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方法、自我保健等内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适当辅以手法的教学训练、病例讨论及临床见习。
教学手段: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适当运用板书、图表、模型等教具,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本课程共计90学时,其中骨伤推拿治疗学72学时,内妇推拿治疗学18学时。
课堂理论讲授72学时,见习18学时。
本大纲供针灸推拿专业使用,亦适用于其他专业辅修或选修本课程的学生。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第一章脊柱躯干疾病和损伤的推拿治疗第一节颈椎病【目的要求】1.掌握颈椎病的定义、病因病理、分型、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推拿治疗。
2.熟悉颈部的解剖、颈椎病的中医辨证及预防。
3.了解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机理。
【教学内容】1.颈椎的解剖生理。
2.颈椎病的定义及病因病理。
3.颈椎病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4.颈椎病的鉴别诊断。
5.颈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6.颈椎病的施治。
7.颈椎病的预防。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临床见习和教学训练相结合【教学时数】6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学时,临床见习2学时第二节落枕【目的要求】1.掌握落枕的定义、诊断要点和推拿治疗。
2.熟悉落枕的病因病理。
2023年针灸推拿学专业特色简介针灸推拿学是一门传统的中医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作为中医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针灸推拿学专业特色显著,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理论完善针灸推拿学是基于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以气、血、津液、精神、脉象等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生理学、病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形成的一门专业。
其理论体系包括经络学、腧穴学、针灸学、推拿学等方面,对于中医理论的研究和深化拓展有很大的帮助。
相比于其它中医学科,针灸推拿学专业理论更为系统完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学的奥秘。
二、技术独特针灸推拿学的技术独特,是其最大的特色之一。
针灸,即采用银针在人体特定穴位进行刺激以调整身体机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推拿,即通过手法推按人体的经脉、穴位以及部位,改善气血循环和神经系统调节等不正常现象。
这些技术对于中医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其独特的技术体系已经得到了国际认可。
三、实操性强针灸推拿学的实操性非常强,这也是该专业的一大特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学得更好的理解并掌握技术。
这包括所学技术的实际应用、医学实验的开展、病例分析与诊断等实际操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作用。
四、注重综合能力培养随着医疗需求的提高,针灸推拿学的综合应用更加重要。
因此,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健康观念。
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工作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并需要注意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等方面。
五、就业前景广阔针灸推拿学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除了在中医医院、康复中心、养生保健机构等医疗机构从事针灸推拿工作外,还可以在母婴保健、美容美容、健身教练、体育科学等多个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总之,针灸推拿学专业是一门文化底蕴深厚,技术独特、实操性强,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
其理论系统完善,技术应用广泛,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和耐心等素质。
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全面发展各方面技能,有灵活创造性和实践能力,能在未来的医疗保障中发挥重要作用。
11级针推三班推拿治疗学1推拿治疗学:是一门应用中医理论和推拿治疗方法研究预防、保健、治疗疾病的课程。
2肩三角:喙突、肩峰和肱骨大结节三个骨性突起组成的骨性三角形称为肩三角。
3疼痛弧:是指患肩外展到60时疼痛较轻,被动外展至60-120度范围时,疼痛较重,当上举超过120度时,疼痛又减轻,且可自动继续上举。
因而对60-120度这个范围称为"疼痛弧" ,疼痛弧试验阳性,提示冈上肌肌腱炎或冈上肌损伤。
4颈椎病:是指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椎急慢性损伤等原因引起脊柱内外力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而导致的一组综合征,又称“颈椎综合症”。
5退行性脊柱炎:是指椎间盘退变狭窄、椎体边缘退变增生及小关节因退变而形成的骨关病变,又称肥大性脊柱炎,增生性脊柱炎,老年性脊柱炎和脊柱骨关节炎等。
6前斜角肌综合征:是指经过锁骨上窝的臂丛神经和血管神经束在第一肋骨上缘部或颈椎横突前缘时,受前斜角肌压迫或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神经血管压迫症状的病症。
