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写作:学习改写_课程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7.89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巧用插叙给作文增分》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巧用插叙给作文增分》教案,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插叙的技巧,提高作文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教材从实际写作出发,引导学生掌握插叙的定义、作用和方法,并通过例文分析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插叙,提升作文质量。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作文写作也有一定的了解和实践。
但是,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插叙手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插叙的时机掌握不当、插叙内容与主线关联不紧密、插叙叙述方式单一等。
因此,教学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插叙的定义和作用,理解插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插叙手法进行作文写作的能力,使作文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3.提高学生对作文的修改和润色能力,使作文更加完善。
四. 教学重难点1.插叙的定义和作用。
2.插叙手法的运用和练习。
3.插叙在作文中的恰当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插叙的定义、作用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中的插叙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插叙的运用。
3.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写作练习,掌握插叙手法。
4.讨论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分享插叙写作的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插叙的定义、作用、方法等内容。
2.优秀作文案例:选取一些运用插叙手法的优秀作文。
3.练习作文素材:提供一些作文素材,供学生练习插叙写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插叙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插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插叙手法的运用,并引导学生分析插叙内容与主线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写作中的插叙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结合提供的作文素材,尝试运用插叙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写作小专题-学习改写教案(附范文)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写作小专题-学习改写,旨在让学生掌握改写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专题选取了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改写练习,包括叙述性文章、说明性文章和议论文等。
通过改写,学生可以加深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已经接触过一些改写的练习,对改写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学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改写手法单一、改写内容不深入等问题。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种改写手法,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原文内容,进行有深度的改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改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改写。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原文,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改写练习,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改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有深度的改写。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改写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改写的技巧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改写心得和方法,互相学习和提高。
3.写作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改写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2.学生准备:学生要预习教材内容,对改写有一定的了解和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改写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篇原文,学生阅读并理解原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文的结构和内容,为改写做好准备。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改写练习,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改写。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引导学生改进改写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呈现另一篇原文,学生进行改写练习。
写作学习改写设计说明改写,有助于培养文体意识,提高写作能力,还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原作。
