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田径运动员选材
- 格式:pdf
- 大小:439.15 KB
- 文档页数:7
初中短跑“三步走”选材与实施建议短跑是田径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生体育比赛中的重点项目之一。
对于初中选手来说,在短跑项目中打好基础非常重要。
在选手的训练过程中,正确的选材和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初中短跑“三步走”选材与实施建议。
一、选材建议1.身体条件初中选手的身体条件是开展体育锻炼的重要前提条件。
短跑运动需要选手有一定的基本力量和敏捷性,在选材中需要评估选手的身体素质和发育水平。
选手的身体素质好,发育较好,身高适中,并且有较强的三阶段爆发力和敏捷性,是优秀的短跑选手。
2.天赋因素天赋是短跑运动员成功的关键之一。
选手的身体素质好,身高适中,并且拥有较强的控制力和单脚爆发力等天赋条件,是达成优秀的短跑成绩的关键之一。
3.兴趣爱好兴趣爱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践动力。
选择对短跑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斗志和信心。
二、实施建议1.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提高短跑成绩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一训练旨在强化选手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增加选手的爆发力和身体控制能力。
初中生的训练重点应放在自身重量的肌肉训练上,如深蹲、仰卧起坐等,也可以进行简单的器械训练。
2.技术训练初中短跑技术训练是提高短跑成绩的关键环节。
在技术训练中,选手应学习正确的出发姿势、准确的显示跑、自然平衡的落脚等技术动作。
教练需要根据选手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表现,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将学习和训练分解成小步差距,并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
3.灵敏训练灵敏训练是提高短跑成绩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一训练的目的是提高选手的反应能力和爆发力,可以采用“单腿跳远”、“跳箱”、“折返跑”、“短跑起步”等灵敏训练项目,提高选手的动作速度和身体协调性,增强身体控制力。
总之,初中短跑“三步走”选材与实施建议是针对初中生群体的一种可操作性极高的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选手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希望教练、家长和选手能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从而在短跑项目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长跑运动员如何选材小学长跑运动员如何选材小学长跑运动员如何选材,是我们作为基层体育教师最关心的问题,它涉及到运动会比赛能否拿成绩,是关系到学校脸面的问题。
一、小学长跑运动员选材方法(一)小学中长跑运动员的生理选材,已成为预测未来成绩的客观指标,在选拔少年中长跑运动员,一般应集中在:男子10-12 岁女子 10-11岁,此时期测试运动生理机能比较清楚,能比较容易地看到运动员的先天运动能力。
对少年从事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参加运动比赛的意志品质及自然的技术特点和身体素质都能比较清楚地观察出来。
(二)生理选材和心理选材在进行生理选材时,一般抓住下面几个主要环节:1、心率选材,在测定负荷前后心率变化时,给运动员极限负荷后心率上升180次/分,休息1分钟下降到160次/分,休息2分钟下降到140次/分,休息3分钟下降到120次/分左右,证明这类运动员心血管功能较好,且耐力乳酸能力较强,一般应选拔为运动员。
2、长跑讲究耐力,对于运动员选材般来说选体型瘦高且腿长上身短,因腿长能有迈步距离优势,上身段短能减少身体对腿部压力,使跑步速度加快耐力提升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3、身体素质的选材。
在进行身体素质选材的过程中, 要根据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五项身体素质, 进行综合考查. 耐力是中长跑的关键素质,随着中长跑速度的不断提高,对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耐力和最大吸氧量的遗传因素很大,约各占到93%和93.4%。
因而选材时,一定要很好进行测定。
速度是中长跑的第二素质。
目前,不论是中长跑或长跑都对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而在选拔儿童、少年选手时,要注意其速度素质。
一般情况下,速度好的运动员,其它条件大致相同,将来成绩肯定提高快。
柔韧和灵敏,由于遗传能力相对较小,训练可塑性大,在选材时进行必要的考虑即可。
