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实验报告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蔗糖酶
- 格式:doc
- 大小:2.83 MB
- 文档页数:4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蔗糖酶的催化原理和特性。
2. 掌握蔗糖酶的提取、纯化方法。
3. 学习通过不同方法测定蔗糖酶的活力。
4. 分析影响蔗糖酶活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蔗糖酶是一种能够将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的酶。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纯化蔗糖酶,并测定其活力,了解蔗糖酶的特性。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材料:- 酵母细胞- 淀粉- 蔗糖- 还原糖试剂(如班氏试剂)2. 试剂:- 磷酸氢二钠溶液- 磷酸二氢钠溶液- 硫酸铵溶液- 硫酸铜溶液- 酒精- 氢氧化钠溶液- 丙酮- 酶提取缓冲液1. 蔗糖酶的提取:- 将酵母细胞用磷酸缓冲液洗涤,并悬浮于磷酸缓冲液中。
- 使用匀浆机破碎细胞,收集匀浆液。
- 将匀浆液离心,收集上清液即为蔗糖酶粗提液。
2. 蔗糖酶的纯化:- 将蔗糖酶粗提液用硫酸铵溶液进行盐析,收集沉淀。
- 将沉淀用磷酸缓冲液溶解,并使用凝胶过滤柱进行纯化。
3. 蔗糖酶活力的测定:- 将纯化后的蔗糖酶与蔗糖溶液混合,在适宜的温度下反应。
- 加入还原糖试剂,观察颜色变化,根据颜色变化判断蔗糖酶的活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蔗糖酶的提取:- 通过匀浆和离心,成功提取出酵母细胞中的蔗糖酶。
2. 蔗糖酶的纯化:- 通过盐析和凝胶过滤柱,成功纯化出蔗糖酶。
3. 蔗糖酶活力的测定:- 在适宜的温度下,蔗糖酶能够将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
- 加入还原糖试剂后,溶液颜色发生变化,表明蔗糖酶具有活力。
4. 影响蔗糖酶活性的因素:- 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蔗糖酶的活力增加。
- pH值:在一定范围内,pH值升高,蔗糖酶的活力增加。
- 抑制剂:某些物质(如重金属离子)可以抑制蔗糖酶的活力。
1. 本实验成功提取和纯化了蔗糖酶,并测定了其活力。
2.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pH值是影响蔗糖酶活性的重要因素。
3.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酶活性的调控,以获得最佳催化效果。
七、实验结论1. 蔗糖酶是一种能够将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的酶。
酵母蔗糖酶的制备及其动力学性质分析一、蔗糖酶(invertase or sucrase)简介蔗糖酶(EC.3.2.1.26)为水解酶类,主要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体内,专一性地催化蔗糖水解为果糖和葡萄糖的反应。
酵母蔗糖酶分子量约270000D,pI约5.0,最适pH4.6,耐酸和热,50℃保温30min 仍具有相当的活力,最适温度37℃。
耐乙醇,因此可用乙醇沉淀进行分离纯化。
二、酵母蔗糖酶的分离纯化本试验分离纯化酵母蔗糖酶分四步:甲苯抽提。
加热纯化。
乙醇分级沉淀。
纤维素柱层析分离纯化。
㈠、前三步分离纯化的原理如下:甲苯石英砂离心上层(甲苯层):脂溶性物质酵母细胞破细胞中层(水层):蔗糖酶,可溶性糖等研磨下层(沉淀):细胞碎片、变性蛋白等取中层50水浴中使热不稳定蛋白变性上清:蔗糖酶、可溶性糖等(水层)保温30分钟沉淀:变性蛋白取上清加乙醇使蔗糖酶沉淀上清:杂蛋白及可溶性糖等冰浴中20分钟沉淀:蔗糖酶、杂蛋白等㈡、纤维素柱层析分离纯化的原理1、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混合物的基本原理离子交换层析(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是一种根据待分离物质的阳或阴离子和相对应的离子交换剂间的静电结合,即根据物质酸碱性、极性等差异,通过离子间的吸附和脱吸附而将溶液中各组分分开的一种技术。
离子交换层析是一种液-固相层析技术。
其中,液相称洗脱液,固相的惰性支持介质称离子交换剂。