(不一定考)7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破坏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是临床常见的腰腿痛之一。
8退行性膝关节炎:是指由于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和慢性积累性损伤,引起的膝部关节软骨变性,关节增生,骨刺形成等病理性改变,以膝关节疼痛、运动受限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病症,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9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囊及其周围的软组织因急、慢性损伤或退行性变,致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以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简称肩周炎,又称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
10急性腰扭伤:指腰骶,骶髂,及腰背两侧的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及滑膜等软组织的急性损伤病症,俗称闪腰,岔气,多见于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男性多于女性,属于中医学腰痛病范畴11麦氏点12阑尾穴13肘后三角14腹部九分区法15腹部四分区法:一,推拿禁忌症:1)各种感染性、化脓性疾病和骨结核、严重骨质疏松等患者;2)各种开放性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或软组织肿瘤患者;3)有局部皮肤破损、皮肤病、严重出血倾向患者;4)胃及十二指肠等急性穿孔的患者;5)有严重的心、脑、肝、肺、肾等脏器病症的患者;6)有精神疾病等不能与医生合作的患者;7)急性脊柱损伤伴有脊髓症状的患者;8)过度饥饿、疲劳及酒后的患者;9)原因不明、未予明确诊断,并伴有疼痛、发热、眩晕等症状的患者。
2023年针灸推拿学专业介绍
针灸推拿学是传统中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是指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治疗人体疾病,调节人体功能,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
针灸推拿学不仅是中医学的一种传统疗法,也是现代医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针灸推拿学专业是以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为基础,培养掌握针、灸、拿、推等手段,懂得人体各器官和病理状态的针灸推拿学专家。
针灸推拿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临床应用能力,熟悉针灸推拿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独立开展针灸推拿治疗和保健的能力,适应中医学、现代医学和保健服务的需要的针灸推拿工作者和管理人员。
针灸推拿学专业是以传统中医学为基础,融合了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技术,将中西医学进行了有机融合。
针灸推拿学学科的主要内容包括: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学等基础学科,中医学理论、中药学,针灸学、推拿学、拔罐、刮痧、艾灸等各种手法、治疗病症的方法、保健理论、社会病学、医德医风等实践和理论方面。
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毕业生可在中西医门诊,社区卫生站,保健中心,康复中心,美容机构,酒店休闲设施等领域从事针灸推拿治疗、健康咨询、美容美体等方面工作。
还可以在中医院,医学大学,中医药研究所等单位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总之,针灸推拿学专业是医学实践的重要领域,是一门涵盖临床、科研、教学和服务的独特学科,是中西结合思想,为人类服务的独特宝贵的传统文化。
绪论推拿治疗学是推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运用推拿手法施术于人体特定的部位和穴位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门临床课。
推拿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外治疗法人类在逐渐认识推拿作用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把推拿用于医疗实践并不断加以总结逐渐形成了推拿治疗体系。
远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推拿就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实践当时民间医生扁鹊运用推拿、针灸成功地抢救了尸厥患者。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秦汉时期的《内经》中记载了推拿可以治疗痹症、痿症、口眼响斜和胃脘痛并描述了有关的推拿工具如quot九针quot中的quot 圆针quot、quot锡针quot。
推拿的显著作用是止痛《素问举痛论》:quot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quot。
又说:quot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
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
quot这一论述可看出推拿具有散寒、行气、活血的作用通过推拿手法的作用使寒气流散、气血通畅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素问血气形志篇》:quot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西要药。
quot论述了推拿的另一作用为疏经通络。
《灵枢刺节真邪篇》:quot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以两手四指夹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
