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第十一课-热水供热系统的集中运行调节
- 格式:ppt
- 大小:471.50 KB
- 文档页数:47
浅谈热水供暖系统管理中的运行调节[摘要]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来临时,最佳的取暖方式是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在机械循环系统中,设置了循环水泵,增加了系统的经常运行调节和维修工作量;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可以用于多幢建筑,甚至发展为区域热水供暖系统。
【关键词】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充水;启动;调节;管理一、热水供暖系统和运行调节概述以热水作为热媒的供暖系统,称为热水供暖系统。
从卫生条件和节能等考虑,民用建筑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
热水供暖系统,可按下述方法分类:1.按系统循环动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循环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
靠水的密度差进行循环的系统,称为重力循环系统;靠机械力进行循环的系统,称为机械循环系统。
2.按供、回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管系统和双管系统。
3.按热媒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低温水供暖系统和高温水供暖系统。
运行调节是指当热负荷发生变化时,为实现按需供热,而对供热系统的流量、供水温度等进行的调节。
热水供热系统的热用户,主要有供暖、通风、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用热系统等。
这些用热系统的热负荷不是恒定的,如果供暖通风热负荷随室外气象条件:变化,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随使用条件等因素而不断变化。
为保证供热质量,满足使用要求,并使热能制备和输送经济合理,就要对热水供热系统进行供热调节。
二、供暖热系统的运行调节方法1.热水供暖系统的充水和启动在热水供暖系统投运之前,必须先进行系统的充水和启动,然后再进行系统的初调节。
用补给水水泵进行系统充水,使用的水质应符合gb1576—85《低压锅炉水质标准》,顺序是热源—网路—热用户。
热水锅炉的充水从锅炉的下锅筒和下联箱进行。
当锅炉顶部的集气罐上的放气阀有水冒出时,可关闭放气阀,锅炉充水即告完毕。
在网路充水之前,应关闭所有的排水阀,开启网路中所有的放气阀。
同时开启网路末端连接供回水管的旁通管阀门。
在关闭所有用户系统的情况下,将水压入网路,当网路最高点上的放气阀有水冒出时,可关闭放气阀,网路充水即告完毕。
2016年10月下【城市建设】住宅与房地产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运行和调节曾 琳,王宏伟(沈阳建筑大学,辽宁 沈阳 110168)摘要: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供热的发展步伐也不断进步发展,人热网工程的建设规模相对较大,而且有很高的施工成本,这与城市的建设发展有着很大的关联性。
要想确保城市居民的持续供热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热能的分配意义深远。
文章就简要展开对集中供热网管运行和调节问题的分析与论述,期望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集中供热管网;系统运行;调节方法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6)10-0256-011 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概述在集中供热网管的运行中,水蒸气或者热水是主要的热媒,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运用多个热源,采取热交换站及管网供热的方式,就能实现对城市用户的供热。
相较于传统的锅炉供热来说,集中供热的方式主要是由多个热源、热网以及用户所组成的。
当前,集中供热锅炉供热技术以及热电联产供热技术,是我国采用的主要集中供热技术,在连接热能用户和热源的过程中,管网在分配热能和输送热能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在当前的集中供热管网中,枝状管网相对来说造价比较低廉,而且管理运行方式也较为简单,因此这种形式的管网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
