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区域地理中国的工业
- 格式:ppt
- 大小:3.27 MB
- 文档页数:44
课时92中国人文地理特征1.中国的农业(1)我国重要的农作物: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甘蔗。
(2)农业分布①地区分布主要部门主要分布区东部地区种植业半湿润、湿润的平原地区林业东北、西南天然林区,东南部的人工林区渔业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西部地区畜牧业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种植业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②作物分布作物主要分布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秦岭—淮河以南春小麦古长城以北冬小麦古长城以南和秦岭—淮河以北主要经济作物棉花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南疆花生山东、河南油菜长江流域甘蔗南部沿海、四川盆地甜菜 黑、吉、内蒙古、新 茶树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2.中国的工业(1)四大工业基地:①辽中南工业基地,②京津唐工业基地,③沪宁杭工业基地,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密集分布区①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②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③沿海:集中了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3)高新技术产业区①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②开发差异⎩⎪⎨⎪⎧沿海: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贸易导向型产业内地: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3.中国的交通 (1)中国的铁路运输网①在我国铁路干线网中:“五纵”a京沪线、京哈—b京广线、京九线、c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三横”京包—d包兰线、陇海—e兰新线、沪杭—浙赣—f湘黔—g贵昆线②在铁路干线的交会处,形成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京广线与陇海线交会处是h郑州;京广线与湘黔、浙赣线交会处是i株洲;京沪线和京哈线交会处是j天津。
③青藏铁路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线。
④连接我国最大港口的铁路干线是京沪线和沪杭线。
⑤除了原有的铁路线外,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现在又修建了京沪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铁路等交通线,主要是因为:缓解两个地区间的交通压力;客货分流,提高运输效率;提高运行速度;完善交通运输网。
高考中国地理的知识要点:工业我国虽然不是以工业著称的国家,但是工业在我国的地位一样不可忽略。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高考中国地理工业的知识要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中国地理工业的知识要点工业:目前,从全国来看,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是:〈1〉辽中南地区: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区内丰富的资源(鞍山、本溪的铁、阜新、开滦的煤),便利的交通(稠密的铁路网和大连港口),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鞍山--本溪的钢铁工业大连的造船和石油加工业、辽阳的化纤工业都是国家重工业骨干。
〈2〉京津唐工业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轻重工业都有较发达。
区内有丰富的铁(迁安)、煤(开滦)、石油(华北)、海盐(长芦)等到资源,在此基础上建成立了钢铁、化工、机械、轻纺等到工业,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今后重点可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轻纺和精细化工方面。
〈3〉沪宁杭工业基地:以上海为主要中心,包括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南京等工业中心在内,是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大型工业基地。
它的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区内有较丰富的资源,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出(长江航运和以上海为中心的海洋运输)。
工业结构以轻型及精密机械、轻纺、电子、化工等到工业最为突出。
但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今后将继续使用权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4〉珠江三角洲:靠近香港和东南亚,是著名的侨乡,为利用外资发展本区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广州深圳、珠海等到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是本区的工业中心,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高考地理的复习计划第一、是要狠抓基础、提高能力。
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
在紧密联系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第二、是要围绕一个中心打好基础。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工业和服务业》(2024·湖南)石牌镇地处汉江之滨,古时商贾云集,舟楫繁忙,南来北往的人们路过这里都会吃上一碗豆腐。
该镇种植的黄豆富含微量元素,豆腐的制作工艺考究,口感独特。
近年来,全镇半数以上劳动力在外从事豆制品加工及相关产业,“石牌豆腐郎”远近闻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工业区位因素)古时石牌镇豆腐声名远播,主要得益于()A.历史悠久B.交通便利C.宣传有力D.物美价廉2.(工业区位因素)当前有些“石牌豆腐郎”将豆制品加工企业迁回家乡发展,看重的是该镇的()①产业基础②人才优势③劳动力数量④市场需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工业发展的方向及措施)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为保障“石牌豆腐”品质,可采取的有效举措是()A.采购外地大豆B.开发新产品C.制定技术标准D.举办文化节(2024·安徽)河津市地处黄河与汾河交汇处,是灰陶琉璃的故乡。
河津灰陶琉璃历史悠久,题材多样。
如图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津灰陶琉璃产业发展历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促使窑头村“家家有窑,户户生火”景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技术、资源B.政策、技术C.政策、市场D.资源、市场5.(工业发展方向及措施)为促进河津龙门灰陶琉璃产业园特色发展,可重点关注()A.文创研发B.生产加工C.网络直播营销D.现代物流6.(工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河津灰陶琉璃产业发展带来的社会效益是()A.企业的竞争力增强B.文化遗产得到传承C.环境质量得到改善D.产业布局得到优化(2024·山东)莱茵河是欧洲的“黄金水道”,其上游的莱茵瀑布是欧洲流量最大的瀑布。
位于莱茵瀑布附近的商业小镇沙夫豪森于1045年建城。
瑞士制表业始于16世纪中叶,长期以手工作坊方式生产钟表。
1868年,一名美国制表师在沙夫豪森创办了瑞士最早期的机械制表工厂——W厂,产品主要销往美国。
地理中国工业知识点总结中国工业地理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工业的地理特征1.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演变中国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封建时代的手工业生产到现代制造业的漫长历程。
