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 百家争鸣
- 格式:pptx
- 大小:6.49 MB
- 文档页数:86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孔子和早期儒学1.百家争鸣(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了剧烈变化。
(2)形成:一批杰出的思想家相互争辩,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2.孔子的思想及贡献(1)政治思想:①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
②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贡献: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孟子思想(1)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
(2)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
(3)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学说,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4.荀子思想(1)天人关系:他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2)政治思想:讨论“礼”的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二、老庄之学1.思想特点(1)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
(2)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
2.老子(1)哲学思想:①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演变。
②指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蕴涵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政治主张: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3)著作:《老子》。
3.庄子(1)思想主张:①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②提出了“齐物”的观点,认为万物没有界限和差别。
(2)著作:《庄子》。
4.历史影响:老庄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法家思想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
2.思想特点: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
3.代表及主张(1)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2)汉代以来,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四、墨家的主张1.创始人:战国初期的墨翟。
从今天开始,从今天开始你们的历史课由我来接手,大家现在呢也都学了1年的历史,现在你们主学的科目主要六门把,我问下你们把历史摆在什么地位?所以历史还是有一点用的,至少你可以扯。
而我们这学期学习的主要是必修三思想史。
相对必修一、二政治和经济史的内容而言,必修三一个与我们的显示生活联系更密切,换句话说我们当代人继承历史主要就是继承过去的思想文化,有些人可能对这个有异议,认为古代文化离我们更遥远,比不上过去的政治经济文明,但大家仔细想想就知道实际上过去的政治文明、金戈铁马在现在早已经不存在了,我们今天也不会生活在皇权专制下;那么过去人创造的物质财务,也实际上被过去消耗掉了。
相反跟我们联系密切的是以往留下的思想和艺术,我们了解以往的政治经济也是通过显存的思想、艺术、文物来反推这些内容。
第二,必修三也比较难,因为关于思想和艺术的内容给,所以如此丰富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内容,我们用今天的话语文字去理解过去的思想艺术是比较难的,同学们尤其要下功夫去认真学习。
好的,我们开始上第一课百家争鸣。
在上课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什么是“百家争鸣”呢?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这里我们需要弄清楚两个地方,第一个“百家”并不是真的就是指一百家,而是一个泛指,指数量不较多;“争鸣”指争论和雄辩,各个流派按照本阶级利益的诉求对社会各种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
那清楚什么百家争鸣了,那接着问题也来了?为什么这个时候会出现所谓的百家争鸣呢?这个就要结合我们学过的必修一必修二的历史了。
大家还记得春秋战国时期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吗?如果让你们用两字概括会用那些字?乱、变。
首先,政治上,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步崩溃,诸侯纷争不断;经济上,我们说这个时候出现了什么生产工具啊,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的进步,井田瓦解,奠定经济基础;文化上,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奠定文化基础;除此以外,你还要有一定的人吧,由于诸侯为在争霸过程中获胜,纷纷招揽人才进行变法,所以士阶层逐步崛起奠定一定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