在离子交换剂上具有带电基团,不同的交换剂所具有的带电基团的电荷性质不同,如交换剂上的带电基团带正电荷,则可结合溶液(液相)中的阴离子,这样的交换剂称为阴离子交换剂,如DEAE纤维素、强碱型的离子交换树脂等。
反之,如交换剂上的带电基团带负电荷,则可结合溶液中的阳离子,这样的交换剂称为阳离子交换剂,如CM-纤维素、强酸性的离子交换树脂等。
离子与交换剂的静电结合作用具如下特点:选择性: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离子半径越小,越易结合。
遵循质量作用定理:对某一特定离子,随离子浓度的增大,则遵循质量作用定理向与交换剂结合方向进行可逆性:在一定条件下,结合在交换剂上的离子可被其它)离子取代而离开交换剂并随洗脱液流出层析柱。
蔗糖酶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活性检测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不论对酶分子本身作用机制的研究还是其他研究,越来越需要纯度更高的酶制剂,这就要求我们熟悉酶提纯的一般操作步骤及酶的提纯及活力测定等重要的生物实验技术。
本次实验主要通过提取啤酒酵母中的蔗糖酶并经过两次纯化测定其活力与Km。
在实验过程中用乙醇分级分离法,DEAE-Cellulose柱层析,分子筛(凝胶过滤)层析提取纯化蔗糖酶。
在实验过程中,虽然我们很努力,但由于我们对实验的程序不熟悉,因此在实验的一些过程中有一些明显的操作失误,使得实验的最后测定结果与理论值有一定出入。
关键词啤酒酵母蔗糖酶乙醇分级分离 DEAE-Cellulose柱层析分子筛层析Km前言生物体内所发生的一切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专一性酶的催化下进行的,因此酶的研究对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以及生命本质的阐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不论对酶分子本身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分子生物学其他重要课题的研究都越来越多地需要使用作用专一,纯度高的酶制剂。
这就要求人们建立各种方法,以便从各种生物来源的材料中分离提纯酶。
由于酶本身也是蛋白质,因此酶分离提存的方法大体上与蛋白质纯化方法相同,一般来说,没有一种固定的方法,而往往根据实验者所要分离提纯酶的取材以及酶本身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来确定分离提纯方法。
各种酶的纯化通常有五个阶段:①材料的选择与预处理;②细胞破碎;③抽提;④纯化;⑤浓缩﹑干燥及保存。
酶分离纯化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一是要有较高的收率;二是达到所要求的纯度,这两个指标通常是矛盾的,可根据需要来有所侧重,一般来说,好的方法与步骤应该是简单易行,最终的酶制剂有较高的收率和纯度。
就单独的每种分离提纯的方法而言,有盐析法、有机溶剂分级法、调PH分级沉淀法、选择变性法、吸附法、层析法(纸层析、薄板层析、柱层析等)。
其中盐析法是用于蛋白质和酶分离提纯的最早而且最广泛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根据蛋白质和酶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溶解度的降低程度的不同而达到彼此分离的方法盐析法常用的中性盐有硫酸铵、硫酸镁、硫酸钠、氯化钠、磷酸钠等,其中用得最多的是硫酸铵,因为它具有温度系数小而溶解度大的优点。
生物化学实验示范报告:实验名称:蔗糖酶的分离提取与纯化实验目的:1.掌握蔗糖酶分离提纯的原理与实验操作方法;2.掌握有机溶剂分级纯化蔗糖酶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蔗糖酶的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原理;3.掌握酶活、酶比活等基本概念及测定原理、计算和操作方法;4.巩固并熟练掌握Folin法测定牛血清蛋白和3、5 -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方法,并能通过回归方程测定还原糖及蛋白质的含量。
实验原理:蔗糖酶分离提纯原理:酵母中的蔗糖酶含量很丰富,实验以安琪酵母粉为原料,首先采用自溶法破碎细胞壁、再用乙醇分级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两步分离提纯,制备纯度较高的蔗糖酶制剂。