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受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开始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国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
2.地理条件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多样,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条件。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地理条件及资源禀赋各不相同,产业分工也不同,对工业分布和发展方式产生了影响。
例如,东部地区交通便利,市场较为发达,对外贸易条件优越,因此工业集聚效应明显。
3.工业化水平的空间分异中国工业化水平的空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东部地区工业发达,制造业规模大,技术水平高,而西部地区的工业则以资源型工业为主,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二、中国工业的优势产业1.钢铁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钢铁业是中国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中国的钢铁企业分布广泛,常态化的大规模生产,使中国的钢铁行业在世界上具有竞争优势。
2.煤炭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是中国的重要能源,也是主要的工业原料。
煤炭工业在中国的工业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装备制造业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经过长期发展,已经成为国际一流水平。
无论在轨道交通、船舶、航空航天、核工业、工程机械、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都有较大规模企业,并在世界上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4.电子信息产业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崛起,成为国家工业体系中的支柱产业之一。
中国的电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整体价值链的重要地位稳步提高。
5.纺织服装业中国的纺织服装业产业规模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值较大,并且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支柱产业之一。
6.汽车制造业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量和销量在全球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
高三地理中国工业知识点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对于自然和人类地域分布进行研究的学科,对于我们了解国家的经济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中,中国的工业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因为它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工业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工业部门中国的工业部门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领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等从事自然资源利用的部门;第二产业则是工业部门,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第三产业则是服务业,包括金融、教育、医疗等。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加速推进,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中心。
二、工业化进程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为代表,主要是进行基础设施和重工业建设;第二阶段是以80年代至90年代为代表,中国开始引进外国投资和技术,发展轻工业和加工制造业;第三阶段是以21世纪至今为代表,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
三、地区格局中国的工业分布在地理上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格局。
东部地区是中国的工业中心,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发达的交通网络,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
中部地区以武汉、郑州等城市为代表,发展较快,正成为中国的新型工业基地。
西部地区由于资源丰富,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关注,一些重要的工业城市如成都、重庆也在迅速崛起。
四、工业布局战略中国的工业布局战略是通过“东部率先发展,中部逐步崛起,西部全面开发”来推动全国的工业化。
东部地区是中国工业的发源地,具备较大的优势,但也面临环境压力和资源短缺的挑战。
中部地区是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发展潜力巨大,并且可以逐步实现东部地区的功能转移。
西部地区则是中国当前的重点发展区域,主要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投资吸引企业。
五、区域差异中国的工业发展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化水平高,但由于资源和环境的限制,发展受到制约。
(第 25 讲中国的工业)[ 考纲要求 ]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
[ 知识讲解 ]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到农业、交通、商业和国防现代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
1、基础工业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 1)基础工业的分布:习惯上我们把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燃料、动力、原材料和技术装备的工业部门,称为基础工业。
如煤炭、石油、电力、钢铁、石油化学、机械等。
( 2)四个主要工业基地和三个工业地带: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珠江三角洲和东部 沿海工业地带、长江沿岸工业地带、陇海—兰新工业地带 。
沪宁杭工业基地1、工业中心:上海、南京、杭州京津唐工业基地2、地位: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1、工水业平中和心效:益北最京高、的天综津合、性唐大山型。
工业基辽2中、南地地工位。
业:基轻地重工业都较发达的综合性工1、工业中心:沈阳和大连为中3、发展方业向基:地今。
后将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山、本溪、抚顺、辽阳等工业珠3江、三发联角展外洲方引工向,业:加基今强地后新重技点术可、放在新钢产铁品、的石研制与2、地位:是我国重要的老工开油发化,工开、拓海国洋际化市工场、。
电子、高档轻3、发展方向:今后仍应发挥其东部沿海纺工和业精地细带化工方面。
基地的优势,要更新设备,提适当限制某些耗能大、当地又长江沿岸工业地带1、范围:包1、范围:包括陇海—兰新工业地带源工业的发展。
(深圳、珠汉为中心的钢铁1。
范围:这个地带 东起连云港,海南)沿海宜昌、重庆为中工业向西拥有徐州煤炭工业,郑州轻秦皇岛、天特点发展条件基地,以贵州乌基地工业中心和部门 发展方向连云港、南纺工业,洛阳机械工业,西安飞基地,以攀枝花雄厚的工业基础;丰富的资源(鞍适当限制温州、福州辽机制造等工业,兰州石油化工,等。
全国著名重 山、 本溪铁,阜新、抚顺煤,辽河 鞍山、本溪钢铁,耗能大当海等)和经中 新疆境内的石油工业等工业基 2、地位:这个地工业基地油田;便利的交通(京哈、哈大铁 沈阳机械,大连造 地又缺乏岛、长江三南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