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预防病毒,守护健康》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83 MB
- 文档页数:13
幼儿园防疫ppt课件•防疫知识普及•幼儿园日常防疫措施•家长参与与配合•孩子心理调适及教育引导•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01防疫知识普及通过咳嗽、打喷嚏或谈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
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触摸口、鼻或眼等部位而感染。
在相对封闭、通风不良的环境下,病毒可能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被人吸入后导致感染。
030201病毒传播途径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预防措施与方法01020304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与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的距离。
在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正确佩戴口罩。
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含有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
010204正确佩戴口罩和洗手佩戴口罩前应先洗手,确保双手清洁干燥。
将口罩金属条朝上,展开口罩并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按压金属条使其贴合鼻梁形状,确保口罩紧密贴合面部。
佩戴口罩期间避免触摸口罩外部,如不慎触摸应及时洗手。
03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当运动接种疫苗增强孩子免疫力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增强免疫力。
进行户外活动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提高抵抗力。
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肉、蛋、奶、水果和蔬菜等。
及时接种疫苗,预防相应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02幼儿园日常防疫措施每日入园前对幼儿进行体温检测,确保体温正常方可入园。
询问家长幼儿是否有咳嗽、乏力、胸闷等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幼儿园。
对于有疑似症状的幼儿,应立即隔离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排查。
入园前健康检查定期对幼儿园内公共区域、教室、玩具等进行全面消毒。
幼儿餐具、水杯等个人物品需定期清洗消毒,确保清洁卫生。
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定期消毒清洁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
避免长时间关闭门窗,造成空气污浊。
在天气适宜的情况下,尽量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让幼儿呼吸新鲜空气。
•新冠病毒基本知识•幼儿园防疫措施•个人防护措施教育•家长参与和支持工作部署目录•应急预案制定与处置流程•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工作方向病毒特性与传播途径病毒特性传播途径感染新冠病毒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肌痛、腹泻等症状。
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潜伏期新冠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为3-7天。
潜伏期内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仍具有传染性。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与潜伏期VS易感人群及危害程度易感人群危害程度健康状况询问体温检测登记制度030201入园前健康筛查与登记制度园内环境卫生整治及消毒工作室内通风清洁消毒垃圾分类处理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活动,减少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保持安全距离教育幼儿保持彼此间安全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和拥抱等行为。
限制家长探访非必要情况下,限制家长进入幼儿园,如需探访需提前预约并遵守防疫规定。
保持安全距离,减少聚集活动正确佩戴口罩方法示范选择合适尺码的口罩,确保能够紧密贴合孩子的面部轮廓。
鼻夹朝上,深色面朝外,将口罩展开。
按压鼻夹,使其贴合鼻梁形状。
佩戴口罩前,务必清洁双手。
双手将口罩的耳带挂于双耳,调整口罩至舒适位置。
检查口罩边缘是否与面部紧密贴合,确保没有漏气现象。
勤洗手、不触摸面部等良好习惯培养01020304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和锻炼家长在家庭中的监管作用强调督促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01关注孩子健康状况02控制家庭外出活动03家校沟通渠道建立和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召开线上家长会学校可定期组织线上家长会,向家长传达学校防疫措施、教学计划等,同时解答家长疑问。
利用家校互动平台学校可利用微信、QQ等家校互动平台,及时发布学校通知、防疫知识等,确保信息畅通。
鼓励家长反馈学校应鼓励家长积极反馈孩子在家中的学习、生活情况,以便学校更好地了解孩子需求,提供个性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