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美和人体美学的认识和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讲美从何处寻西方美学观点“美学” 1735年,[德]鲍姆嘉通,《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第一次使用“美学”:希腊词语“埃斯特惕卡” (Asthetica)鲍姆嘉通情:美学美 1750年,以“埃斯特惕卡”命名《美学》第一——“美学”这一术美学对象美、美感和艺术“近代美学所侧重的问题是:‘在美感经验中我们的心理活动是什么样?’至于一般人所喜欢问的‘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算美‘的问题还在其次。
” ——《朱光潜全集》第1卷审美关系:1 客观方面:美2主观方面:美感3主客观的结合(最高形式):艺术审美活动:欣赏美、创造美一、毕达哥拉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哲学家和美学家:1音乐的和谐是由数的比例造成的 2天体的运动是和谐的 3具体可感的宇宙是最高的美。
意义和影响:1 “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真正重大的发现”——[德]海森堡2天文学研究:托勒密——地心说哥白尼——日心说开普勒——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运动的和谐法则)3数当作世界的本源在空间几何关系、数的结构关系上把握世界希腊雕塑、希腊美学乃至希腊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造型性或形体性‘中西艺术的区别)波利克里托的雕塑《持矛者》——形体性特别明显,身体的各个部位、各个部位和整体的关系,都体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的比例。
二、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5世纪,雅典苏格拉底和毕达哥拉斯的最大区别:1 事物本身的美和事物对使用者的美2自在之美和自为之美人本主义的美学观三、柏拉图西方美学史上第一篇专门研究美的著作《大希庇阿斯篇》书中柏拉图本人始终没有出场,担任主角的大部分是苏格拉底。
他通过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说明自己的观点。
希庇阿斯是一位智者。
智者指公元前5世纪希腊一位以传授知识和修辞学为业的哲学家。
智者又被成为诡辩者,诡辩者当然是一个贬义词。
不过,早期智者是备受尊敬的人。
《大希庇阿斯篇》对美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区分了“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这两个问题。
柏拉图对美本身的追问被称作为天才的追问,正是有了这个追问,西方才产生了美学。
浅谈人体美摘要人体美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人体美经历了四个时期,分别是:原始时期,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及现代时期。
每个时期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
关于人体美的内容,可分为容貌美与形体美,形体美即人体比例和谐匀称的美。
人体美对男性与女性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关键词:人体美;观照历程;形体美;容貌美目录1. 绪论 (3)2.人体美学定义 (3)3.人体美的观照历程 (3)3.1 原始时期:关注生殖力和生命力 (4)3.2 古希腊时期:裸体风尚 (4)3.3 文艺复兴时期:对人体美的热情呼唤 (4)3.4 现代时期:健美运动 (4)4.人体的审美特征 (5)4.1 形体均匀 (5)4.2比例适宜 (6)5. 两性的形体美 (7)5.1男性的阳刚之美 (7)5.2 女性的阴柔之美 (8)6. 容貌美 (9)6.1容貌美的标准 (9)参考文献 (11)1. 绪论生活美由许多内容构成,然而生活美的主体是人, 美是为人而存在的, 美好的生活是人创造的, 人活着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所以, 生活美学必须以人的美作为研究的重心。
对于人体美的欣赏与赞美,从古至今便存在了。
在世间万手中,人体的美是无以伦比的。
歌德有言:“谁看着人体美,任何不幸都不能触及他;他感到与自己和世界完全协调。
”叔本华说:“任何对象都不能像最美的人面和体态这样迅速地把我们带入纯粹的审美观照,一见就使我们立刻充满了一种不可言诠的快感,使我们超脱了自己和一切烦恼的事情。
罗丹认为:“在任何民族中,没有比人体的美更能激起富有感官的柔情了。
不论是男性的强悍的壮美,还是女性的秀丽的柔美,都居于最高地位。
”马雅可夫斯基对人体美的赞叹更为人们所熟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衣衫,能比健康的皮肤和发达的肌肉更美丽。
