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拟放大
- 格式:ppt
- 大小:438.00 KB
- 文档页数:37
发酵工艺:发酵中试(fermentation on a pilot scale)之比拟放大法2016-05-11dayup发酵工程一、比拟放大的内容:罐的几何尺寸,通风量,搅拌功率,传热面积和其他方面的放大问题,这些内容都有一定的相互关系。
二、比拟放大的依据1、单位体积液体的搅拌消耗功率2、搅拌雷诺准数3、溶氧系数4、搅拌桨末端线速度5、混合时间6、通过反馈控制条件,尽可能使重要环境因子一致。
三比拟放大和它的基本方法比拟放大:是把小型设备中进行科学实验所获得的成果在大生产设备中予以再现的手段,它不是等比例放大,而是以相似论的方法进行放大。
首先必须找出表征着此系统的各种参数,将它们组成几个具有一定物理含义的无因次数,并建立它们间的函数式,然后用实验的方法在试验设备中求得此函数式中所包含的常数和指数,则此关系式在一定条件下便可用作为比似放大的依据。
比拟放大是化工过程研究和生产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发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影响这个过程的参数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有些虽然已经被认识了,但目前还不能准确快速地测量,有些则尚未被认识。
现在只研究了少数参数对此过程的关系,而假定其它参数是不变的,实际上不可能都是不变的。
因此发酵生产过程设备比似放大理论与技术的完善,有赖于对发酵过程的本质的深入了解。
发酵工程中所用的比拟放大方法有:等KLa,等πDN,等Pg/V,等Re或动量因子,相似的混合时间等。
四发酵过程的控制和监测4.1、发酵过程的监测内容与方式发酵过程的参数检测意义在发酵过程中,过程状态经历着不断的变化,尤其是批发酵这种状态的变化更快。
底物和营养物由于生物活性而变化,生物量的增加和生物量组成也在变化(包括物理、生化和形态学上的变化),而各种具有生物活性的产物被积累,发酵过程检测和控制的目的就是利用尽量少的原料而获得最大的所需产物。
(一)发酵过程监控的主要指标1.物理检测指标:温度;压力;搅拌转速;功耗;泡沫;气体流速;粘度等。
生化工程总结一:符号解释KLa:体积溶氧系数,液膜体积传质系数。
(是反应罐传氧速率大小的标志,是衡量耗氧培养罐传氧速率好坏的指标)KGa:气膜体积传质系数。
Kd:分解速率常数。
Km:米氏常数Pt:连续生长菌体的生产强度。
Ka:亚硫酸盐氧化值,溶氧系数。
Np:搅拌功率准数。
Rem:搅拌雷诺准数,8.314J/mol*k。
Nv:体积溶氧速率。
Dcrit:临界稀释速率。
qo2:比好氧速率,呼吸速率,呼吸强度。
Ko2:氧饱和常数。
dw/dr:剪切速度,剪切速率。
二、名词解释分批培养(间歇操作):指在灭菌后的培养基中,接一种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微生物,在培养过程中不再向培养基中加入或移去主辅物料的培养方式。
恒化器:指具有恒定化学反应环境的反应器。
恒浊器:培养液中的细胞浓度保持恒定。
D值:是活的微生物在受热过程中减少到原来数目的1/10所需要的时间。
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物料或设备中的一切生命物质的过程。
对数残留定律(微生物的热死灭动力学):对培养基进行湿热灭菌时,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受热死亡的速率与残存的微生物数量成正比。
分批灭菌:将配好的培养基打入发酵罐,通入蒸汽将培养基和所用的设备一起进行灭菌,也称实罐灭菌。
连续灭菌:将培养基在罐外连续进行加热,维持和冷却,然后进入发酵罐的灭菌方法。
连续培养(连续式操作):操作时先进行一段时间的间歇培养,当反应器中的细胞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对数生长期),一边把新鲜营养物加入,一边把含有菌体和产物的介质从罐内放出。
失活:由于酶蛋白分子变性而引起的酶活力丧失的现象。
抑制:由于酶的必需基团化学性质的改变,但酶未变性,引起酶活力的降低或丧失。
效应物:凡能使酶分子发生别构作用的物质。
可逆抑制:抑制剂与酶以非共价键结合而引起酶活力降低或失活,能用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使酶复性,这种抑制是可逆的。
构象效应:酶,三维空间结构;固定化,由于E载体的相互作用,引起酶活性部位发生扭曲变形,改变活性部位三维结构,减弱了结合力。
名词解释1发酵工程:即是应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技术学的原理,大规模(工厂化)培养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生产生物量或产物的的科学。
2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或者化学诱变剂处理均匀分散的微生物细胞群,使其突变率大幅提高,然后采取简便、快捷和高效的筛选方法,从中挑选少数符合育种目的的突变株,以供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用。
3杂交育种:是指两个基因型不同的菌株通过结合,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从中分离和筛选具有新性状的菌株。
4基因工程:是指按人们的愿望将某一些物体的遗传信息在细胞外与载体相连接,构成一个新的重组DNA 分子,然后讲其转入另一些生物体细胞中,使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转录,翻译,从而使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发生定向变异,以最大限度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
5菌种退化:是指整个菌体在多次接种传代过程中逐渐造成菌种发酵力(如糖、氮的消耗或)或繁殖力(如孢子的产生)下降或发酵产物得率降低的现象。
6菌种提纯:即从已衰退的菌种中,通过分离纯化,将尚未退化的个体分离出来,以恢复和建立具有原来生产性状的群体,继续供科研以及生产使用。
7离心沉降:这种借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使连续介质中分散质产生沉降运动的分离称为——。
8离心过滤:滤液借惯性离心力作用迅速穿过滤饼及过滤介质而固体颗粒被截留的分离称为——。
9离心分离因数:在离心分离中同一颗粒(或液滴)的离心力FC与所受重力Fg的比值表示离心分离强度的大小,该比值称为离心分离因数,用FC表示,即KC=FC/Fg=rw2/g 填空1发酵工业生产水平是由生产菌的性能、发酵及提纯工艺和生产设备3个要素所决定。
2诱变育种除能提高产量外,还可达到改善产品质量、增加品种和简化生产工艺等目的。
3常用的诱变剂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类。
物理诱变剂主要包括紫外线、X射线、激光、快中子等;化学诱变剂种类很多,如2-氨基嘌呤、硫酸二乙酯(DES)、吖啶类物质等;生物诱变剂主要包括噬菌体、专座子等。
4菌种退化的原因:一是菌种保藏不妥,二是菌种生长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5菌种提纯常用方法:1只要求达到菌落纯化的水平,可以通过稀释平板法、划线法、表面涂布法等常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