然而实际中,枝状管网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果城市供热系统中有两个以上的热源供热,就可以采取干线的方式将热源加以连接,因为环状管网的形式造价相对比较低。
2 集中供热管网调节系统的分类(1)集中调节。
此种调节形式相对来说易于操作,仅仅需要在供热的源头上对温度进行适当地控制就行。
(2)局部调节。
相对于集中调节的方式而言,局部调节的灵活性就比较强,这种调节方式主要是在用户热源的连接处或是单独的热力站对温度进行控制。
这种方式对用户的不同需求都可以满足,也比较容易操作,所以局部调节的方式有一定的应用空间。
(3)个体调节。
这种调节方式主要是结合用户的自身需求,在供暖设备处对温度进行自动的调节。
《热水集中供热采暖系统运行调节方法探讨分析》摘要:集中热水供暖系统中,tg=95℃,th=70℃,并配之以分阶段改变流量质调节的运行调节方法被广泛应用。
但还不应说这是惟一最合适的方法。
本文结合运行调节方式,从减小管网计算流量、加大设计供回水温差入手探讨一种与“大流量小温差”这种不经济的方式相对而言较为经济的设计和运行调节方法。
关键词:热水集中,供热采暖系统,运行调节方法,管网计算流量,“TJ”调节法,循环泵配置引言作为锅炉运行管理部门,为了保证住宅小区不仅能在室外设计温度(如吉林市-24℃)的条件下,维持室内设计温度(一般为18℃)标准,同时还应该保证在其它任意非设计室外温度条件下,也能合理调整热媒参数保证室内温度,作到既能保暖又节煤,那么,不仅需要有正确的设计,还必须认真搞好热水供暖系统的运行调节,否则是难于实现。
集中热水供暖系统中,tg=95℃,th=70℃,并配之以分阶段改变流量质调节的运行调节方法(以下简称“TJ”方法)被广泛应用。
但还不应说这是惟一最合适的方法。
尤其是按这些基本点设计的系统,实际管网和设计容量过大(如水泵、管网直径),过多(如散热器),普通为“大流量小温差”、并且是低温工况下的运行方式。
尽管这种方式可以弥补(或者说是掩盖)了一些设计方面和运行方面的不足,但相对一次性投资较大,运行耗电较多,则与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反差太大,不相适应。
所以本文试图结合运行调节方式,从减小管网计算流量、加大设计供回水温差入手探讨一种与“大流量小温差”这种不经济的方式相对而言较为经济的设计和运行调节方法。
11运行调节方法及管网计算流量目前国内小区共暖设计上考虑采用运行调节方法,都是“TJ”方法总结其原因是:1.1短期内热水供暖系统的设备水平还难以实现逐室逐户的个体调节,只能在热源或热力站进行集中或局部调节。
1.2单纯的集中质调节或量调节又各有不可克服的明显弊病。
1.3虽然热水供暖系统的最佳调节工况为质和量的综合调节,但亦因目前的设备及水平有限还难以广泛应用。
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摘要:系统论述了在热⽔集中供热系统中供热调节的重要性、依据、⽬的和⽅式,并对集中质调节、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间歇调节、质量—流量调节的定义和计算进⾏了论述,并进⾏了⽐较。
最后针对⽬前⼤部分采⽤的间接连接供热系统⽔温-⽔量调节计算、⽔温-⽔量调节曲线进⾏了举例计算和绘制,说明了质量-流量混合调节的优点。
关键词:热⽔供热系统;供热调节;⽔温调节曲线;节能降耗⽬前,我国北⽅各城市已相继实施了集中供热,集中供热⽐分散供热,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节能效益是显著的,且供暖热⽤户与热⽹之间⼤部分采⽤了间接连接,即供热系统由热源、热⽹、热交换站和热⽤户四部分组成。
为了更好的保证供热质量,满⾜使⽤要求,并使热能设备和输送经济合理,就要对集中供热系统进⾏供热调节。
1 供热调节的依据在城市集中热⽔供热系统中,供暖热负荷是系统的最主要的热负荷,甚⾄是唯⼀的热负荷。
因此在供热系统中,通常按照供暖热负荷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规律,作为供热调节的依据。
2 供热调节的⽬的供热调节的⽬的,在于使供热⽤户的散热设备的放热量与⽤户热负荷的变化规律相适应,维持供暖房屋的室内计算温度,以防⽌供热热⽤户出现室温过⾼或过低。
3 供热调节的⽅式根据供热调节地点不同,供热调节可分为集中调节、局部调节和个体调节三种调节⽅式。
集中调节在热源处进⾏调节,局部调节在热⼒站或⽤户⼊⼝处调节,个体调节直接在散热设备处进⾏调节。
4 集中供热调节的基本公式集中供热调节的基本公式是:q=(tn-tw)/(tn-tw’)=g(tg-th)/(tg’-th’)=(tg + th -2tn)1+b/(tg’+ th’-2tn)1+b式中tn——供暖室内计算温度,℃;tw——供暖室外某⼀温度,℃;tw’——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g——供暖热⽤户的供⽔温度,℃;th——供暖热⽤户的回⽔温度,℃;tg’——供暖热⽤户的设计供⽔温度,℃;th’——供暖热⽤户的设计回⽔温度,℃;q——相对热负荷⽐;g——相对流量⽐;b——散热设备的特性参数。