”[1]2.人体美学定义人体美学,是研究人体美的相关理论的一门学科。
人体美是指人体作为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美。
人体美学包括外在美与内在美。
外在美包括形体美、容貌美、形态美、行为美、风度美等,内在美包括蕴涵于内在的性格、品德、思想和情操等,内在的美感结构,主要包括心灵美和性格美。
人体美名词解释
人体美是一个广泛的概念,通常指的是对一个人的身体构造、比例、形态、动作和特征等方面的欣赏和赞美。
人体美不仅仅是对外表的赞赏,还包括对身体的内在健康和功能的认可。
在艺术和美学领域,人体美被广泛应用于绘画、雕塑、摄影和舞蹈等艺术形式中。
这些作品通常需要表现一个人的身体构造和特征,以传达情感、思想或价值观念。
例如,在绘画中,人体美可以被表现为精细的身体姿态、比例和曲线,以及健康的光影效果。
在雕塑中,人体美可以被表现为有力的肌肉线条、流畅的动作和复杂的比例关系。
在摄影中,人体美可以被表现为准确的构图、精细的细节和自然的光线效果。
除了艺术和美学领域,人体美还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健康和健身领域,人体美可以被表现为健康的身体构造和功能,以及良好的身体姿态和运动技巧。
在时尚和服装领域,人体美可以被表现为符合时尚潮流的身体造型和设计。
人体美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涵盖了艺术、美学、健康、时尚和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
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绘画、雕塑、摄影、舞蹈、健身、服装等等,而它的目的则是为了表达一个人的身体构造、比例、形态、动作和特征等方面的欣赏和赞美。
人类身体美学知识点总结人类身体美学是研究人体外表美丽和魅力的学科,它涉及到体态、五官、肤色、肢体比例等方面。
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欣赏是普遍存在的,而人类身体美学就是对这种追求和欣赏的系统性分析和总结。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总结人类身体美学的知识点。
一、体态美学体态美学是指研究人体站姿、坐姿、行走姿势等方面的美学。
一个人的体态可以通过姿势的优美程度和动作的协调性来评判。
优美的体态可以让人产生舒适的感觉,让人看起来更加自信和有魅力。
在体态美学中,站姿是最基础的要素之一。
一个人的站姿直接体现出他的气质和自信度。
正确的站姿应该是直立、挺胸收腹、双肩放松、视线正前方。
坐姿美学则是指人在坐姿时的姿势,坐姿的端庄和协调性对于一个人的形象也是很重要的。
行走姿势是人在移动中所表现出的体态美学。
正确的行走姿势是昂首挺胸、肩背挺直、腹部收紧、脚步有力。
有些人的行走姿势会流露出自信、骄傲或者优雅,这样的行走姿势是具有美学价值的。
总的来说,体态美学是人体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态的优美和协调性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形象和魅力。
二、五官美学五官美学研究的是人体的五官部分如眼睛、鼻子、嘴唇等的美感。
每个人的五官特征都是不同的,随着基因的不同,每个人的面部特征也是独特的。
但是五官美学也是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的。
比如说双眼睛要有神采,黑白分明且没有瑕疵;鼻子要挺拔而且协调;嘴唇要丰满而俏皮;这些都是五官美学的重要方面。
此外,面部轮廓的对称性也是五官美学的重要内容。
对称的面部轮廓可以让人看起来更加和谐,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五官美学也和肤色有关。
对于亚洲人来说,白皙而且透明的肤色是比较被人们所向往的,这样的肤色能够给人一种干净、清爽和精致的感觉。
总体来说,五官美学是人体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的五官特征都是独一无二的,五官美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人体的美。
三、体型美学体型美学是对人体体型的研究,主要涉及到身高、体重、体形等方面。
身体美学的概念1. 介绍身体美学是指对身体美的研究和推崇,是美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人们对于身体美的追求可以追溯到古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身体美学的概念也越来越丰富和多元化。
本文将就身体美学的概念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2. 身体美学的历史身体美学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