酶分离提纯的原理与蛋白质的相同。
但酶是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在分离提纯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止酶变性失活;随时测定酶的比活力,并跟踪酶的去向、衡量酶提纯的程度及得率。
有机溶剂分级纯化蔗糖酶原理:利用不同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有机溶剂—乙醇中溶解度的差异将蔗糖酶蛋白与其它蛋白质杂质进行有机溶剂分级沉淀,而使提取的蔗糖酶得以纯化(32%的乙醇饱和度沉淀分离杂蛋白,47.5%的乙醇饱和度沉淀分离酶蛋白)。
操作必须在低温下进行且避免有机溶剂局部过浓;分离后应立刻除去有机溶剂并用水或缓冲溶液溶解沉淀的酶蛋白(复溶),确保酶的活性;pH多选在酶蛋白的等电点附近;有机溶剂在中性盐存在时能增加蛋白质的溶解度减少变性,提高分离效果。
蔗糖酶的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原理:本实验采用DEAE-纤维素(DEAE-C11)微粒状的、弱碱性的阴离子纤维素为柱料,进行蔗糖酶的进一步纯化。
它具有分辨率高、化学性质稳定、有开放性的长链结构、有较大的表面积、对蛋白质的吸附容量大等优点;纤维素上离子基团的数量不多,排列疏散,对蛋白质的吸附不是太牢固,用缓和的洗脱条件即可达到分离的目的,不致引起蛋白质的变性。
蔗糖酶活力与比活的测定:在蔗糖酶的纯化过程中,通过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蔗糖酶催化蔗糖生成还原糖的量,测定酶活力大小,跟踪酶的活力。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三、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讨论和心得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六、实验结果和分析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原理2、学习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蛋白质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学习蔗糖酶活性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离子交换层析由于蔗糖酶的偏酸性,所以在7.3 缓冲液的环境中,粗分离纯化样品蔗糖酶带负电荷,因此我们用阴离子交换剂可以先与蔗糖酶样品可逆交换吸附,然后通过用盐离子强度逐渐提高的洗脱液,使蔗糖酶和其他杂蛋白质的电荷被中和,与离子交换剂的亲和力降低,把不同的蛋白质按所带电荷的强弱逐一被洗脱下来,从而达到分离蔗糖酶的目的。
2、酶活力检测蔗糖酶是一种水解酶,它能蔗糖水解为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还原糖)。
(50℃水解) 3.5-二硝基水杨酸与还原糖共热被还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和反应液的颜色深度成正比。
(100℃显色)三、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1、实验材料蔗糖酶粗分离纯化(溶解即为样品Ⅲ) 2、实验试剂 ⑴⑵ 20 7.3 缓冲液⑶ 20 (1 )7.3缓冲液 ⑷ 0.2乙酸缓冲液,4.5 ⑸ 5%蔗糖溶液⑹ 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 3、实验仪器(1)高速冷冻离心机(2)层析柱(φ1.0×20㎝ )(1支/组)(3)Ä (1套/组)(4)部分收集器及收集试管(4管)(1台/组)(5)-20℃冰箱(保存样品用)(6)微量移液枪 200、1000(7)1.5离心管(留样品Ⅲ和样品Ⅳ用)(8)7离心管(留样品Ⅳ用)(9)恒温水浴(50℃、100℃)(10)试管、移液管、试管架等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仪器连接(1)接通各仪器电源,将泵头分别放置A,B两个溶液瓶中。
注意B为含溶液。
(2)点击电脑桌面上软件图标,打开软件。
选择,点击,进入操作界面。
点击(3)在操作界面的工具栏,点击。
实验九酵母蔗糖酶的提取及其性质的研究本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较全面的实践机会,学习如何提取纯化、分析鉴定一种酶,并对这种酶的性质,尤其是动力学性质作初步的研究。