在初中阶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学生改写文本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此,设计了此课内容。
学习目标1.了解改写的常见形式和基本特点。
2.通过改写文本,掌握改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能在把握原文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融入自身独特的阅读感悟,通过适当的扩写和缩写进行改写。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掌握改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引导学生在把握原文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融入自身独特的阅读感悟,通过适当的扩写和缩写进行改写。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课内古诗、古典小说。
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学习改写是我们现阶段需要具备的能力。
只要掌握了改写的原则和方法,我们就可以将课内外古诗词加以想象,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既可以提高表达能力,又可以丰富精神内涵。
今天,我们来学习改写。
二、预习任务1.回顾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张继的《枫桥夜泊》。
2.准备作文本。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体感知。
阅读黄庭坚的词《瑞鹤仙》,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进行比较,独立思考,并完成探究任务。
瑞鹤仙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了解改写的基本要求黄庭坚的词《瑞鹤仙》,将之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相比,初步了解改写的基本要求和常见形式。
[北宋]黄庭坚环滁皆山也。
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
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翁之乐也。
得之心、寓之酒也。
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
太守醉也。
喧哗众宾欢也。
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
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基本要求:要忠实于原文,不能更改原文的主题思想和主要人物形象。
写作学习改写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作文讲评课)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六单元的写作“学习改写”,对改写各类文章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写作练习。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对我们自己写的作文进行一次讲评,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二、备选题目(一)【文题二】从学过的小说中选择一篇,改变原来的叙事视角,换成另一个人物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
不少于600字。
提示:1.可以改写小说的片段,也可以改写全篇。
2.叙事要清晰,注意人称和语言风格的统一。
3.改写后在小组内交流,看看谁的改写既忠实于原作,又新颖有趣。
学生交流审题所得,教师明确审题。
(二)【文题三】本单元的课文,情节富于戏剧色彩,人物形象也很鲜明。
从中选择一篇改写成课本剧。
提示:1.与小说相比,剧本中的时间、人物、情节、场景应该更加集中,以适应演出的需要。
2.呈现方式要适当改变,比如原文的心理描写可改为自白或旁白,环境描写可改为舞台说明,用语言推动情节的发展,要突出戏剧冲突,等等。
3.剧本写好后,在班上交流评比,选出最好的一篇。
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同学排演。
学生交流审题所得,教师明确审题。
明确:(示例)将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长篇小说改编成戏剧或影视文学剧本,可简化情节,缩减场面,突出主要人物的活动。
三、互评互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人主要看一位同学的作文,之后略批其他两位同学的作文。
评语一般不得少于四行,要有针对性,既要指出文章的优点,又要指出不足之处和改进意见。
作文的评阅要求:①看作文卷面是否整洁。
②看作文是否有错别字,并一一给予指正。
③看作文是否有病句。
挑出作文中的病句,要在下面画上波浪线并改正。
④看作文的标点符号是否有明显错误。
注意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
⑤看作文是否保持文章风格一致,有无文体混杂现象。
⑥看作文是否语体一致,有无文白、书面语和口语混杂现象。
⑦看作文人称运用是否统一,再创作有无丰富的想象。
四、范文赏析文题二例文: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修改自己的作文,并编辑成电子稿,将各组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其余同学把电子稿上传到班级QQ空间,供大家交流。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教学设计共3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改写的概念、方法和技巧。
2.通过学习改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通过学习改写,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审美意识。
4.通过学习改写,帮助学生培养逐步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5.通过学习改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
二、教学重点1.学习改写的方法和技巧。
2.自主学习、自我修正和反思的习惯。
3.体会改写对语言文学探究和创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如何找到改写的切入点和思路。
2.如何提高改写后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准确度。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
