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拉丁美洲知识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7
高二地理知识点拉丁美洲拉丁美洲是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总称。
它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人口第四多的大洲。
拉丁美洲地区的地理情况非常复杂,既有高山峻岭,也有广袤的平原;既有热带雨林,也有亚热带草原。
本文将介绍拉丁美洲的主要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拉丁美洲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南临南极洲,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它东西最长约1.5万公里,南北最宽约1.2万公里。
拉丁美洲横跨赤道,因此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从寒带到热带均有涵盖。
二、主要地形1. 高山与山脉:安地斯山脉是拉丁美洲最重要的山脉,它横贯南美大陆的西部,长度约8,500公里。
安地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之一,包含许多高峰和火山。
除此之外,墨西哥的西班牙语命名为“山脉之母”的西班牙山脉也是拉丁美洲重要的山脉之一。
2. 平原与盆地:亚马逊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盆地,位于巴西北部和秘鲁东部。
这个盆地面积约为7,000万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南美大草原也是拉丁美洲的重要平原,以阿根廷的帕米希亚草原和乌拉圭的拉普拉塔河平原最为著名。
3. 河流和湖泊:亚马逊河是拉丁美洲最长的河流,它全长约6,400公里,流经巴西、秘鲁、哥伦比亚等国。
尼加拉瓜湖是拉丁美洲最大的湖泊,位于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的边界上。
三、气候类型1. 热带雨林气候:拉丁美洲有大片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亚马逊盆地、巴西和哥伦比亚等地。
这些地区气候湿热,年降水量丰富。
2. 亚热带草原气候:阿根廷的帕米希亚草原和乌拉圭的拉普拉塔河平原属于亚热带草原气候,夏季温暖潮湿,冬季凉爽干燥。
3. 高山气候:安地斯山脉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高山气候,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逐渐下降,气候变得寒冷。
四、人口和城市拉丁美洲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人口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
墨西哥城、圣保罗、布宜诺斯艾利斯等都市是拉丁美洲的重要经济和文化中心。
五、资源丰富拉丁美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金、铜等。
世界区域地理——拉丁美洲(2课时)主备人:审稿人:时间:【本讲教育信息】一. 重点难点:1、拉丁美洲的组成和位置2、西高东低,交错分布的多种地形3、湿热的气候特点(难点) 4、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二、知识结构:二. 内容讲解:(一)南美洲1. 自然特征:(1)熟悉地名:加勒比海、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①位置:约30°N——53°S;40°W——110°W②范围:墨西哥以南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33个。
(2)地形:呈“K”字①北部:墨西哥高原②西部: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山间有盆地、高原,多火山、地震。
③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巴西高原(世界最大——铁矿)、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巴西高原与拉普拉塔平原交界处,多急流瀑布,如著名的伊瓜苏瀑布。
巴西和巴拉圭在伊瓜苏瀑布以北合作建造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3)气候:①特征:湿热为主。
热带雨林(世界最大),热带草原(广大),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较狭窄。
地形影响大:热带平原地区湿热高原地区温和高山地区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安第斯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②类型:东部——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巴西高原东南部、潘帕斯草原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部——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高山气候(5)河流:亚马孙河(世界河流之王)、巴拉那河、马拉开波湖(石油产区)、巴拿马运河①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
航运价值:一是重要的国际航运水道(81.3米,可通航5万——10万吨级轮船),通航后,使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5000~10000多千米,具有便捷、省时、安全、经济的效益;二是美国对内、对外贸易的重要航道,依赖性最大;三是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的价值,巴拿马运河习惯又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北美拉丁美洲
1、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拉丁美洲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北靠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与加勒比海毗邻,西部濒临太平洋,南部毗邻南美洲。
