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34973
- 格式:ppt
- 大小:818.00 KB
- 文档页数:78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与成本理论)本章我们将从供给方面研究生产者行为,分析产品供给状况的决定及其变化等。
这种分析从两个方面进行,从实物形态上分析生产的原理,叫生产理论;从货币形态上分析生产成本的结构,叫成本理论。
它们是同一生产者行为的两个方面。
一、生产函数•(一)、企业•1、企业的含义•企业是指能作出统一的生产经营决策的经济单位。
•2、企业的组织形式•独资企业(个人独资经营的企业)、合伙企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合伙经营的企业)、公司制企业(由股东所有的企业)•3、企业的目的•企业被假定为合乎理想的经济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唯一目标。
(二)、生产所谓生产,就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
任何生产都需要投入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从这个关系上看,生产也就是把投入变为产出的过程。
1、生产要素1.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
可以分为以下四种:2.劳动指生产中劳动力提供的服务,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3.资本指生产中使用的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
4.土地指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自然资源。
包括土地、山川、河流等5.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对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三)短期和长期固定投入:一定时期内数量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投入,如厂房、设备等。
可变投入:一定时期内数量随产量而变化的投入,如:原材料、劳动等。
根据这一划分,在具体分析生产者行为时,生产理论分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生产上的短期:有一种或多种生产要素是固定投入,厂商来不及调整生产规模以调整产量,而只能在既定生产规模内通过调整可变投入调整产量。
生产上的长期:所有要素都是可变投入,企业不存在固定投入,在长期中,由于生产规模发生变化,包括短期固定投入在内的所有投入都是可变的。
短期与长期之间,并没有特定的区分标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重工业的固定投入较大,有短期到长期的过渡圆圆慢于亲工业;而租用设备的企业,由短期到长期的过度又远远快于需要自制大型专业设备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