在古希腊文化中,体魄修炼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更是一种道德修养。
古希腊雕塑中的完美肌肉线条和比例被奉为典范,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身体美的追求。
进入现代社会,随着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发展,身体美学的概念开始从单纯的审美转向了更综合的角度。
还原人体的自然状态、强调身体与心灵的综合性以及尊重个体差异成为了现代身体美学的重要内容。
3. 身体美学的多元化3.1 文化差异身体美学的概念因文化而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身体美的标准和追求有所不同。
如在东方文化中,瘦削苗条被视为美的标准,而在西方文化中,健壮有力更受欢迎。
这些文化差异反映了对身体美的审美观念的多样性。
3.2 性别差异对于男性和女性来说,身体美的标准也存在差异。
在大多数文化中,对女性来说,纤细、曲线优美的身材被认为是迷人和吸引人的。
而对于男性,具有肌肉线条和体魄的体型更符合美的标准。
然而,在当代社会,人们对于身体美的标准开始变得更加包容和多元化,更加注重个体的健康和快乐。
4. 身体美学的影响因素4.1 媒体和社交网络媒体和社交网络对于塑造和传播身体美的标准起着重要作用。
广告、电影、电视剧等媒体形象经常呈现出完美的身材和外貌,给人们营造了一种对于身体美的不切实际的追求。
社交网络上的自拍和照片分享更加放大了对于外貌的重视和追求,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心理压力。
4.2 个人经历和环境个人的经历和环境也会影响人们对于身体美的认知和追求。
家庭教育、同伴关系、社会环境等都会对个人的身体美观念产生重要影响。
某些个人经历,如被歧视或欺凌,可能导致对身体的不自信和不满,影响身体美的追求。
美学原理如何理解人的美
对于人的美,美学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 形体美- 人体的整体形体比例匀称、线条流畅美观,体现了形体的和谐之美。
2. 表情美- 面部五官的特征组合,以及面部表情的变化,反映内心思想情感,体现精神之美。
3. temperament美- 个性、气质、风度等内在品质的吸引力,体现人的整体气质之美。
4. 智能美- 智力、才华、学识令人赏识、仰慕。
体现智力之美。
5. 道德美德美- 具备道德规范、价值理想和高尚情操,体现人的道德之美。
6. 生活艺术美- 生活方式、言谈举止所展现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感染力。
7. 劳动美- 劳动过程中体现的积极向上精神面貌。
8. 人的美是内外兼备的统一体,需要从整体上把握人的全面发展。
综合来看,人的美是形体、精神、智力、品质的和谐统一。
人体美学和身体美学人体美学和身体美学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它们都涉及到人体的外貌和形态。
但是,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不同。
人体美学是对人类身体之美的研究,包括对各种身体特征如面部、眼睛、嘴唇、耳朵、鼻子、头发等的审美价值和认知过程的研究。
这种审美价值和认知过程是由文化、社会习俗、历史时代等因素影响的。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肥胖被视为健康和富裕的象征,而在其他文化中则被视为不健康和不吸引人。
此外,人体美学也涉及到身高、体型、肌肉质量等方面。
身体美学则更加强调个人的感觉和经验。
它包括对自己身体形态的认知以及对他人身体形态的评价。
这种评价可能与传统审美标准相符合或者与其相悖。
例如,在某些社交媒体上,一些女性通过自己丰满或肌肉发达的身材赢得了大量粉丝,并被视为“性感”和“健康”的代表。
这种身体美学的主观性也使它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
尽管人体美学和身体美学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在现代社会中,外貌和形态已经成为了社交、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于个人来说,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以及如何通过穿着、锻炼等方式改善自己的形态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在医学领域中,人体美学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在整形手术中,医生需要考虑患者的审美观念以及他们对自己身体形态的期望。
这些因素将影响手术方案的选择以及手术效果的评价。
总之,人体美学和身体美学是两个相互关联且不可分割的概念。
它们都涉及到人类身体之美的认知和评价,并对个人生活和医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并尝试找到一种更加全面、包容、多元化的审美标准。