自1860年Bertholet从酒酵母Sacchacomyces Cerevisiae中发现了蔗糖酶以来,它已被广泛地进行了研究。
蔗糖酶(invertase)(β—D—呋喃果糖苷果糖水解酶)(fructofuranoside fructohydrolase)(EC.3.2.1.26)特异地催化非还原糖中的α—呋喃果糖苷键水解,具有相对专一性。
不仅能催化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也能催化棉子糖水解,生成密二糖和果糖。
本实验提取啤酒酵母中的蔗糖酶。
该酶以两种形式存在于酵母细胞膜的外侧和内侧,在细胞膜外细胞壁中的称之为外蔗糖酶(external yeast invertase), 其活力占蔗糖酶活力的大部分,是含有50% 糖成分的糖蛋白。
在细胞膜内侧细胞质中的称之为内蔗糖222酶(internal yeast invertase),含有少量的糖。
两种酶的蛋白质部分均为双亚基,二聚体,两种形式的酶的氨基酸组成不同,外酶每个亚基比内酶多两个氨基酸,Ser和Met,它们的分子量也不同,外酶约为27万(或22万,与酵母的来源有关),内酶约为13.5万。
尽管这两种酶在组成上有较大的差别,但其底物专一性和动力学性质仍十分相似,因此,本实验未区分内酶与外酶,而且由于内酶含量很少,极难提取,本实验提取纯化的主要是外酶。
两种酶的性质对照表如下:实验中,用测定生成还原糖(葡萄糖和果糖)的量来测定蔗糖水解的速度,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每分钟水解底物的量定为蔗糖酶的活力单位。
比活力为每毫克蛋白质的活力单位数。
本实验共有九个分实验:一、蔗糖酶的提取与部分纯化二、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蔗糖酶三、蔗糖酶各级分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四、反应时间对产物形成的影响五、pH对酶活性的影响和最适pH的测定六、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和反应活化能的测定七、底物浓度对催化反应速度的影响及米氏常数K m和最大反应速度V max的测定八、尿素(脲)抑制蔗糖酶的实验九、棉子糖和果糖抑制蔗糖酶的实验(一)蔗糖酶的提取与部分纯化一、实验目的:学习酶的纯化方法,并为动力学实验提供一定量的蔗糖酶。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三、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讨论和心得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六、实验结果和分析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原理2、学习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蛋白质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学习蔗糖酶活性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离子交换层析由于蔗糖酶的pI 偏酸性,所以在pH7.3 缓冲液的环境中,粗分离纯化样品蔗糖酶带负电荷,因此我们用阴离子交换剂可以先与蔗糖酶样品可逆交换吸附,然后通过用盐离子强度逐渐提高的洗脱液,使蔗糖酶和其他杂蛋白质的电荷被中和,与离子交换剂的亲和力降低,把不同的蛋白质按所带电荷的强弱逐一被洗脱下来,从而达到分离蔗糖酶的目的。
2、酶活力检测蔗糖酶是一种水解酶,它能蔗糖水解为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还原糖)。
(50℃水解) 3.5-二硝基水杨酸与还原糖共热被还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和反应液的颜色深度成正比。