2、拉丁美洲的地形特点:拉丁美洲的地形主要以丘陵和山脉为主,其中最高的是哥伦比亚的哥伦比亚山,海拔6,800米,最低的是南美洲的马拉尼昂湾,海拔0米。
3、拉丁美洲的气候特点: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气候属热带雨林气候,山地部分地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内陆部分地区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
4、拉丁美洲的土地利用:拉丁美洲的土地利用主要以农业为主,其中以稻米、玉米、小麦、甘蔗、咖啡、可可、棉花、烟草等为主,其次是畜牧业和林业。
5、拉丁美洲的人口特点:拉丁美洲的人口以拉美裔和移民为主,其中以墨西哥人口最多,其次是巴西、哥伦比亚、阿根廷、委内瑞拉等。
世界区域地理——拉丁美洲(2课时)主备人:审稿人:时间:【本讲教育信息】一. 重点难点:1、拉丁美洲的组成和位置2、西高东低,交错分布的多种地形3、湿热的气候特点(难点) 4、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二、知识结构:二. 内容讲解:(一)南美洲1. 自然特征:(1)熟悉地名:加勒比海、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①位置:约30°N——53°S;40°W——110°W②范围:墨西哥以南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33个。
(2)地形:呈“K”字①北部:墨西哥高原②西部: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山间有盆地、高原,多火山、地震。
③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巴西高原(世界最大——铁矿)、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巴西高原与拉普拉塔平原交界处,多急流瀑布,如著名的伊瓜苏瀑布。
巴西和巴拉圭在伊瓜苏瀑布以北合作建造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3)气候:①特征:湿热为主。
热带雨林(世界最大),热带草原(广大),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较狭窄。
地形影响大:热带平原地区湿热高原地区温和高山地区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安第斯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②类型:东部——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巴西高原东南部、潘帕斯草原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部——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高山气候(5)河流:亚马孙河(世界河流之王)、巴拉那河、马拉开波湖(石油产区)、巴拿马运河①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
航运价值:一是重要的国际航运水道(81.3米,可通航5万——10万吨级轮船),通航后,使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5000~10000多千米,具有便捷、省时、安全、经济的效益;二是美国对内、对外贸易的重要航道,依赖性最大;三是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的价值,巴拿马运河习惯又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地理拉美知识点总结拉丁美洲(Latin America),又称拉美(LatAm),是美洲的一个地理、文化意义上的区域概念。
拉丁美洲地域范围包括美国南部、墨西哥和中美洲、加勒比地区以及南美洲大陆。
这片地区以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文化风貌和特色鲜明的社会制度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地理角度出发,对拉丁美洲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分布、气候特征、人口分布、城市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介绍。
一、地理特点1. 地理位置:拉丁美洲地理位置独特,北界是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环太平洋地区,东邻大西洋,南濒南大洲。
西部与太平洋相连。
由于拉丁美洲地处北半球,南半球之间,因此气候、地貌和植被多样。
2. 地形地貌:拉丁美洲依山傍海,地势复杂,地形多变,包括河流、山脉、高原、海岸等各种地貌类型。
南美洲有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贯穿整个南美洲大陆;西面有东太平洋洋属、加拉帕哥斯群岛,北临加勒比海,东界大西洋洋属,虽然都处于赤道以南,其地形地势却平缓、错杂。
3. 自然资源:拉丁美洲地区资源丰富,尤以石油、天然气、水电资源为主,而且矿产资源也相当优越。
石油资源世界上遍布拉丁美洲,拉美的石油储备多数集中在海湾及加勒比海地区,最主要产地分布于墨西哥、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巴西。
黄金、铂金、铀、白银、锡、铜、铁、锰和铝等矿藏极大,质量相当丰富。
林地广阔,木材储量丰富,尤以雨林植被为多。
4. 气候条件:拉丁美洲气候主要以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气候和蜂后气候五种类型为主。
由于地处赤道附近,南北跨度较大,不同地域气候变化较为显著。
二、自然资源分布1. 矿产资源:在南美洲中部,特别是秘鲁和玻利维亚一带是世界上最大的铅矿、锌矿开采基地,墨西哥的铜矿和银矿规模较大。
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啊根廷、厦伸爱和巴西等国家都很有名的由铝土矿。
南美洲石油资源较为丰富,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的石油产量还是全球最大的。
委内瑞拉石油资源大约占拉丁美洲总蕴藏量的三分之二,巴西亦有大量石油储藏,居世界第九位。