2.示范法。
3.小组合作法。
4.听说读写结合法。
五、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非常重要的写作技巧——学习改写。
所谓改写,就是通过对某一篇文章进行修改和调整,让它更好地呈现出我们想表达的意思和风格。
改写是一个既要有耐心,又要有技巧的过程,在我们日常的写作中,也经常会用到。
接下来我就来讲一讲,改写的方法和技巧。
2.对学习改写的概念、方法和技巧的讲解先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学习改写的定义、作用和方法。
1)定义:改写是指对某一篇文章进行修改和调整,让它更好地呈现出我们想表达的意思和风格。
2)作用:改写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表达和准确度,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和审美意识。
3)方法和技巧:①理解原文的意思和含义,找到改写的切入点和思路;②使用不同的句型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调整和修改句子;③注意修改后的句子是否表达了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和气质,同时也要注意语法和语言的准确度。
3.听写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改写的方法和技巧,老师可以将一些语句读给学生听,并让他们将其记下来。
听写结束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互相核对答案,并讲解一些听写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并给予纠正。
4.个人试改老师为每位同学发下一篇文章,要求他们在一定时间内改写其中一部分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共2篇)习作学习改写【教学目标】1.了解改写的基本知识,掌握改写的基本要领,学习改写的基本方法。
2.学会根据原文主题内容进行改写,注意把握主旨,恰当地运用联想、想象和修辞,力求详略得当、整合得体。
3.通过改写及其多种形式的言语实践练习,加深对原文的理解,以及对不同文体写法的体会,激发写作和创造的兴趣,增强创新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改写的基本知识,掌握改写的基本要领。
2.通过改写加强言语实践练习。
【教学过程】一、谈影视,说改写师:我们看影视剧,常见片头字幕注明“根据《》小说改编”。
改编就是改写。
我们学习文言文,都会翻译成现代汉语,翻译有直译和意译,意译就包含一定的改写。
改写也是一种写作。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改写吧!资料助读:关于改写课件出示: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角度等,进行“再创作”,以服务于特定的需要。
改写有助于加强文体意识,提高写作能力,还有助于加深对原文的理解,以及对不同文体写法的体会,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郭沫若曾经将《楚辞》中的《九歌·礼魂》改写成现代诗,算是名人改写的经典一例。
【设计意图】从文化生活到语文学习,不知不觉中改写这玩意儿就与我们套着近乎。
我们稍一注意,便可见到改写如影随形地出现在我们身边。
学习改写,目标要明确,但了解其意义更重要,有意义的学习才让人有学习的动力,故而一开课就点明学习的内容与我们息息相关,弄清楚什么是改写以及改写的作用。
二、长见识,知改写师:理论上清楚了什么是改写,也只是停留在概念里,改写究竟是怎样的,我们且先看看例文——1.出示例文课件出示:《石壕吏》课本剧[759年,唐军四处抽丁补充兵力,老百姓不得不四处躲避抓丁,偷偷摸摸地过活,男子们大都白天不敢在家,晚上才悄悄回到家中休息。
这天傍晚,杜甫独自行走在路上,疲惫交加的他想尽快找户人家借宿一宿。
写作:学习改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改写的常见形式及基本特点。
2.引导学生依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改写,把握改写的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明确改写前后文章的风格、角度、顺序一致等基本原则。
【重难点】引导学生依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改写,把握改写的基本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1.(播放电视剧片头剪辑视频)你从视频中发现了什么?把小说拍成电视,需要编剧把小说改写成剧本,今天我们来学习改写,做一回编剧。
2.请阅读教材P143内容,明确写作实践任务。
二、任务一:学习改写活动一:研读教材,认识改写阅读九上课本142页,勾画相关语句,提炼要点,了解改写的概念、常见形式及要求。
1.什么是改写?明确: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角度等形式,进行“再创作”,以服务于特定的需要。
2.改写,可以改什么?什么是不能改的?明确:能改变的是以下三种角度,也是改写的常见形式:(1)改变文体,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
(2)改变语体,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白话文,把书面语改成口语。
(3)改变叙事角度,比如改变人称,将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人称,比如改变叙述顺序,把顺叙改为倒叙、插叙。
改写要忠于原作,不能更改原作的主题思想和主要人物形象。
活动二:比较阅读,探究方法1.对比改写文章与原作《枫桥夜泊》,说说你的发现?出示: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明确:创作背景:安史之乱后,张继流落江南。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
即景有感,便使写下了这首小诗。
诗意: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面对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我忧愁难眠。
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主题思想:这首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学习改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尝试将诗歌改写成现代文,丰富诗歌内容;2、发挥联想和想象,丰富诗歌细节,突出曲折情节,增加吸引力;3、能够给人以启迪,引发读者对生活、生命的思考。