(100℃显色)三、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1、实验材料蔗糖酶粗分离纯化(溶解即为样品Ⅲ) 2、实验试剂⑴ DEAE-Sepharose Fast Flow⑵ 20mmol/L Tris-HCl pH7.3 缓冲液⑶ 20mmol/L Tris-HCl (1mol/L NaCl )pH7.3缓冲液 ⑷ 0.2mol/L 乙酸缓冲液,pH4.5 ⑸ 5%蔗糖溶液⑹ 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 3、实验仪器(1)高速冷冻离心机(2)层析柱(φ1.0×20㎝ )(1支/组)(3)ÄKTA TM start(1套/组)(4)部分收集器及收集试管(4ml/管)(1台/组)(5)-20℃冰箱(保存样品用)(6)微量移液枪 200ul、1000ul(7)1.5ml离心管(留样品Ⅲ和样品Ⅳ用)(8)7ml离心管(留样品Ⅳ用)(9)恒温水浴(50℃、100℃)(10)试管、移液管、试管架等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仪器连接(1)接通各仪器电源,将A,B泵头分别放置A,B两个溶液瓶中。
蔗糖酶的提取及活力、含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摘要:本学期共做了六次生化实验。
.第一次是提取及纯化蔗糖酶,以为后续实验提供样品。
实验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高速离心机的使用。
实验共得到不同纯化度的三种提取液,标记为A、B、C。
将三种提取液分别放入冰箱保存,做为后续实验样品。
也因此做此实验时必须保证各个操作无误,及准确,以免影响后续实验的结果。
第二次是有关蔗糖酶的柱层析法,主要目的是要求同学掌握离子交换层析的原理及柱层析的操作技术及紫外吸收的分析方法。
此次实验通过柱层析及紫外吸收法得到2~3管的活力最大的分离液合并为分离液D,放入冰箱作为后续实验样品。
第三次实验为蔗糖酶的活力测定,目的为掌握酶的活力测定方法,了解各个酶的纯化情况。
利用分光度计测出各个样品的OD值,再对照葡萄糖的标准曲线来得出剩余葡萄糖的含量,从而获得各个酶的活力大小,了解各个酶的纯化情况。
并得出结论酶的纯化度越高,活力越小。
第四次实验为蔗糖酶蛋白质的含量测定,目的为掌握学习Folin-酚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及方法,制备标准曲线测定未知样品中蛋白质含量。
同样利用与标准曲线对照来得到试样的蛋白质含量,并测出酶的比活力。
测量蛋白质的方法有多种,我们必须根据所做实验的具体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测定蛋白质。
第五次的实验是微量凯氏定氮测总蛋白。
目的是要求同学掌握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及方法。
本实验除利用了凯氏定氮法外还加上了酸式滴定法最后得出了毫克级别的总蛋白含量。
其结果与上一实验所测得的总蛋白质含量有所不同,正证明了不同的方法测量蛋白质造成的误差不同,致所得结果不同。
最后一次实验为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质量,目的为掌握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技术。
此实验操作复杂,需先制作凝胶再结果染色脱色,最后还要制作标准蛋白分子质量曲线图来进行试样对照。
最后得到蔗糖酶的分子量在5万左右及9万左右。
关键字:实验;提取液;比活;蛋白质;SDS-PAGE;OD正文:1,蔗糖酶的提取及提纯1.1,文献综述:蔗糖酶的分离利用的是细胞破壁法。
D E A E纤维素柱层析纯化酶蛋白实验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文献来自于丁香通())本实验目的是以柱层析的方法进一步纯化蔗糖酶蛋白,利用DEAE 纤维素树脂作为离子交换剂进行柱层析分级分离。
实验方法离子交换层析法实验方法原理利用DEAE纤维素树脂作为离子交换剂进行柱层析分级分离。
实验材料试剂、试剂盒仪器、耗材实验步骤1. ?离子交换剂的处理?称取1.5 克DEAE 纤维素( DE-23 ) 干粉, 加入0 . 5 mol/ LNaOH 溶液( 约50ml) , 轻轻搅拌, 浸泡至少0.5 小时( 不超过1 小时) , 用玻璃砂漏斗抽滤, 并用去离子水洗至近中性, 抽干后, 放入小烧杯中, 加50 ml 0.5 mol/ L HCl , 搅匀, 浸泡0.5 小时, 用去离子水洗至近中性, 再用0.5 mol/ L NaOH 重复处理一次, 用去离子水洗至近中性后, 抽干备用(因DEAE 纤维素昂贵, 用后务必回收)。
实际操作时, 通常纤维素是已浸泡过并回收的, 按“ 碱→酸” 的顺序洗即可, 因为酸洗后较容易用水洗至中性。
碱洗时因过滤困难, 可以先浮选除去细颗粒, 抽干后用0.5 mol/ L NaOH-0.5 mol/ L NaCl 溶液处理, 然后水洗至中性。
2. ?装柱与平衡?先将层析柱垂直装好, 在烧杯内用0.02 mol/ L, pH7.3 Tris-HCl 缓冲液洗纤维素几次, 用滴管吸取烧杯底部大颗粒的纤维素装柱, 然后用此缓冲液洗柱至流出液的电导率与缓冲液相同或接近时即可上样。