美学论文:浅论身体美学化转向人体美学,是研究人体美的相关理论的一门学科。
人体美是指人体作为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美。
狭义的人体美多侧重于人的自然属性,主要是指人的形体、容貌,注重的是人的形态学特征。
从广义上讲应是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得有机统一,只有这样,人体美才是完整的美、真正的美。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美学论文范文:浅论身体美学化转向。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浅论身体美学化转向全文如下:摘要:立意于后现代主义、视觉文化和消费社会的角度,探讨当下出现的“身体”美学化转向。
“身体”取代了传统社会中理性和灵魂的位置而独占鳌头,人们将追求“身体”的美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然而对身体的崇拜却脱离不了消费社会经济操作的“名牌”效应,走向标准化和统一化。
关键词:身体美学化;后现代社会;视觉文化;消费社会一、身体美学工厂人们已不能阻止自己将目光聚焦于“身体”这一物质存在,对它的关注度已上升到人类几千年历史之最。
围绕着“身体”这一主题,似乎掀起了一个巨大的“身体美学化”[1]浪潮,各色关于身体的产业使得全球似乎都成为一个庞大的身体美学的工厂。
走在街头,每一个身体都衣着光鲜;广告里,身体元素的参与无处不在;医学界,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如今恐怕要让位于对身体美的关注;甚至在文学界,“下半身”写作也已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
然而,“身体”热并不是原来即如此。
从传统农耕社会到现代社会,身体经历了一个从功能性到美学性转变的过程,简单来看,“身体”有如下方面的变化:一是身体从被压制到被解放。
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在儒家看来,身体需要用伦理道德去制约,以免耽溺于肉欲。
至南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更是将身体套上牢牢的枷锁。
直至20世纪,随着西方各种思潮的东来,身体才逐渐解放。
在西方,身体也难免被压制的命运。
早在柏拉图时,“身体”就已被设置在了灵魂的对立面。
他在《斐多篇》中认为,死亡只是身体的死亡而已,它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
欧美人体欧美人体艺术是指欧洲和美洲地区的人体艺术表现形式。
它在西方文化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
在艺术家和观众之间,欧美人体艺术一直是引发深入讨论和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欧美人体艺术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以及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首先,欧美人体艺术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
在古希腊文化中,人体被视为完美和神圣的象征。
许多古希腊雕塑以裸体人体为主题,旨在展现人类的丰满和完美。
这些雕塑在艺术家和观众中引起了巨大的共鸣,并被认为是艺术和美学的顶峰之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美人体艺术在文艺复兴时期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转变。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开始对人体进行更加细致和真实的描绘,追求更高的艺术成就。
他们通过研究人体结构和解剖学知识,创造出了更加逼真的作品。
这些作品的影响力从欧洲扩展到美洲,为后来的艺术家和观众提供了灵感和指导。
在18世纪和19世纪,欧美人体艺术经历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影响。
浪漫主义艺术家追求情感表达和艺术的个人性,他们将人体视为表现内心世界的媒介。
与此相反,现实主义艺术家致力于真实和客观的描绘,他们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和研究来呈现社会现实。
这两种风格的影响使欧美人体艺术融合了古典美学、个人情感和社会批判的元素。
随着摄影术的发展,欧美人体艺术在20世纪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摄影艺术家通过使用不同的拍摄技巧和光线效果,将人体拍摄得更加真实和生动。
摄影作品不仅可以记录人体的形态和姿势,还可以捕捉到人体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尤其是黑白摄影作品,通过纯粹的线条和明暗对比,将人体的美感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来。