总之,身体素质的选材,在选材时的整个项目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只凭专项成绩进行选材,淘汰率必然很大;只有结合科学的方法进行选材,才能使成绩迅速达到先进水平。
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选材少年中长跑运动员选材同其他项目的选材有相似之处,又有着独特的项目要求,虽然教材上有许多选材标准,但是由于少年选材是初选阶段,身体尚未成型,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形态变化较大,所以教练员在掌握常识性的选材理论后,还要摸索其项目特有的选材规律,做到理论与经验相结合,而不能完全套用教材上的那些标准或单纯靠比赛选材,真正做好中长跑运动员的初选的成材率。
1 身体形态身体形态是选材的基本因素,身体瘦长,属中胚层或外胚层类型的,髋关节小,下肢长,小腿长,(但不过长)跟腱长(手测是弹性好,这需要教练员的经验和手感),脚小,脚趾短,由于青少年的身体尚未成型,必须参考其父母的身体形态,并询问其直系二代,旁系一代的近亲有无肥胖遗传。
并询问父母有无运动史,女队员必须密切监控月经初潮前后一年的变化,如果此时变化不大,基本上以后身体基本定型了。
2 心肺功能严格的讲心肺功能属于身体素质,在这里单独作为一项指标讲,因其有着极其重要性,如果中长跑运动员没有一个较高的心肺功能基础,将来无论怎么科学训练,都达不到一个很高的层次2.1施加定量负荷时,好的队员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可用心功能测试:静坐5分钟,测15秒的心率乘4,的得数值P1,做30秒蹲起30个,即刻测15秒的心率乘4,得数值P2休息一分钟,再测一次15秒的心率乘4,得数值P3,(P1+P2+P3)-200,得数值除P4以10,得数值P参考值:0为最好,1-3为较好,4-11为一般2.2也可用测施加定量负荷后的即刻10秒心率,再测一分钟后的10秒心率,看能恢复几个多者为优。
同时仔细倾听运动时队员的呼吸状况。
3 肌肉的耐酸能力这种能力很少有教练作为选材的指标提出,但作为原始材,在未经过正式训练前的少年的确这种能力的差异,这种小孩的150——400米之间跑的能力特强,这种能力可能是体内的乳酸脱氢酶先天性高的表现,关键时候这种能力能补充心肺功能的不足4 身体素质一个好的原始材,在初期应该是全面的素质,不应该出现极端的素质,各方面的素质应该相对来说都不错,包括速度、快速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但要注意的是:有一些先天速度、快速力量、耐力不错的队员柔韧性不好。
竞走项目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前言田径运动在现阶段之所以迅速发展,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科学的选材,二是科学的训练。
而科学选材的主要对象为那些将来能达到世界水平的青少年运动员,对其进行科学的选拔并作出评价。
对运动潜力作出预测,这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主要内容:1、身体状况其实竞走说到底是耐力运动,它和其他项目的运动员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很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身高要求比较低,所以体重相对会比较轻,运动员可以减少行走时的能量消耗。
其实去运动员一定要保持下肢的频率和灵性,身材高对此有不利影响,但身高太低会影响步伐。
正常情况下,运动员的身高、腿长实际上在比赛中有明显的优势,但不能作为选择竞走的唯一条件,而要综合分析运动员的状况。
竞走是由胯髋运动完成的。
对这样关节的健康性要求很高,要求苛刻。
为了确保运动员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灵活性和抵抗力,较窄的身宽将不会成长为人的体格和力量。
第三,要看关节有无生理弯曲,选择自然膝关节屈曲,柔韧性好的运动员,走路上精,与跟腱部相同,脚踝会有一个大振幅,反之不够灵活的关节,拾取和提高,实际上去技术更难以影响技术的发挥。
青少年中选择的运动员应该身材苗条,体重也比较轻盈;对于身体通过关节和脚踝具有良好的灵性和抵抗力,保证长时间的快速跑车技术特点应该是身材窄小,大脚踝竞走效果更好。
2、竞走技术要求大步,高步频,对心血管系统要求较高,脉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血管功能的水平。
脉冲和容易测量,在相对平静和在相同的负载下测试,选择脉冲相对较低。
血红蛋白和特定的肺容量应作为首要标准,血红蛋白反映氧气容量的大小,血红蛋白含量,结合氧气,它可以增加运动员的能力。
重要的能力和人的年龄,性别,体重。
训练和运动有特殊的要求,鉴于肺吸气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客观地反映呼吸功能的质量。
肺活量的大小影响了肺通气量的相应大小,肺活量大,可以减轻肺通气阻力,增加气体流量,减轻呼吸肌克服联盟的额外负担,延缓疲劳的出现,增加冷却路径。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材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拔和基础训练——选材篇威宁四中罗方1、早期选好苗子是田径出精品的重要保障1.1 得田径者得天下。
凡称得上世界体育强国的都是田径强国。
在国内体育界,“人种论”的观念由来已久。
认为亚洲黄种人要在田径短、跨、跳项目上超越黑人运动员是“不可逾越”的。