3. ?上样与洗脱?上样前先准备好梯度洗脱液, 本实验采用20 ml , 0.02 mol/ L,pH7.3 的Tris-HCl 缓冲液和20 ml 含0.2 mol/ L 浓度NaCl 的0.02 mol/ L, pH7.3 的Tris-HCl 缓冲液, 进行线性梯度洗脱。
实验三酵母蔗糖酶的部分纯化与纯度测定酶的纯化一、原理酵母中含有丰富的蔗糖酶(EC.3.2.1.26),本实验以酵母为原料,通过破碎细胞、热处理、乙醇沉淀、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步骤,提取蔗糖酶,并用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对其纯度进行测定。
离子交换层析法(ion-exchange chromatogramphy,简称IEC)中常用的阳离子交换剂有弱酸性的羧甲基纤维素(CM-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剂有弱碱性的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DEAE-纤维素)。
蛋白质的混合物与纤维素离子交换剂的酸性基团或碱性基团相结合,结合力的大小取决于彼此之间相反电荷基团的静电引力,这又与溶液的pH值有关,因为pH值决定离子交换剂和蛋白质的解离程度。
盐类的存在可以降低离子交换剂的解离基团与蛋白质的相反电荷之间的静电引力,因此被的蛋白质的洗脱可通过改变pH值或离子强度 (或两者同时改变)来实现。
与离子交换剂结合力小的蛋白质首先从层析柱中被洗脱下来。
梯度洗脱是在洗脱过程中,使洗脱液的pH值(或两者同时)发生连续的变化,从而使吸附在柱上的各组分在不同的梯度下被洗脱下来。
二、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干酵母2、仪器(1)高速离心机 (2)恒温水浴锅 (3)层析柱(1.0cm×16cm)(4)梯度混合器(5)部分收集器3、试剂(1) 95% 乙醇溶液 (2) DEAE-Sepharose Fast Flow (3) 1mol/L醋酸溶液(5) 0.05mol/L Tris-HCl缓冲液(pH值7.3)(6) 0.05mol/L Tris-HCl缓冲液(内含1mol/L NaCl溶液)pH值7.3三、操作步骤1、破碎细胞取15g 干酵母,加5~10g石英砂,置于预先冷却的研钵中,加30ml去离子水,研磨30min,在冰箱中冰冻约20~30min(研磨液面上刚出现冰结为宜),重复2次,加5ml去离子水,置离心管中,12000r/min离心15min,留0.5ml上清液为第一组分。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三、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讨论和心得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六、实验结果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原理
2、学习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蛋白质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学习蔗糖酶活性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离子交换层析
由于蔗糖酶的偏酸性,所以在7.3 缓冲液的环境中,粗分离纯化样品蔗糖酶带负电荷,因此我们用阴离子交换剂可以先与蔗糖酶样品可逆交换吸附,然后通过用盐离子强度逐渐提高的洗脱液,使蔗糖酶和其他杂蛋白质的电荷被中和,与离子交换剂的亲和力降低,把不同的蛋白质按所带电荷的强弱逐一被洗脱下来,从而达到分离蔗糖酶的目的。
2、酶活力检测
蔗糖酶是一种水解酶,它能蔗糖水解为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还原糖)。
(50℃水解) 3.5-二硝基水杨酸与还原糖共热被还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和反应液的颜色深度成正比。
(100℃显色)
三、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1、实验材料
蔗糖酶粗分离纯化(溶解即为样品Ⅲ) 2、实验试剂 ⑴
⑵ 20 7.3 缓冲液
⑶ 20 (1 )7.3缓冲液 ⑷ 0.2乙酸缓冲液,4.5 ⑸ 5%蔗糖溶液
⑹ 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 3、实验仪器
