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 进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发挥勤劳勇敢精神,可以奠定 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要发挥自强不息精神,这是 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⑤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 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 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因此,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 有利于脱贫致富。
1
3/19/2020
精准扶贫
——张莉英、陈香汝、邓希梅(4314)
2
3/19/2020
是什么
①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 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 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 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 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即地方 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 确保扶贫到村到户;
⑤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注重再 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扩大就业, 增加居民收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企业:
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人民:
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积极主动就业
12
政治生活
①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制定确实可行的扶贫政策、办法。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 促进作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制定好目标与规划。
4)历史唯物主义角度: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一切为了群
众,一切依靠群众。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 来实现。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 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②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践行为人民服 务的宗旨,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扶 贫的针对性,使扶贫资金用到真正的贫困居民 身上。