这种偏见长期束缚我国田径教练员的聪明才智,是阻碍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桎梏。
建国六十年来的事实证明,我国田径运动员在建国以来的不同时期,在男子100米、110米栏、男女跳高、三级跳远,女子铅球及中长跑、竞走等项目上多次达到并超过世界水平。
在上述涵盖田径跑、跳、投的项群中,曾在奥运会上披金摘银,涌现出众多田径明星。
特别是近几年刘翔的杰出表现,更有理由让我们不要为黄种人而悲观。
1.2 历史证明,只要我们把握项目特征,深入研究它的技术特点,深入挖掘适应项目特征和技术特点的优秀后备人才,潜心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训练理念,优秀田径人才的涌现是水到渠成的。
1.3 当今世界田径已进入高体能、高智能、高科技的“三高”境地。
这“三高”的第一突破点就是选材。
田径运动与其它竞技项目不同的是,它是展示个人高体能、高技术能力的项目。
技术动作的优劣所产生的成百上千次的重复给田径运动带来多姿多彩的魅力。
以运动员几乎耗尽体能的付出,向更快、更高、更强的境地发展。
它集中了现代竞技体育所必须的速度、力量、灵敏、协凋、弹跳等素质。
而人类的这些运动素质必须符合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的原则。
遵照“用进废退”的生物学宗旨,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改造。
所以说,对于田径运动项目特征的认识是无止境的,运动水平的提高也是无止境的。
鉴于遗传因子的生物学改造,在当今科学技术条件下还很难实现,但我们已经摸索出项目特征所必须具备的个体生物学强者在少儿时的症状和生理、生化范畴的依据。
依照这些科学的依据和经验,我们可以精选出优秀的后备人才进行早期系统训练和培养。
2、青少年选材的特点和方法2.1 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多年的身体形态、机能测试和训练时间的积累和考察,获得第一手实践数据,遵照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理机能与运动能力统一的运动训练学理念,按照项目的特征,筛选出符合本项目特征的生物学强者,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小学生田径运动员的选拔方法小学生田径运动员的选拔方法中长跑运动员的选材(一)身体形态在中长跑运动员的选材上要选择身体形态“瘦”形者,身体匀称、腿长、体轻、骨盆小、胸围大,膝、踝关节围度小,跟踺明显,足弓较大者。
男运动员预测身高在155cm左右,女运动员预测身高在145cm左右为佳。
(二)生理机能在选择运动员时还要注意其心肺功能指标。
我们可用简单的方法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进行测验。
1.测运动员安静时的脉搏;2.负荷后的即时脉搏;3.负荷后3~5分钟脉搏。
以即时脉搏较低和脉搏回降较快者为优。
(三)心理素质中长跑运动员不仅要有超人的心肺功能,同时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因此,选材时要相应考虑那些性格活跃而又沉着,有吃苦的毅力和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应变能力的运动员。
(四)动作技术技术方面着重观察运动员自然跑的技术,跑动中动作自如,后蹬快速有力,节奏明节,富有弹性的运动员。
短跑运动员的选材1.高矮的权衡短跑分100m,200m,400m三个项目,由于跑的距离不同,对运动员身体形态的要求应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100m为主项的运动员身材的高矮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在1.60mz左右就行。
虽然运动员的身高和步长是成正比的,身材越高,步长越大,但由于身材矮小的运动员往往具备肌肉粗壮有力,爆发力强,反应灵敏,频率快等特点,因此,对短跑运动员(特别是以100m为主项的运动员)的选材时,既要注意身高,但也不应单纯追求身高,否则会把一些赋有短跑才能的身材不高的运动员拒之门外,埋没人才。
当然,身材矮小的运动员要想在短跑中取得优异成绩,必须采用提高步频的办法来弥补步长的不足,而步频愈快,单位时间肌肉收缩的次数增加,从而加大了肌肉工作的强度,体能的消耗也较多,这样速度就不容易保持,所以对以200m和400m为主项的运动员的选材,身高的因素是不能不加以考虑的.因为身材较高的运动员可以用较大的步幅和较低的步频来获得和保持速度,从而减低了肌肉工作的强度,节约了体能的消耗。
青少年竞走运动员选材方法分析一、身体素质1.1 体型特征竞走运动是一项需要长时间保持高强度运动的项目。
由于霍夫曼定律的作用,竞走运动员的身高一般在160cm左右,这样在发力时能更好地利用身体的重心,提高速度和稳定性。
竞走运动员的体重也需要控制在合适范围内,过重会增加运动员的负担,而过轻又会影响到力量的发挥。
选材时需要注重对运动员体形的观察,并据此作出合理的判断。
1.2 肌肉力量竞走运动中,大腿肌肉的力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大腿肌肉力量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发力,提高速度。
青少年竞走运动员选材时,需要注重对其大腿肌肉力量的评估,并适当进行力量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