quot这是《内经》中对推拿治疗疾病记载最详尽的一段内容不仅介绍了操作方法对夹、按、卷、切的手法和quot推而散之quot的原理亦予以论述同时说明推拿具有退热的作用。
魏、晋、隋、唐时期推拿的治疗范围也逐渐扩大用推拿治疗急症的内容很有特色如晋代葛洪在《肘后方》中记载:指针疗法抢救昏迷不醒的病人捏脊疗法治疗小儿痛积颠簸疗法治疗小儿腹痛等。
《诸病源候论》:quot两手相摩令热以摩腹令气下quotquot 以手摩腹从足至头正卧倦臂导引以手持引足住任臂闭气不息十二通quot把摩腹法作为保健推拿。
推拿治疗学教案•课程介绍与目标•推拿基本理论与技能•推拿操作规范与安全防护•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实践目•推拿治疗学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性•课程总结与展望录01课程介绍与目标推拿治疗学定义及发展历程推拿治疗学定义推拿治疗学是研究推拿手法治疗疾病的一门学科,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
它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达到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从而治疗疾病的目的。
发展历程推拿治疗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长期与疾病斗争中逐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
从远古时期的按摩、导引、气功等原始手段,到现代推拿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推拿治疗学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
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目标掌握推拿治疗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推拿手法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了解推拿治疗学的现代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情况。
要求学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注重手法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学员应具备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能够准确辨证施治;学员应积极参与实践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手法技能和临床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学习,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模型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员更加直观地了解推拿手法和穴位定位等操作要点;同时,通过临床实习和模拟操作等方式,加强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应用能力。
02推拿基本理论与技能经络腧穴理论经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腧穴的分类和作用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可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三类。
经络腧穴与脏腑的关系经络腧穴与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刺激经络腧穴可以调整脏腑功能。
推拿手法分类及特点推拿手法的分类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推拿手法可分为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和运动关节类等六类手法。
各类手法的特点摆动类手法以指或掌、腕关节作协调的连续摆动;摩擦类手法以掌面或指面附着于体表,作直线或环旋移动;振动类手法以较高频率的节律性轻重刺激,持续作用于人体;挤压类手法用指、掌或肢体其他部分按压或对称性挤压体表;叩击类手法用手掌、拳背、手指等部位叩打体表;运动关节类手法使关节作被动活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推拿治疗学简介导语:任何学问,很多时候都是自成一派,学问的讲究的是以学治学,以学而学。
都是围绕一个学字去所考虑的,那么大家知道推拿治疗学,不知道大家知任何学问,很多时候都是自成一派,学问的讲究的是以学治学,以学而学。
都是围绕一个学字去所考虑的,那么大家知道推拿治疗学,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推拿治疗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术,那么大家就一起来看看我们所说的推拿治疗学是怎么样的。
这个是我们下面为大家介绍的关键了。
推拿,又称按摩,就是用手在人体皮肤、肌肉、穴位上施行各种手法,达到保健、治病的目的。
可以由他人按摩,也可以自我按摩,就是自己给自己按摩[1] 。
应用推拿防病、治病、健身益寿,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前就受到中国医学家及养生学家的高度重视。
如《黄帝内经》中就指出:“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及得复。
”说明在秦汉时期推拿已成为医疗和养生的重要手段。
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遐览》中曾提到有《按摩导引经十卷》,惜已佚。
但在《养性延命录》中,曾转引导引经部分内容曰:“……平旦以两掌相摩令热,熨眼三过,次又以指搔目四眦,令人目明。
……又法摩手令热以摩面,从上至下,去邪气令人面上有光彩。
又法摩手令热,雷摩身体,从上而下,名曰干浴,令人胜风寒时气、热头痛,百病皆除。
”导引经的上述内容曾为许多书籍所推崇、引用。
隋代的《诸病源候论》每卷之未,都附有导引按摩之法。