除了艺术领域,欧美人体艺术还在社会和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欧美人体艺术推动了身体自由和个人表达的解放。
通过展示人体的自然和美丽,艺术家试图打破社会对身体的束缚和偏见。
其次,欧美人体艺术促进了人们对人体的认知和探索。
人体在艺术作品中被放大和赋予了新的意义,使观众更加关注和理解自己的身体。
最后,欧美人体艺术也在性别平等和性观念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如何看待人体美学20世纪是身体美学迅速扩张的世纪,人体借助大众传媒的崛起之势跃升为最重要的审美对象。
迄今为止的绝大多数相应话语都仅仅把身体当作审美客体,这至少在逻辑上是不完整的。
人体美学作为一个词组有以下意义:⑴以人体为审美主体的美学;⑵以人体为审美客体的美学;⑶以人体为审美主体且同时以身体为审美客体的美学。
在如此广阔的领域里,身体也会在它与万物的相关性中被提及,但从来没有被主题化过。
这在于中国古代对于美的观念的限度。
一般认为,汉语“美”的原始语义是“羊大为美”和“羊人为美”。
“羊大为美”不仅指羊自身肥大健硕,而且指这种羊给人的味美感觉。
美在这里和人身体的感觉特别是味觉建立了关系。
味觉是品味,是区分和比较。
它不仅是对于对象进行感觉,而且也是对于感觉进行感觉。
如果说“羊大为美”偏重于美的生理性和自然性意义的话,那么“羊人为美”则突显了美的宗教性和社会性意义。
它主要指人戴着作为图腾的羊头跳舞,娱人娱神,达到人神相通。
在此舞蹈自身所带来的身心快乐是重要的。
但如此理解的美不仅要从人那里获得规定,而且要从神那里获得规定。
如果我们只是鉴于“羊大为美”和“羊人为美”来解释中国人的美的观念,那么这无疑是片面的。
事实上中国人美的观念主要表达在儒家、道家和禅宗的思想之中。
儒家认为美在礼乐,道家主张美在自然,禅宗提出美在意境,如此等等。
在这种种关于美的规定之中,我们看到它们都不是从身体及其本性出发的。
相反如果身体自身要具有审美的特性的话,那么它必须获得这些规定。
与中国古典美学相似,西方的传统美学也遗忘了身体现象。
对于美学基本问题的探讨的学科在古希腊是诗学。
诗学和哲学的其它学科一样,都是对于人的不同理性区域的研究。
亚里斯多德将人类的理性分为三个方面: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和诗意理性。
理论理性相关于认识,实践理性相关于行为,诗意理性相关于创造。
所谓诗学就是关于诗意或者创造理性的科学。
其基本内容包括了诗歌的一般本性,它的创作和欣赏等。
.一、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一)人体美的概念和特点1.概念广义:包括人的身材、相貌、五官、体态、装饰气质以及风度的美。
狭义:属于人的外表形体和容貌的形式美,以感人的、鲜明、生动的形象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最易激起审美主体的情感,最富于形象的直观性和现实性。
2.人体美的特点身材相貌比例协调匀称是个体美的基本条件。
姿态动态自然和谐是人体美的重要表现气质风度文雅大方是人体外形美与心灵美的和谐统一。
(二)医学人体美的概念和特点1.医学人体美的概念是指人在健康状态下的形式结构、生理功能、心理过程和社会造应性等方面的协调、与称、和谐,也是自然美和社会美高度的结合统一。
2.医学人体美的特点(1)人的生命内在活力美与外在形式美的统一A.生命是医学人体美的载体生命的运动可表现在呼吸、脉搏、心跳、能量代谢等生理变化的关系上。
B.是医学人体美的来源健康才能有肌肤和谐的色调、光泽的毛发、洁白的牙齿、健强的肌肉、匀称的身体、身高体重比例适当。
(2)普遍性与差异性的统一普遍性:骨骼发育良好无畸形,肌肤富有弹性、红润有光泽,眼睛炯炯有神,牙齿洁白整齐,身体线条优柔、比例和谐,动作姿态协调。
差异性二、人体的黄金分割美(一)黄金分割律的数学内涵黄金分割与人体美学人体中的许多比例接近0.618,是最和谐的比例关系人体中18个黄金点,15个黄金矩形,3个黄金三角,喉结、脐、乳头、肘、眉间点、鼻下点、口裂点、颏唇沟正中点、口角点(二)黄金分割律在医学美学中的应用乳房松垂整复术断肢再植或四肢成形术唇整形术眼睑扩大术等三、现代医学人体审美观与美容观(一)健康美是现代医学人体审美观的基础内容1.以健为美;2.以力为美。
二、自然美是现代医学人体审美观的崇高境界1.以“自然”为美2.以“个性”为美三、容貌是现代医学人体审美的核心部分1.容貌是接受外界美感信息的主渠道,又是人的内在情感流露的窗口;2.容貌是人的心理和社会状态的集中反映及人体审美的主要目标3.笑是容貌静动态美感的典型四、医学人体美学研究方法(一)观察法1.个体观察2.群体观察3.分类观察(二)测量法1.直观测量法2.影像测量法(1)照片测量法(2)头颅测量法(3)云纹影像测量法(4)立体摄影法(三)人体解剖学方法“人体是大自然最美的东西”——达芬奇(四)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五)科学抽象思维法第五节医学职业审美活动一、医学审美教育与修养医学审美教育:指在一定的医学科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以美的事物为材料和工具,通过各种审美形式活动激活和美化医学美容工作者的美感体验,提高医学审美主体在医疗实践中感受美、创造美、评价美的能力的过程,以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人体美和人体美学的认识和发展