教学课型:训练课教学过程:一、导入二、齐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作素材: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叙事完整、脉络清晰,有适当的人物描写。
可结合时代背景,恰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三、如何改写1、叙事完整主人公是谁?他想要什么?为什么想要?结果如何?2、情节曲折在故事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由于人物性格和目的的不同,双方难以调和的对立和较量正是故事最精彩的部分,而故事的精彩程度、带给读者的情感冲击力,又往往取决于困难的质量和强度。
思考:诗人杜甫遇到了哪些阻碍(困难)?国家动荡、秋风破屋、群童抱茅、长夜沾湿……3、合理想象创作中需要调动所有感官,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寻找突破口,找到切入点。
1)为什么来到这里;2)狂风是怎样吹走茅草的;3)南村群童是如何做的;4)下雨的夜晚诗人一家又是在煎熬中度过漫漫长夜;……4、描写生动即将描写对象有形、有声、有色地再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给人强烈而深刻的印象,易懂耐读也易接受。
(1)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白描和细描;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等。
(2)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A国家动荡江水又滔滔而去,卷走了几分惆怅,几分伤感,旧日的面容已泛黄,如今烽火四起,狼烟漫漫,而贵妃的容颜也早已在寂寞中憔悴,苍老从君王的面容上隐隐显现,为了昔日妃子千金笑,使山河飘荡,九州离合,情何以堪?作何长叹?岁月已从墙上剥落,告诉我,一个破碎的我何来拯救一个破碎的河山?即使可以,谁又肯真正不负我的凌云万丈才?呜呼哀哉!B狂风吹茅草时值八月,秋风却又萧瑟开了。
已经是黄昏,突然地上黄叶翻飞,风越来越大,吹动着干枯的芦苇,发出呼呼的响声,而稀疏的柳枝也被吹得狂舞,放肆得宣扬着最后的力量,然后猛地只听“咯吱”一声,柳枝被折断了,随风在空中乱冲乱撞。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写作学习改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写作:学习改写”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改写这一重要的写作技巧。
改写是在保持原文主旨、人物、情节等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对文本的体裁、语言、结构等进行重新创作的过程。
通过改写,学生可以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本单元的写作任务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
在九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多种文体的优秀作品,如小说、诗歌、散文等。
这些作品为学生进行改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同时,改写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和写作要求,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此外,改写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学生可以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文本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编,从而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改写的概念、类型和方法。
掌握不同文体的改写技巧,如小说改写成剧本、诗歌改写成散文等。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和结构进行改写。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原文的主旨、人物和情节。
组织学生进行改写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改写的方法和技巧。
开展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新的写作方式。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改写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改写。
理解原文的主旨和情感,在改写中保持原文的精神内涵。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改写后的作品语言通顺、生动、富有表现力。
2.教学难点如何在改写中创新,使作品具有个性和特色。
如何处理不同文体之间的转换,保持文体的特点和风格。
如何引导学生在改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改写的概念、类型、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对改写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学习改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部编新教材写作序列自成体系,七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此基础上初步培养写人记事的能力。
八、九年级写作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一是文体写作,如怎样写消息、撰写演讲稿;
二是改编式写作,如仿写、改写、扩写、缩写;
三是作文程式学习,如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等。
而九年级上册写作内容除文学写作:学写诗歌;实用类写作:议论文写作(表达观点要明确、议论要言之有据、论证要合理)外,
安排了两个改编式写作:缩写、改写。
而改写不仅是初学写作者进行写作练习的一种训练方式,也是作家进行创作的一种方式。
学习改写,有助于培养文体意识,提高写作能力,还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原作。
对于中学生学习写作有着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了解“改写”的概念、常见形式及基本特点。
2.能够依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改写,把握改写的基本方法。
3.明确改写前后文章的风格、角度、顺序一致等基本原则。
【学习过程】
激趣导入:
以乾隆、和珅、纪晓岚改写王之涣《凉州词》为词、美国两位作家查尔斯.兰姆和丘尔契改写荷马的两部史诗《奥德赛》《伊利亚特》为散文为例激趣导入。