1.3 肺活量竞走运动需要运动员长时间保持高强度的呼吸,因此对肺活量的要求较高。
选材时需要对运动员的肺活量进行测试,以确保其有足够的气息供给。
可以通过有氧运动来提升运动员的肺活量,提高其在竞走运动中的表现。
二、心理素质2.1 毅力和耐力竞走运动是一项需要毅力和耐力的项目,运动员需要在长时间内保持高强度的运动,因此需要具备较强的毅力和耐力。
选材时需要对运动员的意志力和耐力进行评估,选择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青少年运动员参与竞走运动。
2.2 抗压能力2.3 比赛心态竞走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冷静和清晰的头脑。
选材时需要对运动员的比赛心态进行考察,选择具备良好比赛心态的青少年运动员参与竞走项目。
三、比赛成绩3.1 训练加成在选拔青少年竞走运动员时,需要考察其近期的训练成绩,看看是否有稳步提升的趋势,这可以更好地判断选手在未来是否有进步空间。
竞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选拔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可以更好地评估其竞走水平。
选手的比赛成绩不仅可以反映出其竞走水平,也能反映出其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3.3 竞技潜质通过青少年竞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可以初步判断其竞技潜质。
一些表现出色的青少年竞走选手往往意味着他们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潜力,值得重点培养。
大众体育2021年4月SPORT LEISURE MASS SPORTS49竞技与训练能不能成为一名好的运动员,体能是关键因素。
但体能训练必须依靠于日常训练的积累,这也突显出早期训练对运动员们的重要性。
早期选拔可以帮助孩子们早早的发现自己的运动天赋,更早的开启他们的训练,帮助他们更好的发挥他们的运动天赋,对孩子们的成长和职业选择都是十分有帮助的。
1 体能的重要性体能是运动员们的基本运动素养,运动员们的所有运动都必须基于体能,要不然高负荷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和运动比赛中的竞争压力会把运动员们压垮。
所以,我们要更加重视体能的训练和培养。
但运动员的体能也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先天长辈们的遗传又有后天高强度的训练,这是两项关键因素,除此之外,运动环境、竞争压力、以及教练们的悉心指导对运动员的培养也十分重要。
所以,对田径运动员进行早期的选拔,让他们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接触这些运动训练,对他们体能的培养与锻炼十分的有有好处。
再加上先天的一些优势和后期教练对体能训练的技巧指导,不会让我们的运动员从体能上就不占优势。
我们都知道由于环境因素和饮食习惯的影响,外国人的身高和体格都要比我们好一些,所以,早早地发现自身的运动优势与锻炼,才能为我们体育界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国争光,为国效力。
2 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拔形式与标准对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拔,会根据其长短的类型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
对于中长跑运动员,我们对其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的要求十分的高,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必须达到身体匀称、体态轻盈、胸围大但是盆骨小,除此之外膝、踝关节的围度还要小,对足弓的要求还要大;身高方面对其的要求是较高并且还要有长的更高的趋势。
从生理机能上心肺功能要选择回降速度快的,可以承受住更高负荷的运动强度。
除此之外,心理素质和动作技术都是择优录取;因为在运动场上对心里素质的要求十分的高,不少运动员因为心里素质的原因其在运动场上的成绩要远低于平时训练的成绩,更有甚者,一些运动员由于心理素质不好,直接在赛场上晕倒。
田径各项群选材要素我们基本了解田径各项目的特征和技术特点。
根据这些特征,我们要在数以千万计的少儿中间挑选出符合项目特征的孩子从事早期训练,真可谓大海捞针。
有时候往往众多教练同时看中一个孩子,但几年后却没有练出来这就需要教练的慧眼,是科学和经验的结合。
下面就重点阐述田径各项群运动员的选材模式特征和少年时的初选要求。
少年初选年龄男为12岁,女为11岁,第二性征发育表象O—Ⅰº。
3.2 优秀短跨运动员的模式特征表二具有身高而匀称,下肢较长,膝关节和踝关节围度小,跟腱长而清晰,爆发力出众,步频快,反应敏捷,动作协调弹跳好,关节灵活柔韧好,心肺功能较好,肺活量相对大,有氧付谢能力强,跑的动作自然、合理,步幅开阔,向前性好,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均衡,心理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在激烈竞争中求胜欲望强烈。
优秀跳跃运动员的模式特征表三具有较理想的身高优势,体型高挑,比例匀称。
跳高运动员下肢长,重心高,具有弹性的肌肉爆发力,位移速度快,灵敏节奏性强。