集中供热运行调节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集中供热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或者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采用合适的集中供热运行调节方式不仅是保证人们生活舒适的需要,也是节约资源、能源的迫切要求,同时也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供热运行调节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户的散热量与供热量保持平衡,防止温度过低或者过高现象的出现,为用户提供一个理想舒适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集中供热运行调节前言集中供热在我国寒冷的北方比较盛行,集中供热就是指一个热源通过很多热管网将热量传到各个用户的一种供热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了集中供热运行过程中的调节步骤、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以供同行参考。
1、集中供热运行过程中的调节步骤热力管网运行调节分初调节和运行调节。
初调节是指在供热前或供热初期进行的将各热力站的流量调配至实际负荷所需要的流量的过程,解决运行初期水平失调,即初调节是对流量的调节。
根据水力计算结果和往年运行经验,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和手动操作达到供热初期调节的平衡。
对一次管网来说,近端热力站由于距离热源较近,总的沿程和局部阻力小,供、回水资用压头较大,需要关小阀门,减小压差,降低流量,使实际一次管网水循环流量等于计算流量。
对一次管网的调整采用由近端到远端,由主线到支线的方法。
在运行初期由于负荷的变化及新热力站的投运,初调节需要反复进行,直至系统负荷稳定。
在初调节完成后,当室外温度发生变化时,需要通过运行调节来实现。
运行调节是指在热源处进行的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的温度和流量的调节,即运行调节是对热量的调节。
运行调节按调节方式又可以分为质调节、量调节、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和间歇调节。
2、集中供热运行过程水力失调情况下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方法随着室外温度的变化,根据总的热负荷及流量的情况计算的结果,相应的调整供水温度、变化循环流量或是当室外最低温度低于某一值或者根据当地实际的经验气象数据到达严寒状况时,需要增大供水流量然后再通过调节供水温度进行调节(即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及改变每天的供热小时数来实现调节目标。
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调节管理措施的探讨一、供热调节的类型及特点根据供热调节地点的不同,供热调节可以分为集中调节、局部调节、和个体调节。
集中调节在热源处进行调节;局部调节在热力站或用户入口处进行调节;个体调节是在散热设备(如散热器、暖风机、换热器)处进行调节。
集中供热调节容易实施,运行管理方便,是最主要的供热调节方法。
但即使对只有单一供暖热负荷的供热系统,也往往需要对个别热力站或热用户进行局部调节,调整用户的用热量。
对有多种热负荷的热水供热系统,通常根据供暖热负荷进行集中供热调节,而对于其他热负荷(如热水供应、通风等热负荷),由于其变化规律不同于供暖热负荷,则需要在熱力站或用户处配以局部调节,以满足其要求。
对多种热用户的供热调节,通常也称为供热综合调节。
对于分户计量的供暖系统,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个体调节,热源根据用户及室外气温的变化进行被动的集中运行调节。
二、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调节的管理集中供热的目的在于维持室内气温适宜,使建筑物热量的得与失之间处于平衡状态,因此运行期间,随着室外气候因素的改变需要进行适时的调节,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因此集中运行调节分为:质调节;量调节;分段改变流量调节;间歇调节。
1、质调节在进行质调节时,运行时循环流量始终保持设计值不变,只改变供暖系统的供水温度。
这种调节方式,网路水力工况稳定,运行管理简便,采用这种调节方法,通常可达到预期效果。
集中质调节是目前最为广泛采用的供热调节方式。
(1)缺点:由于在整个供暖系统中,网路循环水量总保持不变,消耗电能较多。
同时,对于有多种热负荷的热水供热系统,在室外温度较高时,如仍按质调节供热,往往难以满足其他热负荷的要求。
例如,对连接有热水供应用户的网路,供水温度就不应低于70℃。
热水网路中连接通风用户系统时,如网路供水温度过低,在实际运行中,通风系统的送风温度也过低,这样会产生吹冷风的不舒适感。
在这种条件下,就不能再按质调节方式,而采用其他调节方式进行供热调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