拉丁美洲知识点总结地理拉丁美洲地域广阔,包括南美洲、中美洲、加勒比地区和墨西哥。
整个地区跨越了赤道,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环境。
南美洲位于北半球和南半球之间,有着丰富的热带雨林、干旱草原、高山地区等自然景观。
而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则以热带雨林和海岛为主,有着美丽的海滩和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
墨西哥则是一个多山地区,有着丰富的矿藏资源和美丽的海岸线。
拉丁美洲的气候也是多种多样的,从亚热带到热带,从干旱到湿润,气候条件各异。
这种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使得拉丁美洲成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地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投资者。
历史拉丁美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这片地区曾经是印加文明、玛雅文明等古老文明的发源地。
印加帝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帝国之一,他们建造了宏伟的建筑和道路系统,留下了深远的文化遗产。
而玛雅文明则以其神秘的金字塔和充满谜团的文字而闻名于世。
在欧洲人的殖民时期,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英国人陆续登陆拉丁美洲,对这片土地进行殖民统治。
他们带来了基督教、西方科学和技术,同时也带来了疾病和奴役。
这段历史给拉丁美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拉丁美洲仍然保留着许多西方文化传统。
随着殖民时代的结束,拉丁美洲陆续获得了独立,一些国家建立了民主政体,一些国家则在军事独裁统治下度过了一段时期。
这段历史使得拉丁美洲充满了政治变革和社会动荡,直到今天,这片地区依然在不断地寻求自己的发展之路。
文化拉丁美洲拥有多元的文化,融合了印加文明、欧洲文化、非洲文化等多种元素。
这片土地上有着丰富的音乐、舞蹈、绘画和文学传统,许多文化遗产都是世界级的艺术珍品。
例如,巴西的桑巴舞和墨西哥的马里亚奇音乐都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形式,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拉丁美洲的文学同样也是丰富多样的,马尔克斯、涅鲁达等作家的作品都给拉丁美洲文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这些文学作品多以现实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为主,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为读者展现了拉丁美洲的独特魅力。
非洲四、河湖(一)、河流:1、主要的河流(尼罗河、刚果河、赞比西河、尼日尔河)(1)尼罗河——①发源于东非高原,由流经热带草区的白尼罗河(东非高原)和青尼罗河(埃塞俄比亚高原)两支流相会,由南向北流入地中海。
②世界最长河流。
③汛期:6—10月(正值热带草原气的湿季,雨水补给多)。
(2)刚果河——①干流两次穿过赤道;②水文特征(水量大;无明显汛期;无冰期;含沙量小);③世界水能最丰富的河流(降水丰,水量大;流地地形起伏大落差大)(二)、湖泊: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坦噶尼喀湖(非洲最深)共同点——外流湖(淡水湖);构造湖(板块运动,地壳断裂陷落而成)五、社会经济(一)居民与国家:1、北非——阿拉伯民族,白种人,伊斯兰教;撒哈拉以南非洲——黑人故乡“黑非洲”。
2、二战前三个独立国(埃及、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 3、南非是发达国,其余均为发展中国。
(二)、经济:以出口初级产品(原料、半成品)为主的“单一产品经济”(殖民统治的结果)1、农业:(1)、灌溉农业——分布:河谷或沙漠中有地下水出露的绿洲(如:尼罗河谷地及其三角洲地区)。
(2)、地中海型农业——分布:北部地中海沿岸。
作物:油橄榄、葡萄、柑橘、无花果等(摩洛哥有“橄榄之邦”之称)。
(3)、热带经济作物种植(热带种植园):咖啡、可可等2、工矿业(采矿):(1)、石油——北非撒哈拉沙漠(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三大产油国),几内亚湾沿岸(石油国:尼日利亚)。
(2)、铝土(几内亚)。
(3)、铜(赞比亚)。
(4)、黄金(南非)。
(5)金刚石(刚果金)(6)磷矿(摩洛哥)(三)、非洲三大问题(人口、粮食与环境):1、人口问题——自然增长居世界之首。
2、粮食问题——农牧生产水平低,同时人口增长,使粮食严重不足。
3、环境问题——人口增长超过粮食生产,导致“三乱”(乱砍、乱垦、乱牧)使环境恶化。
4、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保护环境;加强民族团结,共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拉丁美洲知识点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也就是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的大陆,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北全长11000多公里。
东西最宽处5100多公里,最窄处巴拿马地峡仅宽48公里。
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面积2 056.7万平方公里。
2008年人口5.77亿人。
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和黑白混血种人,次为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
一、地理位置1、拉丁美洲的范围:组成:墨西哥、西印度群岛、中美地峡、南美洲。
2、纬度范围:25ºN-57ºS,40ºW-110ºW;南美洲:40ºW-80ºW3、海陆位置二、范围:北部: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
南部:南美洲。
南部和北部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拉丁美洲政区: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拉丁美洲最狭长的国家:智利;拉丁美洲最南部的国家:阿根廷;拉丁美洲纬度最北的国家:墨西哥。