身体腾空后的自控和平衡能力好。
具有坚毅的心态和沉稳的心理应对能力。
撑杆跳高运动员更应具有跳远运动员的能力,体操、杂技运动员的协调、灵敏和空中控制身体平衡感觉的能力。
优秀投掷运动员的模式特征表四具有身材高大,指距大于身高,肩宽体壮,爆发力强,加速能力好。
最大力量强,动作放松、协调,神经类型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突出。
善于动脑,接受能力好,在比赛中抗干扰能力强,关键时刻出手速度快,具有较强的全身协调能力,技术合理,自控能力强。
优秀耐力项目运动员的模式特征表五耐力跑运动员对身材的总体要求是四肢匀称,关节力量和柔韧性具佳,体型轻盈,心肺功能上乘,耐力素质超群,能承受较大强度的耐力训练。
脚踝的支撑能力强,跑的动作协调、放松,实效性高,抗疲劳能力强,意志品质顽强,具有灵活而稳定的神经类型。
在田径运动员选材上应避免“按图索骥”,机械地用尺来丈量上、下比例,去追求各项比值的最优水平,关键是按照各项目的技术特点,找准项目特征的突破口,不拘一格地去发现人才,发觉天赋,发展运动员内在的运动潜能。
青少年竞走运动员选材方法分析竞走是一项需要良好身体素质和专业训练的田径项目,选材成为青少年竞走队伍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如何选材出合适的青少年竞走运动员,是教练和选拔人员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青少年竞走运动员选材方法。
一、身体素质竞走是一项注重耐力和柔韧性的项目,因此对竞走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选材过程中,应该重点考察青少年运动员的身高、体重、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等方面。
1. 身高:良好的身高是竞走运动员的基本要求之一。
一般来说,男性竞走运动员的身高应在170cm以上,女性竞走运动员的身高应在160cm以上。
身高过矮会影响运动员的步频和步幅,降低竞走的速度和效果。
2. 体重:适当的体重对于竞走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
过重会增加身体负担,影响运动员的耐力和柔韧性;而过轻则会影响运动员的力量和稳定性。
在选材过程中需要关注运动员的体重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 肌肉力量:竞走运动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肌肉力量,以保证在长时间的步行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姿势和步伐。
选拔人员应该对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和测试,以确保其具备良好的肌肉力量。
4. 柔韧性:竞走是一项需要较高柔韧性的项目,良好的柔韧性可以帮助运动员减少受伤的可能性,提高步行效率。
选拔人员应该对运动员的柔韧性进行测试,以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柔韧性。
二、心理素质除了身体素质,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也是选拔的重要考量因素。
竞走是一项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项目,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选材过程中,应该关注运动员的意志力、毅力和心理抗压能力等方面。
1. 意志力:竞走需要运动员保持较长时间的高度集中和持久不懈的努力,因此需要运动员具备坚强的意志力。
选拔人员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测试和训练来评估运动员的意志力水平。
2. 毅力:竞走是一项需要长时间坚持的项目,运动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毅力才能完成比赛。
选拔人员应该关注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评估其毅力水平。
田径运动员选材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国有体委于1987-1990年组织田径专家、学者及科研人员,编写了中国第一部《田径教学训练大纲》对各个项目的选材内容、指标、方法及各年龄阶段的选材要求、身体素质与专项成绩分级标准等有详细的规定和说明,指令在全国贯彻实施。
一、短跑运动员的选材短跑是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极限强度运动。
决定短跑竞技水平的速度能力、反应时、最高动作频率及无氧耐力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决定的,后天较难培养与改变,训练仅使这些天赋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短跑运动员选材更重视先天因素。
(一)身体形态短跑运动员的形态外观一般是中等或以上身材,肌肉发达且成束形,皮下脂肪较少;下肢较长,大腿比小腿稍短;踝围细,跟踺长且扁平、清晰;脚趾齐且较短,趾关节较坚固。
根据短跑技术对身体形态的要求,提出以下指标。
1.身高:对短跑成绩没有实质性影响,不同身高的运动员在短跑中均能取得好成绩。