当时,自我按摩作为按摩的一个内容十分盛行,它的广泛开展,说明按摩疗法重视预防,注意发挥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
隋唐时期,在人体体表施行按摩手法时,涂上中药制成的膏,于是,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颈椎病一、名解1、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坐位,颈部向受累侧伸展,侧屈和旋转,医师位于其后方,给予头部压力,出现颈部或上肢麻木疼痛加重即为阳性,多见于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
2、椎间孔分离试验(颈椎拔伸试验):患者坐位,医师双手分别托住患者下颌并以胸|腰部抵住患枕部逐渐向上牵引颈椎,以扩大椎间孔,如出现上肢麻木疼痛等症状减轻或颈部有松快感,即为阳性,多见于颈椎病,根型颈椎病多见,多颈型亦有诊断意义。
3、旋颈试验:又称“椎动脉扭曲试验”,患者取坐位,头略后仰,并自动向左右做旋颈动作。
若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症状,则为阳性,多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4、超外展试验:患者站立或坐位,将患肢被动地从侧方外展高举过肩过头,若桡动脉脉搏减弱或消失,即为阳性。
用于检查锁骨下动脉是否被喙突及胸小肌压迫,如有压迫,即为超外展综合征。
二、填空1、颈椎的结构(1)骨骼:7颈椎12胸椎5腰椎1骶椎1尾骨= 26块椎骨(2)颈椎骨骼:6个椎体6个椎间盘7块颈椎8对脊神经(3)椎体:1)椎弓根2)椎弓板*7个突起=2*上关节突+2*下关节突+2*横突+1棘突2、颈椎的特殊结构(上颈段)C1 寰椎:无椎体无关节突无棘突前弓+齿突——寰枢关节;前结节(前纵韧带);后结节(项韧带和头后小直肌);上侧块+枕骨髁=寰枕关节;下侧块+枢椎上关节突=寰枢关节;C2 枢椎:齿突横突小、不分叉棘突较长而且粗大,为X线摄片定位标志C7 隆椎:横突较大,前结节可能长出一个额外的颈肋——压迫臂丛神经。
棘突特长,不分叉,为解剖计数标志C3—C6:棘突较短,纠正时偏作用于横突。
寰枕关节C0—C1主要运动:屈曲(YES点头运动)、伸展;轻微侧屈;旋转严重受限;寰枢关节复合体C1—C2主要运动:旋转(No摇头运动)、屈伸;侧屈受限;椎间关节C2—C3至L5—S1脊柱中有23个椎间关节,包括一个椎间盘、脊柱终板(薄弱环节),相邻锥体椎间盘包括:纤维环、髓核关节突关节C2—C7关节面为冠状面*水平面之正中(45°),这个方向增加了所有三个平面的自由度,是颈椎关节的一个标志。
推拿治疗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推拿治疗学简介推拿,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起源于中国,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推拿治疗学是对推拿的学科研究,包括推拿的原理、技法、适应症、禁忌症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推拿手法的运用,可以调理经络、活血化瘀、调整气血、祛风散寒、提高身体免疫力等,是一种独特的中医疗法。
二、中医基础知识1.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基本理论是推拿治疗学的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
这些理论是中医疗法的理论基础,也是推拿治疗学的理论依据。
2.经络学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认为人体有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推拿治疗学中,经络学是重要的知识点,要掌握经络的走向、分布、特点等内容,以便在推拿时找准穴位和施术方向。
3.脏腑学中医将人体脏腑系统视作一个有机整体,认为脏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推拿治疗学中,需要了解人体脏腑的功能、病理变化、与经络之间的联系等内容,以便在推拿时更好地对症施治。
三、推拿基本技法1. 揉法揉法是推拿治疗学的基本技法之一,是通过双手的掌压和指压,以揉捏、转动、推拿、拨叩等手法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的部位,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调理经络,有助于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2. 推拿推拿是通过双手的按摩和揉捏,以掌握、推动、挤压、捏摩等手法作用于患者的体表,以促进局部脏器、经络、筋骨、肌肤的功能活动,达到治疗病症、健体保健的目的,也是推拿治疗学的重要技法之一。
3. 摩法摩法是通过双手的温热摩擦、点按、揉捏等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促进其局部的气血运行,循经散瘀,调和脏腑,温通经络,改善脏腑功能,是推拿治疗学中的常用技法之一。
4. 捏法捏法是通过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的肌力作用于患者的体表,以揉捏、挤压、点按等手法进行推拿,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达到调理经络、舒筋活络、通经散痛的目的,是推拿治疗学中的常用技法之一。
5. 捺法捺法是推拿治疗学中的一种重要技法,是通过指端力道的顿按、冲击、挤压、点按等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促进其经络气血运行,化瘀通经,舒筋活络,是推拿治疗学中的常用技法之一。
一、推拿治疗的作用第一节:推拿治疗的作用机理推拿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经咯、穴位、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来达到治病目的的。
各种手法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机械性力的刺激,但熟练而高超的手法便产生了“功”,这种功时医生根据具体病情,运用各种手法技巧而才操作的恶,一方面直接在人体起着局部治疗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转换成各种不同的能量和信息,通过神经、体液等系统,对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泌尿、免疫、内分泌、运动等系统及镇痛机制都有一定的影响,从治疗不同系统的疾病。