三、地形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地形总特征:地势西高东低,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南美洲的地形特点:地形区分布为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为主;地势为西高东低,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分析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与青藏高原在地形上的主要不同点,并说明其成因。
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特点----海拔不高,高原面比较平缓(地势较低,起伏和缓)。
成因: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形成较古老,长期外力侵蚀。
青藏高原:特点----海拔最高,高原波状起伏,有许多高大山脉(地势高峻,起伏大,山岭众多) 成因: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年轻高原,外力侵蚀较弱。
(1)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2)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3)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多铁矿;(4)拉普拉塔平原:阿根廷境内;(5)巴塔哥尼亚高原:巴塔哥尼亚沙漠。
世界区域地理——拉丁美洲(2课时)
主备人:审稿人:时间:
【本讲教育信息】
一. 重点难点:1、拉丁美洲的组成和位置2、西高东低,交错分布的多种地形3、湿热的气候特点(难点) 4、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二、知识结构:
二. 内容讲解:
(一)南美洲
1. 自然特征:
(1)熟悉地名:加勒比海、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
①位置:约30°N——53°S;40°W——110°W
②范围:墨西哥以南
墨西哥
中美地峡
西印度群岛
南美洲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33个。
(2)地形:呈“K”字
①北部:墨西哥高原
②西部: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山间有盆地、高原,多火山、地震。
③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巴西高原(世界最大——铁矿)、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巴西高原与拉普拉塔平原交界处,多急流瀑布,如着名的伊瓜苏瀑布。
巴西和巴拉圭在伊瓜苏瀑布以北合作建造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3)气候:
①特征:湿热为主。
热带雨林(世界最大),热带草原(广大),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较狭窄。
地形影响大:
热带平原地区湿热
高原地区温和
高山地区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
安第斯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
②类型:
东部——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巴西高原东南部、潘帕斯草原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部——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高山气候
(5)河流:
亚马孙河(世界河流之王)、巴拉那河、马拉开波湖(石油产区)、巴拿马运河
①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
航运价值:一是重要的国际航运水道(米,可通航5万——10万吨级轮船),通航后,使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5000~10000多千米,具有便捷、省时、安全、经济的效益;二是美国对内、对外贸易的重要航道,依赖性
最大;三是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的价值,巴拿马运河习惯又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②亚马孙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
洪水季节,有“河海”之称。
流域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占世界森林总储量的30%以上,植物种类和鸟类各占世界一半,目前正受到人类的严重破坏。
(6)自然资源
①矿产
石油: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
银:墨西哥
铁:巴西
智利、秘鲁:铜
②水力资源:巴西高原的河流(巴西和巴拉圭合建了世界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③渔场:秘鲁渔场
④森林: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红木、乌木
⑤草场:阿根廷的草原(牛肉出口量世界第一)——潘帕斯草原
⑥生物:独特的哺乳动物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鸟类中的巨嘴鸟
2. 人口和经济:
(1)人种:
混血种人占多数。
原有居民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
语言:大多数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2)人口
①分布
稀少区: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区
稠密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经济发达,气候条件好)