但从总体看,高水平的运动员大多是身材较高者。
根据国内外资料,《大纲》提出以下身高标准:男子100米、200米运动员为175±5厘米,男子400米运动员为180±5厘米;女子100米、200米运动员为165±5厘米,女子400米运动员为170±5厘米,并对各阶段选材应达到的身高提出了相应要求。
对有特殊才能的矮个子运动员也不可忽视。
2.比大小腿长[大腿长/(小腿长十足高)×100]:大腿相对较短,能使跑时支撑阶段重心前移速度较快,大小腿折叠前摆快而省力。
小腿较长者,在角速度相同情况下,“扒地”速度较快,有利于完成支撑缓冲动作及缩短支撑时间。
因此大小腿长的比值应力求小些,要求≤100%,最好≤95%。
3.比踝围(踝围/跟腱长×100)与比跟腱长[跟腱长/(小腿+足高)×100]:踝围较细、跟腱较长者,小腿肌力较大,速度力量好。
因此,比踝围应力求小些(≤100%,最好≤95%);比跟腱长应力求大些(≥50%,最好≥55%)。
小学生田径运动员的选拔方法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小学生田径运动员的选拔方法小学生田径运动员的选拔方法中长跑运动员的选材(一)身体形态在中长跑运动员的选材上要选择身体形态“瘦”形者,身体匀称、腿长、体轻、骨盆小、胸围大,膝、踝关节围度小,跟踺明显,足弓较大者。
男运动员预测身高在155cm左右,女运动员预测身高在145cm左右为佳。
(二)生理机能在选择运动员时还要注意其心肺功能指标。
我们可用简单的方法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进行测验。
1.测运动员安静时的脉搏;2.负荷后的即时脉搏;3.负荷后3~5分钟脉搏。
以即时脉搏较低和脉搏回降较快者为优。
(三)心理素质中长跑运动员不仅要有超人的心肺功能,同时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因此,选材时要相应考虑那些性格活跃而又沉着,有吃苦的毅力和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应变能力的运动员。
(四)动作技术技术方面着重观察运动员自然跑的技术,跑动中动作自如,后蹬快速有力,节奏明节,富有弹性的运动员。
短跑运动员的选材1.高矮的权衡短跑分100m,200m,400m三个项目,由于跑的距离不同,对运动员身体形态的要求应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100m为主项的运动员身材的高矮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在左右就行。
虽然运动员的身高和步长是成正比的,身材越高,步长越大,但由于身材矮小的运动员往往具备肌肉粗壮有力,爆发力强,反应灵敏,频率快等特点,因此,对短跑运动员(特别是以100m为主项的运动员)的选材时,既要注意身高,但也不应单纯追求身高,否则会把一些赋有短跑才能的身材不高的运动员拒之门外,埋没人才。
当然,身材矮小的运动员要想在短跑中取得优异成绩,必须采用提高步频的办法来弥补步长的不足,而步频愈快,单位时间肌肉收缩的次数增加,从而加大了肌肉工作的强度,体能的消耗也较多,这样速度就不容易保持,所以对以200m和400m为主项的运动员的选材,身高的因素是不能不加以考虑的.因为身材较高的运动员可以用较大的步幅和较低的步频来获得和保持速度,从而减低了肌肉工作的强度,节约了体能的消耗。
42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与早期训练刘红改 定州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摘要:现如今我国体育领域的科学发展模式越来越规范,包括对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材,科学的运动员选材对于我国的体育运动越来越重要,选材的正确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的训练发展是否顺利,以及是否能够具有很高的效率。
因此,本文就对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与早期训练模式做以分析。
关键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选材;早期训练现如今各大高校都会设定体育院系,第一是为了帮助那些文化基础的学生能够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其次是想招取那些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还具有一定体能的学生,以方便以后能够更准确的培养和筛选,这就是一种非常科学的选材,要保证体育运动员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因此才会保证科学选材的有效实行,所以说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是非常重要的。
一、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一)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发育程度的鉴别每个孩子的骨骼发育可能都不一样,且运动员最主要关注的就是骨龄的生长,对于不同青少年的骨龄生长的不同阶段,要对此进行不同的分析,青少年田径运动员主要包括三个生活年跨过四个骨龄年、两个及以下生活年跨过四个骨龄年、四个生活年跨过四个及以下骨龄年集中类型。