活动一:自我研学合作探究生成新知
(一)自我研学,明确改写的概念、几种常见的几种形式、遵循的几条原则。
1.借助文本,明确“改写”的概念。
“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方式等,进行“再创作”。
2.借助文本,掌握改写常见的几种形式。
(1)改变文体。
对原作的思想内容,基本上不作改动,大都只侧重于改变原作的体裁形式。
例如:古诗改写成词,诗歌改成记叙文,记叙文改成说明文,小说改成剧本等。
(2)改变语体。
比如把文言文改成现代白话文,把书面语改成口语。
(3)改变叙述方式。
比如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或者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倒叙改为顺叙。
3.借助文本,明确改写应遵循的几条原则。
(1)改写要有章可依。
这里的章法是指命题者对改写的要求。
写之前应先明确要求,再按要求写。
切不可过分地自我发挥。
(2)要把握原文精神。
原文的主要内容、主题和具体写法等,是改写构思的张本。
要深入领会原作,把握其基本内容、思想内涵和情感倾向。
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
(3)要明确中心与标题。
如有的原文是记事的,要求改成写人的,那么中心要相应改变,标题自然,不应用原文的,要按照要求确定中心,按中心确定标题。
(4)改写时,要注意行文的协调,注意避免人称不统一和情节上的混乱。
(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明确怎样才能写好改写。
明确:
(1)首先要深入体会原作,把握其内容、思想内涵和情感倾向。
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
(2)还要注意两个“一致”。
一是文章风格要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
二是叙述方式一致,避免人称不统一和叙述上的混乱。
(3)要以原作为基础来写作。
活动二:结合例文,指导技法。
1.明确内容。
请从你学过的寓言中任意选取一则,改写成一篇故事。
300字左右。
2.提出要求。
(1)细心体会原作,不要改变主要内容和寓意。
(2)不要逐字逐句翻译,适当发挥想象,增添必要的细节。
(3)将原文附在改写的文章后面。
3.例文导航。
《夸父逐日》改写
北方天气寒冷,冬季漫长,夏季虽暖但却很短,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山头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又匆匆从西边落下去了。
夸父族的人想,要是能把太阳追回来,让它永久高悬在天空,不断地给大地光和热,那该多好啊!于是他们从本族中推选出一名英雄,去追赶太阳,他的名字就叫“夸父”。
夸父被推选出来,心中十分高兴,他决心不辜负全族父老的希望,跟太阳赛跑,把它追回来,让寒冷的北方和江南一样温暖。
于是他跨出大步,风驰电掣般朝西方追去,转眼就是几千几万里。
他追了九天九夜,一直追到禺谷,也就是太阳落山的地方,那一轮又红又大的火球就展现在夸父的眼前,他是多么地激动、多么地兴奋,他想立刻伸出自己的一双巨臂,把太阳捉住,带回去。
可是他已经奔跑了一天了,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他口渴难忍,他便俯下身去喝那黄河、渭河里的水。
两条河的水顷刻间就喝干了,但还是没有解渴,他就又向北方跑去,去喝北方大泽里的水。
可是,夸父实在太渴太累了,他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在中途渴死了。
夸父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大山,就是“夸父山”。
他死时扔下的手杖,也变成了一片五彩云霞一样的桃林。
桃林地势险要,后人把这里叫做“桃林寨”。
夸父死了,他并没有捉住太阳,可是天帝被他坚强勇敢、不畏牺牲的精神感动了,惩罚了太阳。
从此,夸父的部落风调雨顺,万物兴盛,他的后代在那里生活得非常幸福。
【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名师点评】
此文的改写,发挥了联想和想象,补充了若干细节,丰富了故事内容。
文采飞扬,笔下生花,把夸父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活动三:以写作实践二为主题,进行写作实践。
一、题目设置:
1.改变叙述的视角:《智取生辰纲》一文,以杨志失陷生辰纲为主线来叙述故事,小
说中还有一条暗线,即:晁盖一行智取生辰纲。
假如请你从晁盖等人的视角来讲这个故事,你将如何进行?
2.改变叙述的方式:将《范进中举》一文改编成课本剧。
发挥想象,添加细节,篇幅可长可短。
二、具体的写作指导:
(一)题目一:请从晁盖等人的视角来讲述《智取生辰纲》这篇小说。
1.师生交流:《智取生辰纲》一文,以杨志失陷生辰纲为主线来叙述故事,妙在何处?
明确:
(1)故事情节紧张曲折,始终留有不解之谜。
最后悬念解除,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2)从人物形象来看:小说充分展示了杨志这一人物在押、失生辰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用杨志之“智”来映衬晁盖之“智”,如此写,也不至于贬低杨志英雄本色。
(3)从场面的设置来分析,小说写两个场面,即押送场面和失陷场面。
前者为后者做铺垫。
写杨志与督管、虞候的矛盾,不但令晁盖一行有机可乘,而且写出杨志失败之必然。
2.师生交流:小说中还有一条暗线,即:晁盖一行智取生辰纲。
假如请你从晁盖等人
的视角来讲这个故事,你将如何进行?
要求:1.以晁盖为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叙事清晰,人物关系明确,人称变换合理,
主要人称和语言风格统一。
注意事项:
(1)以晁盖一行“智取”为主线,将末段补叙内容插入叙述之中。
(2)在规定时(六月初四)空(黄泥岗)范围内叙述故事。
(二)将《范进中举》一文改编成课本剧。
可以只选取其中一个精彩的片段,发挥想象,添加细节,篇幅可长可短。
写作指导:
1.与小说相比,剧本中的时间、人物、情节、场景应该更加集中,以适合演出的需要。
2.呈现方式要适当改变,比如原文的心理描写可改为自白或旁白,环境描写可改为舞
台说明,用语言推动情节的发展,要突出戏剧冲突,等等。
3.注意要尊重原文主旨,避免陷入“恶搞”的泥潭。
4.剧本写好后,在班上交流评比,选出最好的一篇。
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同学排演。
活动四:小组互评,佳作推荐
评讲作文:
1.佳作推荐。
2.美文共赏。
(1)作者朗读。
(2)小组评:推荐组说出推荐理由。
(3)自由评:听众点评,不超过三人。
(4)自评:围绕以下四方面自评。
在本次作文中,我最想表达的中心意思是______;我写作本文最成功的地方是______;最大的失误是______;经过本次写作,我在下次作文中一定做到______。
(5)老师评:如果学生点评不到位,老师补充。
布置作业:
修改自己的本次习作并打成电子稿,将各组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其余同学把电子稿上传到班级微信群,供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