一、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机理因手法不同,用力轻重,操作时间长短,施治部位、经穴之不同,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
推拿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手法刺激可通过反射传导途径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
例如较强的手法刺激健康人的合谷穴和足三里穴后,发现脑电图中“α”波增强,说明强手法的经穴推拿能引起大脑皮层的抑制;在颈项部施用有节律性的轻柔手法可使实验者脑电图出现“α”波增强的变化,表明大脑皮层的电活动趋向同步化,有较好的镇静作用吗可以解除大脑的紧张和疲劳状态,都脑动脉硬化的患者的脑电图轻柔的推拿手法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颈部用轻柔手法操作后,脑血流量显者增加,有人用肌电图测定颈椎病患者常在推拿治疗后感到神清气爽,精神饱满,疲劳消除,用肌电图观察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患者,其腰部肌肉神经的电生理变化情况,也得出了上述的结论。
失眠患者接受推拿治疗时,常常在推拿过程中即可进入睡眠状态,嗜睡患者在推拿后可干头清目明,精力充沛。
该现象和推拿手法对神经系统产生的抑制与兴奋作用,表现是分布开的。
不同的推拿手法对神经系统起得作用也不同,如提、弹、叩击手法起兴奋作用,表现抚摸则起抑制作用。
同一手法,若运用的方式不同,如手法频率的快慢,轻重,时间的长短等,其作用也不同,如轻的,短时间的手法可改善大脑皮层的机能,并通过植物神经的反射,调整疲劳肌肉的适应性和营养供求状况;强的时间的手法则起相反的效果。
推拿治疗学
推拿治疗学是一门古老的中医疗法,也被称为中医按摩学。
它包括了按摩、按压、拍击、揉捏等手法,通过刺激人体
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推拿治疗学相对于其他中医疗法来说更为直接且物理,通
过手法的运用能够直接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起到调理气血、祛除病邪、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推拿治疗学的主要
手法有揉、捏、推、拿、摩、按、韵、压、拍等。
在推拿治疗学中,医师通过病人的脉诊、舌诊、面诊来判
断出病人的病情,并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通过运用适当
的推拿手法,医师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循环,促进身体健康。
推拿治疗学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颈椎病、腰肌劳损、关节炎、痛经等。
此外,推拿治疗学还可以用于调理身体,促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1
但需要注意的是,推拿治疗学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资质认证才能从事,不合适的手法可能会造成伤害。
所以,在接受推拿治疗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师进行治疗。
2。
推拿治疗学简介
任何学问,很多时候都是自成一派,学问的讲究的是以学治学,以学而学。
都是围绕一个学字去所考虑的,那么大家知道推拿治疗学,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推拿治疗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术,那么大家就一起来看看我们所说的推拿治疗学是怎么样的。
这个是我们下面为大家介绍的关键了。
推拿,又称按摩,就是用手在人体皮肤、肌肉、穴位上施行各种手法,达到保健、治病的目的。
可以由他人按摩,也可以自我按摩,就是自己给自己按摩[1] 。
应用推拿防病、治病、健身益寿,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前就受到中国医学家及养生学家的高度重视。
如《黄帝内经》中就指出:“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
及得复。
”说明在秦汉时期推拿已成为医疗和养生的重要手段。
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遐览》中曾提到有《按摩导引经十卷》,惜已佚。
但在《养性延命录》中,曾转引导引经部分内容曰:“……平旦以两掌相摩令热,熨眼三过,次又以指搔目四眦,令人目明。
……又法摩手令热以摩面,从上至下,去邪气令人面上有光彩。
又法摩手令热,雷摩身体,从上而下,名曰干浴,令人胜风寒时气、热头痛,百病皆除。
”导引经的上述内容曾为许多书籍
所推崇、引用。
隋代的《诸病源候论》每卷之未,都附有导引按摩之法。
当时,自我按摩作为按摩的一个内容十分盛行,它的广泛开展,说明按摩疗法重视预防,注意发挥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
隋唐时期,在人体体表施行按摩手法时,涂上中药制成的膏,于是,一种既可防止病人表皮破损、又可使药物和手法作用相得益彰的膏摩方法有了发展。
膏的种类很多,有莽草膏、丹参膏、乌头膏、野葛膏、陈元膏和木防己膏等,根据不同病情选择应用。
而且膏摩还可用以防治小儿疾病,《千金要方》中指出:“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避寒风”。
这个时期已有按摩专科,并有按摩博士、按摩师等职务名称,可见当时按摩已颇盛行。
尤其是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十分推崇按摩导引,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中提及:“按摩日三遍,一月后百病
并除,行及奔马,此是养身之法。
”孙氏此论,既是对唐代以前
养生学的继承,又是他自己经验的总结,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好了,上面就是我们关于推拿治疗学简介的一些基本的介绍了,大家看完之后是不是感觉推拿治疗学是很博大精深呢?当然,因为我们的推拿治疗学所讲究的是我们理疗的,这样的话我们就要有一些学问,一些知识来支撑它,那么推拿治疗学就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