(二)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心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对心理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这将影响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所以要了解田径运动员的心理,在运动员们练习的闲暇时间要一个个的了解运动员们的心理,在比赛前,也需要给运动员们做心理工作,让青少年注意力集中,不在浮躁,相信自己。
毕竟在青少年的发育过程中,有的青少年个性突出,训练过程中和比赛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干扰,这就很难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导致训练、比赛结果不尽人意。
(三)青少年的兴趣爱好“人一生中,必须有一样,不以此谋生的工作!”,我猜这就是兴趣爱好吧。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勇往直前,青少年对于一件事物有一定的爱好,在学习锻炼的过程中才不会感觉到累,而是开心,这样便会更容易达到成功。
田径运动员的选材讲稿田径运动员选材就是选拔田径运动天才,即把田径运动天赋好、好展潜力大的优秀人才挑选出来。
选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测评,二是定向。
前者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将适龄者形态、生理、生化、心理以及遗传等诸方面的特征测量出来;后者是指根据测评结果与专项特点预测未来的竞技能力。
其中心任务是在田径运动各项者中寻找更具运动天赋,能达到更高运动成绩的人才。
有人断言:“选材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
”选材的意义和作用在于:1.体育情报和体育科研的现代化使世界范围的运动训练方法日趋接近,选材便成为胜败的关键。
2.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运动天才。
3.可保证多年系统训练的顺利实施。
4.为运动员训练过程最佳竞技年龄区间的确定提供依据。
田径运动员选材的理论、方法等是整个科学选材的一部分,但由于田径运动主要靠体能,而体能更依赖于天赋和遗传,再加上田径项目多,各具特点等原因,故田径运动员的选材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也更加困难和复杂。
第一节国内外田径运动员选材的研究现状田径运动员选材由来已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可分为选优意识、经验选材、科学选材几个阶段。
从公元前776年第1届古代奥运会开始,各参赛队就选派最悍、最勇猛的斗士去为本部族争光,存在朦胧的选优意识。
1896年开始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各个国家或地区都选派竞技水平最高的人作代表参加奥运会和其它比赛,选优意识已较为明显。
本世纪40年代以前,各国开始重视运动员的选拔与培养,运动员的选拔主要靠教练员的观察和直觉,用皮尺、秒表等进行简单测量,然后凭经验作出判断。
从50年代开始,大量生物学科的测试技术与先进仪器引进体育领域,国际竞技运动水平大幅度上升,所以运动员的选材日趋科学化。
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了对运动员选材的研究,民主德国、联邦德国、苏联及美国、日本、印度等国都相继开始了选材工作,并发表了许多关于选材方法、手段以及理论问题的论文和专著。
目前,国外运动员选材有两种流派:一是系统体制选材,以俄罗斯、德国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为代表,其主要特点为:1、举国上下一条龙,选材体制健全;2、重视普查与层层筛选;3、建立指标体系和优秀运动员模式;4、竞赛制度与各级选材要求紧密配合;5、注重选材理论的研究。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拔和基础训练——选材篇
威宁四中罗方
1、早期选好苗子是田径出精品的重要保障
1.1 得田径者得天下。
凡称得上世界体育强国的都是田径强国。
在国内体育界,“人种论”的观念由来已久。
认为亚洲黄种人要在田径短、跨、跳项目上超越黑人运动员是“不可逾越”的。
这种偏见长期束缚我国田径教练员的聪明才智,是阻碍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桎梏。
建国六十年来的事实证明,我国田径运动员在建国以来的不同时期,在男子 100米、110米栏、男女跳高、三级跳远,女子铅球及中长跑、竞走等项目上多次达到并超过世界水平。
在上述涵盖田径跑、跳、投的项群中,曾在奥运会上披金摘银,涌现出众多田径明星。
特别是近几年刘翔的杰出表现,更有理由让我们不要为黄种人而悲观。
1.2 历史证明,只要我们把握项目特征,深入研究它的技术特点,深入挖掘适应项目特征和技术特点的优秀后备人才,潜心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训练理念,优秀田径人才的涌现是水到渠成的。
1.3 当今世界田径已进入高体能、高智能、高科技的“三高”境地。
这“三高”的第一突破点就是选材。
田径运动与其它竞技项目不同的是,它是展示个人高体能、高技术能力的项目。
技术动作的优劣所产生的成百上千次的重复给田径运动带来多姿多彩的魅力。
