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常见鸟类识别
- 格式:ppt
- 大小:6.60 MB
- 文档页数:135
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动物介绍武夷山国家公园是中国福建省一座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
这里是一个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地区,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下面将介绍几种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常见的代表性动物。
1. 小天鹅:作为中国的特有物种之一,小天鹅是武夷山国家公园中的重要鸟类。
它们有着纯洁、美丽的外表,是水鸟中体型较小的一种。
小天鹅常常在武夷山的湖泊、河流和湿地中觅食,以水生植物和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
2. 白颈长尾雉:这种雉鸟是武夷山地区的特有鸟类,也是中国特有鸟种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白颈长尾雉身体呈长椭圆形,尾巴较长,头部呈红色或黄色,颈部白色。
它们主要栖息在高海拔山林中,以昆虫和植物的根茎为食。
3. 大熊猫:虽然大熊猫并非武夷山地区的特有物种,但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丰富竹类资源吸引了一些大熊猫来此繁殖和觅食。
大熊猫是中国珍稀濒危动物,以竹子为主要食物,栖息在高山岩洞和密林之中。
4. 圆唇蛇颈龟:它是一种半水栖龟类,外形特殊。
圆唇蛇颈龟背部呈黑色或深褐色,体侧有明显的印花纹理。
它们主要栖息在武夷山周边的溪流、水塘和水库中,以水生植物、软体动物为食。
5. 武夷箭毒蛙:这是一种小型的有毒蛙类,主要生活在山区的林缘、开阔地和流动的水域中。
武夷箭毒蛙具有鲜艳的体色,用于警告天敌不要靠近。
它们是典型的夜行动物,以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动物,武夷山国家公园还有众多其他种类的鸟类、两栖类和哺乳类动物栖息其中。
公园内的植被覆盖茂密,水质清澈,为这些动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
此外,还有一些濒危动物如云豹和兀鹫也可能在这里活动。
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区,致力于保护和维护这些珍稀濒危动物的栖息地,通过加强保护措施和生态科普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中国生活的11种翠鸟,网友:这些可爱的小精灵真是太漂亮了!翠鸟是一种我们经常听说的的鸟类,在小学课本里也知道了翠鸟熟练的捕鱼本领,其实,翠鸟只是我们对佛法僧目翠鸟科所有鸟类的统称,翠鸟科(学名:Alcedinidae)有18属94种。
分布从非洲到南亚和东亚至澳大利亚,极少数见于美洲。
在我国也有不少种,今天就来认识一下中国的11种翠鸟!1.斑头大翠鸟斑头大翠鸟(学名:Alcedo hercules)是佛法翠鸟科翠鸟属的鸟类。
体长约23厘米,上体主要为黑褐色,渲染蓝绿色,背部中央具一亮绿色纵线,耳羽蓝色,胸和腹栗色,头和颈黑色。
栖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森林河流岸边。
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有时兼吃一些植物性食物。
在中国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及海南岛,为留鸟。
近危物种!2.普通翠鸟普通翠鸟(学名:Alcedo atthis)为翠鸟科翠鸟属的鸟类,体长16-17厘米,翼展24-26厘米,体重40-45克,寿命15年。
外形和斑头大翠鸟相似,是人们最熟悉的种类。
上体金属浅蓝绿色,体羽艳丽而具光辉,头顶布满暗蓝绿色和艳翠蓝色细斑。
眼下和耳后颈侧白色,体背灰翠蓝色,肩和翅暗绿蓝色,翅上杂有翠蓝色斑。
喉部白色,胸部以下呈鲜明的栗棕色。
颈侧具白色点斑;下体橙棕色,颏白。
橘黄色条带横贯眼部及耳羽为本种区别于蓝耳翠鸟及斑头大翠鸟的识别特征。
主要栖息于林区溪流、平原河谷、水库、水塘、甚至水田岸边。
主要食物为水中鱼虾。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低危物种!3.蓝耳翠鸟蓝耳翠鸟(学名: Alcedo meninting)是小型攀禽。
为翠鸟科翠鸟属的鸟类,全长约15厘米。
雄鸟的前额、头顶、枕部为紫蓝色,密被黑色横斑。
眼先为皮黄色,耳覆羽和头侧紫蓝色。
上背、腰部和尾上覆羽亮钻蓝色,其中尾上覆羽较暗,尾羽短圆,为暗蓝色或黑色而缀以蓝色。
常见鸟类野外识别在野外识别鸟类,可根据形态分类特征进行观察,但在大自然中,多数鸟类常隐匿枝叶之间不易寻见,或瞬间掠空而过,或受惊突然飞走,或逆光无法看清,因此,应根据形态特点、羽毛颜色、活动姿态和鸣声等予以准确迅速地识别。
这些识别方法,既是研究鸟类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从事野外工作所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对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
在未到达观察采集地点之前,要知道那里的环境特点。
根据有机体和环境统一的理论,估计可能遇见的鸟类类群。
例如,到山地林区可以看到啄木鸟、杜鹃和一些雀型目鸟类;在高山的不同垂直带分布有不同的鸟类;在一片树林的不同层次也可以看到不同的鸟类,到水区可以看到游禽、涉禽和一些在水边的大树或灌丛中生活的鸟类;在多岩石的山溪和平坦的水稻田,遇到的水鸟也有所不同。
这样,根据生态类群所作的划分和选择,便缩小了观察的种数,有助于研究鸟类的分布规律,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到达观察采集地点之后,野外识别鸟类的依据,主要要以下几种方法。
根据形态特征识别鸟类1.身体的大小和形状:与麻雀相似者:文鸟、山雀、金翅、燕雀等;与八哥相似者,椋鸟、鸫等;与喜鹊相似的有:灰喜鹊、灰树雀、红嘴山鸦、杜鹃、乌鸦;与老鹰相似的有:鹰、隼、鹞、鸮等,大型的有鵟及雕;与鸡相似者:松鸡、榛鸡、石鸡、竹鸡、马鸡、勺鸡、长尾雉、白鹇、及鹧鸪等;与白鹭相似者,多种鹭类、黑鳱、大马鳱等,大型的有鹳及鹤。
2.嘴的形状:长嘴者:翠鸟、啄木鸟、沙锥、鹭、苇鳱、鹳及鹤等;嘴向下弯曲者:戴胜、杓鹬及太阳鸟等;嘴先端膨大者:琵嘴鸭及勺嘴鹬3.尾的形状:短尾者:鸊鷉、鹌鹑、斑翅山鹑、八色鸫、鹪鹩等,长尾者:马鸡、长尾雉、雉鸡、杜鹃、喜鹊、寿带等;叉尾者:燕鸥、雨燕、燕子、卷尾及燕尾等。
4.腿的长短:腿特别长者:鹭、鹳、鹤、鸨、鴴、鹬等。
根据羽毛颜色识别鸟类观察鸟类的羽毛颜色时,因逆光看好象是黑色,容易产生错觉,故应顺光观察。
除注意整体颜色之外,还要在短时间内看清头、背、尾、胸等主要部位,并抓住一、二个显要特征,如头颈、眉纹、眼圈、翅斑、腰羽及尾端等处的鲜艳或异样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