当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询问什么是美时,希庇阿斯神气十足、斩钉截铁地说:“什么是美,你记清楚,苏格拉底,美就是一位漂亮小姐。
”愚蠢、浅薄而又自命不凡的希庇阿斯理所当然的受到了那位狡黠的哲人的嘲弄,我们这些哲人的崇拜者们也跟着哲人把那位可怜的亡灵嘲笑了两千多年。
然而大家好像都没有注意到,希庇阿斯的回答中竟藏着一点真理:美,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是同人体——尤其是“漂亮小姐”。
一、人体美学的来源
人体美是直观的、感性的,也是朦胧、神秘的,直到今日我们还在探讨人体美的源泉。
人体美学的探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并且与人类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
这种探究会引起我们的思考:世界是什么我们是什么我们从哪来,要到哪去到底是谁造就了人类我们最朴实的来,最终也会最朴实的离开这个世界。
“美是生活”,美与人类的文明形影相随,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重要的环节。
美是人类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美好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
美学的产生建立在自古希腊以来历代思想家关于美的理论探讨之上,是原始美学理论的体系化、科学化。
而自古希腊以来的美学理论探讨,又是建立在人们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的基础之上,是人们审美活动的哲学反思。
考古学和艺术史告诉我们:人类自脱离动物界,产生独立思维和劳动创造以来,就开始了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
根据考古发掘出的旧石器时代的遗留物品,我们可以找到原始人用石珠、兽牙、贝壳等用兽皮串联起来,或者染上红、黄、绿等各种不同颜色的器物佩带在身上的习俗。
不仅这些装饰品能表现出人类这种早期的审美活动,而且原始人遗留下来的一些原始艺术更是集中反映了人类早期的审美活动。
据文字记载和原始人类留下的图案推测,原始艺术有诗歌、舞蹈、音乐等,但保留至今的微乎其微,大多数随着时间的迁延和近、现代人类的无意识的损毁活动导致原始艺术的荡然无存。
我们惟有通过考古发现遗留在洞穴或岩壁上的绘画与陶器、串珠或其他的一些生活器物的残片,能让我们感受原始艺术美的记录。
二、人体美学的具体发展
人们总是先有了某种生活、某种现象的感官刺激,尔后才开始思考、探讨,并在总结这些思考、探讨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学科。
对人类早期审美现象的思考、探讨始于古
希腊,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造就了古希腊人对数、人体各个部位和身体整体比例以及美的普遍观念。
古希腊艺术的精华部分自然是在雕塑方面,表现裸体年轻男子和着衣年轻女子是当时一切希腊雕像创作的出发点,如男性石雕;古风时期的雕刻艺术显然是深受埃及雕像的影响,男像采取了庄严呆板的姿势,女像也都是僵直地裹在简单的衣裙中。
如女性石雕。
从古希腊“掷铁饼者”到“米洛斯的维纳斯”,我们从这些展示人体美的雕塑上想象着当时社会对人体美的崇拜的一些风尚和习俗。
毕达哥拉斯、赫拉克里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这些在当时社会中影响巨大的哲学家们都参与了美的探讨和争论。
其中较为经典的就是亚里士多德的《体相学》为代表。
这些关于美的观点、见解、探讨,成为他们哲学思想、道德思想、神学思想以及政治思想和文艺思想的一部分。
但许多的美学观点都是夹杂在政治、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甚至史传、书札、批注等论著中,人们还没有从那些混杂交织的思想体系中为美学专门寻找出一个独立、特殊的研究对象。
中世纪的经济穷困,生产落后,政治腐败,故争频繁,以及社会动荡不宁的情况都是不利于文化发展的。
当时统治一切的教会对于世俗文化是极端仇视的。
凡是教会认为是违反自己的教义和利益的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异端”的罪名和残酷的镇压。
天主教会要扼杀世俗文化教育,因为它认识到世俗文化教育在当时只能是根深蒂固的希腊罗马古典的文化教育,而这种古典文化教育和基督教所宣扬的教义是不共戴天的。
基督教会仇视一般文化教育活动,特别是文学和艺术。
假如反对文学和艺术的论调也算是文艺理论,基督教会也就有一套文艺理论。