以运动员几乎耗尽体能的付出,向更快、更高、更强的境地发展。
它集中了现代竞技体育所必须的速度、力量、灵敏、协凋、弹跳等素质。
而人类的这些运动素质必须符合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的原则。
遵照“用进废退”的生物学宗旨,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改造。
所以说,对于田径运动项目特征的认识是无止境的,运动水平的提高也是无止境的。
鉴于遗传因子的生物学改造,在当今科学技术条件下还很难实现,但我们已经摸索出项目特征所必须具备的个体生物学强者在少儿时的症状和生理、生化范畴的依据。
依照这些科学的依据和经验,我们可以精选出优秀的后备人才进行早期系统训练和培养。
2、青少年选材的特点和方法
2.1 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多年的身体形态、机能测试和训练时间的积累和考察,获得第一手实践数据,遵照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理机能与运动能力统一的运动训练学理念,按照项目的特征,筛选出符合本项目特征的生物学强者,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教练员的实践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在实践和积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感性走向理性,才能出精品。
表一就是谢文俊同学从十二岁起启蒙训练至达到110米栏国际健将水平时选材、训练过程的数据(见5页)。
2.2田径运动员的原始选材阶段起于10岁至11岁。
在这档年龄阶段男女儿童都处于第二青春期前。
肢体变化、机能能力及内脏器官功能都处于相对稳定阶段,不具备田径运动员所必须的速度、力量和耐力水平。
该年龄段的最佳训练方法是通过运动性、趣味性游戏,球类活动、游泳等以有氧运动为主的肌体灵活性、协凋性、诱导性的活动内容,提高他们的肌体运动能力和心肺功能,不断完善少儿的身体全面健康水平。
从而进一步观察这些小孩的柔韧性、协调性、完成动作的灵敏度和反应速度。
因为所有田径项目都需要爆发力、位移速度和灵敏度。
从中发现天赋,挑选出生物学强者进行田径初级训练。
让孩子们去动,为了生活而动,而不是为了某一个项目。
2.3选材第二阶段是11岁至12岁。
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第二青春发育的萌芽状态,孩子们的骨骼、神经肌肉系统、内脏心肺系统蠢蠢欲动,是田径各项目建立速度、灵敏、协调、柔韧和提高心肺功能的敏感期。
对他们进行跑、跨、跳、投的全面趣味性训练,发现他们的天赋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频率和灵敏协调能力。
2.4 12岁至15岁是选材的第三阶段,第二青春期发育旺盛阶段。
中国儿童的女孩要比男孩提早一个年龄段。
是骨骼、神经肌肉、内脏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突发期。
每年身高的增长男孩在8至10厘米,女孩在5至7厘米。
随着身高见长,神经肌肉、内脏器官、力量、耐力及运动能力迅速增长,每年的身体素质水平和专项成绩也快速递增。
是掌握技术技能,建立动力结构定型的敏感期。
在这一阶段,掌握正确的技术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提高速度、灵敏、力量、柔韧等全面素质水平,提高体能储备。
2.5第四阶段16至17岁,第二青春发育晚期(稳定期)。
骨骼处于生长结束阶段,身高增长趋缓,每年仅两公分左右,但内分泌及神经肌肉发育旺盛,雄性激素和力量增长明显加快,动作的分辨能力和机械化程度提高,是速度、力量、耐力增长的敏感期,专项成绩提高较快。
2.6教练员必须把握青少年运动员各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不失时机地捕捉人体生长发育和机能增长的突破点,融入田径各项目技术技能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方法,重点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技术和生理机能,全面发展运动员的体能,为专项成绩的突破打好坚实的基础。
需要提醒教练员注意的是,在考量少年田径运动员众多的体型、体能和生理生化指标中,必须突出项目特征所特定的一至二项指标。
如短、跨运动员必须具备强大的肌肉爆发力和持续收缩能力。
中长跑运动员要具备强大的心肺功能、轻盈的体型。
跳跃运动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爆发性的一跳。
投掷项目运动员要具备强大的快速力量和最大力量。
如果我们选拔的少年最关键的一项指标不突出,就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田径运动员。
朱建华的最大特点就是快速助跑,快速起跳。
刘翔的最大特点是节奏感强,脚踝点击地面的速度快,这是直道栏项目快速过栏及栏间三步快频率的重要素质。
女子铅球运动员黄志红的最大特点是最后出手速度快。
2.7田径运动员又是一项“天赋”运动,在生物学意义上说,有多少天赋,就有多少运动成绩。
运动员的机体是由亲代遗传得来的,遗传得来的机体具有很大比例的先天因素。
如身高、神经肌肉类型,最大吸氧量,最大脉搏频率,血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