热带国家: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地区,例: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位于墨西哥高原上,2200米)
②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城市人口增长快。
③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人口多在1000万以上;墨西哥城人口达1640万。
(3)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现代工业不发达,许多国家靠出产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为本国经济支柱)
①工业: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巴西的钢铁、汽车、飞机制造工业;阿根廷的肉类加工和机械制造工业。
②矿产:智利的铜和硝石,委内瑞拉的石油。
③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可可、金鸡纳霜的原产地,咖啡、甘蔗、香蕉产量占世界一半。
巴西的咖啡、古巴的蔗糖和中美国家的香蕉。
④粮食作物:玉米为主。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玉米产量居世界前列。
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
3. 巴西
(1)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
5°N—35°S;35°W—75°W
②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
③面积:85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5大国。
世界上占有热带最大的国家。
拉美、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
(2)亚马孙平原1/3(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世界最
大的高原)2/3——热带草原气候
(3)亚马孙河:横贯巴西北部,河网稠密,水量大。
(4)热带雨林的危机:热带雨林60%在巴西境内,占世界森林储量30%以上,现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砍伐严重。
危害——动植物资源,全球气候。
(5)人口亿,居世界第5位。
90%分布在东部沿海,东南部人口稠密。
白种人占一半稍多,通用葡萄牙语,信仰天主教。
(6)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
①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农业发展迅速。
是拉丁美洲、世界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很有成绩的国家。
②农业:咖啡、甘蔗、香蕉、柑橘、剑麻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蔗糖、大豆、橘汁大量出口,咖啡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香蕉和蔗糖、剑麻、产量居首位。
巴西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主要是热带经济作物)出口国。
但粮食尚不能完全自给,小麦进口。
③矿产:巴西高原铁、锰矿储量大,质地优良。
④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
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
⑤能源:缺少煤、石油,水能丰富,90%电力来自水电。
巴西高原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巴西(西南边境)和巴拉圭建成了目前世界最大的伊泰普电站。
(7)城市:首都巴西利亚是新建城市(热带,建在巴西高原中部1000米,气候四季如春),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圣保罗,最大港口里约热内卢。
三. 重点、难点:
安第斯山脉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
(1)使来自太平洋的水汽难以影响东部。
如南段西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山脉东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破坏了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2)山脉西侧气候类型呈狭长的带状分布,且南北更替。
(规律类似于北美大陆西岸)【典型例题】
例:读图,回答问题:
(1)A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2)B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按自上而下顺序)、和。
(3)AB都是狭长型的临海国家,导致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4)当P1地盛行西南风时,P2地的气候特点是,流经P2地的主要洋流是。
答案:
(1)热带季风气候(2)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3)国土所处纬度与南北跨度、地处大陆东岸或西岸、洋流的影响等(4)温凉湿润秘鲁寒流【模拟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拉丁美洲是指()
A. 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
B. 美国以南的美洲
C. 墨西哥以南的美洲
D. 加拿大以南的美洲
2. 拉丁美洲的气候特征是()
A. 温和湿润为主
B. 暖湿为主
C. 炎热干燥为主
D. 高温少雨为主
3. 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 巴西
B. 智利
C. 阿根廷
D. 墨西哥
4. 巴西的人口密集区是()
A. 北部热带雨林区
B. 亚马孙河沿岸地区
C. 东南部沿海地区
D. 东北部沿海地区【试题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B
2. B
3. A
4.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