从圣奥古斯丁到圣托玛斯,中世纪欧洲有一股始终一贯的美学思潮,就是把美看成上帝的一种属性,上帝代替了柏拉图的“理式”,上帝就是最高的美,是一切感性事物(包括自然和艺术)的美的最后根源。
通过感性事物的美,人可以观照或体会到上帝的美。
从有限美见出无限美,有限美只是到无限美的阶梯,它本身并没有独立的价值。
在美的自然事物与艺术作品之中,经院派学者一般是看重前者而鄙视后者,因为前者是神所创造的而后者只是人所创造的。
“人造的”就含有“虚构的”“不真实的”意味。
虔诚的教徒们要“从上帝的作品中去赞美上帝”。
因此,中世纪的美学并不以文艺为主要对象。
14世纪中叶—17世纪兴起了一场以人文主义为思想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者关于美的理论是在反对中世纪神学美论的过程中显示出自己的特点的;1、热烈赞颂人的美;2、从自然之中寻求美;3、从科学的角度探讨美的规律。
下面从几幅代表作来分析当时人体美的美学特征:1.《拉奥孔群像》中人物与蛇的缠绕扭动,相互呼应组成一个多变的整体,充分显示了在构图上的纯熟与完整,透露着一种扭曲美。
对人物形象准确生动地刻画,又突出地显示了希腊化时代雕塑的激情特征。
德国大文豪歌德认为《拉奥孔群像》以高度的悲剧性激发人们的想像力,同时在艺术语言上又是“匀称与变化,静止与动态,对比与层次的典范”;2.《椅中圣母》是拉斐尔所绘圣母像中最著名的一幅。
此画描绘出一位美丽、端庄、
优雅、安详的年轻母亲,她穿着通俗的衣服,还包着一块花格头巾,神情举止给人一种温柔、贤惠之感,透露着一种和谐之美感。
拉斐尔所创造的有着时代生活气息的圣母形象。
拉斐尔的一生画了许多圣母像,这些圣母像给他带来了巨大声誉。
拉斐尔“圣母像”已不再是中世纪绘画艺术所表现的消瘦、痛苦、呆板之模样,而是曲线饱满显出恬静,安宁,慈祥、典雅、闲淑、秀美的神态,既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和遐想,又能使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拉斐尔的圣母画得实在太美了,每一幅都不同凡响,观者为之流连忘返。
以致几百年后欧洲各地流传著一句赞美女人的话:“象拉斐尔的圣母一样。
”3.米开朗琪罗的《大卫》艺术家以解剖学为基础,对人体结构和全身的筋肉都表现得极为合理极为自然,同时对手的关节和大腿加上夸张加长,手和脚稍大,这对一个少年来说是正常的,透漏着一种比例和谐美。
面部表情也非常逼真,他双眉紧锁,目光炯炯,全神贯注,显示出压倒一切敌人的威武姿态。
肯定人性美,追求自由美,解放人性等人文主义思想诠释的很全面。
这件作品成为后世艺术家学习雕塑的楷模,是雕塑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壁画、雕塑等诸多人体艺术的展现均具有多层次的性感诱惑力,这些艺术品从头、面、颈、胸、腹、四肢、手、足和性器官广泛存在于人感官的微妙效应,尤其深化了形态、表情和姿态,呈现出的线条具有最高级的精神生活上的美的享受,很好的诠释了美学思想所提到的和谐、对称、典雅、均衡、比例、形式等特点。
(1
三、现当代人体美学的发展
尽管阐明了人体美的美学特征,但是人们的眼光是发展的,人体美也是发展的。
这样我们要结合当下的标准来,理解人体美的真正的含义。
解释当代的各种追求人体美的现象。
人体的肌肉是那么饱满和富有韧性,人体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流畅;人体的肤色在光线照射下,是那么富有色调的微妙变幻,人体的姿态是那么充满韵律节奏的变化。
在这样的人体美学特征的理解下,我们的模特就这样,用各种不同的优美性感动作,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健身,追求曲线美,使自己的身材比例更加协调。
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现如今人们过于追求完美,想让自己的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变得好看,需要做许多细致的工作——美容、化妆、美甲、美发、文身、纹眉、抽脂、脱毛等甚至整容,科技的发展使我们有能力把自己的身体弄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花哨与有趣。
网红脸似乎使“美女”都长成了一个模样,失去了自然美,和谐美,纯粹的美而是一种死板的美,只适合远观,不适合审美。
现代社会形体美容的商业化已经在向高端化和大众化分层次快速发展,虽然广泛商业化的形体美容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这并不是一
件在公共道德方面完全没有非议的事情,因为它不仅涉及到个人肉体隐私在专业服务人员处理过程中的呈现、人体在完成美化处理后向有限的或者更多观众的展现,以此来体现个人的商业价值,这与某些传统、保守的肉体遮掩道德观念是完全背离的。
同时形体美容手术后,会激发个体及群体的展示欲望和审美欲望,并极大提升个人身体的商业价值。
当个体在身体借助于美容专业服务进行形体美化的同时,实际上也刺激了人的身体商业化与公开化的过程和结果,从而与社会群体中传统的、内敛的身体道德观念相违背产生直接的冲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