(1)高速冷冻离心机
(2)层析柱(φ1.0×20㎝ )(1支/组)
(3)Ä (1套/组)
(4)部分收集器及收集试管(4管)(1台/组)
(5)-20℃冰箱(保存样品用)
(6)微量移液枪 200、1000
(7)1.5离心管(留样品Ⅲ和样品Ⅳ用)
(8)7离心管(留样品Ⅳ用)
(9)恒温水浴(50℃、100℃)
(10)试管、移液管、试管架等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仪器连接
(1)接通各仪器电源,将泵头分别放置A,B两个溶液瓶中。
注意B为含溶液。
(2)点击电脑桌面上软件图标,打开软件。
选择,点击,进入操作界面。
点击
(3)在操作界面的工具栏,点击。
出现窗口,调节为 1,确定。
2、装柱与平衡
(1)检查层析柱的两端接头,底端有膜的置于下方。
(2)程序暂停。
将层析柱放入卡槽,上端接头与混合器()相连,下端接头与样品阀( )相连。
(3)平衡一个柱体积(约2020)
3、加样
停止加入20 7.3 缓冲液。
待缓冲液液面与胶体表面相切时,程序暂停。
旋开柱上方接头,用胶头滴管缓慢将5蔗糖酶蛋白样品溶液(样品Ⅲ)加入层析柱中,注意顺着柱壁滴加,尽可能保持胶面平整。
程序继续,使样品溶液进入胶体,待样品溶液完全进入胶体后,程序暂停,用少量洗脱缓冲液将残余在层析柱壁上端的样品洗下,并完全进入胶体后,再加缓冲液至一定高度。
4、洗脱(梯度洗脱法)
(1)加样后,先用进行洗脱,洗去未被凝胶吸附的杂蛋白(20左右);
(2)待层析柱流出液在仪器上绘出的基线稳定,在程序主界面的工具栏→ → → ,在两个框内均填入100,点击,最后点击一次,开始梯度洗脱。
每2接一管,当上升至8 时,开始测定各管的蔗糖酶活力;
(3)将蔗糖酶活力高的若干管酶液(2-3管)合并,测量总体积V4(样品Ⅳ),样品用7离心管-20℃保存。
5、蔗糖酶活力检测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上次实验粗提取的蔗糖酶蛋白溶液V3=12.3
本次实验加样的蔗糖酶蛋白溶液V3’=5.0
蔗糖酶活力高的两管酶液合并后V4=4.0
六、实验结果和分析
1、洗脱曲线
(1)曲线
①在55-70时,曲线有两个峰值,这是未被凝胶吸附的杂蛋白的体现。
②85-95的峰值性状较为“规准”,但经过活性检测发现为杂蛋白。
③105-120有一个峰值较小的峰,经过活性检测其中含有活性较高的蔗糖酶。
实验名称: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蔗糖酶姓名:吴逸璇学号:3170100207
(2)在73左右,B的值瞬间上升,这是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的。
当时直接把的阀门由A 转换到B,而没有一个梯度的上升。
但好在及时止损,开始了正确的操作。
正确操作:“在程序主界面的工具栏→ → → ,在两个框内均填入100,点击,最后点击一次,开始梯度洗脱。
”
(3)的值随着B浓度的增长而增长(导电性增加)。
2、蔗糖酶活力检测对比图
如图示,从左到右,第3管和第5、6管都分别有较深的颜色(由于手机、光线等原因,图示颜色比实际颜色要浅,实际颜色更深),说明在对应的两个时间段内洗脱出活性较高的蔗糖酶。
七、实验讨论和心得
1、如上所述,在层析柱流出液在仪器上绘出的基线稳定后进行 B的梯度洗脱时,进行了错误的操作(直接将的阀门由A转换到B),这导致了 B浓度的突然上升,在之后一段时间内,较高浓度的 B可能将柱上部分蔗糖酶与杂蛋白一起洗脱下去,导致之后的第一个峰没能够检测出目标蛋白。
2、什么是梯度洗脱?
梯度洗脱()又称为梯度淋洗或程序洗脱。
在同一个分析周期中,按一定程度不断改变流动相的浓度配比,称为梯度洗脱。
在同一个分析周期中,按一定程度不断改变流动相的浓度配比,称为梯度洗脱。
从而可以使一个复杂样品中的性质差异较大的组分能按各自适宜的容量因子k达到良好的分离目的。
梯度洗脱的优点:1.缩短分析周期;2.提高分离能力;3.峰型得到改善,很少拖尾;4.增加灵敏度。
但有时引起基线漂移。
3、心得
这次实验使用的主体仪器是Ä,这台仪器的存在大大改良且简化了实验操作,同时也增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听杨老师说,在没有这台仪器之前的学生们,做这个实验都会耗费更多的时间,还可能手忙脚乱。
不仅感叹,科学的研究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又反作用于科学研究,这无形中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生生不息,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